.<

如果沒有祿東贊的要求,恐怕大唐正式統治高原的時候,不會放過這座建築。就像當初燒掉高昌皇宮一樣,大唐領土內絕對不允許第二座象徵王權的建築存在。

能留下一座代表歷史的建築還是不錯的,所以冷鋒很是痛快的答應了祿東贊的要求。

當得到冷鋒的同意後,祿東贊就像一瞬間失去了嵴梁。

曾經他希望獲得大唐的技術,是為了讓吐蕃變得強盛,而如今,他得到了技術支持,卻只能單純的用於改善民生了。

不過,吐蕃離開的軍隊已經在天竺站穩了腳跟,小贊普的輔左他也交給了兒子次子欽。儘管離開了祖地,但是吐蕃的強盛是可以預期的。

不打攪祿東贊想事情,冷鋒站起身離開。

一上午的時間都用來捉鳥了,下午的時間就要去看看李泰。

自從抵達嶺南後,李泰只是玩兒了幾天,就一頭扎進了當初留在嶺南的實驗室,據說是在研究火油發動機。

冷鋒的一句“汽油直接燃燒也能帶來動力”,給了李泰很大的啟發。如果發動機能夠研究出來,那麼飛機就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火車也就用不著噴吐濃厚的煤煙。

為了全心思的研究發動機,李泰甚至不惜把電池的研究推給了長安的研究人員。

實驗室有重兵把守,嚴禁任何人入內,領兵的就是南海艦隊的五蠡司馬,馮智戴很聰明的對這裡的事情一點也不過問。

剛剛經過封鎖圈,冷鋒就聽到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

“青雀!”

沒人比冷鋒更瞭解這個爆炸聲代表著什麼,多半是李泰找到了正途,發動機爆炸了。

實驗室裡已經升起了濃煙,隱約還有火光出現。不過等冷鋒跑到近處的時候,士兵們已經用沙土把所有的火焰處理掉了。李泰一臉漆黑的走出來,仍舊一臉的驚慌。

見李泰沒事,冷鋒才放下了心。發動機爆炸雖然比不上火藥,但是還是能威脅到人的性命。

“師父,我預料到了其中的兇險,所以防護的準備很充足,只是,我好不容易組裝出來的發動機廢掉了。”

見李泰頹廢的樣子,冷鋒卻沒有勸他。

這麼多年來,李泰早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失敗折磨的體無完膚,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宣洩,而不是安慰。單憑他自己,是能夠把心態調整過來的。

“青雀,既然炸壞了就再做一個,沒什麼大不了的。既然這個失敗了,你就休息幾天,跟你侄子一起去釣釣魚,放鬆一下。”

李泰擦乾淨了臉,點了點頭:“我似乎有點抓住內燃機的原理了,只是可惜嶺南這裡的工匠技藝不行,造成的鐵殼子總存在裂縫,否則我應該能實驗出一點結果的,而不是直接炸裂。師父啊,咱們什麼時候返程回長安?”

為了更好的實驗,李泰很想回到長安,只有他專屬的那個實驗室,才能要什麼有什麼。

看著李泰一臉期盼的樣子,冷鋒只能說:“再過幾天,等把祿東贊送走,咱們就啟程返回長安。這一次咱們走海路,沿著大唐的沿海走一圈,等到了登州,咱們就直接回長安,中途不停了。”

很難想象李泰把內燃機研究出來後會是什麼樣子的,在冷鋒看來,如今有了蒸汽機的大唐,工業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如果李泰的內燃機研究成功,科研院的電池也能研究出來,那麼大唐將正式進入電氣時代。原本的歷史上這兩個時代相隔了一百年,而在如今的大唐,才隔了多長時間?

固然,兩段歷史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冷鋒的出現很是突兀,有一個能隨時將工業發展撥回正軌的人存在,將會少走很多彎路。然而,決定發展速度的,卻還是人數。別的地方暫且不論,單單科研院就有接近兩千人,這兩千人根本用不著養家湖口,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就好了。

這麼多人一起誤打誤撞,總會有人撞到正確的結果上。

量變才是質變的最直接誘因。

度假這就算是度不成了,把祿東贊出嶺南地界後,冷鋒就帶著自己的旅遊團開始返程。

來的時候,是走內陸水路,回去的時候,則是沿海走。

儘管大唐的人已經很多了,但是想要佔滿山川還是不可能的。海岸線上,只有明州漳州等地有海港,帶動了周邊的繁榮,餘下的,更多的是洪荒地帶。

造成這個結果的,就是大唐那廣袤的土地。接連收納了草原西域等地,土地分配方面完全用不著發愁,現在官員們發愁的是土地的擱置問題。正因為土地足夠廣闊,才沒人把視線往海洋的方面轉移。

現在大唐的疆域廣闊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三四代以內的皇帝,恐怕都不需要發動土地戰爭了。

經過長江的入海口時,冷鋒特意看了海岸線一眼。

原本這裡該是經濟繁榮的都市,可是現在這裡還是一片洪荒,岸上的草比人都高。

雖然是趕路,但是旅遊團還是沒有放棄這次出來的宗旨,路過有名的地方時,就會停靠下來休息一段時間。當臨近泰山的時候,冷鋒還特意帶著李繼願一起爬了泰山。

李繼願體力有限,第一天只是爬了一半,眾人不得不在半山腰搭建帳篷,在這裡過夜。

第二天太陽初升,李繼願看著山下渺小了很多的建築,忍不住感慨道:“如此高山,難怪自古以來人們就敬仰它,帝皇都想著在這裡封禪。”

冷鋒笑道:“封禪就是一個形式,其實沒什麼用處。當初如果不是為了打壓山東地方的豪族,給勳貴群消腫,你皇爺爺也不會倔強的過來封禪。歷史上那些封禪的皇帝,可不是因為封禪了才名垂青史的啊。”

李繼願點了點頭,覺得師公說的很有道理。比如父皇就對封禪沒有一點的興趣,還總說對地方豪族的打壓已經足夠了,現在這樣的格局就剛剛好。

李繼願不知道那些複雜的關係,他只知道現在的朝廷經過皇爺爺和父皇的整改,已經趨於完美,他只要順著前人的脈絡走下去就不會行差就錯。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