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圩笑著說道:“你好。我找這裡的老闆。請問你是不是姓譚,是這裡的老闆不?”

中年男子狐疑地點了點頭,說道:“我叫譚金生,這豬場是我的。……,你找我什麼事?”

姜新圩說道:“我想找你做一筆生意。”

譚金生更迷惑,問道:“你找我做生意?你年紀多大了?你是幫你爸爸媽媽來打聽的吧。”

姜新圩笑著說道:“差不多。不過,這件事我能做主。”

譚金生問道:“你是買肉還是賣飼料?”

姜新圩搖頭道:“不是,我是來買豬糞的。”

“啊——,買豬糞?”譚金生大吃一驚,瞪大眼睛看著他,問道,“你真的來買豬糞?”

聽說過買豬肉的,也聽說過買豬背上鬃毛的,還聽說過買豬內臟的,可從來沒有聽說過買豬糞的。要知道,牲豬養殖戶最頭痛的就是如何處理臭味難聞的豬糞了。養豬場之所以要建在人口稀疏的地方,就是因為周圍的鄰居受不了豬糞的臭味。特別是夏天,豬糞會引來無數的蒼蠅、蚊子,而氣味更容易讓人窒息。

豬糞別說買,只要有人收,他們寧願送過去,哪怕是交一些錢給對方都行,哪需要買?

姜新圩笑著說道:“我說的買不是將這裡的豬糞一車車運走,而是我家準備在這裡租幾畝土地建設一個綜合性立體養殖基地,用發酵的豬糞來種芋頭、種有機蔬菜、養蚯蚓、養鱔魚,養了蚯蚓再用來養甲魚。”

譚金生依然不相信,說道:“你們跑這裡來養鱔魚、甲魚、種蔬菜?”

姜新圩說道:“是啊。你是農村人,應該知道養鱔魚與養魚是不同的。鱔魚不怕水肥,只要不是太肥,它們都能成活。而我們引種的荔浦芋頭則需要大量的肥水灌溉,直接將鱔魚塘裡的肥水抽上來就行。”

看姜新圩說的一本正經,譚金生不由半信半疑,問道:“那你們準備以什麼價格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姜新圩笑了,半真半假地說道:“還問什麼價格?譚老闆,我家幫你處理掉大部分豬糞,你不會真的問我家要錢吧?我在這裡建農場不就是鄰居或者朋友了?等荔浦芋頭成熟的時候,我們送一些給你們吃,或者鱔魚長大後,每年也撈幾斤給你們。而你們也得每年送我家一些豬頭、豬下水什麼的,我們禮尚往來嘛。你說呢?”

這是姜新圩早在遊艇上想好了的,為的是不引起別人懷疑,做一個普通商人的樣子。

譚金生一聽,剛才高興的他不由失望起來,說道:“那我不是白白虧損?不幹!”

顯然是被姜新圩開始的話提高了心理預期值,以至於他現在見姜新圩居然想不花錢就運走自家的豬糞有點不樂意。

姜新圩心道:你還不願意,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土堤不崩塌,是來救你的豬場,是來救你和你家人性命的。

姜新圩笑呵呵地看著他,問道:“你真的不幹?有我的農場在,你至少多一個鄰居,平時多多一個說話聊天的人吧?”

聽姜新圩這麼說,譚金生也很快清醒了,知道豬糞本來是沒有人要的廢物。他問道:“你家準備租多少土地?你可看見了,我們豬場四周都是豬糞,幾畝地根本處理不少多少豬糞。”

姜新圩說道:“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先租二十畝地試試看。你知道這裡的行情不,一畝地租一年估計要多少錢?”

譚金生一愣,問道:“你家要租二十畝?三百元一畝,那可是要六千元一年!這得賣多少鱔魚多少芋頭啊。……,小夥子,這裡的土地最少最少要二百六十元一畝才能租到,價格低了人家不會租給你。”

現在是1996年,五千元可是一個大數字,而且現在這一帶還沒出現大面積租用土地的先例,也沒有人能租得起。

姜新圩假裝算了一下數字,說道:“如果不高於二百八,還是划得來的。譚老闆,你知道我們要在你豬場附近租的話,找誰最合適?”

譚金生有點不相信他的話,但還是說道:“你們去找黃仕德吧,他是這裡的村長。”接著他說道,“小夥子,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農村人,我告訴你,如果你們租了土地種芋頭倒沒什麼,一年籤一年都無所謂。可要租來養鱔魚、養甲魚這些東西,人家肯定不會願意一年一年地籤。”

姜新圩不解地問道:“為什麼?”他再次以商人的口氣說道,“我們也是想先試一試,不可能一下子籤很多年的。”

譚金生說道:“人家這裡的土地不是水稻田就是就是旱地,如果你家在這裡挖成魚塘,要恢復的話有多困難,你知道不?”

姜新圩說道:“我們不是挖魚塘,我們只是養鱔魚,鱔魚根本不需要深水。我們只需要將田埂用水泥砌好,不讓它們鑽洞跑掉就行。水稻田的主人還會感謝我們,讓泥巴田埂變成了水泥田埂。”

譚金生哦了一聲,說道:“如果只是用水泥砌田埂,那倒沒事。……,不過,如果你家把時間籤長一點,價格應該會便宜一些。”

姜新圩問道:“你知道黃仕德村長住哪裡不?”

譚金生指著縣城方向,說道:“很好找。往前面走一里地,一棟蓋琉璃瓦的三層樓房。那裡只有他家的房子最漂亮,家門口還擺了兩個石獅子。”

姜新圩告別了譚金生,先在豬場附近看了看,然後土堤,然後按照譚金生的指點,他帶著餘元貝去找村長黃仕德。

村長家確實好找,很快他們就來到了黃仕德的家。

這次出面的是餘元貝,畢竟他的年紀快三十,遠比姜新圩看起來成熟得多,也更加讓人相信。

聽說餘元貝是遊艇公司的,要在這裡租土地種有機蔬菜,村長很是高興,連忙問租多少。

聽餘元貝說租二十畝,兩人就開始了討價還價。

黃仕德開口就是三百二十元一畝,不過,當餘元貝試探說出二百八一畝,黃仕德就一下就價格降到三百元。

姜新圩示意餘元貝答應下來,之後還拿出了三千元做定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