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火車站,熊白洲一行三人剛下火車。

“熊哥,這天氣還是蠻冷的”,盛元青被凍的跺著腳,說話間還帶起陣陣白霧。

新安省和粵東省氣候相差太多,粵東屬於亞熱帶氣候,全年高溫;新安屬於暖帶季風氣候,冷熱交替分明,不過熊白洲三人都是年輕力壯的窮苦人家出生,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很強。

“先吃點東西,然後我們就去萬燕”,熊白洲迎著冷風說道。

萬燕公司坐落在廬州的開發區,從粵東到這裡的一路上都是熊白洲買票、認路、帶隊,陳慶雲和盛元青老老實實的跟著,也不問東問西,這兩人對熊白洲是完全的信任。

去往高新技術園區的大巴上,盛元青仰著身子打呼嚕,畢竟小時的硬座太累了;陳慶雲很沉默,熊白洲沒有吩咐,他就很少說話,閉著眼養神。

熊白洲沒有休息,看著窗外不斷變換的景色,靜靜的想著萬燕的起伏波折。

說起90年代國內電子產品的發展和變革,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總是繞不過一個詞——萬燕VCD。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99年,萬燕生產出了全世界第一臺VCD,注意,這是全世界範圍內的第一臺。

當時電子產品的技術成果主要把持在日韓和歐美的手裡,日韓的硬體產品、歐美的軟件系統,幾乎牢牢控制了電子科研成果,但他們卻忽視了我們國家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忽視了這一塊的市場作為。

這個機遇讓當時還是工程師的姜萬孟抓住了,他透過MPEG技術把影象和聲音同時儲存在一張小光盤上,製成音像視聽產品VCD,這一舉動直接開創了光碟記錄的新時代。

這是一項劃時代的的發明,也是廬州人的驕傲!

但是,當所有技術難點都被攻關後,萬燕卻沒挺過市場的浪潮衝擊。

萬燕有兩個老闆,一個叫姜萬孟,一個叫孫燕升,萬燕這個公司就是各取他們名字裡的一個字而來,第一臺VCD生產以後,萬燕公司在199年牢牢佔取了100%市場份額。

這100%的市場份額聽起來還蠻嚇人的,實際上是000臺不到。

這個資料可能不太直觀,那另一個資料更能說明問題。

1995年,全國VCD市場銷量是60萬臺;1996年,這個銷量翻了10倍,600萬臺;1997年,達到了1000萬臺,這就是所謂的“大VCD”時代。

1994年到1995年的萬燕,在60萬臺的銷量中只佔萬臺;而到了1996年,萬燕已經被甩到拐角,那時在VCD市場上呼風喚雨的,是愛多的胡至標,現在說不定要加個熊白洲。

這是一隻悲壯的折翼之燕。

熊白洲三人很快就找到萬燕公司的門口,這個時候的萬燕還是VCD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但產業基地卻小的可憐,如果說TCL是一隻匍匐的巨獸,雖然暫時臥倒,雄風仍在;萬燕就是忘記南飛的鳥兒,雖然姿態優雅,但冬天的肅殺已經來臨。

熊白洲幾乎沒有遇到阻攔就來到了萬燕公司的前臺處。

“你好,我是周美電器大客戶部的總經理熊白洲,想來拜訪一下姜經理,不知道他是否有空”,熊白洲遞上名片。

前臺看了看名片,這種電子行業的銷售或者元件商來萬燕很正常,有時姜萬孟一天要見很多個。

“姜經理,有個周美電器的大客戶部經理想見你,現在方便嗎”,前臺拿起電話開始詢問。

前臺很快掛了電話:“姜經理現在辦公室裡有客人,你們在門外等候”,看樣姜萬孟沒有拒絕這次見面機會。

姜萬孟的辦公室在頂層的三樓,熊白洲在上樓時,也注意觀察萬燕公司員工的表情和態度。

穿白色防輻射服的就是萬燕的科研團隊了,他們走路都是急匆匆的,臉色的神情也有一種嚴肅和緊迫感;

便裝的應該就是萬燕的銷售人員,但他們很多人都一臉輕鬆,沒有絲毫危機感,甚至有人在隨意開玩笑。

“看來,一個企業的領導是什麼氣質,公司的文化也會偏向什麼型別,姜萬孟是技術工程師出身,萬燕裡的科研人員地位和收入要更高一點,所以歸屬感也比較強烈”

“姜萬孟明顯不太注重搭建產品銷售團隊,沒有把企業核心價值文化灌輸給這些銷售人員,或者說姜萬孟認為科研技術就是一切了”

“真是童真的知識分子啊”

熊白洲一邊觀察一邊在心裡總結。

萬燕本來是VCD的開山鼻祖,為什麼被後來的“模仿者”超過,最大的原因肯定沒有及時申請“知識專利產權”,這個失誤讓後來的電子廠仿造起來毫無負擔。

於是,姜萬孟傾其所有開創的品牌,構建的成套技術,就這樣為其他人做了嫁衣。

但其實除去了這一層主要原因,萬燕自身也有很多問題:

一是企業主要領導者對市場的把控力不足,本身是產品的開發者,卻不能夠做到對市場地位的穩固和把持;

二是銷售團隊的策略錯誤,萬燕銷售團隊如果能有研發團隊的一半能力和眼光,也沒後面愛多VCD什麼事了;

三是在困難面前不知道改革創新,當萬燕被眾多“模仿者”擠壓利潤空間時,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招式居然是等國家的援助。

要知道在當時,多少“國字頭”的企業還在嗷嗷待哺,萬燕一個合資企業的斤兩真是不夠。

一句話概括:姜萬孟是一個優秀的的技術研究者和探索者,卻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決策家。

熊白洲前世和姜萬孟機緣巧合之下有過接觸,姜萬孟性格很和善,但卻非常的固執,居然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國家沒有出手拯救······

熊白洲剛走到三樓辦公室,看到裡面有幾個人,其中一個緊縮眉頭的就是姜萬孟了。

“姜經理,我們商場這次只能拿貨10臺,再多就吃不下了”

“不好意思姜總,我們百貨下一年的合同不準備執行了,賣完剩貨就不打算繼續進貨了,櫃檯要留給彩電”

“姜總,你們餘款什麼時候能打到什麼賬上”

······

姜萬孟愁容滿面,銷售商不看好萬燕VCD的市場價值,元件商在索要欠款,萬燕剛有的利潤又全部投入了生產科研,現在公司賬上根本拿不出一分錢。

突然,有個清亮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姜經理,我想要1000臺VCD,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現貨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