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話你們要充分重視起來,但一切事情還只是一個苗頭,不值得我們專門開個會議用來搞自我批評。
送給大家我很喜歡的兩句詩,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講完這個化繭成蝶的故事之後,就要進入今天會議的正題。
我這個人還有一個特點,不能讓自己閒下來太久,所以在我去休假之前,就給埃裡克佈置了一個任務。
這個案件是我選定的下一個偵破目標,這段時間他已經進行了前期調查,埃裡克你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喬治長篇大論的說了這麼多話,又是胡蘿蔔又是大棒,外加高劑量的心靈雞湯。
每個人的表現都不一樣,有貝琪小姐的若有所思,有科迪的自怨自憐,有蘇姍和埃爾文的懵懵懂懂,即使老油條道森和林德,至少也要在表面上裝出一幅,正在深刻體會領導指示精神的樣子。
埃裡克的心則比較大,聽到喬治的點名,他一半憐憫一半調戲的拍拍身邊科迪的肩膀,就笑呵呵的站起身,有點興奮的走到辦公室的中間,沒事人一樣開始說道:
“大家上午好,老闆讓我調查的這個案子,和以前我們經辦的案子都有所不同,這次的案件不是謀殺案,而是一個系列強奸案。
現在發現的一共有2名受害人,分別是1954年5月,發生在佩拉大飯店的喬安妮丹尼斯強奸案,和1955年12月發生在麗晶假日酒店的西拉波特小姐強奸案。
我走訪了兩位受害人和當時負責辦案的警官,又從警局借調了調查卷宗,發現這個罪犯不是隨機作案,他的作案方法和選擇受害人的方式都比較特殊。
1954年4月,他在每日電訊報上,刊登了一篇給自己企業尋找銷售人員的廣告,聯絡報社廣告部編輯時使用的企業,是在利物浦註冊和生產的一家飲料公司。
這個企業是真實存在的,其它資訊則是罪犯偽造的,廣告中留下的聯繫方式是佩拉大飯店的一個高檔套房。
警察在當時的調查中,經過查證後已經證明,這家企業的老闆和管理人員,對這個招聘廣告完全不知情。
第一位受害人喬安妮小姐,就是在看過報紙上的招聘廣告後,按照廣告上的要求,郵寄出了自己的應聘資訊。
包括姓名、年齡、住址、聯繫方式和受教育情況等等基本資料,收件地址正是佩拉大飯店的那個房間。
大概10幾天之後,她接到透過郵局郵寄的信件通知,信中說她已經透過了初選。
讓她在指定的時間,到佩拉大飯店去進行下一步的面試,這封列印的信件中,除了面試通知之外,還包括5英鎊現金的車馬費。
當她到達酒店房間後,看到了一位時尚健美、風度翩翩的男士,大約30多歲的白人,戴著一副現在很流行的飛行員太陽鏡,臉頰上有修剪的非常整齊的鬍鬚,就是那種所謂的羊排胡。
這位彬彬有禮的男士讓人心生好感,她也沒有什麼防備心理,在之後的交談過程中,喝下房間內他準備好的飲料後,就不小心中招了,很快就失去了神志並被強姦。
警方的實驗室,在事後化驗後知道,她的飲料中一定是混雜了高劑量的致幻藥劑lsd。
這裡必須要解釋一下什麼是lsd,我剛開始接觸這個案件時就沒聽說過,這是一位德國化學家,在十多年前發現的一種單一化合物。
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力的致幻藥劑,僅僅需要100微克,相當於一粒沙子的十分之一,就能讓一個成年人,有6-12小時的幻覺體驗。
服用lsd後的具體表現是,人會在幾十秒之後,就陷入到各種強烈的幻覺中,對自己的身體失去控制力,神志不清。
它不僅是藥效非常強大,還必須要承認,與安非他命等同型別的致幻藥劑相比,它有很多的優越性。
比如lsd致幻的功效非常大,但和其它毒品和興奮劑不同,它本身沒有成癮性,不會產生戒斷反應,現在還不是政府限制的禁藥。
最初只是在科學家中小範圍傳播,有些科學家會在實驗室大批量製造,然後以成本價向外供貨,所以市場上的售價也很便宜。
在工作前後服用lsd,在知識分子、科學家和藝術家團體中非常流行,因為他們覺得這種幻覺體驗,有助於他們深入思考,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也是因為這兩個原因,lsd的傳播途徑有限,知道的人也不多,在市面上其實很少見到,因為那些毒販販賣它根本無利可圖,自然不會去宣傳推廣它。
不過畢竟lsd本身的優點太多,雖然銷售渠道上天然受限制,僅僅依靠口口相傳,最近也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在藝術家,尤其是那些玩搖滾樂的新人類當中,更是泛濫成災,幾乎是生活中的必備品。
我收集的資料中顯示,有一些搖滾樂隊,甚至會在進行演唱會現場表演時,將之當做一項給粉絲們的福利。
樂隊成員在表演的時候,在舞臺上像灑糖豆一樣,將大量的低濃度lsd,直接向下面的觀眾潑灑下去,然後一起如痴如狂的瘋狂搖滾。
隨著使用範圍的擴大,更多的普通人開始服用lsd,它的危害性也逐漸顯露出來。
它本身對身體危害不大,但造成的意外事故很多,除了少數人是服用過量後致死外。
更多的情況是,人在服用lsd之後會幻覺重生,這時候的人,對自己的行為根本沒有任何控制力。
不知不覺走出房間到路上被車撞了,迷迷糊糊地自己放火把房子燒了,或者神志不清時從樓上失足墜落等等。
現在對於是否要禁止它,已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我看成為禁藥的時間也不遙遠了。”
聽著埃裡克的介紹,喬治也想起了一段關於lsd的介紹,它在前世六七十年代的影響也很大。
科技界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企業界有微軟的比爾蓋茨和蘋果的喬布斯,音樂界有以披頭士為代表的搖滾樂隊等等,這些不同領域的大人物,都曾經是它的使用者和忠實崇拜者。
最後為什麼快速銷聲匿跡了呢?喬治覺得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lsd從沒有真正市場化,之前是被一些喜歡它的化學家,在實驗室義務生產,不以賺錢為目的的成本價供應。
後來被宣佈為禁藥後,就切斷了這個主要來源,哪個實驗室都是資本把持的,自然不會允許員工犯上法律責任。
而它不上癮的特性,又是那些毒販深惡痛絕的,自然不會允許販賣和生產它,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就導致它的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