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宮。

今日的沙丘宮很特別,因為它迎來了一個地位很低的銳士。

自宋國立國以來,沙丘宮就坐落在商丘的正中央已有七百多年,這座宮殿,沉浸著大宋國的刀光劍影,國勢興衰,也承載著幾十個宋國君主的登基和甍逝,見證著發生在宋國大大小小的事情。

沙丘宮古樸、莊重,華麗而不失巍峨,幾千間宮室,佔地極廣,綿延不絕。

宋義在內侍的引路之下,順著沙丘宮的走道低著頭,恭敬而虔誠地走上了中央大殿的陛階上。

他作為宋人,作為宋國的將士,自然也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透過這條走到,平步青雲。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宋義的心裡,在千千萬萬的宋國將士們的心裡,也渴望著建功立業,給子孫後代留下足夠殷實的家業,幾代人用之不盡。他們出身低微,卻也同樣渴望著封侯拜將,宋國推行的軍功制,就給了他們這樣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只是宋義沒有想過,他有一天會以這樣的身份,進入沙丘宮,登堂入室,去覲見自己的君主。

經過連番的大戰,宋義殺敵無數,立下的戰功不少,再加上俘虜太子赫的事情,他更是加官進爵。現在他已經是五大夫的功爵,在軍中擔任一名百人將。

不過小小的一個百人將,實在是很難獲得覲見宋君偃的機會。

進入了中央大殿,面對著分坐兩側的文臣武將,宋義不敢昂首闊步,他還穿著一身的盔甲,來到了大殿的中心,徑直向著陛臺上方的那個全身冕服的男人跪倒在地,高呼道:“小人宋義,拜見君上!君上萬年!萬壽無疆!”

此時的宋義是既緊張,又心潮澎湃的,他就這樣跪在了地上,只聽到一個陽剛而不失威嚴的聲音說道:“平身吧。”

“諾。”宋義小心而恭敬地站了起來。

子偃撩起了頭上的通天冠垂下的玉串,仔細地打量了眼前的這個年輕的銳士的模樣,嗯,身材修長,面容粗糙卻不失英氣,沒有一般的武夫那樣的氣概,也沒有士子那樣面若冠玉的相貌,長相很普通,放在人群裡也是很不出彩的一個。

子偃不怒自威地問道:“宋義,你可知道寡人今日召你前來,所為何事?”

“小人不知。”宋義躬身道。

聞言,宋君偃幽幽地嘆了口氣,說道:“你是大宋國的銳士,勇敢、剛毅、果決、強健,你身上所具備的品質正是我們宋人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宋義啊,寡人實不相瞞。朝歌之圍的時候,寡人就派人出使大梁,覲見魏王,商談宋魏兩國罷兵止戈的事情。”

“為了換取魏國撤除朝歌之圍,避免我更多的宋國銳士的犧牲,寡人不惜以安墟和汲兩座城池,加上兩萬多的魏軍降卒為代價。然,魏王不甚滿意,問及太子赫的事情。”

“宋義,魏赫之死跟你是沒有任何干係的啊!是他自己失足墜崖而亡的,可是魏國把我們宋國賴上了,硬是要求寡人,要求我們宋國交出殺人兇手。他們魏軍裡有人看見你當日追逐太子赫而去,不明所以,他們魏人要求寡人把你交給魏國,然後歸還兩萬魏軍降卒和魏赫的屍首才肯撤去朝歌之圍,與我宋國盟好啊!”

“寡人事急從權地答應了,但是,現在寡人又後悔了!”宋君偃幽幽地嘆氣道,“在寡人的心目中,我們每一個宋國的銳士都是無比的重要的。寡人恨不得當時就拒絕魏王的提議!”

“兩萬魏軍降卒可以歸還魏國,太子赫的屍首也可以歸還魏國,安墟和汲兩座城池也可以歸還給魏國,但是獨獨你宋義!我大宋國的忠勇之銳士,寡人捨不得,捨不得把你交給魏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到這話,宋義不由得一頭磕在地上,大聲道:“君上,請你把小人交給魏國吧!小人爛命一條,死不足惜,若是能以小人的性命換得宋魏盟好,換得我大宋國一時的太平,這是小人的榮幸。”

聽到這席話,子偃當著宋國一百多個朝臣的面,不由得愁眉不展,悲慼中帶著哭腔說道:“是寡人無能啊!我堂堂的大宋,我們宋國的和平怎麼能讓你一個小卒承擔呢?寡人有愧於你,有愧於我大宋國的臣民啊!”

宋君偃一臉悲愴地道:“宋義,這件事情還是不要再提了!寡人雖說已經在信中答應了魏王,在歸還魏軍降卒和太子赫的屍首之後,限期三個月把你押到魏國大梁去,任憑魏王處置。但是,這是多麼荒謬的事情啊!”

“寡人身為國君,身為我大宋臣民的君上,現在竟然連你這樣的一個銳士都保護不了!寡人何其的無能啊!”

“君上!”主辱臣死,看見宋君偃這麼悲慼的模樣,群臣不由得譁啦啦地跪倒在地上。

“君上!”宋義也在心中悲愴的時候,也湧起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他俯首在地上,哭道:“太子赫之死與小人脫不了干係!一人做事一人當,小人願意前往魏國大梁,魏人要殺要剮,俺悉聽尊便!”

看見這麼一個七尺高的漢子跪在自己的陛階之下,淚流滿面,但求一死。宋君偃心裡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兒。

在子偃的心裡,是想將宋義送去魏國大梁,交給老魏王處置的。

沒辦法,這個時代信義還是很重要的。或許對於普通人乃至於朝堂上公卿大夫來說,信義這種東西不值一提,但是對於子偃這樣的一國之君來說,信義不能沒有。

俗話說得好,人無信不立!

在國家大事上,一個君主若是出爾反爾,這在天下人看來就是一個卑鄙的小人,不配作為一國之君。君主應該極重信義,至少表面上要這樣,不能失信於人。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君王都是一言九鼎的,不然失了信譽,只怕手底下的臣子都不會信服自己的君王。

子偃畢竟是答應了老魏王了,這才換取魏國的大軍撤了朝歌之圍。這已經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在這個時候宋君偃出爾反爾,說話不算話的話,那麼就會被天下人鄙視!

老實說,像宋義這麼一個小卒,在宋君偃的心目中還真是沒多大的地位的。即便宋義是可造之材,將來可以成為宋國的大將,可以跟幹驁、熊子丹他們那樣無往不利,所向披靡,子偃也覺得宋義是可以捨棄的!

君王,絕大多數都是薄情寡恩的!

子偃經歷了這麼多的大風大浪,心志也格外的堅韌,知道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君主,也成為了一個可以不擇手段的梟雄。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