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過渡和大環境

從73年3月開始,香港股市隨著英資財團和一些華人家族的資金抽離,從上升轉而暴跌,很多的底層市民成了接盤俠,理智一些的還好,只是將自己多年的積蓄投入股市,那些借錢炒股的人已經被債主逼迫的無法生活了。

隨著香港股市的暴跌,連帶著香港的經濟也開始有崩潰的跡象,很多公司和工廠因為老闆抽調資金炒股而破產,讓很多原本能養家餬口的市民失業。

除了那些大的商會和家族受到的影響不大外,這些中小型的華人企業很多面臨著破產倒閉的邊緣,為了存活下去,很多老闆開始裁員和清理庫存,以應對自己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這時候,在股市賺的盆滿缽滿的大財團開始了他們的抄底收購,不收購你的股票,而是在你公司無法償還銀行貸款時,我低價收購你企業有價值的資產,或者你等著破產後銀行拍賣,那樣你的這些資產會更加的廉價。

不過港英政府是不會允許大批的中小企業一起破產的,那樣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動搖自身的統治基礎。

而且站在頂層的那些商會和財團也沒有那麼傻,這些中小型企業才是他們抽血收割的韭菜,那些底層的民眾收割起來太麻煩了,而且還容易引起過多的仇恨。

還是將壓榨底層的事情交給這些中層的資本企業來做,自己這些巨頭只要定期收割這些企業就可以,除非是再次遇到類似股災這樣的機會,那樣自己這些資本巨頭是不介意撕下偽裝直接下場的。

隨著經濟的惡性循環,市面上開始通貨膨脹,原本還算低廉的生活物資開始了價格暴漲,那些在股市中失血過多的企業開始將傷害轉移,這樣就導致生活艱辛的市民生活開始向飢寒線上墜落。

73年底的時候,港英政府開始有意識到整頓香港的經濟,已經收穫慢慢的大財團開始拿出部分資金滋養經濟,以防止竭澤而漁的事情出現。

一邊利用現在的經濟環境從那些企業公司手中拿走最優質的資產,另一方面開始幫助政府穩定物價,成立了消費者委員會。

借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和社會媒體,強行穩定一些必需品的價格,如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

如果再放人那些企業轉移傷害,原本就怨念很深的民眾估計會暴動的。

來自最底層的怒火是這些金字塔頂端的掠食者最恐懼的,因為已經一無所有的民眾比那些憤怒的中產階級還要可怕,最起碼後者不會革命。

在年底的時候,隨著政府和各大財團的介入,香港經濟開始慢慢的回暖,就在很多人開始感激政府和英資財團的時候,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來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

1973年,為了報復以色列前幾次對阿拉伯社會國家的傷害,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以埃及和敘利亞為首的國家發動了對於以色列的進攻,試圖收復之前被佔領的土地。

結果在美國不計成本的支援下,原本節節敗退的以色列開始穩住陣腳,同時聯合國開始進行調停談判,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開始針對埃及和敘利亞施壓,這讓很多阿拉伯產油國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為阿拉伯世界的同伴,這些產油國開始針對美國等歐洲國家的經濟命脈-石油。

從73年十月底開始,原本幾美元的石油漲到了十幾美元,讓歐美的經濟負擔急速增加,工業生產的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下降,同時享受二戰勝利成果的歐美國家又沒有減緩民眾的福利開支。

導致社會經濟在74年初的時候徹底爆發,而且是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爆發了經濟危機。

這種環境下,各個國家開始了經濟自救,美國削減了對越戰軍人的補貼和退伍安置,將很多的社會福利開始挪用,同時加大對沙特等主要產油國的外交活動。

試圖透過外交等方式迫使阿拉伯國家恢復油價,讓美國度過這次危機。

法國有自己的外屬殖民度資源撐著,英國已經失去了印度這個大血包,只能從現在經濟還算強盛的香港身上想辦法了。

以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為首的英資財團,將大量的資產從香港抽離,補充到英國本土。這導致香港原本開始復甦的經濟再次回落。

很多華商資本開始逐步填充這些英資撤離後的空白,雖然英資財團的資產抽調短時間內對香港經濟損害極大,可也給了華商資本掌控香港經濟的一個機會,很大大的華商資本都是在這時候打下的基礎。

1974年四月,這場經濟危機達到了開始進入高峰,很多國家因為經濟危機而陷入動盪中,在資本主義國家陷入低谷的時候,也是蘇聯展開戰略進攻的高峰。

經過克格勃中情局的博弈和暗中交戰,地處西歐邊緣的葡萄牙在四月份發動了紅色革命,雖然叫紅色革命,但並不是由共產黨或者社會黨執政,而是成為了一個獨裁的軍政府。

為了快速的建立自己在國際上的合法地位,新成立的葡萄牙政府宣佈放棄海外殖民地政策,同時開始逐步撤回海外的駐軍。

並且對中國遞交了外交申請,因為當時的葡萄牙政府還處在混亂期,葡萄牙總理頻繁更換(十年換了十幾個),當時的領導沒有給予明確的答覆,不過開始展開了秘密的外交談判。

冷戰的高峰期,作為蘇聯和美國博弈的葡萄牙,這個時候的中國還是不能隨意的表明自己的態度,不然對之後的戰略和發展都不利。

葡萄牙的表態讓英國有些焦急和驚恐,和香港臨近的澳門如果被中國收復,那麼作為英屬殖民地的香港該如何自處。

於是,1974年5月,剛剛卸任首相的英國保守黨領袖希思訪問北京,當時是******接待的希思,考慮到當時複雜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國家沒有明確的表明態度,而是暫緩了香港問題。

為了度過自身的危機,緩解底層民眾的不滿,各國開始了視線分散和矛盾轉移。

無論是英國首相的交替,尼克松深陷其中的水門事件,還是西德總理因為間諜醜聞下臺,都是各國財團針對目前情況做出的應對。

其中英國針對香港的情況也給予的港英政府很大的便利性,允許港英政府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政策和招募新的華人議員。

在得到英國本土的允許後,港英政府開始和各大資本合作,展開了一系列的基礎建設工程。

一般在經濟危機和社會產生動盪的時候,都是民眾處在沒有工作和收入的時候。

政府組織的基礎建設工程雖然盈利不是很多,卻可以解決很多民眾的工作和生活問題。

緩解社會的矛盾,同時手裡有了錢的民眾又可以購買和消費,促進經濟的發展迴圈。

在眾多的政府工程中,李父主動承接了很多利潤微薄的基礎建設,如公路的鋪設和橋樑架設等,這些修建好的道路是屬於政府的,政府只需要將工程款和一定的利潤支付給李父就行。

這在很多資本家看來就是赤裸裸的賠錢工程,李父卻欣然的接受,不過李父也並不是沒有條件,政府需要允許李父的建築公司擴大招收人數,並取消上限。

同時允許李父的建築公司承接所有英聯邦國家的工程,並且不設定外出務工和移民障礙。

最後經過多次的協商和談判,李父的建築公司允許招募不超過一萬人的員工,同時保證李父的公司在各英聯邦國家投標,並且允許員工進入當地務工,同時優先透過技術工人的移民申請。

雙方暫時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李父的建築公司也就開始全力的運轉了起來。

同時,李鑫的減震專利和摺疊推車專利都已經得到了認可,同時摺疊推車的專利被一家法國生產幼兒產品的公司看中,正在和李父洽談收購合作的問題。

李鑫並不太關心這個,一切由李父做主就好了,自己現在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身體的鍛鍊中,特別是對於大藥練體的好處,李鑫感受是越來越明顯了。

不說其他的器官,但就肺部而言,自己的肺活量都不需要經過鍛鍊就可以輕鬆的學習嗩吶,很恐怖的,自己現在還不到十歲的說。

李父在瞭解到李鑫身體的變化後,也是加強了和內地的聯絡,雙方的聯絡最初就是透過藥材的交易建立的。

很多藥材,特別是一些珍稀的中草藥,只有一些特定地區生長的才能保證藥效,李父在這上面又是不惜重金,再加上李父有意的示好結交,已經和大陸的一些人建立了良好的溝通。

因為目前國內環境比較復雜,最近一兩年,李父招收了很多從內地來香港的人。

特別是今年,因為一些問題,很多退伍軍人沒有得到合理的安置,李父趁機聯絡到了一位軍方的領導,再溝通能不能招募這些工程兵,這樣既可以解決一部分安置問題,又能解決李父工程建設問題。

同時,這些到港的工程兵,一般都是以班為單位,在退伍之後會自行結伴秘密來到香港,有著李父這邊的安置和接應,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前期過來的人都是家中沒太多牽掛的,有牽掛的還是不願意離開家鄉。

現在人數不多,而且憑藉自願,但那位領導為此也擔了很大的風險,如果不是想為這些子弟兵謀求一條出路,省的回家務農浪費了一身的所學,那位領導也不會預設這種事情發生。

還有就是這些前幾批前往香港的子弟兵都是經過挑選的,對祖國的忠誠和政治覺悟都不低,在必要時候,這些工程兔也是一股保衛華人的力量。

英國對於香港的整頓內地不是沒看見,只不過因為國際環境,很多時候是沒法出手和發聲的,只能暗中的佈置一些後手,再防止南洋那種屠殺發生。

雖然大家都不相信英國還敢這麼做,不過以防萬一。

八月份,香港警察的薪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並且港英政府開辦了少年警訊,只要是9到25歲,對警務感興趣的都可以申請參加。

特別是針對很多中小學,更是少年警訊的覆蓋重點,培養少年對警察的認知和責任,增加新一代警隊的後備力量。

對於現在警隊的這些老油子,港英政府也是有些無能為力了,只能將希望寄託到新一代的身上,所以對於警校的管理和招收更加的嚴格。

十一月份,一個讓李父欣喜若狂的法案得到了透過,那就是抵壘政策。

規定非法入境者若在偷渡到香港後抵達市區,就可以在香港居留,並給予辦理身份證。

政府的原意是將那些偷渡過來的外來人口統計出來,並給予合法的身份證明,這樣既方便政府的統計管理,也可以讓這些擁有合法身份的外來者為城市做貢獻。

無論是去打短工應聘工作還是購買房屋,都好過被生活逼迫的參加社團或者犯罪,繼續放任這些人的話,對接下來政府整頓警隊和社會治安是很不利的。

李父開心的是,原本還頭疼怎麼解決那些工程兔的問題,現在好了,憑藉自己對警務系統的瞭解,只需要打通幾個關鍵的點,這些過來的人馬上就可以擁有合法的身份。

甚至可以過來更多的人,在瞭解了內地的情況後,李父也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內地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特別是為這些軍人。

香港現在的戶籍管理還是很鬆懈的,很多時候警署就可以直接給一個市民或外來者改戶口,這很方便李父的操作。

不能全部都是剛剛入籍的,必須將這些人戶籍上的時間和地址分散了,這樣可以減少被發現的危險,也可以加大這些人身份的含金量,方便以後的操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