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過早幾屆的狀元郎騎馬遊街, 那時沒特別興奮, 輪到自家人,感覺就不同了。

衛家人不肯錯過這熱鬧, 他們乘上馬車來到繁華街市上。下車之後由衛虎在前頭開道, 衛成跟姜蜜一左一右扶著老太太,福妞也跟出來了,她讓張嬤嬤及荷花照看著。老爺子常出來閒逛, 扭頭一看就找了個視野最好的酒樓, 要了個二樓臨窗的包廂,叫上茶水點心。

“可惜寶還在國子監,沒機會看見他哥騎馬遊街的樣子。”

“他也十五了,怎麼還叫寶?”

“這不是喊習慣了……”

衛成笑道:“國子監出身的三鼎甲遊完一圈最後都會去答謝恩師留下墨寶。衛煊他不會錯過, 能看見的。”

“還是錯過了, 沒讓他瞧見街面上這熱鬧。”

“娘忘了您孫子那性情?他反而喜歡清靜, 是最不愛熱鬧的。”

吳氏還要說什麼,這時有敲鑼打鼓聲從遠方傳來, 福妞抓著老太太的手晃了晃:“奶快別說了, 我聽見鑼鼓聲,哥就要過來。”她說著還想稍稍探出頭去看個仔細, 便聽見張嬤嬤一聲輕咳, 福妞把剛伸出去一丟丟的腦袋瓜縮了回來, 不敢往前趴了,規規矩矩等著隊伍慢行過來。

雖說騎著馬,那馬是讓人牽著走的, 走得很慢,往屆的狀元郎就坐在馬上同兩旁看熱鬧的招手。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多數人壓都壓不住一臉喜意,哪怕再吵再鬧再擁堵他們也不嫌煩。這事落到衛彥身上就不大一樣,他從頭年拿下京城解元就在想三元及第這種可能,後來又拿下會元,就覺得十有八/九成了。所以說哪怕在殿試上以才學力壓眾人摘了狀元,他興奮是有,沒到狂喜那份上。

反正看他現在還是平常模樣,不像落後一些的榜眼探花笑得像地主家的瓜娃子,衛彥身穿大紅狍,頭戴烏紗帽,騎高頭大馬,他眼神多數時候是往前頭看的,偶爾從兩旁掠過。

他這清瘦身形,這瞧著略顯薄情的臉,這高高在上的冷淡模樣……反而叫看熱鬧的覺得新鮮。

姜蜜在樓上就看見了,還有姑娘家悄悄給她兒子扔手絹。

底下的狀元郎冷淡得好像騎馬遊街的不是他本人,倒是樓上,福妞沒停過笑,正笑著,就發現快要走到跟前的大哥好似覺察到什麼,他忽然抬頭,朝衛家人所在那方看去,而後笑了。

這一笑不得了,擠在旁邊看熱鬧的險些厥過去兩個。

像剛才那樣就夠英俊了,他笑起來更撩人,並不是那種爽朗或者如沐春風的笑意,他往上勾了勾唇,從眼神裡漾出暖意,看著格外動人。

便有人順著他抬頭的方向,跟著看去。

“那不是衛大人?”

“是衛大人一家?”

“兒子高中狀元,老子不該來瞧瞧熱鬧?”

“他們家這稱得上青出於藍勝於藍吧,我記得尚書大人是十八年前的進士?他兒子成了十八年後的狀元,比老子強些!”

“還是當爹的更能耐些,那可是從鄉下農家走出來的一品大員。”

“……”

衛彥騎馬走完一圈,果真去了國子監答謝夫子,也留下他的狀元墨寶。提完字他還沒急著走,特地去看了二弟。正想得意一把說“你哥厲害吧,三元及第?”,就讓衛煊趕了先,做弟弟的難得主動開口。

“你下場的時候,我說什麼?讓做哥哥的給兄弟打個樣。”

“我打了。”

“是打了,打出個三元及第,這在本朝還是第一例,之前都沒有過。”

這叫啥?一塊大青磚結結實實砸在衛煊腦門上,給他敲蒙了。都不是攀不攀比的問題,做大哥的這麼優秀,當兄弟的太差也不像話。衛彥這一考完,無形之中給他弟弟找了不少事兒,自從知道這科狀元是衛彥,同窗都來拍衛煊肩膀,他今兒就是讓人同情過來的,很顯然這種情況還要持續挺長時間,一兩天過不去。

衛煊嘆一口氣:“我心累。”

“哥哥給你造成壓力了?對自己沒信心嗎?”

“那倒沒有。”

問他什麼沒有?

他說壓力沒有,信心當然也沒有,三元及第可遇不可求:“能中個狀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能中個狀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有國子監監生過來找衛彥攀談,不當心聽到這句,懵在原地。衛家這對兄弟有毒啊!這麼不要臉的話他咋說得出口?還道衛煊謙虛,他就是這麼謙虛的?

中狀元後面能接“我也就”?

別人都說能掛尾巴上拿個二榜進士就好別無他求,到衛家兄弟這裡追求真夠高的。

兩兄弟注意到邊上來了人,便轉身朝來人看去,問他有什麼事?

那人已經忘了自己本來想說什麼。

他腦子裡全是我也就我也就我也就……

一等二等沒見他有反應,衛彥皺眉,正想說沒事讓讓地方,那人可算回過神來,先是一激靈,然後乾笑一聲說:“我來同衛狀元道喜,還跟公孫他們商量著想做個酒給你慶祝一番,狀元郎肯賞臉不?”

“跟著要去翰林院報道,恐怕沒有時間。”

那人竟然沒特別失望,點點頭說:“也是,聽我娘說過,衛夫人早合計好在你高中之後替你張羅親事,那是有得忙。”

話題這麼一跳,衛彥差點沒跟上。

那人又走過來點,擠了擠眼,問:“衛狀元喜歡哪樣的?實不相瞞我家也有些個妹妹,有合適的我給你說一說?”

衛成覺得叫這家老爺夫人聽見親兒子說這話,恐怕要抬腳踹他,這不是混賬?

他有一點倒是沒說錯,議親這回事的的確確要提上日程了。衛彥是乾元八年四月間生的,現如今是二十七年夏,他一個月前就滿了十九,別人在這歲數不說成親咋都該定下了,他還沒個著落。

姜蜜從酒樓出來,回府上也同老太太說起:“我合計體體面面的辦一回狀元席,把瞧著還過得去的夫人小姐請來,仔細看看,大兒子的婚事拖不住了。”

看似安排,也有徵詢老太太的意思。

吳氏點頭:“硯臺的親事的確要著急起來。雖然他爹也是二十才娶你過門,到底情況不同,當年咱們家底薄,老三只想悶頭讀書給家裡改換門庭,抽不出心思考慮別的。再看硯臺,他有個尚書爹,一品夫人娘,自個兒也是三元及第,跟著要進的翰林院是個清閒衙門……他有什麼理由耽誤終身大事?前頭張嬤嬤陪我閒聊天,還說是不是給硯臺房裡安排個人?她說宮裡面皇子都會試用宮女,大戶人家也有,管那叫通房。我聽她說了一些,覺得還是不整這個,咱們雖然成了大戶人家,總不能光去學別人完全丟了自家的東西。硯臺他要是自個兒喜歡,想要人伺候,咱也就隨他去了。他不要,你逼他要像什麼話呢?這種事不得講究個你情我願?”

“娘說的是,前頭別家夫人也問過我給沒給兒子安排妾室通房?聽她們的意思是,有個把通房還沒什麼,正妻進門之前頂好別先得了庶子女。我說他天天在國子監待著,一年到頭沒幾日在家,還通房呢!咱家這個在那方面就是個不開竅的,我都怕他看不好娶誰做夫人,哪會想那些有的沒?”

姜蜜也是女人,她就不樂意衛成納妾,怎會上趕著為兒子納妾給未來兒媳添堵?

夫人們聽說衛彥至今還沒叫女人近過身,心裡越發滿意,像這種靠山硬本人強還不貪女色的,簡直是最好的女婿人選。

後來尚書府廣發請帖開狀元宴,各家老爺夫人都到了,尤其那些夫人們,都帶著自家女兒往姜蜜跟前湊,沒生出女兒來的也帶了侄女之類,一時間夫人們相聚的園子裡熱鬧極了。

姜蜜看了,來這些都稱得上是圈中貴女,全是正房太太所出,或者父親或者叔伯長輩之中都有做大官的,稱得上出身名門。但凡領著女兒來同她說話,姜蜜都以笑臉迎人,她倒沒明著表露什麼喜好,暗地裡將各家做派看在眼中,在心裡篩了一圈,留下幾個瞧著還不錯的。

京中一貫是男低娶女高嫁,不過這個高低相差頂多也就一兩階,比如說尚書府的少爺娶了侍郎家小姐,這能稱得上是門當戶對的好親事,差上三階四階的就不大好。

今兒個帶女兒來的,最差都在四品上,夠不上的生怕落得攀高枝的名,避嫌了。

女眷這頭外男是斷不會過來的,衛彥至始至終沒接近過園子,園子裡頭跟前最熱鬧是姜蜜,除了就是狀元郎的親妹妹雪溪。

各家的姐姐妹妹待她十分熱情,不斷有人約她,還有指望在她跟前顯露美德透過她傳到衛彥耳中的。

說來福妞都十二歲,模樣漸漸長開,她瞧著好一個嬌豔,膚白勝雪,五官比早兩年更精細,瞧著處處都是上天傑作,張嬤嬤就說過,哪怕是在宮裡教規矩的時候,她見過各式各樣的美人,能勝過自家小姐的少之又少。就好像女媧造人的時候,捏別人都是一坨黃泥隨便搓搓,到她這兒就變成用上好玉石精心雕成。

長成衛雪溪這樣,按說是會遭妒忌的。

事實上妒忌她的也不少,但更多人想的還是好生拉攏她,才好做她嫂子。

狀元遊街那日,有好些個小姐都悄悄出門偷偷去看了,看過越發覺得衛彥同別人不一樣,他是真的天之驕子,出身人品模樣氣度才學前程全都一等一的好,從前光憑想象就覺得他是如意郎君,親眼看過之後,再看備選的其他人,就覺得哪兒都不好。

一見衛彥誤終身。

見過他之後,叫那些貴女怎麼情願嫁給個方方面面都不如的人?

有很多明知道自個兒機會不大,不試試總不甘心。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尚書夫人姜氏會給他兒子選個方方面面都最好的夫人,姜蜜還是認為第一得衛彥中意,是不是最好倒不打緊,自家兒子就是個驕傲的人,若再來個跟他一模一樣的,她反倒會怕兩人相處不好。

夫妻之間能相互彌補更好些,一個急,另一個就稍慢一點;一個強,另一個就稍弱一點。這樣遇事各有角度互相能有個補足,商量事情更全面些,一個急上火另一個還能溫聲細語勸著他。

姜蜜是這麼想,衛成也覺得不錯,還說過不合適給自家兒子找家世背景過分強的,怕身陷是非圈,怕遭忌憚。

皇上現在還非常信任他,但衛成不敢肆意揮霍那信任,不敢得意忘形。

一個家族要發達難,要傾覆太容易了。

姜蜜把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之後,才在心裡草擬了幾個名,還沒說出口來就做夢了。在男人發達之後,家裡遇上大小事衛成都能順利解決,那種輕易不好解決的麻煩問題變得非常少,她有兩年多沒做過任何噩夢,每天都是安安穩穩的,沒想到,一給兒子說親,那熟悉的感覺就回來了。

這些年,姜蜜有兩次因為大兒子頻繁做夢,一次是他六歲時,為了給他選個先生;另一次就是現在,為了給他挑個夫人。

像這樣過了幾天,姜蜜覺得還不錯的幾人又被劃掉了三個,這下就只餘兩個名兒,她正打算同男人說說,再問問兒子的意思,看能不能二選一挑個出來,就被皇后請進宮去。

梅皇后提到她孃家侄女兒,姜蜜哪敢高攀?便婉拒了。皇后問她相中哪家的?姜蜜說還沒成算,衛彥在這方面遲鈍得很。

前後大概小半個時辰,姜蜜出了長春宮,她剛出去,那屏風後就繞出個人來,可不就是皇后親孃。

“我就說不成,我們梅家要是真把女兒嫁去尚書府,這是把兩家人一塊兒架火上烤,賭贏了皆大歡喜,賭輸了萬劫不復。”

“可冰兒一眼相中了衛彥,說非他不嫁。我看了,那衛彥的的確確好,整個人從頭到腳挑不出毛病來,是大孝子不說還不太近女色,其他那些人家的跟他都比不了。”

皇后抬起手來輕輕揉著太陽穴,頭疼道:“這種話,我聽了沒一千回也有八百回,還是從皇上那裡。我能不知道他好?可他再好也不成,真要結這麼親賭得就太大了。”

“不是說衛家的運勢極好?什麼都敢管沒出過事?”

“就算是這樣,衛夫人的態度您瞧見了,她不願意的。”

“賜婚怎樣?”

“那不行,要賜婚不是由我一個說了就算,總得同皇上商量,怎麼說衛成都是皇上跟前第一臣。我要真同皇上提了,皇上第一可能直接否掉,第二可能召衛成進宮來當面問他。到那份上,成事的可能沒有,反而我梅家要狠狠丟人。”

皇后親孃也極了,踱了幾步,問:“不能想想法子?”

“就算找不到如衛彥這般好的,比他稍稍不如的有很多,總能給侄女兒尋個如意佳婿。”

“可冰兒她說要是嫁不了衛彥寧肯絞了頭髮當姑子去!這事說來怪我,她們幾個小姐妹就是聽多了衛彥的好名聲,好奇他,聽說他高中狀元要騎馬遊街就吵著說要去瞧瞧。我當時攔了,她同我撒嬌,我心一軟就放了她出去,還只道多帶幾個奴才當心些看過早回來,沒想到能生出這許多枝節……本來你哥哥準備把她許到翰林院掌院學士家,那也是勳貴世家書香名門,冰兒她回來就不肯應,說要嫁人就得嫁給像衛彥那樣的男子,那才合她心意。你嫂嫂同她提起掌院學士家公子,她把人諷得文錢不值,你說這如何是好?”

“要本宮說就是嫂嫂太慣著她。”

“那是自然的,娘娘忘了嗎?徐氏統共只得這一個親生的,不疼她還能疼誰?”

皇后真的不想聽這些,她也不想去撮合這門親事。怎麼說呢?興盛他勢頭好,在擷芳殿那邊沒有哪個皇子及得上他,就這麼穩穩當當走他往後也是能繼承大統的,沒必要同衛家綁一塊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親孃這麼說,加上嫂嫂沒生兒子她只得那麼個女兒,這女兒可說是被寵上天的。

這人嘛皇后也經常見,興許因為她沒嫡親的兄弟,這就使她分外要強,對自己要求也高,很多方面不輸給兒郎,看未來夫婿眼光挑剔是必然的……

要她別惦記衛彥了老老實實嫁去掌院學士家,難啊。

若是其他無關痛癢的事情,皇后都樂意為她想法,偏這門親她不樂意促成。

衛梅兩家不便結親是其一,衛彥那性子也不見得會中意侄女。

作者有話要說:  ov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