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一出來,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

解決蝗災花了億兩白銀,當時是打著康熙的旗號,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動用了康熙的私庫,所以腳踏車出來的時候不少朝臣都積極購買,想要充盈一下康熙的私庫。

但現在有人說,這億兩白銀是胤拿的?!!!

仁善堂,如今已經是個在全大清都廣為人知的組織了,前些年不管哪裡遭災,仁善堂都會出面捐銀子捐糧食,而且不經當地官府的手,直接由這個組織的人發給災民,說發多少就發多少,一個銅板一兩糧食都不會少。

不過,這是前幾年的事了,自打胤去了無憂齋,仁善堂忽然就關門了,至今未開。

但人們並不善忘,準確來說,對仁善堂印象深刻,因為這個組織太特立獨行了,比如說朝廷撥的賑災銀兩或者是糧食,經過各級官員的層層盤剝,到百姓手裡能剩下五分之一就是好的了。

民間的一些捐贈行為,很多人只是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銀子糧食捐出去了就好,其他的不管。

當然,也有真正憂心災民的,奈何力量微弱,幫不上大忙。

但仁善堂不一樣,仁善堂背後站著的是康熙,裡面的人直接聽從康熙的命令,完全不鳥地方官員,總部設在京城,哪裡受災了,立馬帶著銀子或者糧食出發,直接抵達災區,深入災民當中,實現組織和災民的面對面交流,沒有任何中間人盤剝。

有能力,有勢力,也有真正的仁善之心,這樣的組織出現的時間雖短,但就像是一顆流星,驚豔了所有人。

民為重,所謂的盛世,也就是這樣的吧。

所以仁善堂這幾年雖然關門了,但百姓並沒有忘記,可萬萬沒想到,這仁善堂只是打著康熙的旗號,真正的出資人是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目瞪口呆!!!

更震驚的是胤這些年往國庫裡捐的銀子,人們知道胤往國庫裡捐銀子,也知道一些出自果兒之手的新鮮東西果兒胤讓利並沒有拿太多,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數字累積到一起竟然高達三四億兩銀子!!!

這是什麼概念?

大清一年的財政收入大概三千萬兩,也就是說,胤在這十二年中,拿出的銀子最少也能抵大清十年的財政收入!!!

天吶!!!

一人抵一個國庫!!!

怪不得覺得日子越來越好了,感謝雍親王,感謝國仙大人!!!

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雖然那些話語裡說銀子是胤提供的,但雍親王府的銀子到底是誰賺的眾人都清楚,說到底,得感謝果兒啊。

這位國仙大人,真真擔得起國仙兩字,康熙這封號給的好!

……

……

按照以前的經驗,京城裡只要出現有關胤果兒的大規模言論,那最後必定要歪到其他地方,不管言論怎麼變,反正都對果兒胤有害無利。

可這一次,誇獎竟然佔據了主流,雖然也有一些酸言酸語,但總體上全是誇的。

非常不正常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