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人的老祖宗很有智慧,因為他們能用一些簡單的俚語準確生動的概括出生活常識。

就比如“丈母孃見女婿,越看越喜歡”,其實是放任四海之內都有道理的,至於原因:

一是丈母孃雖然是長輩,但同樣是異性,異性相吸是實際存在的自然規律;

二是在丈母孃眼裡,女婿以後要接替照顧和陪伴女兒的責任,如果他的品德和自身條件都具備良好的水準,為女兒帶去有質有量的生活方式,必然能夠促進整個家庭的進步與和睦。

熊白洲雖然不是女婿身份,甚至八字都沒一撇,但並不影響趙亞茜笑呵呵的打量著熊白洲。

走過來的過程中,郭子嫻已經把她母親的姓名職業簡單介紹一下,而且也直接挑明趙亞茜此行就是為了看熊白洲。

“趙律師,您好。”熊白洲主動打招呼,態度不卑不亢,眼神自信沉穩。

趙亞茜是香港律師協會的職業律師,第一見面“趙阿姨”這個稱呼並不合適。

趙亞茜審視著熊白洲的外表,再結合郭孝勝和郭子嫻給出的其他資訊,心裡十分滿意。

“趙阿姨”能夠有這種滿意的情緒,絕對和熊某人的賣相有很大關係,尤其聽說“周美電器”還是熊白洲親手打造的,趙亞茜就更加滿意了。

白手起家和繼承家業的人生難度是天壤之別,尤其郭孝勝還對熊白洲的事業讚不絕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香港能容入郭孝勝眼裡的生意行當其實都不太多,更何況還是在大陸,只能說明熊白洲企業的潛力和影響力達到一定的標準了。

趙亞茜面上帶著笑容,心裡也在分析:

“白手起家說明不是大家族出身,沒有那些繁瑣的破規矩。”

“自己把生意做大表示眼光長遠,有行動力,性格堅韌。”

“聽說他也就0歲左右,這種有禮有節的交流顯示了強大的心裡素質。”

“最後一個就是五官和身材了,意味著不用擔心下一代的外表形象。”

一瞬間趙亞茜就對熊白洲的各項條件做了評判,如果能打分,熊某人的第一印象分將會很高。

“郭先生,您好。”熊白洲又和郭孝勝打個招呼。

郭孝勝含笑點頭,前幾天郭孝勝一直都沒給熊白洲吃早餐,可是這兩天突然又轉了性,所以熊白洲早上又吃到可口的食物。

熊白洲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然他也從沒計較過。

其實只是郭孝勝想明白了,既然兩個女兒都喜歡這個混蛋,那就公平競爭,他跳出這個“父親”這個身份,兩不相幫。

一旦站在“外人”的角度,郭孝勝就能夠發現熊白洲身上的諸多優點,甚至還頗有興致的想看一看這場爭鬥誰能走到最後。

不過如果這樣看,那熊白洲遲早是半個郭家人,餓著他的意義也不大,再說郭子嫻每天為熊白洲開小灶的事也瞞不住郭孝勝。

“聽子嫻說,你是來香港參加鄧驪君的公祭儀式的?”趙亞茜表情很慈善。

“是,鄧女士是我名下企業的形象代言人,她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很多貢獻,於情於理我都應該盡一份責任。”熊白洲仔細的解釋道。

“嗯,我在報道上看到新聞了,周美電器是吧,報紙上都讚歎你們做事有情有義。”

趙亞茜和熊白洲就這樣攀談起來,郭孝勝在旁邊端著一杯香檳,笑笑不插嘴。

要是趙亞茜知道小女兒也喜歡這個眼前這個混球,不知道前妻還會不會像現在這麼和煦。

這間大廳的空間很寬闊,而且西方的自助酒宴特點之一就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的攀談,沒有太多的框架約束。

東方傳統的宴席,不僅要分主客桌,還要分主客位,這是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酒宴方式,沒有好壞區別,只與習慣傳承有關聯。

像熊白洲這種人既要掌握傳統酒宴的嚴肅和規矩,也要學會西方宴席的自由和浪漫,通俗來說既能端著麵條在村口的石磨上吃得溜飽,也能熟練的使用刀叉切著牛扒。

很多時候,應酬更像是一種技能。

二樓有樂團在奏著悅耳的音樂,穿著西裝和禮裙的男男女女走來走去,互相之間有攀談意向的還可以輕鬆交流,燕尾服侍者端著香檳紅酒穿梭在人群中。

雖然說這是慶祝郭秉湘玄孫的滿月宴會,但主角永遠是郭秉湘和他的三個兒子,當然還有一些地位很高的賓客。

熊白洲除了在剛進來的那一刻被人注意,現在已經沒多少人在意他了,因為那時是郭子嫻親自過去迎接的。

郭子嫻在郭家的身份很特殊,郭秉湘三個兒子各領一攤生意,大兒子郭孝江做著碼頭生意,範圍已經分佈到世界上許的多地方;二兒子郭孝勝接手恆基地產;三兒子郭孝聯做著電子電信生意。

這三種生意合起來就是久利實業的基礎,其他一些邊邊角角的生意最多只是擁有股份,要不就是託付給銀行,要不是就是親戚在管理。

如果不發生大的變動,這應該就是郭秉湘最後遺囑的樣子了,他也不可能最後時刻更改產業的分配秩序。

郭秉湘提前這樣規劃好,其實就是相當於提前把“爭家產”的矛盾消弭掉,三個兒子各做各的,憑本事爭高低。

真實情況也是這樣,郭秉湘百年後,三個兒子就是按照現在的順序繼承了各自的事業。

郭孝江和郭孝聯都是有兒子的,但郭孝勝只有兩個女兒,恆基地產偌大的產業必然會有一個女兒來繼承,不出意外這個人內定郭子嫻。

香港的年輕富家子弟誰都知道娶了郭子嫻就能贏得恆基地產,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當印象分過關後,趙亞茜接下來就在聊天中旁敲側擊熊白洲對於恆基地產的瞭解,這樣能夠得出熊白洲對郭子嫻真實心意有幾分。

這種端著紅酒杯的談話很自然,就算問的深入,一般都不會介意,所以說酒宴形式很符合西方人直白的性格特點。

“阿洲對房地產事業的發展這麼看?”趙亞茜不經意的說道。

熊白洲想了想,還是把他對房地產事業的真實看法說出來:“大陸屬於冰凍期,香港屬於萎縮期,現在可以拿地但不必蓋樓,其實轉向會議娛樂一體化的酒店建設會更有前途。”

熊白洲這是在認真的給予建議,甚至這個策略他都曾經在珠江邊漁村開發時,慎重的和郭子嫻提過。

“另外。”熊白洲又提醒道:“拿地蓋樓的同時要做好質量把關,等待房價爆發後才可以與其他集團進行角逐。”

趙亞茜對這個行業沒有很深入的研究,只能看著郭孝勝。

郭孝勝點點頭,表示熊白洲的分析很準確,而且恆基的市場部門正在做調研,考量五星級酒店建設的風險率。

“那恆基在下面的商業操作中,阿洲有沒有具體的意見。”恆基地產可是有趙亞茜股份的,只是她轉移到了郭子嫻身上而已。

此時,一般的富家子弟就算感覺到這是個陷阱,也會心甘情願的跳進去,誰知道趙亞茜是不是真的在詢問建議,應該說這是個陷阱和考驗的共同體。

“這是郭先生和郭小姐的事情,我沒有考慮過。”熊白洲卻笑了笑,委婉的拒絕回答。

趙亞茜也不氣餒,笑眯眯的看著熊白洲:“阿洲對恆基瞭解的很少哦。”

這樣一說,熊白洲突然覺得有個問題現在提出來比較恰當:“也不是,其實我對恆基還是有感興趣人的。”

郭孝勝和趙亞茜看了看郭子嫻,郭子嫻抿著嘴著搖搖頭,這個答案不會是自己。

“邊位?”

“蘇漢津。”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