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成離家時, 天還稍稍有些冷, 又一旬,附近這片就暖和起來, 農家人陸續脫掉厚實冬衣, 換上單層的春衫,準備春耕春播。衛家這邊,幾個爺們身上帶火, 加上成天在外頭走動幹活, 外頭剛開始轉暖他們就把棉襖脫掉了。女人們多捂了幾日,尤其是兩個孕婦,生怕脫得太快著了涼,眼看著桃樹上都長出花苞, 跟著桃花都要開了, 她們才徹底把棉襖脫掉。

姜蜜嘟噥說再穿幾天能上火。

吳氏拿著她換下來的棉襖準備去洗, 不小心聽到這話,還飛了個眼刀過去:“開春之後時冷時熱的, 衣服脫得太快最容易生病, 寧肯多捂兩天,你懷著孩子不能著涼。老話說春捂秋凍沒聽過啊?”

“娘說得對!我就是人年輕啥都不懂, 沒您壓陣早出岔子了。”

吳氏愛聽人說好話, 你捧她她就高興, 又有一說伸手都不打笑臉人,姜蜜這麼一改口,吳氏就舒坦了, 反倒理解起媳婦來:“錢氏她沒心教你,有些事你不知道也正常,再說這還是頭一胎,我原先懷老大的時候也是兩眼一摸黑抓瞎,只要這胎生下來,以後再懷你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說話間吳氏已經把皂莢拿在手上,準備往池塘邊去。

下院壩之前她又想起來:“三媳婦你整個冬天活動不多,開春之後就在咱家門前走走,吃得好又老是躺著坐著不活動怕不好生,本來生頭胎就麻煩。”

吳氏說完端著木盆走遠了,姜蜜扶著她八個月大的肚子,慢慢走了幾步,邊走邊在心裡默唸三字經。

過個年時間還是短,衛成只來得及把三字經講完,百家姓和千字文都還沒說到。姜蜜從開始學,每天都有溫習,她記得很牢,這會兒一邊默唸還分了點心思出來惦記遠在府城的男人。

衛成過完年就走的,應該早就到學堂了,照他一貫的做法,到了之後會先把東西放好,然後鋪一張紙,提筆給家裡人寫信保平安。按說這封信該送到了,還沒到是不是商隊在路上耽擱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姜蜜是算著過的日子,早兩天她就在等衛成的家書,還沒等來。

這天還是沒有收到,之後又過了幾天,等鎮上學塾旬休,萬同窗才拿著遞到他這裡來的書信,替衛成跑了一趟送去後山村家中。他過來的時候吳氏拿著菜刀在剁豬草,姜蜜剛從雞圈那邊出來,準備坐下歇會兒,就看見這人在院壩下。

“是不是有我相公的信?”

“沒錯,應該是衛兄寫信回來給你們報平安的,叔嬸兒呢?在家不?”

吳氏聽到說話聲了,她把刀放下,跟了出來。出來一看果然是萬小夥兒,她邊招呼人上來,邊讓姜蜜去燒點水給他泡碗茶,自個兒擦了擦手就要往地裡去,準備把老頭子喊回來。對於留在後山村這幾人來說,衛成從學堂傳回來的家書是他們的精神食糧,每次算著時間差不多了,三人心裡都盼著,收到之後他們更是能高興好幾天,這幾天內做什麼都有勁兒。

等婆婆去傳話的時間裡,姜蜜燒了一瓢水給萬同窗泡好茶,茶泡好她就搬著條凳在幾步遠坐下。

萬同窗看著她這肚子,都想提醒說小心點,“幾個月了?”

“八個多月。”

“那該生在四月間?”

“估摸四月底。”

“到那時衛兄喜得貴子,得好生請我們喝上兩碗。”說著他自己都想起來衛成今年秋收前回不來家,就抬起手拍拍腦門,“看我,都忘了今年還有鄉試,屆時衛家雙喜臨門,光擺酒不夠,咋說也得擺個流水席!”

姜蜜聽著也就是笑,怎麼答嘛?

鄉下地方生兒子是會擺酒,生女兒不興,她現在也不知道是男是女。至於說雙喜臨門,另一喜總歸是三郎中舉,眼下也不好說。

姜蜜答不上,回來的吳氏給了準話,說要真是雙喜臨門,當然得擺個流水席好生熱鬧一番!

姜蜜就要站起來讓出條凳給婆婆吳氏,吳氏擺手讓她坐好,別亂動,挺著那麼大肚子呢。姜蜜笑了笑,問:“爹是不是在最遠那塊地上忙活?”

“可不是!我扯著嗓子喊了好幾聲才把他喊答應,老頭子就是耳背。”

衛父趕回來就聽到這句耳背:“你淨瞎說!”

……

衛成這封信主要是給家裡報平安。他提到年後再回學堂發現整個氣氛都有變化,興許是科舉年帶來的,畢竟三年才有一次機會,同窗都很拼命,想中個舉。衛成沒在信上給家裡人打什麼包票,只是說他也會努力,又提到這封信送到的時候媳婦估摸已經懷胎八個月了,讓她千萬當心,後山村這邊春日裡經常細雨綿綿,這對種莊稼來說是好事,畢竟春雨貴如油嘛,姜蜜挺著八個月的肚子就得當心一些,進出要踩穩,下雨天最好就少出門。

他往常不這樣,就這封信看著格外囉嗦,姜蜜聽著都不好意思,萬同窗讀完之後將信紙遞到衛父手中,笑了笑說:“我都聽出來衛兄對家裡的牽掛,嫂子可得好好保重。”

姜蜜說:“還要麻煩萬兄弟,替我們回幾句話,也給相公報個平安。”

“好說好說。”

吳氏也說總這麼麻煩他,不知道該如何感謝。

萬同窗說了個老實話,他也沒做白工,每次衛成送出來的其實都是兩封信,一封給家裡人,一封給他,給他那封信裡謄抄了近段時間府學學官出的題目,供他參考。別看只是幾個題目,這個搶手得很,他們學塾同窗都搶著借閱,每回看過題目也會自己回去琢磨一番寫兩篇文章出來。

他和衛成之間不是單方面求助,算得上有來有回,只是這事衛成沒跟家裡人說,萬兄弟從前也沒特別提到。

家裡回給衛成這封信就簡單得多,也不像去年總是說到莊稼長勢地裡收成,這封信上主要說了今年的氣候,家裡人身體狀況,最近在忙什麼……姜蜜答應他會照看好自己和肚子裡的孩子,讓他不必牽掛,專心備考。

送出回信的時候,姜蜜已經是八個多月的肚子,隔壁的大郎媳婦比她早個把月懷上,這會兒肚子滾圓,看著隨時要生。

姜蜜天天都盼著隔壁的動靜,看她還挺期待,吳氏就嘆口氣說別急,沒懷滿,瓜熟才能蒂落。吳氏又問了衛大郎一遍,問他安排好接生婆沒有?別到了要生那天才想起來去找人。

衛大郎畢竟不是頭一回當爹,他都安排好了,本來估計還有個三五天才能發動,這天毛蛋從村學回來一路跑回家,沒注意差點撞上他娘。當時的情況是毛蛋從外面進屋陳氏從裡屋出來,兩人誰都沒看到誰,眼看要撞上陳氏扶著門框閃了一下,倒是避開了,肚子跟著就痛起來。

毛蛋差點嚇哭了,跑出去找他爹,沒找到,扭頭就到隔壁去喊他奶。

吳氏在簷下跟媳婦姜蜜說話,聽毛蛋在壩下喊她,站起來問咋的?

“我娘!我娘要生弟弟了!”

“羊水破沒破?破了就扶上床去躺好,讓你爹趕緊把接生婆帶過來!”

吳氏還奇怪他咋的慌慌張張跑這頭來報信,就聽見毛蛋說他爹不在。吳氏讓他跑快點去地裡看看,讓衛大郎趕緊找接生婆去,她自己先和姜蜜打了個招呼,讓她老實待著別過去湊熱鬧當心磕碰,跟著就去了老大家裡。

陳氏畢竟生過一胎,不像姜蜜啥都不懂,她自己就坐到床邊去了。吳氏過去看她還行,問咋回事不是還沒懷滿?陳氏忍著痛說:“還不是毛蛋,瘋跑回來差點撞著我。”

“難怪毛蛋嚇成那樣,找不到他爹趕緊去找了我,你現在行不行?行不行都忍著點,總要等接生婆來。”

等?陳氏哪裡等得住?她頭胎生得就比別人家順利,這還是二胎,等了會兒感覺就來了,衛大郎還沒把接生婆帶回來,她脫了褲子蹲著就把孩子生了出來……

衛大郎回來的時候,他婆娘精神頭還不算差,靠坐在床上懷裡抱著個娃。

問這就生了?

“那不然呢?找你找不到,等你回來黃花菜都涼了。”陳氏還在說呢,說第二胎就是好生,蹲下跟大解似的都還沒嗯嗯發力就出來了。

吳氏還是讓接生婆幫著看了看,看好讓衛大郎去摸兩個雞蛋出來,給接生婆拿回去。人雖然沒幫上忙,也跑了一趟,空手回不像話。

衛大郎聽他娘安排拿著雞蛋把接生婆送走,回頭湊上前看了一眼,嘿嘿傻笑道:“蹲下就生了?不然取名叫蹲生?”

“蹲生還不如春生中聽!”

衛大郎本來就是隨口一說,他娘這麼接了一句,他也覺得春生好點,點頭說就叫/春生了!

陳氏懵了一下,說:“我準備管他叫金蛋,金蛋多響亮,聽著就有出息!”

衛大郎不讓,說鄉下孩子名字裡沾金帶銀不好,就叫/春生,春生喊著也順口。三月間,衛大郎又得了個兒子,陳氏最終也沒犟得過他,孩子小名叫/春生。

聽說大嫂這胎還是兒子,姜蜜先道了恭喜,又想起來問吳氏,衛家這邊生個女娃真有那麼難?

“我和老頭子反正沒生出來,你大哥二哥也還沒有,不說咱們這頭,你大叔公家人丁比我們興旺,牽出來一排全是帶把的,也就頭幾年才有個女娃娃,看著還怪稀罕。”

姜蜜本來想著頭胎還是福妞好,要是硯臺從孃胎裡他就要準備考狀元,多可憐這孩子……

看這個苗頭福妞暫時可能來不了。

果不其然,就在春生滿月之後,沒兩天姜蜜就懷滿發動。吳氏比衛大郎靠譜得多,她早就做好準備,哪怕姜蜜是頭胎,生得沒有那麼容易,有她婆婆和接生婆保駕護航沒出什麼岔子。

硯臺生在四月二十九,是個大晴天。

他娘為他受了大半天罪,天快黑才把人生下來,生下來之後只來得及看了兩眼,就撐不住睡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ov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