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 衛成跟姜蜜嘀咕, 說女兒打從三年前見著唐懷瑾第一面就喜歡,處處想跟他親近, 這麼長時間怎麼勁頭還沒過?

“你問我啊?我六歲的時候都忙著喂雞鴨掐野菜上灶前看火……沒這方面經驗。”看男人有想坐下聊聊的意思, 姜蜜擱下手裡的東西,朝他那方側了側身,說, “我早就想說, 福妞怕是繼承了你,我嫁過來頭幾年你回來就同我說那樣的話,你閨女就跟你當初一個樣,口花花的。”

衛成本來拿了本閒書, 隨便翻著, 聽到這話他把書放了:“口花花的?我什麼時候……”

“你二十出頭跟我說那些, 過十幾年你不承認了?是不是你說村裡頭我最好看?還說跟天仙兒似的!說你八輩祖宗積德才娶到跟我這樣中看不說還賢惠孝順的媳婦兒!說你看我就夠了眼裡看不進別人!”

衛成:“……”

歲月真是把殺豬刀啊。

當初他跟夫人說這些話時,夫人還會臉紅, 還害羞, 現在呢……她都能搬出來誇自個兒了。衛成覺得他得為自己說句公道話:“咱們姑娘也不光是繼承了我,有些方面挺像夫人你的。”

姜蜜洗耳恭聽。

衛成說, 比如自信。

姜蜜上揚的嘴角微微的朝下面垮了一點, 衛成立馬改口:“自信是好事情。”

“你上漕河飄了大半年, 倒是學了手見風使舵。該讓同僚來看看,一個個的還說你剛直不阿。”

“朝堂上那套能搬回家對夫人使?”使完日子過得下去嗎?

姜蜜笑話他說:“你是真懂……算了不說我倆,還是說回女兒。我沒經驗, 當初沒餘力想這些,可我覺得福妞她就算天天把喜歡這些掛嘴上說,未必真懂那回事,至少眼皮子底下她對唐懷瑾那勁兒跟她對咱家這兩個小子差不太多,是當哥哥看的。這麼惦記不外乎是人同她歲數相仿,模樣生得俊,外加見面回數少,老話也說遠香近臭。”

衛成才剛高興一點,姜蜜又道:“不過青梅竹馬就是這麼回事,打小認識,經常在一起玩,感情深厚,長大了自然而然就走到一起。站長輩的立場,沒有去破壞的道理,認識的時間長兩頭知根知底,也不怕遇人不淑。”

“她才六歲,怎麼就說到嫁人了?”

姜蜜伸出左手來,看著戴在腕上的玉圈子,緩聲說:“當娘的是想得遠,她六歲我就想她十六是什麼樣,想她能說怎麼一門親,嫁怎麼個人。別說為她想,我也替兩個兒子想過,只是想象不到罷了。”

最小的這個姜蜜算看出來了,是會撩的。

反倒前頭兩個,人也聰明,也懂人情世故,偏偏好像在男女之事上缺根弦兒。同別家夫人閒談的時候姜蜜就聽了一些,都說十三四這會兒男子家就該有些萌動了,會想風花雪月那些,衛彥還沒任何跡象。

問他喜歡哪樣的,他不知道。

你非要問——

那就娘這樣的。

姜蜜在腦子裡搭配過,她反而覺得大兒子那個性跟溫柔賢惠從不紅臉的放一塊兒不對味兒,就跟往清清淡淡的三素湯裡撒了把幹辣椒,怎麼看怎麼怪。

不過每次聽大兒子說喜歡賢惠的,她也不做評價。人的際遇很難說,千里姻緣一線牽,搞不好他以後娶的妻子同預想中的完全不同,這也很有可能。

就好像姜蜜在衛家上門提親之前都沒想過她會嫁給書生,更沒想過後來這種種,當時所求最多不過是嫁個踏實肯幹的本分人,苦幾年累幾年能把家慢慢興起來,誰知道十多年後能當誥命夫人?

姜蜜低頭想著事,就聽衛成說他沒打算早早給女兒訂下,總覺得只要訂下來哪怕喜事沒辦,她半個人也是別人家的。

當爹的想多看她幾年。

“相公你想太多,你閨女才多大?她出閣也是十年之後,早著呢。”

“早什麼?夫人想想,我進京應會試的情形是不是宛若昨天,實際也過去十多年了,忙起來時間過得太快。當初在後山村裡,毛蛋天天聞著香味兒吵著要吃的,虎娃總高高興興跑出去玩,當時你還是新婦,沒懷沒生。現在你看,能搬的都從鄉下搬出來了,毛蛋和虎娃在我當初認識你的歲數上,成了青年,咱們兒子也是早也長晚也長,都快跟你一般高。我呢,都奔著三十六去了。現在看福妞還小,我只怕一轉眼她就變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就要準備嫁人,從這個家裡走出去了,想想都捨不得。”

聽他說這些,姜蜜也很觸動,她伸出手去搭在衛成手背上:“誰不是這麼過來的?你都知道自己三十六的人,別跟兒子似的任性。福妞她愛跟唐懷瑾玩,就讓她玩去,以後長大開了竅他倆還能配一起也挺好。我瞧著唐大人和唐夫人都不錯的,唐懷瑾也是顆好苗子。”

唐家其實沒有衛家這麼乾淨,也好理解,像衛成這樣官做得大後院還乾乾淨淨一門心思守著夫人過日子的少,哪怕不是獨一份,也離那不遠。

納妾是富裕人家的尋常操作,比如太太懷孕,得有大半年不能伺候,後院就要進人。又比如太太子嗣艱難,也要主動安排著給家裡開枝散葉。還有長輩所賜同僚相贈……基本上你多當幾年官,家裡一兩個妾都算少的。唐謙是兩房妾室,都是頭上老人安排的,主要太太就生了唐懷瑾一個,之後再沒懷過,家裡怕有閃失,意思是納兩房妾多生幾個。唐夫人心裡怎麼想的別人不知道,反正她沒鬧,妾室後來陸續懷上,唐府後院還是規矩,沒鬧出妻妾相害的笑話。像這樣,在京城都算家風正的。

也是有他們襯托,姜蜜才知道自己這生活多舒心,衛成對她是極好了。

“相公你看唐懷瑾如何?我瞧他不像衛彥那麼鋒芒畢露,也不像衛煊收得厲害,就正好,有點謙謙君子的意思。”

“就是姑娘家最喜歡那種,天生的招蜂引蝶之相,我女兒要嫁給他,怕是鬧不完的心。”

“你女兒嫁給誰你都操不完心。”

衛成看看晃動的燭火,想想也是:“要不是吃軟飯沒個好的,我都想給她招贅……”

還沒說完,他就讓姜蜜輕輕踢了一下:“我看你沒吃酒都像喝多了,越講越不像。你掌上明珠還小,現在聊也聊不出個所以然,以後再說,該歇下了。”

衛家這頭在說女兒,宮裡也在說,彷彿是興盛人小主意大招惹了他母后,使得梅皇后一氣之下跟來長春宮的皇上唸叨,說還是女兒家乖巧可人,生個兒子就是氣人來的,興盛才三歲就是個臭脾氣,長大還了得?

“皇后這麼說,朕第一個不答應,小七還不好?他在這歲數比前頭幾個懂事多了。”

“之前招衛夫人進宮,見到她小女兒,那才討人喜歡,生得也是美人胚子。我看了真稀罕,唯獨可惜我們兒子太小了一點,要不還能跟唐大人家的爭一爭。”

“又扯上唐大人……哪個唐大人?”

“翰林院的唐謙,聽衛夫人說因為煤城的事他們同衛家走得近,兩家兒女早早就認識,衛雪溪跟唐大人長子親近,過些年沒準還會到皇上跟前來請您賜婚。”

看皇后說得有滋有味,皇帝都恍惚——聊別人家長裡短比跟朕睡覺有趣???

當天晚上到底還是睡了,第二天,皇后又當面嫌棄了親兒子興盛,再一次表現出對漂亮女兒的稀罕。

皇后不知道的是,七皇子在心裡吐槽了她。

這會兒說想要女兒,等真生出女兒,她才知道什麼叫要不起。興盛上輩子就有妹妹,是親的,但兄妹關係不是那麼好,多幾天沒見面還親熱,見著之後過不到半個時辰就能頂起來,兩人脾氣就對不上。他那妹妹挺要強的人,眼光吧特別高,後來選駙馬的時候差點逼死人了,問她中意哪樣的?他說衛彥衛煊唐懷瑾那樣都行……

上輩子興盛對衛彥他們意見特別大,咋看咋不爽,原因出自方方面面。

這糟心妹子也在其中添了一筆。

他之前都忘了這事,聽母後說女兒好才想起來,想起來掐指一算,就這兩年那糟心妹子要來了。

七皇子突然陷入沉思,他在琢磨改造成功的可能性。

……

衛成他們返京就是臘月,回來才沒多久就要過年。衙門還沒放,國子監稍微提前一點放了。衛彥回家來,聽說唐大人又攜妻兒登門拜訪過,心就一沉:“小妹跟唐懷瑾見上了?”

“是吧。”

“說了啥又做了啥?”

衛煊說他跟爹在一塊兒,不知道呀。

“你沒問問?”

“問了,咱妹說女兒家需要有一些秘密,讓我別打聽。”

這話聽著就胸悶,衛彥覺得他這都能挺住,真的堅強。他堅強的去給爺奶請安,給親孃問好,提到自己今年表現不錯,再苦讀個一年半可以下場試試,授業恩師都說機會很大。

姜蜜問他怎麼著急想下場?不是才進去讀了兩年?

“總聽人說鄉試會試殿試,想知道同我們國子監內部考核有多大差距。他們說我考上機會很大,我十五歲就考個舉人回來娘多風光,要是還能中進士,不是就給娘長臉了?”

“可娘不希望你那麼早下場。”

衛彥本來想去端茶碗,聽到這話停了動作,問為什麼。

“就算你能早早中了進士,也要在翰林院待很多年。你爹告訴我,說朝廷不太會重用年紀過輕的,你要是十五六中進士,接下來有得熬,不若學紮實些,有十足把握再去應考,殿試拿個一甲回來娘才真的高興。”姜蜜說著笑了笑,“不光是娘,從你出生你奶就盼你狀元及第光耀門楣,要是匆匆下場,得個三榜家裡誰也不會高興。”

“那好吧,我多讀三年,十八下場。”

吳氏在旁邊聽著,這才插句嘴:“不知道老家鄉下今年有沒有中秀才的,三媳婦你有幾個孃家侄子在應考吧?”

姜蜜頷首:“之前回去還特地問過,說差不多了,跟著就要傳好消息。”

“要是今年考上,考上立刻遞信出來,年前就該收到。”

“娘忘了來年開春虎娃會在碼頭等著上船,也可能就不費那勁兒,直接把信遞給虎娃,讓他親手拿給我們,算起來晚不了多久。”

“那倒也是。”老太太一臉憧憬,“虎娃啊……應該娶上媳婦兒了吧!”

京城的年都是那樣,該進宮進宮,該走禮走禮,該得賞得賞。從初一到初五休息幾日,之後當官的上衙,讀書人準備回學堂。就這樣,新的一年開始了。

想想臘月抵京的時候,當時覺得能在家一兩個月,時間老長。結果一晃眼臘月就過了,進正月,官船已經在天津等著,備上炭火口糧之類等大人們上船。衛成撐著在家過了個元宵,過完立刻帶上夫人姜蜜乘馬車往天津趕。包括已經回學堂的衛彥都請小假出來送了,二老領著三個孫子孫女在門口站成一排,保重身體注意安全的話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終於有人催促說時辰到了,姜蜜最後掐了掐女兒的臉蛋,她還捨不得,衛成牽了她一把:“別看了,上車吧。”

他把姜蜜扶上去,自己回身看了一眼:“兒子這一出門又要年末才會歸家,府上拜託爹孃。衛彥衛煊包括雪溪要聽話,尤其你們做哥哥的要擔起責任。”

“知道了爹。”

“您上車吧。”

“爹孃早點回來。”

……

從當年趕考,衛成就經常離家,道別這種事對他來說家常便飯了。他最後叮囑完就上了車,也沒再多看,倒是小姑娘捨不得,哪怕車駕走遠了,就連影子都看不見了她還站在門口。

還是做奶奶的伸手把她牽進門去:“別看了,日子過著多塊啊,等你練好字,學會畫水鴨子,你爹孃又回來了。”

小姑娘本來傷感著,聽到這抗議說:“都說是鴛鴦了。”

“好吧,我孫女說是鴛鴦就是鴛鴦,走!回屋去!畫鴛鴦去!”

有吳氏逗著,福妞暫且放下同爹孃分開的難過,她跟兩個哥哥一道開始新一年的學習。吳氏當孫子孫女面樂呵,獨自一人的時候還是會想。

兒子和媳婦在家的時候其實也沒特別做過什麼,可一家人待著,不做什麼也高興,就是高興。他倆一走,就感覺心裡缺了點啥,經常覺得空空落落。

老爺子也是,他一直不怎麼說話,沒啥存在感的人,聽得多,看別人鬧得多。最近就感覺沒什麼熱鬧看,私下還說呢,說他看出來了,三媳婦才是關鍵,有她在家就熱鬧。

“咱們這個家最離不開就是她,老三也離不開她。”

吳氏挑眉:“你才發現?想想就知道,你兒子有幾多時間在家?這些年他又有幾天得閒?”

被家裡人惦記的夫妻兩個已經從天津商船,往南邊去了。他們還是在濘州碼頭靠了一下,虎娃帶著荷花已經在碼頭等了幾天,可算見著官船。官船在碼頭停靠半日,以作休整,不光他倆上了船,毛蛋也跟著過來跟三叔三嬸見了一面,他帶著夫人盧氏,說頭年沒見著,這回也讓嬸嬸看看。

陳荷花她之前就見過,靠邊停的時候主要是跟盧氏說了幾句。

盧家是商戶,卻是書商,他們家裡人讀書都比較多。嫁給毛蛋這位四小姐是庶出,看著卻不差,是溫柔嫻靜知書達理那種,一個照面姜蜜就看出來她是以夫為天的女子,本身沒什麼主意,說話也是細聲細氣的。想想毛蛋是個個性強主意大的,娶個和順的也還搭配。

姜蜜心裡頭想了不少,嘴上沒說太多。

一來盧家知道教女,二來毛蛋也會教妻。

她只不過講了幾句期許的話,讓年輕夫妻互相包容體恤,把日子過和順了。又道親眼見了侄媳婦總算能放心,等到了淮安勢必要寫信回京城同二老說說。

姜蜜在跟盧氏聊,衛成跟毛蛋吃了碗茶,毛蛋說:“侄兒跟著過來,第一是想領盧氏來給叔嬸看看,第二替大舅哥同三叔道聲謝,您管漕運一年商人已經收益了。還有,三嬸孃家那邊有個考上秀才的,讓我替他們問一問,看後面去什麼學堂好。”

衛成是有準備的,他從隨身攜帶的行囊中翻出一冊書,取出夾在書裡一封信,讓毛蛋把那個拿回去交給姜家人,具體如何安排都已經寫在上面,讀信便知。

“叔叔真是有心。”

“做人最要有心,有心方能成事。”

毛蛋想想可不是嗎,這不光是他叔給的教訓,也是他自己的成功經驗。當初能掙第一筆,是靠小聰明鑽了大空子,後來能把那書一直往後寫,寫得安安穩穩妥妥帖帖沒出紕漏,就是他琢磨得多想得全面。一方面抓緊籠絡主角,一方面跟合作的書上結親,又打聽又編又造的,一本書寫了這麼多年,賺夠了。

尤其他寫的還是親叔叔的故事,他叔現在是二品,以後還要往上爬,收尾還早呢。

毛蛋簡直是個典型,典型的一本書吃一輩子。

不過他還是不滿足於此,也有別的計劃安排,比如他就有跟三叔家的堂弟搞好關系,想想看,三叔親手教出來的兒子以後不得入仕途?不得有大出息?

到時候叔叔沒得寫了,他還可以寫堂弟。

衛彥還不知道後山居士盯上他了,要是知道,以他愛顯擺的德行估計也不會覺得尷尬丟人,反而倍感榮幸,並且會瘋狂暗示對方拿出真本事來好好吹。

毛蛋寫書都好多年了,他已經不是當初稚嫩青澀的他,他已經形成風格,文筆老道得很。以後要真有那機會寫堂弟衛彥,開頭保準比衛成這本精彩得多。

聊得差不多,毛蛋留下從老家帶來給他叔嬸的東西,領夫人盧氏下了船。下船之後他也沒立刻走人,還在碼頭目送他叔動身啟程,直到官船走遠,他們才離開碼頭。

“你同嬸嬸說了什麼?”

“沒什麼,閒話家常罷了。”

“那你看我嬸嬸如何?”

“不敢說……”

“當我面有什麼不敢?你說吧,我聽聽看。”

盧氏小聲講了兩句,說感覺和娘和二嬸都不同,是真的大官太太。

毛蛋點點頭:“家裡這些人裡面,最不簡單就是我三嬸。我說了你不明白,當初我奶心裡偏疼三叔,三叔要娶三嬸,奶看不上她,心裡很嫌的。我奶個性刁,我嬸也能三兩下給她擺平了,叔叔能有今日,想也知道嬸嬸功不可沒。”

“三嬸進門的時候,相公還小呢吧?這都記得?”

“記得什麼啊?我為了寫那書,讓我娘把前後的事掰碎了仔仔細細講過。”

盧氏還有些驚訝,沒想到婆婆能給妯娌這麼高評價。毛蛋看出她心中所想,擺手道:“娘原話說狐狸精都沒她能耐,把我奶擺平了就罷,你看我叔官拜二品府上連房小妾也無,這種事你聽說過?你要說我嬸出身好來頭大也就罷了,她可是道地的鄉下人。”

毛蛋寫那個書盧氏看過,看的時候只覺得衛夫人命好,現在想想,有些事不是一個命好就能解釋。

她能嫁給衛成興許是命好,後來這十多年卻是憑本事過的,換個人來說不準都下堂了。

“反正你有機會多跟我嬸學,別學娘那樣。”

盧氏點頭:“我知道了。”

……

毛蛋在馬車上跟盧氏咬耳朵,官船上,姜蜜在聽虎娃說他回家之後的事情,重點講了辦喜事那一出,把高興的說完,他猶豫著提及登科,說感覺弟弟學得不怎麼好,遠比不上煊堂弟,又不知道該怎麼跟家裡說。

姜蜜沒聽明白。

看男人憋著說不出,陳荷花急脾氣,就替他講了:“是這麼回事,我婆婆啥都不讓兄弟做,只讓他讀書,一天天就在書房裡出來都少,這本來不礙著誰,他愛讀讀唄。關鍵我們出門之前,婆婆就拉著我相公說,讓他到三叔面前多提一提,給兄弟創造機會。我相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讓他勸娘他沒本事,讓他來求這求那他沒臉,還怕真的求到門路反而把兄弟逼死了,就現在娘對兄弟的期待已經很高,要是人去了更好的學堂,還得了?”

虎娃點頭:“大概就是這樣,荷花你說話別死啊死的,講點忌諱。”

“這都不要緊,嬸兒你說我婆婆這還有救嗎?怎麼就非得和科舉過不去?我大順哥都說了,要當官比發財還難,單要發財還有些門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者有話要說:  太太太太太冷,空調罷工了,氣得我買了個電暖器回來。

月末營養液要清空辣,還有存貨的寶寶們求灌,愛你們ov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