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燕國急報!”

現在全天下最倍受矚目的便是燕國的情況,宋王偃自然也不例外。當他聽見侯研說是燕國的急報之時,立馬伸出了手,當他把急報傳上來。

薊城那邊是什麼情況呢?

原來子之接受燕王噲的禪讓之後,便獨攬大權,將軍市被不服,起兵攻打子之,而後被擊敗。這個市被不知道是腦子缺根筋還是咋地,轉而去攻打太子平的兵馬,最後被子之與太子平聯手擊潰,兵敗自殺。

子之趁機進攻太子平的軍隊,太子平不敵,隨後微服出逃無終山。

子之之亂使燕國陷入崩潰的邊緣,短短十數日,死亡的燕人便多達五六萬,是以百姓皆怨恨子之。

看來齊國滅燕的大幕已經拉開了!宋王偃看完了這份急報,不由得搖搖頭,暗歎燕國命運多艱,而慶幸於宋國沒有這種事情。

一個明君看來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王即國家並不是一句空話而已!

“大王,還有一份急報,是羋月那裡傳出來的。”

“羋月?”

宋王偃的心底一沉。

要說羋月與嬴稷這對母子還真是多磨多難,這不,今年剛剛到的燕國,燕國便爆發了子之之亂,隨後還有更為嚴重的齊國滅燕之戰,每一個在都城薊的人都難以獨善其身,置身事外。

宋王偃看完羋月傳過來的急報,臉色一沉,旋即道:“讓燕地的黑衣衛都過去保護羋月母子,若有任何閃失,殺無赦!”

“諾!”

……

宋國九江郡,新野城。

“大王萬年,萬年,萬萬年!”三萬衣甲鮮亮,雄赳赳,氣昂昂的宋軍將士在見到宋王偃下了車駕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跪下,聲勢震天動地。

“平身!”宋王偃揮了揮手,中氣十足地喊了一聲。

當然了,他的聲音是無法完全傳到在場的每一個宋卒的耳中的,不過有高臺上的令旗的指示,他們可以形同一人,一言一行都可以一致。

宋王偃集結這麼多兵馬想幹嘛?進攻南方的楚國嗎?

自然不是。

其實是宋楚兩國商量好的,將在新野、垂沙一帶進行軍事演習。兩個國家之間的軍事演習,這個概念還是宋王偃率先提出來的,不過已經有先例,就是幾年前宋國和齊國曾經在山陽一帶進行的軍事演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國之間的軍事演習,除了增進感情,增進對彼此的瞭解之外,更多的還是顯示自己國家的軍力,即耀武揚威。

“拜見大王!大王萬年,萬年,萬萬年!”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宋國的官吏和將領們都跪了下來,口稱“萬年”!

當然了,除了這些宋國的官吏和將領之外,楚國的將領也赫然站在其中。

而為了顯示自己對於此次軍事演習的重視,楚王熊槐特地將自己的嫡長子熊橫派了過來,這次就是他帶著一眾楚將趕到新野,拜會宋王偃的。

“參見宋王!”見到宋王偃,公子橫與楚國諸將都行了一禮。

宋王偃微微頷首道:“橫公子,楚王派你前來作為此番軍事演習的督軍,足見誠意矣!不知道這一回你們楚國派出多少兵力來參加軍事演習呢?”

“回大王,是為三萬!”

“三萬?”宋王偃愣了一下,旋即道,“呵呵,橫公子,不是寡人小覷你們楚國的軍隊,而是我宋國的兵馬都是精簡的銳士,好多都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銳士,你們楚國派出等同的兵力,不知道是真的有把握贏得這一回宋楚兩國之間的軍事演習嗎?還是在故意禮讓寡人,禮讓我們宋國?”

“宋王,非是禮讓也。”

公子橫笑眯眯地道:“誰不知道宋國多勁旅?這一回新野的楚宋兩國的軍事演習,我父王極為重視,故而出動的三萬皆為強兵!我楚國的強軍土狼兵,還有剛剛組建的材士營都將參與此番軍事演習的!”

“材士營?就是屈子組建的強軍?”

“是不是強軍還不知道,所以需要向大王你們宋國的強軍討教討教,方才知道其差距啊!”

宋王偃與熊橫又相互寒暄了一番,這才登上一座四方臺。

無論是宋國,還是楚國,對於此番軍事演習都極為重視。宋國出戰的將軍有熊子丹、孫烈、魚俱羅、子昂、宋起等人,而楚國出戰的亦有景翠、唐昧、景陽、昭儀、昭容等人。

至於白起和白羽都在軍中,只不過他們尚未建立戰功。這些年宋國除了剿匪之外,一點戰事都沒有,故而白起他們只能靠著資歷,還有自身的能力當上了卒長,但是沒有軍功制所應有的爵位,他們連公士都不是!

在軍事演習之前,首先是要檢閱三軍的。

首先入場的,是宋國的戰車隊。

戰車在戰國時代的作用依舊極大,戰車雖然只適用於在平原和平地上作戰,打野戰比較合適,但是在一些突襲戰和追擊戰的時候,戰車依然能發揮出自身極大的能力。

直到馬蹬和馬蹄鐵出現之後,鐵騎的威力過於強大,這才使得戰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戰車,又被稱之為兵車,盛行於春秋、戰國。每輛配有一定數量的將士,故往往用戰車數量計算兵力。

華夏自古以來就有“千乘之國”和“萬乘之國”的說法,這足以表明,戰車,便是顯示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的強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戰車一般為獨輈(轅)、兩輪、方形車輿(車箱),駕四匹馬或兩匹馬。

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負責駕車稱為“御者”,左邊一人負責遠距離射擊稱為“射”或“多射”,右邊一人負責近距離的短兵格鬥稱為“戎右”。

戰車的主要武器有兩類,格鬥兵器和遠射兵器。

車戰的主要格鬥兵器為戈,戈是一種長柄的勾狀兵器,有鋒利的雙面刃和前鋒,戰車所配備的戈一般長三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戰車交錯時用於勾擊或啄擊。

到了春秋時期戈大量的為戟所取代。

車上的甲士一般配備有青銅劍用於防身,在戰車毀壞或敵人躍上戰車時作貼身戰鬥。

戰車上的遠射兵器主要為弓或弩,這些遠射兵器由射手負責使用,主要在戰車較遠距離衝擊時,進行射擊。

戰車上的人員防護主要靠皮製的甲冑和盾,(也有少量的銅製防具)戰車的成員主要直立與車中戰鬥,所以甲士兵用的皮甲都有較長的甲身,並且根據人員分工的不同有不同側重。

如“戎右”需要揮動戈、戟等武器格鬥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則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手腕,並連有護手。

戰車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數為皮製,並在盾加綴青銅部件用於加固。

“宋王,你們宋國的戰車和兵卒果真威武矣!”熊橫見到這副千乘萬騎的浩大景象,不由得為之震撼,隨之向著宋王偃恭維地說道。

“哈哈哈,不敢當,不敢當啊。”宋王偃一個勁兒地擺手,只是臉上怎麼都掩飾不住得意之色。

熊橫又問道:“據說宋國已經有能力生產大批的戰馬,不知道是也不是?”

這個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故而宋王偃頷首道:“正是。而今趙國正在胡服騎射,而且往北闢地千里,征服了林胡與婁煩的土地,獲得了大量的馬匹!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我宋國處四戰之地,地處中原,其地多為平原、丘陵,適合戰馬的馳騁,若無強大的騎兵,僅僅靠著步卒的話又如何能夠抵禦敵國強大的兵鋒?”

“宋王深謀遠慮,餘不及也!”

宋王偃擺了擺手道:“橫公子,你們楚國是沒有這種擔憂的。楚地多山川河澤,道路崎嶇不平,山脈縱橫,起伏不定,不說是騎卒了,便是步卒都很難在你們楚地發揮出較大的作用呀!”

聽宋王偃這個意思,是在窺視楚地?熊橫的心底一沉,不過臉色還是笑吟吟的模樣。

這一回宋國出動了整整一千輛的戰車,規模浩大,綿延不絕。

“殺!殺!殺!”

遠遠的就能聽見這些戰車兵在那裡喊殺。

而在經過宋王偃所在的四方臺的時候,這些戰車隊又豎起了手中的兵器,高聲道:“大王萬年!大宋萬年!大王萬年!大宋萬年!……”

緊接著,又是宋國最為精銳的重甲步卒,虎賁軍。

參與這次軍事演習的虎賁軍整整一萬人。

他們穿著灰白色的戰衣,披著厚重的黑甲,脖頸之間還綁著白色的粗布,使一條圍巾迎風飄蕩。微風起伏,這些虎賁軍的將士便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在紛紛揚揚的天命玄鳥的旌旗之下向前推進。

從熊橫的這個位置放眼望去,只見一萬虎賁軍的將士昂首闊步,黑壓壓的一大片,實在是密集得很。

這些都不算什麼,最主要的還是這些虎賁軍的將士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煞氣!

他們就好似來自地獄的魔鬼,煞氣凜然,行走之間鎧甲碰撞所發出的聲響,清脆動聽,但是卻透著一股子肅殺之氣,讓人不禁為之膽寒!(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