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鳳血你們取到了沒有?!”宋王偃不耐煩地道。

宋王偃此時的心裡有些患得患失,不知其真偽。長生不老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即便是秦始皇那樣雄才偉略,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都為之傾倒,求之不得,更何況是宋王偃呢?

現在宋王偃最討厭別人對他賣關子,可惡得很。

月神嘆了口氣道:“唉,王上切莫焦灼。那一日逍遙子率眾弟子登上岐山,追尋鳳凰的足跡,無意中落入了一個谷底,便看見了沉睡在熔漿當中的火鳳凰——兩頭!”

“有兩頭?”

“是的。”月神說道,“然後逍遙子等人想盡辦法,欲將鳳凰將熔漿中打撈出來,但是都無疾而終!最後還是天生異象,山谷突然就閉合了!我們陰陽家的弟子死者十七人,只有逍遙子三人重傷逃了出來。”

這麼玄乎?宋王偃還是一臉的狐疑,不過他沉聲道:“這麼說,你們還是沒能取到鳳血?”

“是的。”

那你還唧唧歪歪個錘子!

宋王偃氣炸了,滿心的歡喜都一下子落空了,若不是眼前的這個月神生的如此美豔,又是自己的女人的話,他早就一聲令下,讓人拉出去咔嚓了!

“就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取代鳳血嗎?”宋王偃又問道。

對於月神的這番言辭,他只能選擇相信。不過宋王偃還是心有不甘,亦是無可奈何的,畢竟從溫度那麼高的熔漿裡打撈一個東西,想都別想,不說這是一個生產工具還如此簡陋的戰國時代,換作後世,只怕都是不可能的!

看著宋王偃一臉期冀的樣子,月神倒是沒忍心打擊他的積極性,故而說道:“目前還沒有。”

“……”

“那豈不是說非要鳳血不可了?”宋王偃有些懊惱地道。

對此,月神微微頷首道:“是的。鳳血乃是製作長生不老藥當中的一味不可或缺的藥引子。沒有鳳血,那麼這十幾年來,我們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搜尋的材料,全都了無用功。”

聞言,宋王偃不由得黑著臉道:“月神,你老實告訴寡人,你們陰陽家是不是在糊弄寡人?昂,寡人給予了你們陰陽家這麼多幫助,你們陰陽家便是如此回報寡人的?”

“大王息怒。”月神淡淡的道,“想要獲得鳳血,有兩個途徑。”

還有辦法?還是兩個?宋王偃又怦然心動起來,問道:“什麼途徑?”

“其一,人皇降世,鳳鳴岐山。這是我們陰陽家在古籍上找到的一句讖語,不知真偽。不過當年周文王迴歸西岐,還有武王伐紂之時,的確是有鳳凰在岐山出現過的。”

對於這一句“人皇降世,鳳鳴岐山”宋王偃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做不到啊!

何謂之“人皇”?

就宋王偃所知道的,在周朝建立之前,從夏商時代一直追溯到黃帝時代,當時的天下共主便是人皇!

但是此時天底下有人皇嗎?

沒有!

自從周王朝建立之後,便取締了“人皇”這一說話,自降身份,成了“天子”,即天帝的兒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了,周武王姬發這麼做亦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周朝的建立十分的容易。

趁著商王朝的主力大軍遠征東夷的時候,周武王姬發趁機率領八百諸侯的聯軍進攻商國,一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很順利地抵達了牧野,進行了《牧誓》,又透過那十七萬的商軍那邊的戰俘的反戈一擊,徹底擊敗了商軍,最後帝辛是無奈地在鹿臺引火自焚了!

所以說,姬發改“人皇”為“天子”,自稱是天帝的兒子,那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是為了自己竊國的名正言順。

據說,在上古時代,流行著天皇、地皇和人皇的說法。

天皇者,有人說是燧人氏,有人說是伏羲,有人說是盤古,不勝枚舉。

地皇者,有人說是伏羲,有人說是女媧,有人說是祝融有人說是神農,不一而足。

人皇(泰皇)者,有人說是黃帝,有人說是神農,有人說是共工,有人說是伏羲,不計其數!

這些都是神話中的人皇,而現實中呢?

反正從黃帝成為一統九州,成為華夏的人文始祖開始,“人皇”這一說法便廣為流傳。但凡是成為了天下共主的人,都會被稱之為“人皇”!

似大禹、成湯他們及其成為了“王”的子孫後代,都是“人皇”!

人皇者,與天皇、地皇並駕齊驅,沒有高下之別。

這下子隨著周王朝的建立,一下子成為了“天皇”的兒子,矮了一個輩分!

當然了,世人都敬畏老天爺,故而這個沒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的最後一位“人皇”乃是帝辛,即那個臭名昭著的商紂王!

“月神啊,這人皇,何時才能出世?”宋王偃聲音顫抖地問道。

沒辦法,此時的嬴政要等到掃滅六國,一統天下,這才能被稱之為“人皇”!

至於周天子,就算了吧,這傢伙是天子,而且還一點都不名正言順的。

繞是如此,宋王偃的心裡還是在打鼓的。秦始皇要等到公元前1年才能一統天下,成為“始皇帝”,但是嬴政固然鼓吹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三皇五帝,是為“皇帝”,但是他名義上還是號稱“天子”的!

mmp,那豈不是說,以後都不可能有人皇出現了?

而且,現在可是西元前1年,這若是按照歷史上的發展趨勢,豈不是要等到九十二年之後才能鳳鳴岐山?到那時宋王偃早就煙消雲散了!

“臣妾不知道。”月神搖了搖頭道。

這古往今來,在玄學這一方面比她厲害的人物多如牛毛,連他們都無法做到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月神又如何能做到?

而且這樣的妖孽顯然應該是要被抹殺掉的!活該遭雷劈!

宋王偃眼皮子一跳,說道:“月神,那麼是不是號稱‘人皇’便可以鳳鳴岐山?”

“噗嗤。”月神難得一見地笑了出聲,說道,“若是如此容易,我們陰陽家的人便不會那麼為難了。大王,這人皇,可是需要名正言順的,可是需要一統天下的。你,或者是說,這世間的哪一個王能做到嗎?你們都是人王,而不是人皇,承受不起人皇的氣運!”

“還有氣運之說?”

月神倒是閒著無聊,於是跟宋王偃道:“王上,這氣運頗為玄乎。臣妾亦是一知半解的,根據我們陰陽家裡的一些典籍記載,這氣運是每個人都有,似你們這些一國之君,便承載著國家的氣運!氣運,可以是國祚,可以是壽命,可以是前途。”

宋王偃聞言,搖搖頭道:“寡人聽不懂。你別跟寡人扯這些有的沒的。”

“總而言之。”月神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氣道,“人皇還未降生。何時降生臣妾也不知道,你不必問我。”

“……”

宋王偃倍受打擊,看來是命中註定,在自己的這一輩子,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無論如何都無法一統天下的。

“那第二條途徑呢?”宋王偃又燃起了希望。

月神淡淡的道:“第二個途徑,其實與第一個途徑差不多。在傳說中,有著一個關於蒼龍七宿的秘密……”

等等!蒼龍七宿?你以為是秦時明月啊!宋王偃心裡吐槽不已,不過還是硬著頭皮聽月神繼續說下去。

“這所謂的蒼龍七宿,在傳說中便是不死鳥火山的‘鑰匙’。”

“這不死鳥火山又是什麼?”宋王偃一臉的懵逼。

“就是岐山。”

月神繼續說道:“蒼龍七宿,又稱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分別是青龍的龍角、咽喉、前足、胸、龍心、龍尾、龍尾搖擺形成的旋風,屬性分別是木、金、土、日、月、火、水。”

對此,博學的宋王偃還是知道一些的。

古時,人們觀察到蒼龍七宿在春天二月出現在地平線上,即為“龍抬頭”。仲夏蒼龍升至正南天,即為“飛龍在天”,秋天自西方落下。

蒼龍七宿的出沒週期與一年農時週期相一致。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座標。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二十八宿。

又將其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一種動物,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空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聯絡起來。

張衡在《靈憲》中有一番描述:“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東方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

月神又道:“在傳說中,龍與鳳是相互共存,相互吸引的。而龍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了,但是有龍氣作為吸引的話,便能使鳳鳴岐山,將岐山的那兩頭鳳凰從沉睡中喚醒過來!”

“這要怎麼辦到?難道還要集齊蒼龍七宿?”宋王偃匪夷所思地問道。

“是的。這是一個關於蒼龍七宿的驚天的秘密,世人罕有知曉的。”

“願聞其詳。”宋王偃的求知慾還是挺強的。

月神隨即說道:“這蒼龍七宿,據說是遠古時代的一個仙人在斬殺了世上最後一頭惡龍之後,將其龍氣分別封印在七個盒子裡,故而稱之為‘蒼龍七宿’的。後來蒼龍七宿散落各地。在傳聞中,能聚齊蒼龍七宿者,便能成為人皇,何以成為人皇?便是有著蒼龍七宿的存在,有著龍氣的庇護,故而能成為名正言順的人皇!”(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