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張儀拜見大王!”一見到趙王雍的面,張儀便大禮參拜。

現如今,張儀腰掛六國相印,是名義上的秦、趙、燕、韓、魏、楚六國的相國,又受秦、趙、燕三國拜為武安君,故而張儀是六國之王的相國,為臣子,故而稱臣並無不可。

趙王雍虛扶了一下道:“武安君快快請起。”

“謝大王!”

“武安君,你的來意寡人已經知曉。韓王和魏王二人鼠目寸光,只圖一時之利,不以大事計,真枉為人君也!”

聞言,張儀頓時兩眼放光地道:“如此說來,大王願意出兵攻宋?”

“不錯。”趙王雍微微頷首道,“宋國不滅,不弱之,寡人寢食難安也!所以,寡人欲再起十五萬之軍,南下攻鄴城,隨後與聯軍會師於朝歌,誅滅桀宋!”

“善!”

伐宋六國當中,最弱的韓、魏、楚三國心有顧忌,不敢出兵攻伐宋地。而剩下的秦、趙、燕三國皆有滅宋之心,故而最為積極。

秦國不必多說,宋國屢屢組織合縱聯軍,攻伐秦國,逼得秦人總是憋屈地倚仗崤函之險,抗拒合縱聯軍。

而每一次龜縮在函谷關內,秦國總要放棄以前攻克的韓趙魏三晉的城池土地,雖然想要收復失地不難,但一直要折損兵馬,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著實令秦國吃不消。

趙國,趙國鄰近宋國,對於強大的宋國十分的忌憚。有這麼一位強鄰的存在,趙國之伐戰伐交總是束手束腳的,動作太大還怕引起宋國的反感!

能滅宋,或者是弱宋,對於趙國來說乃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至於燕國,自燕王職繼位以來,一直招賢納士,勵精圖治,開疆拓土,好不容易有了那麼強大的國力,自然是要逞強一番的。

而燕國之前還是宋國的小弟(附庸國)呢,這次反水,燕國還將宋國過去派遣到燕地,幫助燕人訓練軍隊,治理地方,打理朝政的文臣武將都驅逐出境,最後還出兵攻下了原本屬於宋國的飛地易水郡,斬首五萬。

燕國已經是與宋國撕破臉皮了,不死不休!

這一回不把宋國幹趴下了,估計之後倒黴的將是燕國!

而宋國一旦滅亡,或者是被極大的削弱之後,最後天下出現的局面必然是秦趙兩強爭霸!

韓王、魏王與楚王三人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有所顧忌的。至於燕王,則是別無選擇了。

在高都保衛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趙國出兵十五萬,南下進攻鄴城。而與此同時,燕國也開始往權地增兵,以秦開為將,十五萬燕軍與白起所率的十萬宋軍步騎隔著濟水展開了對峙。

……

宋國都城,朝歌。

在偌大的城門口那裡,許多不過弱冠之年的年輕人都聚集到一起,人頭攢動,排著長長的隊伍,如長龍一般,人聲鼎沸的,好不熱鬧。

“你不能參軍!”

“為什麼?”聽到負責登記的宋卒的話,那個青年人一臉憤慨地道,“我為什麼不能參軍?國難當頭,我為宋人,為大宋國之子民,怎能坐視外敵入侵於不顧?難道你讓我眼睜睜的看著六國聯軍這些強盜們,搶走我的錢財土地,搶走我的妻兒,搶走我的家園嗎?”

“就是就是!王上曾經說過,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今六國聯軍數十萬人伐我宋國,國家岌岌可危,朝歌岌岌可危,國破家亡在即,王上和國家給予了咱們這些黎民百姓這麼多的恩惠,現在正是咱們報答王上的時候呀!”

“對啊!我父親是一個魏人,但我自小在朝歌長大,又生於朝歌,乃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宋人!為何我也不能參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見到城門口引起了一陣騷亂,附近手持長戈的宋卒趕緊過來維持秩序。宋卒們倒是挺客氣的,沒有直接幹翻那些滋事的黔首,而是強行將人群分開,留下了一條路。

一名宋軍都尉,揮出了手中的青銅劍,指在城門口的牆壁上貼著的一張告示,說道:“都看清楚了!這是王上的詔命!王上憐憫國人!故而做出了如下之規定!”

“凡家中獨子者不可應徵!凡有父母妻兒要奉養者不可應徵!凡未經過操練兩次者不可應徵!凡烈士遺孤者不可應徵!凡四十歲以上,二十歲以下者,不可應徵!”

聞言,人群中又引起了一陣騷亂,群情激憤,顯然是十分的不滿!

那個宋軍都尉一臉不滿地道:”嚷什麼嚷?這是王上的詔命!已經以佈告的方式,張貼於我宋國的各郡縣之中!吾王是憐憫國人也!此戰,吾王篤定,我宋國必勝!宋軍必勝!何須百萬之眾乎?”

家中獨子,按照道理來說,一般是不給參軍的,以免斷人子嗣(這太缺德了)。這個可以理解,有父母妻兒要供養的人不能上戰場打仗,這就過分了,誰沒有父母妻兒要奉養的?

只不過酌情處理而已。

至於烈士遺孤不可應徵什麼的,更是無稽之談。在宋國歷次的戰爭中,不知道陣亡了多少的將士,所留下的遺孤更是不知凡幾,其中好多沒人扶養的,都被國家撫養,好多人甚至都在參軍了。

所以說,宋王偃做出這些規定,其實宋軍並不按照其規定在篩選士卒。

宋王偃此舉,更像是在天下人宣告,自己以及宋國戰勝六國聯軍的信心!這就像是一針強心劑,增強了無數宋人的底氣!

這個時候,宋王偃在哪裡呢?

“轟隆”的一聲巨響,火光衝天,硝煙彌漫。

“哈哈哈哈!好!好啊!”

宋王偃站在四方臺上,看著被炸彈爆破的巨石,不由得拍手叫好起來。

鄒衍在一側垂手道:“王上,根據您的吩咐和指導,科學院終於研發出了震天雷!這是一種鐵製的炸彈,這種炸彈用拋石機發射,彈殼用生鐵鑄成,有罐子形、葫蘆形、圓體形、合碗形四種。”

“其中罐子式的震天雷,口小身子粗,殼厚2寸,內裝火藥,上安引信。投擲或發射出去,爆炸聲如雷灌耳,彈片炸起,可鑽透鐵甲,殺傷力相當大!”

宋王偃頷首道:“很好。有這種炸彈,寡人何愁不破六國聯軍,何愁不能儘快一統天下?”

“呃……”

鄒衍聞言,不由得硬著頭皮道:“王上,震天雷固然威力巨大,殺傷力強,但是以我宋國現在的條件,無法批量生產這種震天雷!”

“什麼?”

宋王偃蹙眉道:“大概能生產多少?”

“三個月之內,日夜趕工的話,應該能生產出五千枚震天雷!”

“太久了,太少了。”宋王偃大為失望地道,“以高都城的情況,要堅持三個月殊為不易。而且這才五千枚震天雷,實在無法殺傷數十萬的敵軍!罷了,是寡人寄予震天雷的期望太高了。鄒衍,你立刻主持震天雷的批量生產工作,凡有需求,寡人無不應允!”

“遵命!”

自從黑火藥無意中被搞出來之後,宋王偃便將主意打到炸彈和火炮的研發方面,但是戰國時代,畢竟條件有限,固然科學院人才濟濟,什麼樣的人才都有,但是他們並不具備宋王偃的這種頭腦。

能搗鼓出震天雷這種千年之後的玩意兒,已經是殊為不易了。

原本宋王偃是不想讓炸藥這種東西出場這麼快的,但是局勢所迫,欲擊敗六國聯軍,又不至於讓宋國國力大衰的話,只有速戰速決,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