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融入

十六個小時的睡眠讓李武的腦袋有些濛濛的,雖然還是有些睏意十足,不過肚子的飢餓感更是急於解決的問題。

起床後,看著自己身上有些皺巴巴的襯衫,李武皺了一下眉頭,開始走到臥室的浴室看是洗漱,並且嘗試了一下淋浴的溫度,將行李箱的衣服選出來一套。

在浴室衝了個澡,洗去了旅途的疲憊,換上一身休閒裝束,李武不由得揉揉肚子,疲倦離開後肚子更餓了。

李武猛地一驚,突然反應過來,自己已經到了美國了,並不是自己熟悉的香港。

還是先看看小鑫怎麼樣了,昨天自己睡的死死的,看現在的天色已經是早上來,小鑫別有什麼事情了。

來到走廊,看到李鑫房間的門是管著的,還沒等李武敲門,樓下李鑫的聲音已經傳來:“小叔,早飯已經做好了,你要吃嗎?”

聽到李鑫的聲音,李武緊張的情緒頓時緩了下來,自己的肚子更餓了。

李武對著樓梯口喊道:“吃,多幫我準備一些,我現在很餓。”說著李武就向樓下走去。

一樓,半開放式的廚房,李鑫已經將準備好的牛奶和培根麵包放到了餐桌上。

因為無法預測自己小叔的飯量,李鑫就多做了一些,同時還煮了幾個雞蛋。

反正兩個冰箱裡面的食材有很多,並且還都是新鮮的,如果不是沒有排油煙的機器和佐料,李鑫還想做一些炒菜呢。

畢竟炒菜和粥才是華人傳統的食物,等一會去商店或超市看一下吧。

對著李武示意了一下餐桌的食物,李鑫拿出了自己準備好的筆記本對李武道:“你先吃飯,我給你讀一下在美國居住的要點,這些是從黃爺爺和一些留學生哪裡得到的。”

李鑫口中的黃爺爺是香港大學的校長黃松,兩家是世交,黃松又是李鑫爺爺的至交好友,李鑫平時也就以爺爺稱呼。

兩世都沒有出過國門的李鑫,對於到美國生活還是做了很多的準備的,特別是當地的一些禁忌和習慣。

雖然不能完全的入鄉隨俗,但是也不能太與眾不同了,這樣對自己今後融入環境是很不利的。

所以李鑫利用來之前的那段時間,開始收集美國的一些資訊,特別是要前往的波士頓地區,無論是這裡的大概人種還是這裡的居住習俗,都在李鑫的收集範圍。

李鑫開啟小本子開始讀道:“移民美國要注意生活習慣的不同,特別是居住在社群裡面,在入住的前幾天一定要拜訪周圍的鄰居,這樣可以增加鄰里之間的關係,同時可以......”

大概總結一下就是減少自身對周圍居民的影響,無論是否有益,無論是聲音還是氣味上,讓大家彼此處在獨立的位置,不過分的家長裡短,這對李鑫二人來說是最輕鬆了。

積極的參加社區活動,做義工。可能是美國人太強調自由獨立的,為了防止社會關系生疏冷漠,社群鼓勵大家參與集體活動。

恩,這個是兩人有些難以避免的,特別是李武,除非他們有一個很合適的理由,比如長時間在學校或者做實驗。

像參加社群聚會啊,慶祝啊之類的李鑫就一點而過,只要不引起周圍居民的反感,做一個性格孤僻,不善言語的學霸也是可以讓周圍居民接受的。

畢竟是身處麻省理工的周圍,對於那些學霸級別的天才怪咖,這些居民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

幾百字的美國居住指南讀完,李武也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將一杯牛奶一飲而盡,對著李鑫道:“過段時間開學,哪有時間參與這些活動,到時候再說吧。”

李武停頓了一下道:“你怎麼辦?不能一直在家呆著吧,是去上社群學校還是和我一起去上學,專業課程你可能還沒辦法聽懂,但是我聽說麻省理工的圖書館很全,到時候我會把你放到圖書館,下課我去接你?”

李鑫想了一下道:“看情況吧,我暫時先適應一下這邊的環境,不過社群學校還是不去了,我沒辦法和同齡的孩子一起學習的,這對大家都是一種折磨”

李武想了一下給李鑫請的那些家教,然後贊同的點了一下頭,智商超出眾人太多也不太好,很少有交流的物件。

日子過得很快,原本三月初的天,轉眼就到了四月初。

李武和李鑫已經到美國一個月了,到達後沒幾天,艾克教授就回來了,在李武的要求下並沒有舉辦什麼歡迎晚宴,不過倒是和艾克教授的兒子一起吃了頓晚飯。

艾克教授的兒子伯特,三十多歲,身材中等,現在在哈佛大學的醫學系做助教,據說明年就可以獲得哈佛的聘請,成為一名心理學的教授。

父子二人雖然在博朗家族的話語權不是很高,卻也是很重要的核心人員,只不過平時不怎麼理會家族內部的事情,專心搞學術。

而博朗家族對於這樣的家族成員也是給予鼓勵的,畢竟沒有必要所有的家族成員都成為政要或者商界精英,一個家族發展到如今的地位,開擴進取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家族的團結和人才的培養。

專門搞學術的家族子弟別看話語權不重,但是沒人認為這些人是傻子,財富是暫時的,真理卻是永恆的。對於這些追尋真理的學者,很多當權者還是予以尊重的。

博朗家族的學霸父子對於李鑫和李武二人的學識和頭腦也很是欣賞,無論是李武在化學上表現出的才能,還是李鑫的談吐及智商,都讓二人感嘆李家的天資遺傳。

李武已經確性在四月份的時候開始跟隨艾克教授進學,因為李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加強,所以艾克教授建議李武跟隨八月份開學的那一屆入學。

現在可以在圖書館自習和跟著自己進行一些實驗,同時觀看學習最新的化學理論研究。

很多尖端的理論和研究是不對外公佈的,特別是這些頂尖的大學也是如此,除非是有了更新的進展,不然都會留有一些尖端研究在手裡。

李武的天賦和頭腦雖然很好,以前在香港卻很難接觸到這種世界頂尖的知識和研究,所以李武最近的學習壓力還是很重的。

對於李鑫,無論是艾克教授還是他兒子伯特,都是建議李鑫跟隨同齡人一起上一段時間學,防止李鑫過於單調的生活對他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

不過面對李鑫近乎可以媲美大學生的機械知識和見聞,兩人是無論如何沒法再建議讓李鑫上小學的。

只能先讓李鑫跟著李武在學院的圖書館自習了,同時給予李鑫在校園裡面隨時聽課的機會,這種特權也是博朗家族是麻省理工的校董和贊助商才擁有的。

一個月的時間,也讓李鑫和李武對於社群的鄰居有了一些瞭解。

無論是鄰居熱心的凱利太太,還是對面的賽德先生,都是很好相處,同時很和善的人。

可能和各自的職業有關係吧,無論是做房屋設計的凱利夫婦,還是對面作為結械工程師的賽德先生,談吐和相處都讓人很舒服。

不過就是賽德先生的女兒有些讓李鑫皺眉,9歲的蘿莉,雖然賽德太太教育的很好,卻也免不了孩子吵鬧的天性。

幾乎每天都會來找李鑫玩,同時好奇心很重,對於李鑫看得書籍和繪製的圖稿一直很感興趣,還經常問李鑫各種不同的問題。

對於李鑫設計電器的進度已經產生了影響,而作為一個心理年齡超標的正太,李鑫又不能對凱瑟琳表現的太過分,只能冷漠對之。

賽德夫人倒是對李鑫這個文靜的天才兒童很有好感,因為李鑫的原因,自己的女兒開始變得愛讀書和學習了。

並且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吵鬧,回到家不是看是學習數學就是開始繪畫,這讓性格文靜的賽德夫人很是開心。

再加上賽德夫人也很清楚所謂的快樂教育的本質,雖然有著自己和丈夫的財產做支撐,但為了防止意外,讓自己的女兒進行精英教育也是很好地,最起碼可以保證自己女兒長大後不會淪為社會的底層。

於是再和賽德先生交流以後,凱瑟琳的學習任務開始變得多了起來,無論是數學還是拉丁語和德語,賽德先生都為其請了一位家庭教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讓李鑫的日子好過了不少,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迷上繪畫的凱瑟琳,一時間興趣從李鑫的身上轉移了。讓李鑫設計繪圖的進度加快了不少。

原本還在腦海中五葉風扇已經變成了完整的圖紙,這個時代很多的風扇葉片還是三片,雖然風力很大,卻沒有五葉扇穩定,噪音小。

而且由於單片面積比較小,吹出來的風壓也比較小,風扇的風吹到人的身上也更加的舒服,所以李鑫這個只能算是改進,而不是發明,不過對於那些電器廠商來說也是一種賺錢的方法。

除了在家畫圖,李鑫還騎著他的腳踏車開始在社群周圍轉悠,剛開始李武還有些擔心,不過看到很多差不多年紀大孩子也在社群中亂跑,李武也就沒有約束李鑫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