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很高興,DF戰隊能來到二中現場選拔青訓英才!”

原本,正式的活動總需要合適的開場白,然而,趙常山帶來的14個人,全部為隊長趙首是瞻。

趙常山似乎也懶得廢話,直接宣佈選拔標準:青訓選手需要有基本的遊戲素養,正直、有闖勁,有魄力。

只要敢上臺參與對戰,並且拿下一個人頭即可正式進入“DF戰隊”人才庫,待三年後高中畢業,擇優錄取。

還要等三年?

不僅大部分學生,連一些家長和校長因為譁眾取寵,不禁覺得追隨而至的行為過於衝動。

實際上,張啟靈設定的年齡曲線,遵循著自古以來華夏人對成年的界定。

過了18週歲,任何舉動,本人完全可以擔負民事行為能力。

“拿下一個人頭?”

玩過王者榮耀都知道,不論多大逆風,整局比賽,完成如此直白的目標,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所以,感覺被騙的小心思剛剛拂過,心底又萌生了新的希望。

任意組隊,全校對抗,職業戰隊就是這麼狂妄。

甚至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應接不暇,如果可以,他們不介意挽起袖子,大幹一場。

再怎麼說,他們也要比學生軍強勢一些。

然而,事與願違,今天的活動是選拔青訓隊員。

平時捂著掖著,現在可以肆意妄為了,躍躍欲試在第一名學生舉手後,呈井噴式爆發。

最後,各班集中精英,學生們選擇了自認為實力最為強勁的15人,準備挑戰一殺的權威。

第一局趙常山、馮強率領的主力隊以35比0結束戰鬥;

第二局江浩率領的替補隊以28比0獲得勝利;

第三局青書大學隊,李宏偉充分展示瘋狗典韋的恐怖,以8殺0死7助的戰績,分別比馬瀟瀟的諸葛亮少一個人頭,比李龍的黃忠少一個助攻,屈居第三名;

第四局……無人應戰。

前後三場對決,學生們彷彿墜入魔咒,越打越無力,越打越淒涼。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不算?臨時組成的隊伍根本打不過磨合完美的隊伍。”

老校長想給耷拉著腦袋的學生們找個順溜而下的臺階,只不過,說完他自己都覺得理由無法立足。

對局的規定是拿到一個人頭即可,跟配合熟練度有關,卻不是左右的關鍵。

三戰零人頭,說到底,是實力差距過於明顯的表現。

除了陳曉春,舞臺前站成一排,依次從張啟靈揹包中取出畢業證和驗證備案表,經攝像機轉移到大屏幕讓所有學生清晰可見……

連岑長江,這位舞臺上年紀最大的老者,竟然也是土木工程本科畢業,發黃的畢業證書證明,他依靠滿腦裝著的知識,經歷多年滄桑變遷,依舊年輕!

或許可以這樣說,學歷不是萬能的,沒有學歷能玩好王者榮耀,沒學歷也能當電競的青訓選手,但場上的高學歷選手,無一例外,理解出眾、分析透徹、眼光犀利、選擇果敢,這是學生們欠缺的品質。

完全可以證明,學歷跟電競水平是能夠成正比的。

現場展示,給對未來了無主見的學生們明確的發展方向,隨著正確前行的方式方法被不斷吸允,正確遊戲觀的建立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藉助學歷證展示,我們只想說明,學歷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同學們可以喜歡電競,更可以憧憬自己參與比賽,融入其中,但是,現在是打基礎的時間,並非抉擇前途的時刻。

陳曉春入選戰隊,在大家看來很矛盾,只能說他是個特例,腦垂體異於常人,他的天賦秉異,後天的努力程度難以想象,所以,他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

等待我們有無比寬廣的世界,有多重複雜的選擇空間,我們不能將前進的康莊大道封鎖成一條阡陌小路,過於侷限只能失去最適合自己的契機。

電競可以追捧,遊戲可以喜歡,但最終我希望同學們明白,是我們選擇遊戲,而不是遊戲左右你的生活,甚至控制影響你正常的進步速度與空間。”

“嘩啦——”

趙常山激昂的遊戲論,令在場許多教育者心生敬畏,平時嘴皮子磨破了,即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人生大道理磨礪學生的心智,也不及職業戰隊隊長幾句掏心窩子的話語有作用。

看看每名學生的面龐,充斥著飽滿的熱情,真真正正從此刻開始著手認真理解遊戲的作用,仔細考慮今後的學習道路中,遊戲應該包括幾條岔路。

似乎興師動眾,從正常工作中脫身而組織的活動,起到了預期的效果。

不論學生們收穫如何,至少老師們懂得了今後從哪個角度能夠獲得跟學生最平易近人的距離。

“給我們講點必勝的訣竅吧!以後遊戲時間不自覺越來越少,即使不能親自操作,我們也會把王者榮耀當成最親密的朋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著一位男生直白的請求,DF戰隊五位主力成員短暫溝通後,依次端坐講臺。

馮強:野怪重新整理無腦記憶,兩波兵線法;

劉忠海:上單的自尊心在一塔磨破後爆發;

吳悠:法師支援與鞋的應用;

未依:ADC爆發階段的切入時機;

趙常山:準確預警十次,你就是本場MVP。

五人除了趙常山有授課經驗,其餘四人,要麼回憶老師當年講課的狀態,要麼只是盡力做好自己而已。

每個人兩三分鍾,言簡意賅,用謙虛的語言、簡單的思路、擅長的位置,分別闡述了透著吸引力的五個話題。

到這裡,所有人情緒高漲,校園糾風活動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有師生見證,有家長監督,有記者記錄,還有兄弟院校一把手贊同的審視,DF戰隊跟中小學生有關的任務,不僅順利完成,而且相當精彩。

然而,命運就像折返跑,總會在一段邁向另一段,等徹底轉移過後,方能尋覓到著真實的軌跡。

但,若你不注意,或者放鬆警惕很可能掉隊,甚至成為全隊的累贅。

這不,一股難以覺察的冷眼相視,口誅筆伐,在狹窄的拐角處突兀上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