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龍君海的試卷放入了文廟大殿之中,這時候龍君海看到一道七彩光暈從天道聖人的雕像中釋放出來,很快龍君海的試卷就被七彩光暈籠罩。

“嗯,不錯,你過關了,試卷已經經過了天道聖人的檢驗,沒有任何的問題,別人也不能說三道四,開始準備明天舉人的考試吧。”李白笑著說道。

“就這麼簡單?”龍君海疑惑的問道。

“哈哈,你可能覺得很簡單,但是有的人一輩子也無法跨越這道坎。”

李白說完又拉著龍君海離開文廟,開始向他講述有關舉人考試和狀元考試的內容,免得對方大意之下出什麼差錯。

龍君海透過了秀才考試之後,就感覺自身的才氣有了明顯的提升,對四周的才氣感應也越來越敏銳了,相信考上了狀元就能有更多的才氣加身!所以心裡十分的期待。

一天的時間眨眼就過去了,第二天清晨,龍君海就參加了舉人的考試,這次的考試題目也很簡單,就是闡述一下自身對於三字經的理解,對於龍君海來說就是手到擒來。

其他人之所以無法寫出太多的內容,完全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背誦這種蘊含天道意志的三字經。

所以,龍君海又毫無意外的過關,成為了舉人,自身的才氣再次高漲,原本在青玄聖樹根部冒出來的小嫩芽已經長高了一寸,應該很快就能長出新的枝葉了,至於以後還會有什麼變化,這就非常的不好確定了。

第三天是進士考試,其實已經算是最高等的考試了,也只有考上了進士,才能有參加殿試,擁有考取狀元的資格。

第三場的進士考試也不難,是要闡述一篇有關天道意志的論文,題材廣泛,選什麼都行,發揮餘地比較大,但是必須圍繞天道意志來闡述,這就讓很多人非常為難了。

一般人都選擇了比較簡單的三字經作為論題,稍微好的就選擇千字文和弟子規這種比較冷僻的論題,當然也有程度好的考生選擇了易經進行論述。

龍君海選擇的論題就是易經,這是整個大唐帝國最高等的經文,所以一定要選擇易經才能顯現出來自己的能力。

其實很多人對於易經都是一知半解,但是龍君海不一樣,他不僅知道易經的全文,知道其中的所有註釋譯文,還有上次唐玄宗給他的一些相關皇家秘籍,所以他知道的東西就別多人多很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考試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龍君海有了參加殿試的資格,而且還是所有進士考生之中才氣最高的一個,寫出來的文章得到了天道聖人的充分認可,讓所有人都非常的羨慕。

“哈哈,龍兄弟果然夠厲害,不但取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居然還是這次考試的第一名!讓我都佩服的很啊!”李白笑著說道。

“哪裡哪裡,都是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情,真正的才氣微不足道,完全無法和李大哥相比啊!”龍君海說的是實話,李白的才氣他自愧不如,即便是穿越者,他也沒有對方的那種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和無與倫比的才氣。

“哈哈,咱們誰都不要妄自菲薄了,三天之後就要到皇宮參加殿試,到時候我更期待龍兄弟的表現啊!”李白笑著說道。

“放心,兄弟我絕對竭盡所能,不會讓李大哥失望的!”龍君海很有自信的說道。

三天之後,殿試開啟,所有考上進士的人都能參加殿試選拔,一旦高中狀元,到時候就能直接被皇上冊封委以重任!

龍君海不需要什麼重任,他要的就是才氣的增長,氣運的增加,現在他身上的氣運就增長了不少,才氣所化的那個嫩芽已經長出來了一片翠綠的葉子,其中蘊含的能量基本上相當於天仙高手的力量了!

三天之後,參加殿試的人全部進入金鑾殿之中,龍君海對此已經比較熟悉了,就連皇上他都見過好幾次了,但是其他人卻不一樣,基本上九成九的人都沒有進過皇宮,更別說見皇上了。

當唐玄宗出現的時候,除了龍君海之外,所有參加殿試的考生全部下跪三叩九拜,龍君海則顯示比較特殊,有點兒鶴立雞群的感覺。

唐玄宗的臉色不太好看,龍君海不跪拜自己,這樣顯得他就沒有什麼威嚴了,但是他又不能把龍君海怎麼樣,所有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諸位學子平身吧,大家能進入這金鑾大殿參加殿試,足以說明各位都是人才,不過,既然是考試,就有必要分出一個高低,按照以往的慣例,前三甲可以進入翰林院,封學士,所以,接下來諸位可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啊!”唐玄宗說完對高力士揮揮手,對方立刻拿出來一道詔書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日殿試,選取三甲,下面是第一道試題,即興賦詩!”高力士扯著公鴨嗓宣讀道。

眾人對此其實早有準備,因為每一年的殿試都需要即興賦詩,這些詩詞首先就是看個人的才氣,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定不能輸!

因為早有準備,所以就有人稍微沉吟一下直接念了出來。

第一人唸誦的詩歌雖然工整對賬,但是並無驚豔之處,才氣聚在一起也就是巴掌大小的棉花糖而已,一看就無望爭奪三甲。

有人出師不利,自然就有人趁機會表現,一個自認為才氣不錯的男子立即出來唸誦自己整整準備了一百多年的詩詞,因為思考的時間夠長,準備時間充足,所以唸完之後聚集的才氣比著之前那人多了幾十倍,已經達到了一斗之境!

能達到一斗之境的才氣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即便是李白這種文道第一人也只不過是才高八斗而已!

這人之所以能做出才氣如此高的詩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這是幾百年來第一次考上進士,其中思考詩歌的時間就有一百多年,能做出一個稍微驚豔一些的詩歌也算是正常的了,相對而言,一些經常考中進士,卻不曾有機會中三甲的人就吃虧了一些。

雖然狀元是從進士中選拔,但是進士和狀元之間的待遇確實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有些人為了高中狀元,常年參加殿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