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一日下午,郭世俊從成都趕到西安,李自成立即在小廳內秘密召見了他,連何小米都不在場。

郭世俊照例行了大禮後,在李自成的對面落座,“大都督已經決定稱帝?”

李自成淡淡笑道:“世俊是否覺得有什麼不妥?如果不妥,現在還來得及!”

“非也,非也,”郭世俊搖著頭,忙道:“天命軍已經佔據著數省之地,軍事上又是節節勝利,此時人心所向,大都督既是稱帝,正是順應天理!”

李自成道:“此番稱帝,會不會成為朝廷眼中的出頭鳥?”

“便是出頭鳥又如何?朝廷腐敗透頂,已經無法組織強大的軍隊,”郭世俊忙道:“屬下並非擔心稱帝本身,而是……”

李自成親自給郭世俊奉上茶水,道:“世俊有什麼話就直說吧,你我之間,還有什麼話不能說的?”

郭世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今日之會面,連何小米都不在場,顯然是要掏心窩子說話了,他拱著手道:“屬下所憂,乃是大都督府有沒有充足的心裡準備……”

李自成點點頭,關於未來的華夏,早就與郭世俊交流過、探討過,彼此之間並不需要藏著掖著,“趁著現在沒有老糊塗,便用律法的形式,將體制確定下來!”

“大都督言重了,”郭世俊長身一揖,道:“屬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人選!”

“人選的事,待會再說,”李自成讓郭世俊重新落座,不用拘禮,“只要將國家機構確立下來,人選倒是不難,無非對號入座!”

“大都督心中已有計較?”

“這些時日,我一直在思索此事,就等著世俊回來商定,”李自成道:“大明的內閣,不過是皇上的傳聲筒,一直幹著文書的工作,必須予以廢除!”

“大都督是要恢復宰相?”

“是叫宰相、總理,或是首相,似乎都差不多,無非是稱呼上的區別,”李自成道:“還是叫政務院總理吧,似乎更符合現代的潮流,”頓了一頓,道:“我總覺得,‘三權分立’有些問題。”

“大都督請明言!”

“行政、司法、監察三權分立,其中監查機構權力過小,很難發揮真正的監查作用,”李自成道:“能否將兵部納入進來,構成‘四權分立’?”

“大都督,萬萬不可!”郭世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無非是提高軍人的地位,將來好征伐各地,開疆拓土,急道:“開國之初,君王強勢,或許不會有事,但時間一長,兵部很難監管,遲早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甚至武將專權……切不可讓兵部凌駕於各部之上!”

李自成微微頷首,老師的歷史經驗就是豐富,軍人不同於文官,只有軍隊國家化,不參與政治活動,才能保障國家的穩定,大明實行“以文制武”,不是沒有道理。

換句話說,如果文官作亂,只要軍人沒有參與,實際上只需要改變國家的大政方針,更換總理即可,分爭只是在朝堂,不會引起內亂!

軍事內亂、武裝衝突,才會對國家形成巨大的破壞,就像現在的朝代更替,如果有得選擇,軍人應該遠離政治才好。

郭世俊見李自成採納了自己的建議,方道:“大都督,還有一事,便是如何限制總理的權力,防止威脅皇權!”

李自成知道,這一路之上,郭世俊恐怕也是思索了不少問題,遂笑道:“不知道世俊有什麼好法子?”

“限制總理的權力,無非有四個法子,”郭世俊的道:“一是強化三權分立,防備總理一家獨大;二是確定任期,總理不能終身制;三是由皇上任命總理及各部部長,讓他們互相監督,防備形成利益集團;四是強化對總理本人的監督,包括建立類似錦衣衛的機構。”

“錦衣衛就免了,不過可以設立監督機構,只有調查、取證的權利,但不能私設刑堂,”李自成笑道:“監督總理,實際上也是對國家,對總理本人最好的保護!”

郭世俊點頭,道:“國家機構的組成,尚在摸索階段,在具體的施政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還要不斷修正,最終達到完善!”

“天下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李自成笑道:“所有的制度,都是為了國家和民族,並能促進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隨著國家、民族的需求、利益的變化,制度本身也要不斷完善,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

“是呀,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郭世俊喃喃自語,似乎在想著什麼。

李自成忽地笑道:“世俊,這總理一職,你該當仁不讓吧?”

郭世俊連忙擺手,“大都督,萬萬不可!”

“為何?”李自成輕皺眉頭,道:“難道世俊忘記了自己應該肩負的歷史使命嗎?”

“就因為沒有忘記,屬下才不能出任總理一職,”郭世俊拱手道:“屬下並非最早加入天命軍,在軍中並無威望,實在很難服眾……”

李自成搖頭苦笑,他何嘗不明白郭世俊的心思?郭世俊同樣來自後世,一旦掌握“相權”,極有可能威脅到“皇權”,一旦二權衝突,國家就會陷入動盪……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兩個強勢的人,分別掌握著國家最要害的部門,實在不是國家和民族的幸運!

他悠悠嘆道:“世俊這是為避嫌疑嗎?”

“大都督,屬下原本就是教育出生,如果大都督體恤屬下,讓屬下迴歸本行,發揮屬下所長,屬下已是感恩不盡,”郭世俊拱手道:“這或許是屬下能為新朝所做的最大貢獻!”

李自成沉默良久,也沒惺惺作態,郭世俊想得不錯,一旦皇權與相權發生衝突,華夏極有可能喪失一次現代化的機會。

雖然可能性不是太大,他還是要防患於未然!

也好,既然郭世俊願意從事教育,那就去推廣新式教育吧,這樣的事情,除了郭世俊,別人恐怕做不來,“既然如此,世俊便出任新朝的教育部長吧!”

“便是教育部長,屬下也是戰戰兢兢……”

“世俊,推廣新式教育,實在離不開你,”李自成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便道:“世俊認為,該有何人出任總理一職?”

“大都督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最佳人選,便是世俊,”李自成笑道:“還有兩個備選人物,牛金星、梁文成,此二人性格、資歷、才能上的差別,本是一目瞭然,世俊應該熟悉他們!”

郭世俊心中一動,大都督的意思,首選應該是牛金星了,牛金星除了氣量不足,能力的確遠勝梁文成。

不過,這恰恰是牛金星的劣勢,新朝既立,新君強勢,並不需要一個特別出色的總理,牛金星過於精幹,做為謀士、軍事,倒是不錯,決不能讓他將“相權”抓在手中。

倒是梁文成,雖然才幹可能不如牛金星,但他從西寧開始就跟著大都督,資歷上沒有問題,又對大都督忠心耿耿,這是他的優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郭世俊思索良久,道:“大都督,依屬下看,梁文成更適合擔任總理一職,而且,梁文成年長,五年之後,根據他的身子狀況,再決定他是否留任!”

李自成點點頭,做為過度時期的總理,梁文成的確是最佳人選,梁文成一直嘔心烈血、兢兢業業、夜以繼日,忠心可昭日月,讓他出任總理一職,是對梁文成這些年忠心的最大賞賜。

梁文成一直擔任天命都督府的文官,從北川知縣到西寧知府,再到青海省長,再到現在的民事使,從基層走上來的人,更瞭解百姓的疾苦。

讓梁文成出任總理,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梁文成年歲較大,以五年為一個任期,他最多連任兩屆,這樣從建國開始,就能破除總理的終身制,有利於限制“相權”。

既然梁文成出任總理一職,國家法院院長、監察院院長的人選,要與他相適應,李自成略一思索,心中已經有了人選:國家法院院長陸之祺、國家監察院院長沈道。

陸之祺原本是陝西的左布政使,典型的文官,只要熟悉天命都督府的各項律法,暫時不用將盡力放在總理和各部的官員身上,而是抓緊時間建立和完善各省級法院。

沈道是武官出生,出任監察院院長一職,可能勉為其難,但他現在的任務,不是監察官員們,而是儘快組建各省的監察院,然後在府縣建立和完善監察院。

除了政務院、國家法院、國家監察院,在政務院之下,還有八部,合成“三院八部”,地方各省也是類似的機構,除省長、法院、監察院三權分立外,按照“四川模式”,省長以下對應設定“八廳”,行使民政權。

八部部長的人選,李自成也在心中醞釀!

李自成與郭世俊商討了接近兩個時辰,直到天黑之後,他的心中,已經對新的華夏,有了大致的輪廓,唯一不確定的,就是皇權。

郭世俊告辭離開後,李自成獨自靠在木椅上,將所有的事情思索了一遍,方才回去晚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