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早晨來得要比內地要早一些。

在五時不到的這個時間節點上,東方的天邊已經有幾絲紅霞在以著肉眼難以察覺的速度慢慢變化,發散增多。

順著城牆邊,邁過一些還沒有睡醒的將士,沈歡把昌安門前目光所能及的二十丈地勢看了一個大概。

這段城牆較為平直,以昌安門為中心的話大概左右三十丈的城牆外都是旱地或稍微隆起的小土包。

再遠的右側便是一些水田和沼澤之類的東西,左側是一條一丈五寬的小河貼著牆根無聲的流淌,深不深看不太清楚。

也就是說,如果倭寇來攻城的話,最大的可能就是來進攻昌安門前六十丈的城牆,紹興守軍只要重兵守住這段就萬事大吉。

隨著時間的流淌,東方已然發白。

城牆上陸陸續續有人在起來,有人在去城牆邊望,再過片刻,城下民眾開始挑著稀飯吃力的走上了城牆。

稀飯和饅頭包子是管夠的,沈歡不是一個挑三揀四的人,他要了兩個饅頭一個包子,端了一碗稀飯蹲在城牆邊就吃了起來,又添了一碗稀飯後他放下了碗筷。

而城外也逐漸開始熱鬧起來,因為紹興衛和知府勸走了城外五里以內的百姓,並砸爛了大鐵鍋,前去找米糧的倭寇並沒有找到足夠三四萬人所具備的煮飯器具,不得已之下他們只好去到更遠的農戶家中尋找。

這樣一來,倭寇找到鐵鍋的時間並不一致,城外營地燃起煮飯的火堆也就參差不齊,煙霧濃淡亦有所不同,遠遠望去倒象一群螞蟻在過家家。

但如果仔細觀察,有心的人倒可以估算一下這些人究竟有多少,以及接下來會有怎樣的戰況出現。

再過了一會兒,謝皋帶著貼身衛隊來到了昌安門,同來的還有乙字千戶所千戶桑闢馳,他們是打算第一天來指揮守城的。

隨著換防指令的下達,昨夜參加守城的官兵多數被置換了下去。

但也有像沈歡這種自願繼續參與守城的人,其中狗娃子和周老三便在其中。

對此謝皋當然是求之不得,他善意的表示了幾句讚揚的話後,便開始了具體的佈防工作。

然後,大家再次靜靜的等待,等待倭寇的首次攻城戰的到來。

城外,昨天摸黑趕到的李霸天也與加藤犬一郎達成了初步的攻城意見,兩人所部一左一右分別攻打城池,首戰屬於試探性的進攻,加藤所部出兵兩千,李霸天所部出兵一千。

如果攻破城池,那當然是皆大歡喜,假若不能,則再商議進一步的辦法。

“進攻!殺進紹興!”

隨著加藤犬一郎手中倭刀一揮,紹興攻城戰正式打響。

倭寇如蟻,殺聲震天!

三千倭寇抬著六十架楠竹雲梯呼喊著不同口號向昌安門的城牆而來。

沈歡守城的位置在箭樓偏左,面對的是加藤犬一郎所部倭寇,箭樓正中是謝皋,左側桑闢馳右側竇筆。

六十架雲梯很自然的把三千倭寇和海盜分成六十個模糊的縱隊,哭著喊著向六十丈寬的城牆上撲來,大抵也就一丈寬的城牆一架梯子的感覺。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概念,並不代表其攻城人數的密集程度,越到箭樓中間的位置,攻城人數更多也是必然的。

看著城下倭寇抬著的雲梯,沈歡不禁有些啞然失笑。

尼瑪德,你以為就兩根楠竹再加幾根橫木就是雲梯了嗎,你也太不把華夏的雲梯放在眼裡了吧。

對於雲梯,沈歡是清楚的,這些倭寇所抬的雲梯只是攻城戰中最原始的雲梯,真正的雲梯那是非常有講究的,更是有巨大智慧的,其演變與華夏長久以來的攻城拔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說:“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故登高偵察敵情,是雲梯的另一功用。

在戰國時期,雲梯便稱為了雲梯車,其不僅底部有車輪可以移動,雲梯頂端裝有鉤狀物,用以鉤援城緣,並可保護梯首免遭守軍的推拒和破壞。

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主副梯之分,可以摺疊,副梯出現了飛梯、竹飛梯、躡頭飛梯等多種形式,主梯藏人藏武器,副梯攀登。

現在倭寇手中的雲梯簡直就是他娘的一副上樓的梯子而已。

不過,這一現象也能理解,畢竟倭寇是臨時起意,在短時間裡只能做出這種東西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倭寇攻城器械越是簡陋,對於紹興守軍來說那就越有利,沈歡除了笑笑之外,還是感覺挺開心的。

喊殺聲越來越近,二十丈,十丈,五丈,倭寇和海盜猙獰的面孔清晰可見。

“射!”

倭寇離城牆三丈之後,隨著謝皋的一聲令下,箭矢傾瀉而下。

如雨的箭矢打在盾牌之上發出了叮叮噹噹的響聲,而箭矢照顧不到的下半身或稍微挪開身子的倭寇應聲倒下,雲梯也跟著倒下了幾架,隨即又被後面的倭寇架了起來,雲梯後面的倭寇則張弓朝城上射擊掩護。

奶奶的,這些盾牌又是從沿海千戶所那兒收繳的,然後用來攻打自己的城池,沈歡心裡相當不爽。

“啪,啪!”

在付出了大量傷亡後,倭寇的雲梯終於搭上了城牆。

沈歡一看,咦,倭寇雲梯前面居然還裝有兩個小木輪,放在牆上往上一推,雲梯居然就順著往上滑了上來,最後雲梯的頂端大多都停在了裡城牆垛口半尺的地方。

這個就有點聰明了。

倭寇如此搭雲梯,城牆上的守軍要想推開雲梯就變得困難起來,如果伸出頭彎腰去推雲梯的話,下面倭寇的箭矢也是要命的。唯一的便是使用鉤鐮之類的東西勾住樓梯往外掀,只是這個掀也是得冒相當大的風險。

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倭寇,心裡有數的人不禁暗自一嘆,要是箭矢管夠該多好,老子一直射一直射,還怕射不死這些該死的倭寇?

不過現在倭寇的雲梯已經搭上了城牆,說什麼都沒有卵用。

該檑具和大石上場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