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鹿為馬”之事後,太師伯喜惶惶不可終日,整日提心吊膽,終於染上了重病,臥床不起。

太師府。

伯喜正躺在床榻上,氣若游絲地睜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麼。忽而從外面小跑進來一名家奴。

“何事?”

“老家主,是相國府上的人送來一封信。”

“信?給老夫看看。”

家僕隨之將手中的一封書信呈給了伯喜。這封書信看起來著實有些眼熟,尤其是其卷軸的火漆,似乎是自己伯氏專用的印章。

宋王偃能給自己怎樣的信件?

抱著這樣的狐疑之心,伯喜開啟了書信,僅僅是一眼瞥過去,便是額頭直冒冷汗,心一下子沉到谷底。

這並不是宋王偃的親筆信,而是以他伯喜為首的一干不服變法,不服宋王偃的周室大臣或者是貴族的聯名上書。這封書信不是應該交給韓王倉的嗎?為何會在宋王偃的手中?

伯喜不敢多想,無論是宋王偃的人截住的,還是韓王倉自己將信件遞給的宋王偃,其後果都是一樣的。

翌日一早,宋王偃便收到了伯喜的死訊。

整個周王室最後的一個忠臣,最後的一個頑固分子終於倒下了。這表明宋王偃今後在周地頒佈的所有政令,都將暢通無阻,宋王偃不是周天子,卻勝似周天子!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宋王偃便在周地肅清了異己,大權在握,不可謂不厲害。

公元前310年開春,宋王偃便啟程回國。

臨行之前,為了更好地掌控周地,遙控周王室,以及施加宋國在周地的影響力,宋王偃專門將惠施調到洛邑,封為相國,同時委任昌平君姬平為太保,輔佐惠施。

軍事方面,宋王偃又將自己的第三子,子契封為周王室的太傅,負責排程周地的一切軍事。

而為了更好地籠絡周天子,宋王偃又迎娶王姬姬雪為妃,擇日完婚,一同回朝歌去。

……

宋國都城,朝歌。

“吾王萬年,萬年,萬萬年!”群臣下跪,五體投地,異口同聲地山呼道。

“眾卿平身!”一身冕服的宋王偃揮了揮手,隨之撩起了袍子,抖擻了一下自己的精神,中氣十足地道。

“謝大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宋王偃好不容易趕回了朝歌,這才召開的第一次大朝會,自然是有很多事情需要解決的。

不過跟在陛臺上的中車府令劉霸自然是要例行公事地說上那麼一嘴的。值得一提的是,原來的中車府令,黑衣衛的主事人信已經在去年逝世,而接替他的人,正是這個劉霸。

這時,相國蘇秦站出來說道:“大王,臣有事啟奏!”

“請講。”

“大王,按照你的吩咐,臣已經和子幹、韓魄等幾位大臣擬定了新的報告,關於我大宋國的人口、郡縣、土地和兵力配備等情況,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大王直言。”

宋王偃聞言,微微頷首,隨即接過了劉霸遞上來的奏章。

經過宋王偃這麼多年的勵精圖治,開疆拓土,宋國現在的疆域不知道擴大了幾倍。

宋國之前的郡有下邳郡、泗水郡、會稽郡、睢陽郡、淮北郡、陶郡、河內郡、九江郡、河內郡、淮南郡和吳郡整整十個郡,下轄二百三十五座城池!

當時宋國的疆域之廣,已經東西縱橫一千五百裡,南北縱橫近兩千裡,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儼然如一頭龐然大物橫陳在中原大地上!

現在經過伐齊之戰後,宋國又佔據齊國的五十一城,除了一個東郡以外,宋國還將設立薛郡、琅琊郡、易水郡。

而宋國的人口,也將由原來的六百萬,增多到八百一十六萬。

“不錯。寡人很滿意。”宋王偃含笑道。

“地方官吏可有全部到位?”

蘇秦回答道:“地方官吏已經全部到位。按照大王你的吩咐,我們除了讓大臣們舉薦賢能到各地方任職之外,還在國子監提拔了許多學子,這些學子透過了考核,完全有能力勝任縣令之職。”

“善。”

宋王偃點了點頭道:“齊地的風土人情與我宋國頗有不同。世人皆知,齊人勇於私鬥,怯於公戰,此非天性也!乃是因為齊國的法令比較寬容,不禁止私鬥,故而齊地民風剽悍,但遊俠眾多,每年死於私鬥之人不在少數。今新增原齊國的東郡、薛郡和琅琊郡,各地官吏,務必兢兢業業,一視同仁,將我宋法在齊地頒佈落實下去。”

“大王聖明!”群臣山呼道。

接下來,宋王偃又與群臣朝議了許久,直至中午這才退朝。但是退朝之後,宋王偃還不能閒著,因為他又接到了一份奏報。

宋王偃隨之派人召相國蘇秦入宮議事。

“蘇秦,寡人剛剛得到的奏報。張儀已經罷相,秦王蕩設定丞相的官位,任命甘茂為丞相兼領上將軍,樗裡疾為右丞相。”

“大王,秦王可真不是一個安分之人。”蘇秦沉聲道。

“秦王嬴蕩寡人見過,此人生而有勇力,野心勃勃,不過做事情稍顯急躁,難成大事。他初一繼位,便平定了蜀地的叛亂,今年又將張儀、魏章驅逐到魏國,又將與魏王嗣在臨晉(今陝西大荔東)會見,且派兵攻打義渠、丹犁。”

宋王偃淡淡的道:“如此頻繁地用兵,便是寡人都有所不如也。秦國的國力還未從藍田之戰當中恢復過來,任由秦王蕩這般瞎折騰的話,只怕秦國遲早是要敗亡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蘇秦,張儀與魏章皆有大才,寡人欲求之,可否?”

“正當其時也。”蘇秦作揖道,“魏王無容人之量,張儀、魏章固然都是魏人,但事秦多年,只怕在魏國是不能得到魏王嗣的重用的。不如大王修書一封,許以高官厚祿,請張儀和魏章入宋?”

“如此甚好。”

宋王偃又道:“不過張儀為秦相多年,本是追名逐利之徒,若為宋臣,不知許以何位較好?”

宋王偃的這意思就是在試探蘇秦了。

蘇秦頓時低著頭道:“大王,臣與張儀為同門師兄弟,彼此相知,張儀有大才,臣自愧不如也。臣請張儀來朝歌之時,辭去相國一職,令張儀得其位也!”

“哈哈哈哈!蘇秦汝不必如此。”宋王偃擺了擺手道,“在寡人的心目中,即便是十個張儀,都抵不上你一個蘇秦的。更何況張儀現在已經被秦王拋棄,在魏國又不得志,惶惶如喪家之犬而已,寡人授予其高官厚祿,已經天大的榮幸,又安敢乞求相國之尊?”

“大王聖明!”聽到這話,蘇秦的心裡松了口氣。

老實說,蘇秦為相這麼多年,自身又是一個愛慕虛榮,追名逐利之人,就這麼辭相,蘇秦心中是非常不甘心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