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專利的授權

年關越來越近,李父卻開始忙碌了起來。

不止是新界的工程開始了,還有塑料廠和自行車廠都接到了大量的訂單。

七十年代的香港製造業還沒有衰退,特別是今年股市的不穩定,讓很多準備轉型到金融行業的華商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製造業,讓香港有了亞洲四小龍的稱呼,四面環海,運輸便利,再加上周邊都是人口密集的國家。

香港擁有一個龐大的國際市場,特別周邊國家不是戰亂就是才建立的新城府,國內製造業處於一片空白,香港的商品在這個時期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

歐美的商品因為距離和運輸原因很難和香港競爭,rb和臺灣的產品和香港也不重合。

前者在美國的放縱扶持下,因為原材料的因素,開始了電子科技和重工業的發展,而臺灣還處在整頓內政和民生上面。

大量的移民讓臺灣的經濟和民生受到很大的衝擊,雖然國民黨幾次改革,卻成績寥寥,只能憑藉當初撤離時帶走的一些工業裝置進行發展,工廠企業已經很久沒有升級改革了,對於市場的競爭力在日漸下滑。

李父的塑料廠因為李武的配方和工藝,在生產成本和品質上有了很大的競爭力。

雖然不能說找不到相同的替代品,但是因為專利的註冊,在聚乙烯的生產上,很多公司需要考慮李武的專利授權或者需要新的能避開專利的配方,這些都需要時間來調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李父的工廠趁著和對手談判的時機,開始了市場的搶佔,歐美市場目前沒有實力的機會進入,但是透過合作,李父利用專利授權進行技術投資。

雖然會損失很多的利潤,但對比本來就無法拿到的利益來說,這些利潤本身就是計劃外的。

如果李父不進行專利授權,先不說能不能防備對方的技術抄襲,就算可以防備,被人萬一用壟斷的罪名起訴李父,李父是沒有信心在對手的地盤打贏官司的。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李父的資金不夠充裕,無法將塑料廠擴充到滿足市場的地步。

李父又不願意將公司上市,用股市的錢來發展,和自己不瞭解到股市相比較,李父更願意進行技術合作。

歐洲市場,李父選擇的是匯豐銀行介紹的愛爾菲公司,這是一家二戰後成立的英國公司,主要業務是進出口貿易,匯豐銀行佔據了這家公司大半的股份。

雖然不知道一家貿易公司為何需要生產技術的專利授權,不過在匯豐的促合中,李父還是和這家公司簽署了專利授權。

在授權簽署不久後,李父就接到了港英政府的通知,為了早日解決民眾的住房問題,新界的公屋建造工程由政府提前撥款修建。

這就是資本主義,很多大的財團和公司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影響政府的決策,作為匯豐給予的回報,李父很自然的接受了,倒是讓原本為資金擔憂的江三水佔了便宜。

至於美洲那邊的市場,李父的選擇除了美國公司別不他選。

在美國的後花園是不能出現他國的利益掠奪者的,其他國家的財閥只能在美國的允許下才能得到一定的利潤,不然就等著麻煩吧。

香港大學化學系的教授,也是李武的導師,艾克博朗。是美國波士頓財團的成員。

他的家族雖然很少出現在報紙和新聞上,但確實是一個隱藏在水底的大鱷,也是美國實際統治者的一員。

肯尼迪的遇刺讓波士頓財團損失慘重,最近一些年休養生息才恢復了一些元氣,艾克教授過幾年可能會返回美國,承擔一部分家族的責任和義務,李父有意為李武將來到美國留學做些準備。

就讓李武直接將專利授權贈與了艾克教授,算是感謝艾克對李武的學術指導,也算是留下一段香火情,對未來的美國之行提前鋪路。

現在世界上有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分別代表著兩種制度。

各自陣營的人都會向自身陣營的老大學習,無論是科技還是文化,這是冷戰時期出現很多留學生的原因。

艾克博朗教授拿到李武送來的授權書很是意外,對於自己的這個學生,艾克教授還是很欣賞的,無論是在化學上的天賦還是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都讓人很難找到毛病。

對於李武送來的這份授權,艾克教授猶豫了一陣後還是收下了,對於自己學生的示好,自己還是願意接受的。

不過幾天後,艾克教授給了李武一份股權證明,是家族成立的一家技術公司的股份,雖然不是很多,但也算接受了與李家的利益捆綁。

有時候,這種老牌財團家族的友誼是很難獲得的,拿到這份股權證明後,在美國,特別是在波士頓地區,這就是一份保障,各種意義上的保障。

這幾天江三水有些膨脹,公屋的建造工程已經開始,原本擔心的資金問題得到解決,幹活的勞力也是不缺。

別看是年關了,可是到工地找工作的勞力還是源源不斷。

很多人家裡都快斷糧了,如果沒有新的收入,這個年估計會過的很艱難。

公屋的建造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別管現在是不是小年,先掙些錢將過年的年貨置辦一下再說。

江三水因為政府的前期撥款已經到位,雖然有李父派來的會計管著,但是自己手中還是有著一筆錢的,和師兄弟們湊的錢一直在哪裡放著呢。

對於這些年前來工地開工的人,江三水也是薪資日結,沒有任何的拖拉。

按照常理,工人的薪資都是一段時間發放一次,大部分工程是半年一次,一些資金充足的也是一個季度一次。

像江三水這種日結的,除非是短期工,不然沒有哪個老闆這麼幹,萬一自己這邊錢發出去,後期資金短缺就抓瞎了。

會計哪裡有著充足的資金,自己只需要做好帳,月底到會計哪裡彙總一次就能拿到錢,完全不怕資金斷裂,提前墊付就當是做好事了。

好人有好報,自己聽師傅的吩咐幫這些街坊找生計,結果就得到了一份穩賺不賠的買賣,那不妨就再好心一些,讓這些人過個好年。

就在江三水斜躺在辦公室獨自樂呵的時候,手下的小弟敲門道:“三哥,老爺子讓你過去一趟,說是有事情。”

江三水腰部發力,半躺的身體直接從沙發上彈起,對著門外道:“我馬上過去,對了,老爺子還有別的什麼吩咐沒?”

小弟回到:“沒有了,只是派人傳話,讓你過去一趟。”

年節前夕,路上的車輛並不多,特別是在新界,汽車的普及率還沒有那麼多的情況下,路上的汽車大多是拉運東西的卡車。

來到師傅的院子前,將車找了個空曠的位置停下,向小院走去。

還沒等進門,幾個小孩子就亂後亂叫的拿著糕點從小院裡跑了出來。

看到江三水還知道問好。

“三水伯伯好”“伯伯好”“三水伯伯好”

江三水看著這些小家夥也是笑著回道:“慢點跑,看路,小心摔倒。”

看著跑遠的小子們,江三水也是自嘲的笑笑,什麼時候自己也開始嗦了,難道真的老了?

一邊自我懷疑,一邊走進院子。

院子裡還是老樣子,中間可以旋轉的幾個木人樁,四周擺滿了晾曬的藥材,要是把藥材換成兵器就有些像古代的演武場。

看見師傅在屋裡坐著喝茶,江三水也是趕忙進屋,對著師傅道:“師傅,您找我?”

張震看著進來的江三水,用手示意了下:“坐。”

然後詢問江三水:“那個公屋工程怎麼樣?我見周圍很多街坊已經開始去做工了。”

江三水回道:“工程已經開始了,現在工地上做工的很多是周圍的街坊,我想著馬上過年了,政府的款項又是提前打過來的,就給這些街坊按天結算的工錢,想讓他們好好的過個年。”

張震點頭道:“恩,這樣也好,能力所能及的幫一把也是好事。還有,那個李家的小子,最近安排見一面吧,如果資質可以我就收下,如果不是個習武的苗子就送他一份機緣,也算是還了李家這份人情。“

江三水在這方面沒法說太多,只能點頭應是:“好的,師傅,我最近安排他間您。”

張震看著江三水又道:“前天你大師兄過來,說現在江湖上紛紛擾擾的,警隊裡貌似也是事情紛雜,所以最近你老實一些,專心的將工程做好,如果能和李家連在一起最好。”

江三水連忙點頭道:“肯定老實,我都好幾年沒惹事了,最近工程正式忙碌,我現在恨不得天天住工地上。”

張震看江三水說的認真,也就沒有再囑咐,只是說:“這個工程是你和李家的敲門磚,我找你師兄瞭解過,李先生是個讓人敬重的強人,在官場和商界都是交友廣泛,能不能留下這段香火就看你的了。”

江三水回道:“師傅,這個我心裡有數,我會把握好這次機會的。”

江三水又不是什麼小孩子了,很多事情自己點一下就行,不需要說太多,太多反而嗦。

江三水又跟師傅聊了一會現在的局勢,聽聽自己師傅的見解。

很多事情當局者迷,反而像老爺子這種久經磨礪的老江湖會看得清,可能他們說不出具體的理由,但是趨利避害已近近乎本能。

對於現在江湖上的風波,張震是有所耳聞的,雖然自己不親身參與,但是自己的徒弟很多,關係遍佈三教九流,很多資訊都會不自覺地彙總到自己這裡。

對於現在的局勢,張震只能說是官府重整旗鼓,準備清場,經歷過民國和解放的張震對於這一套很是熟悉。

無論是當初的rb人還是南京政府,清洗江湖之前都是先整頓警隊,要想治理社會治安還得靠警察,軍隊不好控制,容易誤傷。

先對那些待宰的牲畜不聞不問,放任他們蹦,挨個將名單記下,然後將手中的刀子打磨好之後,按照名單,快刀宰殺。

這一招將東北的鬍子和南方的幫派收拾的不清,下手最狠的還是現在的大陸政府,直接將撈偏門的一網打盡,從根子上開始拔起。

用的手段和現在的港英政府類似,都是將民眾的意願集中起來,只是大陸政府做的更加的透徹,將所有的民眾變成了自己人,而港英政府只是利用了民怨而已。

江三水離開的時候已經接近黃昏,張震也沒有留他吃飯,畢竟工地上還有事情,而且還要聯絡李家的人,安排那個孩子和自己見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