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古少陽對周圍的凝魂之氣的煉化,這空間凝魂之氣的濃度看起來越來越淡,他的周身附近凝魂之氣也在進行漸漸地變化,逐漸的從液態變為氣態,由這氣態漸漸地眼睛看不到了。最後只有神魂之力能感覺到這神魂之氣的匯聚。

古少陽希望自己的魂體能在這裡提升一個境界,怎奈這三千丈方圓空間積聚數萬年凝魂之氣竟然還不夠他從聖魂境界再提升一個境界,心中的期望卻有點失落。

失落之餘,忽然想到這石屋的壁上能透射出淡淡的凝魂之氣,想來這三千丈方圓周邊的壁上必然也儲存了很多的凝神之氣,這個量應該也不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他故技重施,將他的神魂之力貼在這三千丈方圓的壁上,全力吸收這空間壁上的凝魂之氣。但這些氣體抽離出來很慢,他也僅僅達到身體周邊的凝神之氣達到氣態的程度。如此有持續了五六個時辰之後,終於他感覺到紫府發生了些微妙的變化。

紫府在逐漸的凝實,不像以往混沌的存在,是一種朦朧的模糊感,沒有大小的感覺。而是出現明顯的實質感。那神識進入紫府,卻能感覺到紫色的光芒所形成的壁壘,如同空間壁一樣。在紫府之中,有他精雕細刻好的那豢龍掌的龍形,有哪鳳化形的鳳形,在哪紫府之中珊珊散步。

在紫府中心的地帶,有一窪地,被紫光禁錮。在這禁錮的窪地之中,有著一泓紫色的液體,如一個小水池一般。有兩縷的如煙霧一般的存在,其中一縷是紫色的,從這紫色水池通往自己的魂海。另一縷是白色,出了紫光禁錮之後又分出兩縷白光,一縷通往自己的印堂穴,另一縷通往自己的神庭穴,歸入自己的神魂之脈。

這所產生的新的結構讓他吃驚不已,他不知道這些是做什麼用的。現在的神魂之脈的結構已經遠遠不是風魂給自己所建立的結構了。不但連通自己的魂海,還和自己的印堂和神庭有關聯了。他知道印堂的上方就是天眼。莫非自己要開天眼了?而自己的魂海那可是自己神魂的樞紐地帶。但這神庭......

正當他思考這些關係的時候,突然身體轟然大震。他忽然發現通往魂海的那縷紫光突然凝成實質性的,如同一個手指粗細的管道一般。而那通往神庭和印堂的白光也是,突然變成了實質性的白色管道。

其實這是他注意力在這方面的緣故,全身二十條神魂經脈,都是如此,變成實質性的管道。此刻的他反而有些糊塗了,為何那身體二十條神魂經脈如人的腰那樣粗,而通往紫府相連的這些管道僅僅只有手指粗細。他反而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只是感覺到這神魂經脈的執行中,卻有滴滴的紫色水滴在神庭形成,從神庭那裡的管道進入紫府,落入那這紫光禁錮的紫色的水池之中。紫府之中還有很大的地方,這龍形和鳳形卻在這水池邊沿閒庭散步,那鳳形舉止優雅,若珊珊起舞一般。

這自然是完全的蛻變,古少陽已經肯定,這紫府有這麼大地區,不會是讓自己在裡面建些東西吧。這紫色水池被禁錮,自然不是養魚的地方。這紫府還有很多空白的區域。心想還是以後在研究吧。正在此時,神魂中卻聽到這老者的聲音:“恭喜你年輕人,你的魂體修為已經進入聖靈體之境了。”

升境了,終於升境了。

古少陽睜開眼睛,看著那老者在看著他。老者緩緩地說道:

“小友,雖說你沒有得到我重黎二人的傳承,但你在此卻獲得了這方地區最大的好處。此地的凝魂之氣已被你吸收盡,我二人時日不多了。有一事想煩託小友,不知你能否幫忙?”

古少陽一下明白了,原來自己所吸收的凝魂之氣,竟然是這兩位的保命之氣,依靠此地的凝魂之氣,這兩位的魂體才能存在。此刻自己將人家保命的拿走了,這個忙無論如何都要幫。

古少陽對著二人盤坐的軀體施了一禮道:“老前輩請講。”

“我二人本是共工氏的一員,你遲早也會出去,想煩請你出去之後,有時間去共工氏走一趟,待我去看看我的族人,看看他們今可安好。畢竟數萬年的時間過去了,如有可能,倘若他們有什麼困難的話,還煩請你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相幫一二。”

古少陽一下愣了,他們這些人經過數萬年的歲月,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自己的族人,哪怕生命的最後一吸,仍在牽掛著他們。哪怕他們曾經犯了很大的過失,此刻也因此對他們充滿敬意。

“老前輩,只要我能碰到,力所能及,萬死不辭。”

“小友,也不許如此嚴重。我們那些族人,至今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尚且不知。如果想我二人這樣犯下錯誤,要對他們懲罰,你自是萬萬不能幫,切記。如果他們受到欺負,受到不公,那我重黎二人先行謝過。”

“老前輩客氣了。”

此刻的古少陽忽然想起,荒淫道曾囑咐自己,要將他的女兒帶回共工氏。不知和這兩位老者有什麼關係,忙問道:

“請問前輩,您是否知道荒淫道這個人。這個人是極樂山莊的莊主,曾託我將他女兒也帶回共工氏,不知你們是否有關係?”

老者語氣緩慢,慢慢的念道:“荒淫道,極樂山莊莊主。這人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不要理他。他的女兒麼,你看看品行如何,倘若善良之輩,倒也無妨。倘若奸詐荒淫之人,讓她自生自滅好了,免得出去禍害別人。也給我共工氏丟人。”

“老前輩,在何地可以找到共工氏?”

老者為停頓片刻後繼續道:“族群在早期是有分工的,我共工氏被指派為族群公用的工作。最早是搭巢供人居住,這是最早的一支,又稱為有巢氏。後來挖掘地穴為族群提供居所更為方便,分出一支,來做這些工作,又稱為燧人氏。後來遊牧到天寒地凍崑崙山北部地區,在隧洞儲存火種供族群燃火取暖,分出來一支轉做這類工作,又稱為祝融氏。再後來水患之害嚴重,而且遍及天下,我所有共工氏一同在做這個工作,水患是我所有共工氏的職責。而我重黎二人在這一任負責中分別擔任水火二職。”

“我共工氏分支很多,但後期都致力於一個叫長江和黃河,兩河之間的地區。這個地區洪水泛濫嚴重,又叫漢水,也即為治理水患最密集最關鍵的地區,‘漢’之本意。我們這個族群的人因此又叫漢人,相應的這個族群也叫漢族。我們這個民族歷史源遠流長,有數萬年的歷史。相信你一定會很喜歡這個民族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