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槿的花樹講話,為松潘的軍、民兩個方面的治理格局定下了基本的調子,也為四川邊疆土司問題的解決開闢了一條嶄新的思路。

散會後,各人並沒有散去,而是在廖大亨的召集下繼續開會,對龍、松、茂地區的整軍、民政、對榷、關隘、稅收、糧儲、設縣、任官、土司、番兵諸多事宜進行進一步商議。

這些事務需要及時拿出細則章程,以便利用即將召開的重臣大會,與巡按、三司和蜀王府政務司和三總部的相關官員對接,儘快落實下去。其中比較復雜的是人事安排問題,一心往龍、松、茂地區摻沙子的護國軍總監軍孫洪對此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叫做“援邊幹部”。

“援邊幹部”的概念,並不是孫洪一拍腦袋而蹦出來的火花。它的突然出爐,有一個大的複雜的背景,甚至摻雜著孫洪個人的一些隱秘心思。

後備幹部,曾經是世子朱平槿的心腹之患。隨著朱平槿的師傅舒文翼周遊列國似的在四川各州府組織蜀考,後備幹部短缺的矛盾逐漸緩解,透過蜀考儲備的後備幹部已達約八百人。

這批後備幹部透過了松林山基地集訓,全部列入了護國軍軍籍,所以幹部的具體分配權不在政務司,而在總監軍部。

政務司副總理李崇文在接手朱平槿歲末大戰打下來的地盤後,面對滿目蒼夷的城鎮和農村,提出了一個所謂的“川北振興計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計劃核心,就是透過地方官府王莊化,全面強化王府對地方的管控。繼而透過強化管控,加快農業生產的恢復,繼而為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奠定糧食基礎。

地方官府王莊化,強化管控,都需要幹部。李崇文沒有幹部,就把手伸向了朱平槿。朱平槿對這個計劃大致贊同,批示總監軍部在幹部配備上予以支援。

隨著護國軍在儀隴、閬中、巴州、南江、通江、達州各地戰場的勝利,這個“川北振興計劃”又從渠江流域的廣安、合州順理成章地擴大到了保寧府、夔州府、潼川州以及重慶府的渝西地區和成都府的簡資地區。

這塊新的區域面積巨大,共計大約五十個縣,佔據著龍泉山以西、華鎣山以東和整個巴山地區。

地方王莊化管理體系建設的大面積鋪開,各地墾荒指標的巨大壓力及特色產業的發展,都造成了地方對軍政幹部的大量需求。可軍隊與新興王有工商金融企業也需要幹部。各地的諸侯都在拼命叫喚要人,總監軍部手中這批訓練好的幹部便成了各方覬覦的目標。

對此,總監軍部向世子提出了一個初步的分配計劃,即地方三百五十人,軍隊二百五十人,工商金融和兵工行業一百人,文宣社團五十人,剩下五十名思想素質、身體條件、文化水平和家庭背景各方面均過硬的後備幹部充實到蜀王府等統帥機關。

然而這個看似照顧各方面利益和需求的人事分配方案遭到了朱平槿的嚴厲批評。

朱平槿認為,每一項當期的具體工作,都應該與當前全面工作中的重點相結合。不能五個指頭按五個跳蚤,結果一個都按不到。這就是區域性服從整體,次要服從重點的道理。

當前的重點,就是四川全省軍令、政令的統一。說明白點,政令的統一就是整合四川二臺三司、道、府、州、縣各級衙門;軍令的統一就是四川主客兩軍、營兵衛所團練的全盤護國軍化。而要達成此目的,這批後備幹部是重要的人事資源。

朱平槿強調,要強化這批後備幹部的理想和希望,鼓勵他們的激情和幹勁,整合、團結和改造舊衙門、舊官僚、舊軍隊,把他們變成統一在蜀世子旗和護國安民旗下的新衙門、新幹部和新軍隊。完成了這項工作,四川就有條件招收和培養更多的願意投身到護國安民大業中的有志青年,繼續充實到護國安民的偉大事業中去。

世子朱平槿對總監軍孫洪做出了這番重要指示,然後繼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保命養蛋的偉大事業中,留下孫洪在春風中凌亂。

孫洪對領導的重要指示認真學習領會、積極宣傳貫徹,迅速調整了分配方案。然而這個新的方案註定只是曇花一現。因為新方案尚未上報,世子的最新指示又來了。

這次是在川北、川中和川南設立十一個新縣。要設立新縣,幹部自然少不了,所以分配計劃還要調整;可是,他的動作速度永遠趕不上主子的思想變化速度。

世子接見詹天顏和朱化龍,在花樹下的那番話,擺明了世子要在龍、松、茂地區下一盤大棋。這個棋子一落,不僅改變了大明西北廣大地區的軍事力量對比,而且也影響王府官內部的政治平衡。

……

廣安大勝之後,護國軍已經進入巴山。一統四川,似乎並非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一統四川後向何處去,這在王府高級幹部中,最近已是一個絕密但又公開的話題。

隨著世子朱平槿在四川官民中的聲望日隆、地位日穩,這些王府高官們在將來向何處去的問題上逐漸產生了分歧,形成了三種主要意見,即所謂的“東進”、“北上”和“南下”。持上述三種觀點的人群,又稱“江派”、“馬派”和“海派”。

持東進觀點的人主要是雅州出來的幹部和蜀地的宗室,如洪其惠、程翔鳳、曹三泰等人和宗室中的內江王。

雅州出來的幹部認為,東出夔門,順江而下,佔領富庶的湖廣、江西和南直,憑藉長江之險和江南之富與闖獻或韃子爭奪天下,可立於不敗之地。

內江王朱至沂則認為,只要佔領南京,就贏得了正位大寶的絕對資格,而太祖高皇帝當年就是這樣奪取的天下。

他們還認為,東進可以為四川的工商界提供巨大的投資空間,讓蜀王府、宗室和四川士紳百姓獲得鉅額財富,讓護國安民的政治理想用銀子和糧食包裹起來,增強其號召力和凝聚力。

因為東進主要依靠長江水道,所以主張東進這一派稱為江派。

持北上觀點的人主要有秦人宋氏兄弟、田騫以及曾在秦地任官的王府右長史鄭安民等人。

他們認為:秦地,民風剽悍;秦軍,天下勁兵。陝北一撮流寇,竟然能撼動大明江山。這與秦人善戰輕死、多馬善走有很大的關係。

他們還認為,從四川地理的特點和蜀地爭奪的歷史上看,蜀、漢不可分離,欲守蜀,必守漢。凡攻蜀,只有兩條路,一條在北,即漢中和隴右;另一條在東,即夔門。

秦地乃闖獻諸賊之老巢,如今肆虐巴山的土暴子便是秦賊餘脈。如果闖獻之一重佔秦地,巴山土暴子勢必死灰復燃,對四川構成致命威脅。所以,與其那時被迫起大軍與闖獻和土暴子爭奪漢中、隴右兩地,不如早些準備,儘快先敵佔領。

因為北上主要依靠快速機動的騎兵,所以主張北上的這一派稱為馬派。

持南下觀點的人主要有賀有義等部分幹部。

他們認為,秦地,是流賊土賊的老巢,向北要與賊人硬碰硬,這是四川的人力物力難以長期承受的;湖廣、南直,既是天下的財富重地,又是朝廷的政治中心之一,向東要侵佔朝廷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一定會與朝廷發生正面衝突,這樣會損傷世子統一天下的合法性和正統性。

向南則不然。

貴州、雲南、廣西和廣東四省,都是朝廷眼中的荒蠻煙瘴之地,力量十分空虛。雲南只有沐王府、廣西只有靖江王府,且都是郡王一級,兩廣則王府全無。

“先南後北,南佔北打”的戰略思路在蜀地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一個“四川填瀘州”,為蜀王府佈局全川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如果把這一戰略思路放大到全國範圍,那麼可以迅速攫取四省之利,為進取天下做好準備。

因為主張南下最堅決的賀有義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叫做“向大海進軍”,所以主張南下的這一派自稱海派。

江、馬、海三派之爭,無疑會影響到蜀王府高幹們的人事格局。

孫洪出仕蜀王府之前,既無功名,也無家世背景。他很清楚,他與其他王府高官相比,他是最弱勢的。

賀家是世代將門,賀家將撐起了護國軍的半邊天;

舒家是世代書香,還有舒師傅這樣地位尊隆的世子傅;

高家是有兵有錢還有地盤的土司;

洪家和程家的背後站著雅州士紳,而雅州是蜀王府的財賦重地。

他甚至不能與鄭安民、宋氏兄弟和李崇文相比。

鄭安民是正經的蜀王府右長史,宋氏兄弟有官身,連李崇文也有功名的。而他,只是一名沒有功名官身的普通讀書人。世子對他只有恩,沒有求!

因此孫洪謹慎地哪一派都不是,他只是堅定地充當世子派。世子要向東,他立即拼湊出一個團的軍事幹部出湖廣;世子要收編趙 榮貴和王朝陽兩部,他立即調配大量幹部,將兩部幹淨利落地吃了下來。

當世子要整編朱化龍部,擺出向秦、隴進軍的架勢,孫洪立即敏銳地意識到,世子在執行東進和南下戰略的同時,或許並沒有放棄北上的戰略!

難道世子的戰略是三面出擊?

當世子宣佈散會時,孫洪忍不住思索著。

世子一貫強調做事要有重點,那麼三個戰略中誰才是重點呢?

孫洪許久沒有想明白,但他是最聰明的人。他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世子真實的想法總會暴露出來。只要他還是世子的親信心腹,他總是會在第一時間知道這些個秘密。因此他現在的急務,不是忙著去揣度世子的心意,而是立即將世子的旨意落實下去!

“……松州、茂州和龍安府三州府的幹部最好定期輪調,畢竟那裡是苦寒之地,各位大人和將士們確實過得清苦。”孫洪同情地對著詹天顏、朱化龍等人道。

“援邊幹部,有軍有民。他們過來,便可替換有幸輪調之人。世子曾言:用人之道,必要他苦活、重活、好事、壞事都做過,方可大用。所以對這批援邊幹部,也有鍛鍊考驗之意。”

“世子用人,確是不同凡響!”廖大亨長嘆一聲,搖頭晃腦地替孫洪幫腔。

“天生貴種,與我等這般科場出來的書生就是不同!十歲的年紀,我們這些人還在苦讀四書五經,想著有朝一日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而世子已經開府建衙,備為一國之儲君。哎,想世子這般年紀便有這等能耐,那也是被逼出來的。天生萬物,無一不苦。即便貴為國主,也不能脫此孽海,緣也!命也!”

廖大亨再次成功地將嚴肅的工作會開成了輕鬆的茶話會。在廖大亨長吁短嘆中,他和孫洪各自的真實目的被很好的淡化了,援邊幹部的計劃毫無疑議地被透過。

幹部定期輪調的提議,甚至讓所有的邊官興奮不已。當然,被透過也是有前提的。詹天顏和朱化龍都取得了對這批幹部具體任用的決定權。

諸事議定,已經時至中午。按照蜀王府工作餐的慣例,警衛營的火頭軍會準時在午時四刻把當日的伙食擔子挑到院子門口,經過太監們檢查後,分發到各位官員們餐桌上。世子這段時間身體不爽,沒有與官員們共食,但是他的伙食時間與官員們一樣,也是午時四刻。

可今天奇怪了,午時四刻已過許久,怎的飯食還沒送來?廖大亨正要打發手下去問問,就見太監張維急匆匆跑來。

“廖撫,羅姑娘突然駕到。世子已經出門迎接……”

“羅姑娘到了?”

不僅廖大亨站了起來,程翔鳳、舒國平、孫洪等王府官都站了起來。

“羅姑娘到了,怎的不叫上老臣!快快,請左公公帶路,老臣可不想失禮!”廖大亨慌忙擺正衣冠,連聲催促道。

“難道廖撫一省巡撫,還怕了她一個小姑娘不成?”詹天顏坐著打趣廖大亨。上月他在蜀王府,僅僅只見到了右長史鄭安民。至於羅姑娘,成都街面的人都知道那是世子沒過門的媳婦,他怎好貿然求見?

“哎呀,你詹大人成日裡窩在大山溝溝裡當土皇帝,根本不知王府裡的深淺!”

廖大亨急得伸出手,準確地將詹天顏藏到寬大袖袍裡的手臂捉住,一把將他拽了起來。

“你要榷場,你要錢莊,你要軍餉錢糧,都要羅姑娘點頭!沒有羅姑娘這位管家婆首肯,世子發了旨意也不一定有用!快快,別磨蹭!你們都隨本官去參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