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恩門前。

京城貴人被拒出門的訊息並不大,在與倭寇即將到來這個重磅炸彈相比較下根本算不上什麼,人們在討論過一段時間之後,心裡反而稍微的安靜了下來。

畢竟此時的紹興城不僅有知府衙門和紹興衛的大老爺們在這裡陪著他們,現在還多了一些不知身份的京城貴人,那些身份尊貴的人都不怕,百姓心裡自然也平衡了許多。

另一面,這些訊息自然瞞不住知府廖宣和同知謝皋。

只不過此時的他們實在是太忙了,忙得根本不能親自前往紫雲軒客棧去具體的確認一下貴人們的身份,於是只得各自派了一兩個心腹前往打探。

而打探的結果則是紫雲軒的客棧根本不許進,貴人也沒有露面,心腹們自然也就無功而返了。

對此廖宣和謝皋的心裡非但沒有安下心來,相反心情卻變得了更加的沉重。

因為他們清楚,這群貴人要是什麼伯爺侯爺還好說,要是攤上哪個王子公主的事情就不好辦了,如果真的城破,王子公主們折在了紹興,那他們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正因為有這樣的擔心,他們也就更不敢放下手中的事情前去進一步的確認了,他們只希望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並順利的完成守城任務,最後安安全全的把貴人送出紹興。

僅此而已。

很快,他們的這種想法傳達了下去,傳達到了每一個有官職沒官職的人耳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上官家呢,雖然他們知道是封無憂來了,但也打算裝著不知情的不去自討沒趣。

然而,黑夜終將到來,它並不因為人們的某種擔心或恐懼而推遲半刻。

紹興城隨著黑夜的到來,這座千年古城也隨之變得安靜起來,而且是非常的安靜,行人匆匆忙忙的回家,百姓無聲無息的關好了自家房門,然後懷中忐忑的心情靜靜的等待。

偶有哭泣的嬰孩在大人們有意無意的恐嚇下也都閉上了小嘴,家裡的男人則拿了一些棍棒之類的東西置於床旁或門後,以便能在第一時間對突發的某些事情能做出最快的反應。

這些雖然看起來有點多餘,但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人們還是想給自己一個心安的理由。

於是街道一下子空曠了起來,除了徐徐的晚風和幾隻流浪狗外,剩下的便要數因稟報和指派任務而疾馳的快馬動靜最大了。

其實對於一個沒有經歷多少戰火的古城來說,這份安靜還是相當難得的。

而滿城的百姓之所以能迅速的安穩下來,這最大的功勞還得往上官家上套。

正因為有上官家這個豪門在,有上官鼎在,作為學生的知府廖宣一直以來都還是比較盡職盡責的,治理州府絲毫不敢有半點懈怠,生怕稍有閃失會被自己老師所訓誡。

加上上官家在本地不管是生意上還是平時往來上,基本上都算得上中規中矩,沒有半點逾越法犯紀的事情,其它家族亂來的也就相對少了許多。

畢竟上官鼎雖然離職了但朝中還有一個吏部尚書上官然在,他隨便一封簡單的奏摺都能讓各自家族喝上一壺。

因此,倭寇要來這件事一浮出水面後,不管是官府層面還是民間層面都能很快的扭成一條繩,並且最快的把各種應對策略給執行下去。

還有就是上午迎恩門京城貴人被拒出城也給紹興當權者添上了一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火,在這種壓力之下,先前準備的各種宣傳和守城措施也就加倍加量的執行了下去。

否則如果換上一個小城小縣的話,那人心還是不是有這麼穩就很難說了,至於能不能守城成功那更是只有天知道。

沈歡和上官銳也早早的來到了他們該去的昌安門。

昌安門位於紹興城東北昌安大街的北端,在古城九大城門中重要性排前三。

據上官鼎講,昌安門在很久以前也叫三江門,錢塘江、錢清江、曹娥江相距都不遠,也有河流從城裡流出,故修建了水門和陸門。

只是隨著數代的變遷,城內的溪流乾涸,水門也就隨之被摒棄,變成了厚實的城牆,而外面也變成了非常廣闊的平地。

對於這些,前後兩世都沒有來過紹興的沈歡自然不清楚,更不會去糾結後世的昌安門是不是還曾有過水門的無聊話題,(注:其實昌安門在明清乃至於抗戰時期水門一直都是有的,這點蝸牛只想寫作方便而已!)他想得最多的是怎麼守好這座高大的城門。

沿著城牆後面的石梯而上,昌安門段的城牆全貌呈現在了沈歡眼前。

城門洞高一丈二尺,寬九尺,城門為左右兩扇寬四尺五的厚重木門,從城門外進入城中是一個大概不超過二十丈見方的甕城。

甕城靠近城牆的兩邊修有石梯可供守城士兵攀上城牆,爬上城牆便可見城門的正上方的兩層高的城樓。

城牆高兩丈四尺,牆底基寬兩丈兩尺,牆面寬一丈八尺,前後兩面都是由條石壘成,中間填的是黃褐色的泥土。

只不過現在的牆面因為堆放了大量諸如檑具、石頭、鐵叉之類的東西而變得雜亂而擁擠。

沈歡順著空隙來到城牆邊上四下打望了一番,覺得城牆的堅實度還可以,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城牆高度還不是很高,兩丈四尺的高度只需兩把不長的木梯綁在一起就能搭上牆頭。

不過他轉念又一想也就釋然了,畢竟紹興不是邊防重鎮,修那麼高的城牆也沒有意義。

況且倭寇從海上倉促而來,肯定也不會具有正規攻城軍隊所擁有的那種雲梯,這還是基於倭寇在有城中內應,只想開啟城門的假象前提下的。

現在倭寇內應策略失敗之下,在倉促之間趕製雲梯很是不易,做多也就把長梯幫上再用而已。

夜逐漸黑了下來。

城門已經關閉,城牆上沒有點燈,沒有一絲光亮。

不過城牆上的人卻不少,黑壓壓的一片,但大家都沒有出聲,而是各自站在該站的位置,偶爾有移動的腦袋在這個沒有光亮的世界裡顯得相當的詭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