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時間來到大燕乾樂四年三月初六,清明節。

晴。

大燕朝延續了一百六十三年的軒轅帝祭祀大典也在社稷壇前隆重的拉開了帷幕。

軒轅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亦稱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軒轅帝祭祀大典每年一次,在大燕朝一百多年的裡,各個時期各位帝王對待此項祭祀大典的態度並不相同。

有皇帝每年親自主持的,也有不務政事的隨便遣派官員,勳貴草草了事的。

對此,朝廷似乎也沒有太過於嚴格的要求,民間則多半跟隨朝廷的意志為指導,或重視或輕視之。

而今年因為種種原因,乾樂帝封景以尊軒轅,重傳承,助教化,決定親自操持大典並親誦祭文。

迎神、奏樂......。

行跪拜禮......。

奠玉帛,乾樂帝封景洗手登壇,在樂曲聲中,在軒轅帝神位前跪拜,上香,奠玉帛......。

......

封景再次洗手洗酒爵,上香,祭酒後,他環顧了一下壇前的文武百官,王孫貴族和上萬名軍士百姓,接過太常寺寺丞沈天逸手中的祭祝文跪拜朗聲誦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乾樂四年,歲次庚午,三月初六,帝景緻祭於黃帝軒轅氏曰:仰惟聖神,繼天立極,功被生民,萬世永賴,朕嗣承大統......。”

“噗!”

一個響亮的放屁聲。

真沒有聽錯,的確是一個相當洪亮的屁聲從跪侍在乾樂帝旁的太常寺寺丞沈天逸身體裡迸發而出,在這個除了乾樂帝聲音以外,沒有任何雜音的社稷壇前,不合時宜的放了出來,聲音顯得清脆而有力,從而中斷了乾樂帝的祭文。

封景面色一沉,斜眼冷冷的橫掃了一下沈天逸,沈天逸心中大驚,急忙惶恐的磕頭道:

“微臣罪該萬死!”

轉過頭,封景繼續誦讀:

“朕嗣承......”

“噗,噗,噗!”

三聲連環屁再次中斷了封景的金口玉牙。

封景眉頭一揚,臉色已經由冷色變成鐵青,他暴怒的把手中錦帛祭文一收拿在右手,呼的一下跨了兩步,一腳狠狠的踢在沈天逸的頭上。

“沈天逸,你該死!”

沈天逸硬生生的受了一腳卻不敢抬頭,只不停的磕頭道:

“微臣罪該萬死!”

“微臣萬死!”

.......

此時長跪在乾樂帝封景前的王孫貴族和滿朝文武無不臉色大變,心中駭然的望著腦袋如搗蒜般的沈天逸,一陣悲涼。

“完了。”

“這個沈天逸完了!”

確實,像沈天逸這種對祭祀大典極為不敬之舉已經觸犯了封景的逆鱗,觸犯了天威,天子一怒千里都能流血,現在只面對一個沈天逸,那麼沈天逸還有活路嗎?

雖然這種失禮失儀之舉在大燕朝的歷史裡並不少見。

順樂七年三月,禮部右侍郎蔡青清明時節陪祀獻陵、裕陵,不於糾儀官處報名,被禮科給事中薛懷劾其不敬,因此被降職三級。

正元九年二月,永安伯肖衝清明節謁陵時,帶鷹走犬,沿途一路縱獵,陵祭完畢後馳神道而歸,被禮科給事中官員參劾,投進了監獄。

......

但是這些失禮並不算很嚴重,受到的處罰也自然不算太重。

可像沈天逸這種在大典上放連環屁,直接觸犯天子之威的行為那有點尷尬了!

而且最為致命的是,乾樂帝的帝位本來就有點來路不正,民間士林對此也頗多微詞,讓坐在皇位的封景一直耿耿於懷。

個中緣由則是,本來大燕朝百多年來帝位繼承都是傳長不傳幼,傳嫡不傳庶,並且一直相安無事,直到乾樂帝的父皇正元帝封炎,立淳厚皇長子封景瑜為太子,準備西歸之時傳位於他。

可惜封景瑜命薄因為一次意外身亡,封炎只好循祖制改立聰慧的皇太孫封桓為太子,並在駕崩之時傳位於封桓,後者繼位立年號弘慶,封景則封為燕王就藩於燕京。

封桓自持聰慧,視天下人如無物,在一幫文臣的極力慫恿下,繼位不到三年便開始在整個大燕全方位的削藩,封景無奈之下只好聯合幾個藩王反制,從而攻佔了金陵,登得大寶,封桓則死於宮中大火。

封景這種叔子相殘,藐視禮法豪奪大寶的行徑,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禽獸也,在大燕士林,文官系統中反對之聲甚大,使得封景在繼位之初只好大開殺戒,以堵天下悠悠之口,最後反對之聲才稍稍平息。

不想,在去歲年關之時,這種聲音又有冒頭的趨勢,封景在繼續鐵腕之時,才打算在清明節軒轅祭祀上親自主持,搏一搏民心,以正君位。

可他沒想到偏偏在這句“朕嗣承大統......”上,被沈天逸以一個響屁加一個連環屁給打斷了。

這簡直是赤果果的反對,反對他封景這句話,你讓他如何不惱羞成怒、氣急敗壞。

這一點文武勳貴心中非常清楚。

果然,在氣過之後,封景爆喝了一聲:

“來人,把這個褻瀆神靈,擾亂祭祀的無恥之徒給拉下去,杖斃!”

本來惶恐至極的沈天逸聞言大駭,再度磕頭。

“請聖上恕罪,微臣只是身體有恙,絕非褻瀆神靈啊!”

旁邊的軍士哪管那麼多,兩人直接把沈天逸給架著往社稷壇邊走去。

“哼!”

封景重重的冷哼了一聲,看著底下長跪的滿朝文武臉上不覺爬上了一絲冷笑。

而滿朝文武只是深深的低著頭,五味雜陳。

雖然沈天逸放屁的行徑確實大不當,可也罪不至死,但是大多數臣工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理,樂得清閒,也不敢在封景盛怒之下冒犯天顏。

當然,一個偌大的朝廷,也不是沒有一個剛正的人,跪在前排的戶部尚書蕭翰墨見此情形,卻是急忙啟奏起來。

“聖上請息怒,沈天逸一直盡忠職守,忠貞不渝,雖然今天他確實有擾亂祭祀之舉,但罪不至死,請聖上收回成命,饒他一死!”

封景面色再冷,“此次軒轅大典本是祭祀始祖,祈求國泰民安造福萬民之舉,沈天逸不思皇恩,褻瀆大典,失禮於君前,這種不忠不孝之舉是君子所為嗎?難道不該殺?爾等休得多言!誰再參言視為同罪!”

對於手下重臣蕭翰墨的直接打臉,心中有根刺的封景寸步不讓。

“聖上,沈天逸身體有恙乃無心之過,聖人也道人無完人,孰能無過,請聖上收回成命,饒他一命吧,這才是英明之舉也!”見封景一意孤行,為人素來方正的蕭翰墨粗聲應道。

封景狠狠的盯了一眼蕭翰墨,詭辯道,“英明,英明就應該賞罰分明,公正無私,難道沈天逸不該罰?”

對於封景偷換概念之舉,蕭翰墨針鋒相對,“沈天逸確實該罰,但微臣堅持認為聖上量刑過重,他罪不至死!”

“今天朕一定要杖斃了這個褻瀆神靈之徒,不說滿朝文武,就是軒轅帝也無話可說,你居然還敢質疑朕量刑過重?”見蕭翰墨口氣很衝,在氣頭上的封景也來了犟脾氣。

蕭翰墨昂起頭直視著封景道:

“聖上,微臣死諫,微臣願與沈天逸同罰,希聖上多有恤物愛民的仁愛之心!”

“好,好,好!”

封景連說三個好之後冷然一笑,“蕭翰墨,朕今天就全了你這忠義之心,來人!把蕭大人拉下去,罰二十大板!”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