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掌控國營企業的願望,但姜新圩也今非昔比了:不但擁有蘇鼎宇、冷蘭這些有背景的人物,也認識了曾禾濤、弗蘭克爾等外商,還認識了文國忠、袁盛載、彭銘等領導,這遠不是他剛一穿越就開始埋頭幹私企所能得到的。

有了這些,他終於多少有了自保的能力,可以慢慢地打一些政策上的擦邊球,一邊做著自己的事業一邊慢慢等待正常的寬鬆,等待1992年私企春天的到來。

“最好是在離開工廠前把無線尋呼發射系統的資料買到手,可怎麼提出來呢?”姜新圩默默思考著。

讓姜新圩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工廠就迎來了一個以市工業局組織的技術調研小組,這個小組來工廠的目的恰好就是調研無線尋呼發射系統的技術水平和使用價值的。

這個小組不但有工業局自己內部的技術人員,還邀請了市電信局以及伊陽市幾大電子企業的高手和大專院校的教授,甚至從南方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聘請了一名專業從事無線尋呼領域研究的工程師。

真可謂陣營強大。

技術專家終究是技術專家,他們跟之前的彭銘、曾禾濤等技術外行完全不一樣,在看到姜新圩用電腦、控制器、工控機等一大堆裝置組合出來的原理驗證機後,這些專家心裡並沒有產生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反而覺得這堆東西跟勝利電子二廠破敗的處境相符合:這些玩意根本就是七拼八湊,簡陋之極。

比如本來一塊微控制器晶片就能實現的功能,在這裡姜新圩卻用了一臺電腦來模擬,純粹是浪費嘛,而且這種模擬在今後的設計中根本沒有一點借鑑作用。有什麼意義?

參與調研的專家沒有一個看得上姜新圩拼湊的這堆東西,幾乎都對這套系統呲之以鼻,甚至還懷疑曾禾濤當時說投資這套系統是被姜新圩的試驗動作所蠱惑,還是為了報答姜新圩給他治好了病而故意在彭銘市長面前說好話,為他贏面子。

或者曾禾濤根本就是與姜新圩配合起來演雙簧。否則的話,為什麼會出現一個非要投資一個非要反對投資的場景呢?

他們根本不知道姜新圩做這套驗證機只是為了獲得相關引數、資料。只是獲得相關原理,而不是純粹為了今後的設計。

具體的設計對姜新圩而言根本不是難事。只要引數到手,只要高階電路設計軟體到手,有了這些資料和引數,具體的設計圖紙將手到擒來,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

這玩意說起來很深奧,還是舉一個修建橋樑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假設有人想在一條河流上架設一座橋樑。如果請一位從來沒有設計過橋樑的技術員來設計,這個技術員的工作重點肯定是在橋樑設計上,他會查詢很多資料。會根據車流量、載重量什麼的做很多計算,會畫一張又一張設計圖、效果圖、力學分佈圖等等。當然,他也會請人探測河底的地形,調查河岸兩邊的地質情況、調查這裡的水文資料……

而請一個技術高超且完全懂得這裡情況的高手來設計橋樑,他對畫設計圖、效果圖根本不會太在意,也不會急於畫出一堆圖紙,而要做的前期工作也許就是安排人去探測河底地質結構、河流的水文特徵,瞭解架設橋樑的材料特性。因為他只要有了這些資料。後面的事就是小菜一碟了,甚至可以將他腦海裡原來設計過的橋樑照搬一座就是。

可是。如果不瞭解內情的人看到他們前期的工作,絕對會說第一個技術員工作認真、做事踏實,還做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成績。而對第二個專家的工作量產生懷疑,會說他僅僅弄到幾個資料,進度太慢了,工作量太少了。

……

現在的姜新圩就是只弄到幾個關鍵資料、引數。所以在這些調研專家看來他對無線尋呼發射系統的研究才剛剛起步,根本沒有多少價值,離樣品出來還有十萬八千裡呢!

那位從南方一家合資企業聘請來的專業工程師雖然驚訝姜新圩如高手一般先尋找資料和引數,但他不認為姜新圩是高手,只認為他的行為是巧合而已。同時出於打壓競爭對手的目的,他更是將姜新圩的這套組裝裝置貶的一文不值。

他嘲笑說他們公司隨便一個技術員也不會組裝出如此難看、臃腫、複雜的裝置,他甚至質疑這套裝置能讓bp機叫幾次,因為他斷定這種拼裝的裝置故障率肯定高。

為了說明他的觀點,這個工程師還給大家上了一堂故障疊加的原理課。

特別是聽說姜新圩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生,連大學都只讀了一年就退學了,大家更是對這套系統判了死刑。

僅僅三個小時,調研組就得出一致結論:這套原理驗證機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基於它的原理根本無法設計出一套合理的無線尋呼發射系統來,不但無法與國外的同類裝置比較,就是與國內一些公司開發的同類裝置相比也落後太多,他們建議勝利電子二廠馬上中止這種無意義的研發。

當蘇鼎宇試探著詢問工廠該以多少錢將這套系統賣出去以儘可能挽回工廠前期投入所造成的損失時,幾個專家哈哈大笑,說這玩意還有誰買啊,除了電腦可以拿回來繼續當電腦用,其他的都可以當廢品扔掉。

最後在蘇鼎宇的請求下,調研組將這套裝置的價值評估結果用書面檔案的形式寫了下來:扣除電腦等可以繼續使用的硬體,這套無線尋呼發射系統的資料價值大約為五百五十元!

也就是大致相當於姜新圩開發這套系統的這段時間內所領取的工資。

按那個工程師的說法,這還是看在不讓國家遭受損失的前提下,如果真有人傻乎乎地來買這套系統的資料,就把姜新圩為了開發它而耽誤的工費收回來吧。

看著調研組的專家一臉譏諷地離開,姜新圩笑著搖了搖頭,對蘇鼎宇說道:“他們這麼客氣,我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呵呵,資料價值五百五十元,真他瑪的貴!能不能再降低五十元賣給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實在的,蘇鼎宇還真被這些專家的話打懵了,也開始對姜新圩開發的這套系統產生了懷疑。聽到姜新圩的笑聲,以為姜新圩內心難堪,就安慰道:“沒事!他們啥也不懂。反正我們今後再重新開始就是。”

姜新圩點了點頭:“是啊,他們真是啥也不懂。”

蘇鼎宇這才知道這傢伙並非難堪,而是在嘲笑那些人的無知,不由哭笑不得,說道:“我還真被你的自信心給打敗了。……,我都不知道跟著你幹是好事還是壞事,到時候千萬別把我整得連內褲都沒有了。”

姜新圩說道:“幹正事吧。……,我想拿八百元收購我這些資料,怎麼樣?”

見姜新圩不像說假話,蘇鼎宇就把魏廠長等廠領導喊了過來進行討論。

雖然大家都認為姜新圩沒有必要出錢買這些資料,因為這些東西是他自己開發的,現在上級都已經評估說沒有用,你要就拿走,何必花錢?但姜新圩還是堅持掏出了八百元,並請求廠裡將那些硬體保留下來,等他有了錢再按當時進價買走。

魏廠長等人自然答應了。

在所有人看來,姜新圩純粹是在賭氣,這個世界上哪有自己花錢買自己東西的?人家調研組都說這些資料只值五百五十元,你幹嘛打腫臉充胖子花八百元買它們?八百元和五百五十元,相差不就是二百五十元嗎?二百五,二百五啊!

他們自然不理解姜新圩為什麼願意多出二百五十元來,不僅僅是他想讓所有人看看最後誰是二百五,更主要的是他這麼超額購買將封堵今後別人拿此事來刁難的藉口。

二百五十元在現在的人們看來很值錢,可是一個多月工資啊,但在姜新圩心裡實在不算錢。如果這次調研小組評估之後說價值一萬元,他也會咬牙買下。

只是不能付現金而已,因為他現在可沒有這麼多錢。

當天晚上,彭銘市長讓秘書請蘇鼎宇、姜新圩在市委招待所吃飯。

在吃飯的時候,彭銘說了一些藍天電子公司有關人事調整的事,也說了目前幾家企業組合的原因,後來就是請蘇鼎宇、姜新圩理解和配合,並告訴他們只要等組合結束,他會建議公司提升他們的職位,如果職位不能提升就提升他們的行政級別。

而且他還說市裡已經決定如果藍天電子公司合資,管理人員的工資將對照南方合資公司的工資水準發放。

言下之意,蘇鼎宇、姜新圩他們兩人不但行政級別提高,而且收入也會大幅度增加。

對於行政級別的提升和工資的增加,在其他人看來自然是夢寐以求的好事,但對蘇鼎宇、姜新圩而言卻並不滿足,因為兩人真正需要的是決定權、是對經營方向的決定權,而不是什麼級別或工資收入。

蘇鼎宇代表兩人說出了他們將辭職的想法。(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