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魔琴與其說是一件樂器,不如說是能釋放特殊音波共鳴的武器,羅鋒雖說彈奏的是《笑傲江湖》,並非擾亂心智《天魔八音》,但也將樂曲的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透過音樂傳遞到了每一名武者的內心深處。

這首樂曲最適合調適歷經過血雨腥風,對江湖恩怨感到疲憊的老牌豪俠,使他們產生疏離之心,不再覺得風雨江湖路有麼多大的吸引力,產生藏劍歸隱的念頭。

扯著破落嗓子吼出來的歌,聽起來也許不那麼悅耳,但同樣也加持了強大的心靈之力,就像唸誦佛門梵咒般,向人心靈中灌輸“不如歸去”的念頭。

當然,能接受這番直指心靈的勸告,也需要聽眾本身心中執念不深,貪慾、權欲、殺欲過重之人,哪怕當面聽佛祖講經也未必能放下,遑論聽一曲羅鋒現場版的加料嗨歌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些執念過重之人,羅鋒也就聽之任之了,勸你離開你不走,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心甘情願去送死投胎,也就怨不得羅鋒心黑手狠了。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因心中放不下的慾念枉死於羅鋒謀劃,補了天道大劫乃是天經地義,不聽勸的群豪就好像被喊了“道友請留步”便真的留步去管閒事的截教眾仙一樣,兵解上榜應劫那是活該,怨不得別人。

事後羅禪師定會好好唸經超度,好讓他們投胎順利,託生為人,下輩子都不必做牛做馬來感激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仁至義盡,盡顯羅高僧慈悲之心。

如此一來,羅鋒就能不沾害死群雄的因果,不怕天道事後算賬。

一曲奏完,歌聲漸息,餘音繞樑,餘韻悠揚,書中仙聽得如醉如痴,忍不住手拍膝蓋打起了節拍,待到羅鋒收起了天魔琴,才從沉醉中醒來。

“和尚,不,大師……回想起來,大師莫不是在用較藝比鬥的方式度化老夫?”

老妖精語氣唏噓,緩聲道:“老夫在這塔中困了幾百年,唯有讀書解悶,聊以慰藉,但心境卻因境遇而困頓浮躁,今日聽得大師的琴曲,心中塊壘都消去不少啊。”

羅鋒心說你這只是宅太久,孤獨寂寞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如今看到我這個和尚都感覺眉清目秀了吧。

換位思考一下,這位書中仙也真是幾百年沒遇到同道中人了,作為關押妖魔監獄裡文藝老妖,身邊不是姜婉兒這樣的電波女,就是天鬼皇這樣蠢萌漢,正常人早憋出抑鬱症了。

遇到羅鋒這樣多才多藝的鮮滷蛋,再文鬥切磋幾輪,發現對方才驚豔豔,自然會產生惺惺相惜之感。

“哈哈,施主終於醒悟過來啦。”

羅鋒灑然一笑,從袖口裡取出一根玉蕭和一份曲譜,遞給書中仙道:“貧僧奏的這曲《笑傲江湖》,乃是琴蕭合鳴的曲譜,正適合用來鑑證友情,尋覓知音,與老施主所奏的《高山》《流水》有異曲同工之妙,施主果然聞弦歌而知雅意,也算貧僧的知音吶。”

“還未請問大師尊號?能與大師相知相交,實乃幸事!”

書中仙連忙起身施禮,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爭勝之心被《笑傲江湖曲》化解,反倒看羅鋒的禿頭越發順眼起來。

“貧僧法號:‘好色’,俗家姓羅,名鋒。”

羅鋒還禮道:“既然你我志趣相投,不若結為好友,離開這座氣悶乏味的高塔,去那廣闊江湖把臂同遊?”

書中仙撫須微笑道:“誠吾所願矣……”

兩人快走幾步,繞過了石桌,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四目相對,心情激動地對視,一切盡在不言中。

場面上看起來有些基基的,但古代文人雅士交朋友,就是這麼個調調,拉手對望什麼的都是小兒科了,當年劉皇叔和關張二人同榻而眠都不知眠了多少次。

羅鋒如此配合,也是入鄉隨俗嘛,古人的調調現代人會想歪,但其實真的非常純潔,沒有半點基情。

兩人並肩坐在石桌旁,敘了些閒話,聊了聊人生和理想,不多久就好像老朋友一樣親密了。

敘話間隙,書中仙好奇地問道:“羅禪師,難道你真的百藝皆通?除了算學、棋藝、琴藝之外,還有些什麼才華沒展示出來,請給老夫開開眼界吧。”

文人較藝這種雅事,出發點本來就不是爭勝負,以自身才華折服對方,大幅度提升好感才是最終目的,既然書中仙提出要求,羅鋒當然要滿足他。

取出筆墨紙硯,羅鋒就要好好給他露上一手,在地上鋪開宣紙,羅鋒揮毫潑墨,不多久一座水墨巍峨高山躍然紙上,這幅畫抄襲自《富春山居圖》中的《剩山圖》,之所以抄這一卷,是因為此卷要比無用師卷篇幅更小,畫出來節省時間。

還沒等書中仙欣賞完這一卷傳世名作,羅又鋪開宣紙,在紙上寫起了字,寫的是半句古詩“漫仕平生四方走,多與英才並肩肘。”。

這半句詩取自米芾行書《蜀素帖·送王渙之彥舟》中的一句,臨摹的正是米芾隨意自如,清勁飛動行書字型,與真跡別無二致。

寫完這一段,筆鋒一轉,羅鋒又寫下“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這一句詩臨摹自草聖懷素和尚的《自敘帖》,風格圓潤、筆跡細勁,筆法靈動,變化多端,與《蜀素帖》有著極大區別。

羅鋒挑著華夏從古到今的書法名家,每人各臨了一兩句,一張幾尺見方的雪白宣紙上,一眼可望盡華夏書法史。

寫罷,運足內力,掌風夾雜著溫熱金光掃過,墨跡未乾的畫作和書帖盡皆乾透,羅鋒捧起起兩份抄襲來的傑作,笑眯眯遞給書中仙,道:“檀越,貧僧遊戲之作,如不嫌棄便贈給您當個見面禮吧。”

書中仙用顫抖的雙手接下兩幅作品,彷彿接的不是兩張輕飄飄的宣紙,而是重逾千鈞的金玉至寶,瞪大了昏花老眼,一邊摩挲紙面,口中一邊讚歎不休。

“老夫愚鈍啊,竟斗膽與大師爭雄,大師真乃不世奇才,果然出家人不打妄語,諸子百家的學問,還真是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羅鋒謙虛地擺擺手道:“過譽了,貧僧也就是略懂,略懂而已……”

在書中仙面前一展抄襲才華,本來是為了勾搭這個老妖精給他當顧問,卻未曾想在他較藝時一直像小侍女般站在身後的兩位妙齡女徒弟不知不覺地中了招。

卓瑪自不必說,來自雪域高原的異族少女想來傾慕華夏源遠流長的廣博文化,看到上師能者無所不能,兩隻眼睛都快要像探照燈一樣發光了,舔著嘴唇直勾勾地看著那寬厚的背影,不知在盤算什麼。

姜婉兒還是面無表情,但眼神中隱隱有些異樣,古井無波的內心蕩起漣漪,她不能理解自己到底怎麼了,但卻對羅鋒的作品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好奇心,很想要學會,希望自己也能創作出如此給人審美享受的佳作。

她或許因七魄缺失而沒有感情,但對美麗事物的欣賞本能,卻藏在基因的最深處,但只要是攜帶華夏基因之人,都會被傳承自上古諸子的學問藝術折服,由衷地心嚮往之。

龍的傳人,更多的是了文化和意識形態,根源在於靈魂,而非七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