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拉開,徐乾施施然的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走了出來。

只見他面容俊逸,嘴角略微翹起。

“徐乾!”

“徐乾!”

呼喊聲又繼續響起。

徐乾走到舞臺中間,然後禮貌的向主持人打招呼:“涵哥好,各位主持人好。”

現場立即又響起一陣掌聲,連綿不絕,讓人驚歎!

“哈哈,你總算出來了,相信觀眾已經等急了。”

涵哥道。

接下來涵哥開始提問:“徐乾你已經成功導演了兩部電影,是什麼讓你走上導演這條路的?”

徐乾笑著回答道:“是興趣,我對導演很感興趣,因為感覺導演很偉大,似乎就是在創造一個世界!”

涵哥點點頭。

他接著問道:“你的第一部電影《那些年》就打破多項紀錄,《我的少女時代》更是打破內地影史紀錄,請問你是如何做到的?如何能屢創佳績?”

這也是很多人好奇的?

因為像徐乾這樣能夠第一部電影就能夠成功的導演不少見!

咯是像他這樣第一部電影就能取得這麼高票房的人可不多見,甚至是絕無僅有。

因此許多人對他都羨慕嫉妒恨,同時也是非常的好奇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徐乾道:“其實也沒有什麼秘訣,就是認真拍攝,找準定位,做好調查。”

涵哥感覺徐乾說的也太言簡意賅了。

“能具體說說嗎?”

涵哥問道。

“所謂的認真拍攝,就是認真做好前期準備,拍攝的時候精益求精,首先演員的演技要過關,其次導演能夠合理的控制局面等等。”

“所謂的做好調查就是先調查影片的試用範圍,我拍攝的兩部電影都是青春片,這些電影基本上都適用於80後和90後,因此我也會儘量拍攝一些能夠引起他們共鳴的東西。”

涵哥點點頭道:“別說是那些80後和90後,就連我這個60後都對《那些年》產生了共鳴!”

徐乾繼續道:“所謂的做好定位,就是商業片和文藝片的區分,我知道自己拍攝的商業片,因此儘量迎合觀眾,儘量的通俗易懂,而不是“求險”,“求奇”。”

其實徐乾覺得商業片和文藝片的區別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故事方面。

商業片幾乎是爆米花,讓人歡喜讓人憂就行。

而文藝片則不同,他們更注重人性,更注重史詩,希望以小見大,任何一件事都要引發出無數的大道理,然後給人以警醒。

其次是人物的性格,商業片的人物性格並不突出。

而文藝片的人物性格則非常的極端,非常的瘋狂,因為性格越極端,越瘋狂才能越凸顯出人性!

涵哥對徐乾的回答有些意外。

因為即使現在許多導演都拍攝商業片,卻也不會有這種“我拍商業片我很光榮”的想法。

許多導演內心裡都想拍出一部史詩鉅著,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大師夢呀!

。。。。。。。。。

徐乾內心裡對於文藝片倒沒有什麼偏見,畢竟他也喜歡看《霸王別姬》,《東邪西毒》!

他覺得文藝片和商業片都有存在的必要。

你不可能總看爆米花電影,適當的時候也可以看一些文藝片震撼自己的心靈,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且文藝片也不是沒有市場,這可是許多文青的最愛呀!

同樣的你也不可能總看文藝片,不可能每天都震撼自己的心靈,一個月震撼個一次也就夠了,再多就不值錢了。

徐乾覺得商業片和文藝片得有主次之分。

很明顯,商業片應為主,因為它符合大眾審美,能夠保護市場!

文藝片應該依附商業片而存在。

。。。。。。。。

涵哥是那種想問就問的主持人,他對徐乾道:“徐乾你也應該算是學院派吧,我記得學院派的導演通常都喜歡拍攝文藝片,怎麼你卻與眾不同。”

徐乾的確算是學院派!

因為他是燕京電影學院的學員!

說實話,他都已經快忘記自己還有這麼一個身份!

這個身份對他來說是可有可無!

曾經的燕京電影學院以他為恥辱,現在卻反過來。

當然燕京電影學院也不會對他卑躬屈膝。

畢竟燕京電影學院這些年來可是走出了無數的大導演,大咖!

比如說陳玄禮!

相比他們,徐乾現在取得的這點成就雖然輝煌,卻也不至於讓電影學院跪舔他。

當然,雖然沒有跪舔徐乾,卻也保留了他的學籍,畢竟是電影學院走出去的。

。。。。。。。。

至於為什麼說學院派喜歡拍文藝片?

因為他們在學校裡學的就是這個,第五代導演做了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以陳玄禮為首的第五代導演可是開創了一個所謂的“大師年代”!

那些大師的確拍出了一些令世人矚目的作品,這些大師或揭露社會陰暗,或反應時代變遷,他們一個個都是十足的鬥士。

當然這些影片也有不好的一點,就是光揭露黑暗了,光說“中國醜陋了”,卻沒有希望,沒有光明,這也導致在現在有許多網友對這些大師吐槽不已,認為他們是在損壞中國的形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這些評論是有偏頗之處的,因為沒有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上思考問題,若把自身放在那個年代,未必比那些大師做的更好!

這些大師有功也有過,到底還是做出了一番成績。

相比第五代導演,第六代導演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什麼玩意?”

他們也拍攝文藝片,卻大多追求“極致的變態”,“追求個***”,過分表達自我。

這也造成了他們險些就把中國市場給玩壞了。

當有人批評他們的時候。

他們還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的姿態,用藐視的眼光看著其他人:“你們不懂我!”

“你們是low逼,看不懂我的電影!”

估計他們就連自己都看不懂自己的電影!

顯然他們有了一個很錯誤的認知!

那就是看不懂的片子就是文藝片!

其實不是這樣的,文藝片不是這樣的狹隘!

也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存在,才讓許多人對文藝片產生了歧視,乃至於蔑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