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舉人也不知道該提點什麼登門拜訪去, 兩人出去走了一圈, 商量著買了罐茶葉又提了些精細點心。待他們回到集古軒來,馮梁也忙完了, 交代底下人把鋪子守好帶著他倆就要上衛家。半路上他還跟郭舉人嘮了一通, 想起來問人安頓好了嗎?在哪兒落腳?

“上屆來得晚,抵京那會兒連客棧都住滿了,死活尋摸不到落腳處幸好得馮掌櫃收留。這回我特地趕早走, 離會試都還有小半年, 賃個院子還不容易?”

“年後出門也使得,怎麼來這麼早?”

“馮掌櫃你說誰不想待家裡頭舒舒服服過個年,還不是心裡沒成算,想早點出來同衛兄聊聊。他上屆不光應過會試, 殿試包括館選表現都很出色, 我聽他講幾句不比自己瞎琢磨來得強?”

馮梁靠前走給他倆帶路, 聽到這話轉過身點頭說是:“鄉試會試這些算個啥,聽他說進了庶常館後, 每兩個月有一次內院考核, 會出排名,排名甚至可能遞到皇上面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郭舉人驚了:“皇上日理萬機還關注這?”

“那不然怎麼叫天子門生?”

“衛兄能留下, 可見在翰林院表現很好。”

馮梁把聲音壓低些, 說:“他自己說是吊尾巴上選進去的, 那地兒也不好待,白天讓老翰林帶著,回去還熬到半夜。聽說要提前散館別人歡天喜地他其實也沒多高興, 跟我說再熬一年好些,不過有些人命就是好,別管過程,他能選上。”

這話太實在了,郭舉人經常回想起他們在宿州求學的時候,那會兒誰能想到呢?

舊時同窗誰都沒想到,都沒想到那年他能中舉,更別說後來的事,喜報發回去的時候甚至就連夫子都很驚訝。夫子一貫欣賞他,總說衛成不錯,也沒想到他還能這麼好。

郭舉人心還算寬,有時都難免會想當初還是同窗,轉眼差距這麼大。衛成已堂堂正正當上翰林官,他們還在應會試呢。

還別說,甚至有不少人羨慕他能來京城應會試。

像當年跟衛成一起應鄉試的林兄,這屆又落榜了。上回落榜給他很大打擊,頹廢數月之後人又振作起來,苦讀二三載,他下了狠心想著這次必定要中,結果整個人繃得太緊,一進號舍就不舒服,喊肚子疼,起先還忍著,後來忍不住去大解了兩回文章上被蓋了屎戳子,他從省城貢院出去直搖頭,放榜一看,果然沒他名。

林秀才同衛成關係不錯,本來還指望這屆能取上舉人,跟著上京城去聽衛成點撥一二。

因為落榜沒法成行。

郭舉人胡思亂想著,衛家院子到了。

十月間京城入了冬,都落過兩場小雪,這日天晴,衛父就出了門,他縮著脖子站在衚衕裡跟別家大爺閒聊。聊得正高興,就聽見有人喊,扭頭一看,“喲,是馮掌櫃!馮掌櫃人不在集古軒,咋這時過來?有事兒?”

馮梁是帶路的,走前面,起初衛父都沒看到後面的郭舉人,馮梁讓開一步讓他好生瞅瞅。

這眼熟的方塊臉……

“是郭舉人嗎?三郎前段時間還說鄉試已經放榜,應會試的跟著就要準備上京,他說同你有約,我們還想著年後才能見著人,你來得快啊!”

郭舉人拱手喊了聲衛老叔,說好久不見。又介紹了身邊一道來的,說這也是府學同窗,是這屆新取的舉人。

“也是我們三郎舊時同窗?叫啥啊?”

那人趕緊上前一步,拱手說他姓榮,單名一個江,大江大河的江,“我進府學較晚,與衛兄同窗時日不長。”

榮江其實就是在衛成取上舉人那年進的府學,算起來他倆同窗就四個月,互相認識,不熟。不過別說四個月,哪怕一起讀過兩天書都能稱一句舊同窗,衛成在京城安了家,同窗上京應考想會一會他正常。這倆家底又都不薄,人來不說手上還提了東西,衛父就跟那邊大爺打了個招呼說改天再接著聊,他過去推開虛掩著的院門,招呼馮掌櫃三人進來。

又提起嗓子喊道:“老婆子!老婆子人呢?三媳婦兒也出來,來客了!”

吳氏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從灶屋出來,就看見剛進院子的馮掌櫃和郭舉人他們。郭舉人帶著榮江喊老嬸兒,說空手上門不好意思,就撿了幾樣糕點提著,請老嬸兒收下。又把那罐茶葉遞給衛父,客氣說不知道他喝不喝得慣。

“這怎麼好意思?你真太客氣了!當初你千里迢迢幫三郎跑腿,咱家都沒好好答謝,只不過招待你吃了一頓……”

郭舉人說夠了夠了,“我本來也要回鄉,幫衛兄跑腿只不過順便,還蹭了你家許多喜氣,已經賺了。”

姜蜜剛才在屋裡,看硯臺拿手指比劃著寫字,聽公公喊她才慢慢走出來,她在簷下立住,就看見院裡站了幾個熟人:“馮掌櫃,郭舉人,還有這位……這位是?”

“他也是府學出身,跟我一道應會試來,叫榮江。許久不見弟妹一切都好?”

姜蜜頷首,說好:“爹孃同客人進屋來吧,外頭實在冷,咱們屋裡說話。”

吳氏擺手,說她燉著湯,轉身回灶上去了。衛父將人帶進廳中,剛坐下,硯臺就邁過門檻跟進來,他是因為娘被阿爺叫走沒人陪著玩,跟出來找娘的。姜蜜摸摸他頭讓硯臺奔他阿爺去,自己準備進灶屋泡幾碗茶。

剛才站得遠沒注意,這會兒郭舉人看出來了,問衛父家裡是不是又傳了喜事?

“是啊,八/九月間把出來的,翻過年你們考試那陣子老三又要當爹。”

“衛兄是大福氣人!當上京官不說,家中如此和美,著實令人豔羨。”

來做客的幾人將衛成誇了一圈,誇得差不多姜蜜就端著茶盤進來了:“爹喝茶,三位客人喝茶。”

“多謝弟妹。”

姜蜜挪了個坐墩過來,坐下,說:“不就是泡了個茶,謝什麼?對了你們幾時到的京城?尋到落腳處了嗎?”

“勞弟妹掛念,我倆賃了個院子,已安置下來,又請了婆子幫忙做飯洗衣。”

“那就好,老家那邊有託你捎信的嗎?”

姜蜜當初是跟著男人應會試走的,走了就沒回去過,和老家斷聯絡很久了,所以見到郭舉人便問了一句。其實她心裡知道,郭舉人這個時間上京,又沒主動提到捎信的事,估摸是沒有。她還是抱著一丁點希望問了問。

結果就跟預想的一樣,果然沒有。

“出發之前我就顧著收拾行囊,真忘了這茬,當時該去問問。想想看上屆是過完年才走的,他們說不準以為我這次也要年後動身,沒著急跟我提這個事。”

心裡肯定有點失落,面上看不出,姜蜜還是和顏悅色的:“你這麼說我就無地自容了,你上京本就是應考來,又不是特地給我們送信來。也是出來時間長了,心裡多少有些惦記,才莽撞一問。”

“弟妹的心情我懂,我太懂了。別說你們出來許多年,就上一屆我赴京應考,前後才幾個月,後來回到家我爹孃都紅了眼眶,讓我差點不好意思說自己落榜。這回提前動身就是想沾沾衛兄的光,他是中了二榜進士的,又在翰林院兩年多,聽他傳授些經驗沒準這屆能有點盼頭。”

人家捧她相公,姜蜜聽著就很舒坦,又勸他們喝茶,跟著聽郭舉人說了說宿州這兩年的趣事,就聽見有叩門聲。

衛父立刻就要站起來,姜蜜搶先說:“爹您坐著,我去吧。”

她小心跨過門檻,從簷下走出去,穿過院子到大門口,抽了門閂將房門拉開,一看果然是衛成回來了。他手上拿了個紙包,看見門內站著姜蜜就遞過來。

姜蜜順手接了,接的時候同他指尖相觸,感覺冰冷。

“你就這麼一路拿回來的?凍壞了吧?快進來,我給你泡碗熱茶暖和一下。”

衛成跟著跨進院子,看媳婦兒重新把門閂上,說:“我回來路上聞著香味兒,一看是賣栗子糕的,就問賣家這個懷著孩子能吃不?他說能,我就買了幾塊。”

姜蜜推他一下:“別說了,快進屋看看,咱家來客都等你好一會兒了。”

衛成正想問誰啊?就看見跟出來的郭舉人他們。

“是郭兄?還有榮兄?”

“我一路都在想衛兄在京城二三載別把我們忘了……”

“舊時同窗如何能忘?進屋說話吧,乾站著怪冷。”衛成往廳裡去,姜蜜去給他泡茶,端進去時幾個男人已經聊開了。郭舉人說他們來認認門,打個招呼,等衛成放旬假有空再聚,看樣子竟準備走。姜蜜趕緊把人留下,說灶上已經在加菜了,客人上門哪能不招待一二?

“這、我們來得突然,還留下用飯多麻煩老嬸兒。”

“難得家裡這麼熱鬧,娘高興呢,我剛看她已經張羅開了,再有一會兒飯菜就能上桌。”

郭舉人扭頭去看榮江,又和帶路的馮掌櫃對了個眼神,才坐回去。姜蜜把話說到也準備進灶屋去幫幫忙,反正他們讀書人聊那些,不讀書的聽著也無聊。出去之前她想起來衝硯臺招手,喊他過來。這會兒硯臺正在猶豫要不要催爹開課,聽他娘喊,就小跑過去。

“娘喊我?”

“你爹有事,這會兒沒空教讀書,硯臺你是在屋裡玩著還是跟娘過來?”

像這樣的二選一,結果還用說?

一大一小相繼跨過門檻往灶屋去了,吳氏看他們來還問說又來拿啥?“怕娘忙不過來,我來幫忙。”

“你大著肚子幫什麼忙?”

“這才幾個月,灶上又沒什麼力氣活,我怎麼就不能做了?”

吳氏又說她,自己來就來咋的還把硯臺帶來這邊?

姜蜜走近點,在婆婆耳邊小聲解釋:“往日到這個點兒相公就該教他讀書認字了,我看硯臺等了半天,可家裡不是來了客?他這麼小又不會看人臉色,我怕他鬧,索性帶出來。”

吳氏想想:“那倒也是。”

作者有話要說:  ov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