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青書大學,關於趙常山學業的最後一次推遲多日的考試,在行政樓會議室進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了前兩次近乎無解的表現,這一回,明顯關注的人群少了又少。

會議室中,學生處處長唱主角,除比之外,比他職位高的校領導一個沒見。

事關畢業,不能因為書記、校長缺度便敷衍了事。

因此,表現上輕鬆簡單,實則,比以往兩次的考試過程都要嚴格一些。

趙常山有準備,答題輕鬆,在所有科目的大題中,已經超越了書本的層面,令批卷教師讚不絕口。

有始有終,趙常山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也算給特招生特事特辦的考試畫上了圓滿句號。

馬瀟瀟拿了瓶香檳,給在場的所有人都倒了一點,儘管紙杯略顯跟酒不搭,卻無法磨滅慶祝的韻味。

學生處處長剛開始不喝,別管什麼藉口,畢意上班時間飲酒,違反紀律,簡直無法無天。

當他看到出院不久的鄒教授帶頭一飲而盡,如果繼續恪守嚴規,未免有礙風尚。

酒精,尤其這種出產地在國外的烈性白酒,一小口就能讓一個酒量有限的正常人出盡洋相,即使學生處處長仗著自己酒量不錯,也有點呼吸加速,血液流淌加速。

於是乎,他的嘴中不時提起工作中的艱辛,便顯得合情合理。

“小趙同學,你是我管理學生中的翹楚,過幾天校慶能不能邀請你參加座談會,順便給學弟學妹們講講學習的方式方法。”

人家屬於大忙人,又是商輔老闆,又是戰隊老闆,還是一名初出茅廬的娛樂歌手,有沒有時間另說,突兀的邀請,此時藉著酒勁說出來,感覺還算不錯,最起碼,推辭的可能性不高。

“處長大人,常山下一步需要著手畢業論文撰寫,時間有限,哪有工夫參加你們那千篇一律毫無效果的老套活動?”

誰知,半路殺出個鄒咬金,用自己年過半百的堅實身軀加以阻擋。

“鄒老,我也想整點花裡胡哨出來,可是,學校資金有限,人力有限,能邀請些有優秀畢業生回來,大家一起坐坐,已經算是對得起傳統了!”

學生處處長滿嘴唏噓,用做為第二負責人參與的工作模式加以評說、解釋,希望得到資深老教授支援。

校慶,趙常山從未參加過,本身意義不言而喻,就像未來“王者領域”十週歲生日一樣,需要風風光光、熱熱鬧鬧。

而青書大學十八週年慶,如果僅僅有個座談會,未免太過於冷清。

“慶祝是集體的活動,你們不去發動在校學生,老整一些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做出來的過程也只是形式而已!隨便找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去聽聽學生們的心聲吧,他們需要的是同慶同樂,而非官方客套!”

很明顯,鄒教授聽過一些來自校園裡的風吹草動,與僅僅走過將近二十個年頭的校方思維產生了喋喋不休的矛盾。

只是,鄒老不愛說,更不想阻攔,他的眼中還是將學術放在第一位。

陪同參加考試的李氏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讀懂了對方眼中的韻味。

“咱們這輩子只有一次大學畢業,既然趕上了十八週年校慶,校方又想湊整數再隆重慶祝,莫不如我們自己轟轟烈烈搞一場,也算不留遺憾!”

“老趙,你的意思呢,咱們可是有秘密武器啊!或者用我們最擅長的……”

李氏兄弟站出來說出建議,最終是否透過,還得有人拍板。

“我同意,可是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趙常山沒想到,會議室考場內的所有人也無法預測,當趙常山這句設問說出一個小時後,各方迅速響應,最終形成了統一的宏偉校慶計劃,甚至比整數年份的慶祝模式都要宏大許多。

用匯演、座談、表彰、娛樂等形式,將榮耀大賽頒獎典禮由S市王者榮耀總部遷移至青書大學,與校慶同時進行。

而李龍口中的秘密武器——“聖新傳媒”加入後,一切都充滿著期待。

隨後三天,趙常山開始準備論文,在鄒教授審批後,定題為《淺論榮耀戰隊的日常管理》。

論題方向不大,內容卻屬於鳳毛麟角,因為電競戰隊本身起步較晚,暫時還沒有專業的學術性論斷,何況,趙常山本人是戰隊老闆,用事實說理,這和在校生全憑調研、查資料寫出的東西具有天壤之別。

趙常山拒絕天花亂墜的詞藻和切入角度,只是從六個基本方面予以陳述。

第一,選人時按要求一絲不苟,絕不濫竽充數;

其二,跟隊員建立深厚的工作情誼、生活默契;

其三,有一位經驗豐富、方法得當的帶頭人(教練);

其四,後勤保障充足,訓練、活動有專人負責牽頭;

其五,避免好高騖遠,充分履行從訓練中融會貫通的本質思想;

其六,獎懲得當,制度保障,為所有成員解決後顧之憂。

用親身經歷說教,少了一分虛偽的拼湊,多了一份平白的直敘,趙常山的論文不能說對別人有多少特別的價值體現,最起碼,是一種經驗的彙集。

更重要的是,全文一萬二千餘字,趙常山用行政學原理、管理學原理、政治學原理、法學原理、管理心理學原理,五大領域的原始理論為依託,用理論指導實際,用實際印證理論,二者相輔相成,達到說理與論述有機結合。

論文最後,趙常山強調一點,客觀條件不是主要的,只要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決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任何困難都將不攻自破,戰隊的運營順理成章,穩步前進。

做為指導教師,鄒教授口頭指出一些措辭和排版上的問題,而在指導教師評語一欄,他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假如有人也想建立類似的電競戰隊,以論文為出發點,將會少走不少彎路。

該生如何準備充分,論文哪些地方觀點獨特,符合論文要求……

比起這些生搬硬套的機械評語,恐怕鄒教授中肯的評價是最高的褒獎。

經列印,一式五份裝訂成冊,除去上交學校的四份,剩下一份被馬瀟瀟拿走。

由她青書大學行政管理學院學生會主席身份,在畢業離職前最後一次行駛權利,把趙常山的論文當成如“鎮院之寶”般的好東西,收藏在學生會儲物室中,以供後來者參考學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