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既然你下定了決心,那麼我也不再說什麼了,過段時間我會讓人去協助你,可以稍微的加大一下移民的進度了。”

增大移民的進度?難道真的開始支援自己這項計劃了嗎?前幾年領導對於這事情可都是保持一種忽視的態度,現在是什麼情況?

看到李父有些疑惑的樣子,領導再次開口道:“可以給你說一些事情,你知道就好,半個月前,我們的國防實力發生了一次質的提升,我們正式的擁有了和任何國家談判的本錢了。”

什麼情況?什麼叫有了和任何國家談判的本錢,難道以前沒有嗎?李父被這番話弄得更加的暈乎了。

這次並沒有解釋,因為這件事雖然對於蘇聯和美國來說已經不是機密,但是對於其他很多國家還是保密的,到需要的時候,將那種武器亮出來,可以震懾到不少的人。

畢竟那可是洲際導彈啊,在第一枚洲際導彈試驗成功的時候,中國可以說正式擁有了核威懾的能力,畢竟核武器製造出來是為了炸敵人,而不是為了在自己的國土上引爆,所以核彈的投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美國和蘇聯在冷戰的前期都是以戰略轟炸機的投擲為主,有很多年,裝載這核炸彈的轟炸機在全球進行戰略巡航,這讓處於冷戰前線的歐洲各國對此很是不滿,特別是美國的一家戰略轟炸機因為意外在加拿大墜毀的時候,這種不滿幾乎達到了頂峰,雖然飛機的墜毀並沒有導致核武器的洩漏,但是也讓美國在歐洲的盟友徹底的爆發了。

為了不再刺激自己盟友那脆弱的神經,在美國的牽頭下,眾多國家一起簽署了戰略轟炸機的巡邏協約,不過這種合約是否會百分之百的執行,那就看被巡邏國家的雷達偵測和防控實力了。

反正在限制戰略轟炸機的協約剛剛簽訂的時候,美蘇兩國都加大了對於新型高空轟炸機以及洲際導彈的研發,短短的十幾年,美國和蘇聯兩國都具備了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這也是很多國家明明對於兩個國家很是不滿,但也不敢正面對抗的原因。

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是美國的一位學者提出來的,指的是戰略轟炸機的空中投擲,核潛艇的近海發射,以及最難防禦的洲際導彈投射。

因為美國的經濟和國力底蘊要強於蘇聯,再加上北約的同盟國都是老牌的資本強國,所以他們是三者同時發展,而蘇聯則是主要發展最後一種,也就是洲際導彈的核打擊,並且專門為此成立了一個新的兵種,戰略火箭軍。

畢竟相對於花銷眾多的空軍和海軍,單獨的戰略火箭部隊的開銷要小的多,而在七十年代的時候,美蘇兩國的戰略導彈已經開發的很成熟了,雙方在擁有了相差無幾的核打擊能力的時候,又陷入了一段詭異的和平,最起碼在兩國談判交鋒的時候,不會再使用戰略核打擊進行威懾了。

他們兩個國家是不相互核威脅,但是對於其他國家,這兩個國家的核威懾還是少不了的,而作為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大國,中國在這個時期的國家話語權很弱,雖然已經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但是本身的實力決定國際上的地位,擁有核武器只代表這你有了說不的權利,要想在國際上爭得屬於自己的利益,那麼還要擁有戰略核打擊的能力。

1971年恢復常任理事國的身份,擁有了一票否決權,但是中國一直沒有怎麼使用過,基本上都是投棄權票,而在今年,80年的時候,中國第一代洲際導彈發射成功。

雖然在71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研製,但是當時作為核打擊的導彈效能還無法被稱作洲際導彈,無論是速度還是距離,都有著很大的限制,東風1號到東風4號可以說只能進行短程的打擊,而無法進行跨洋跨州打擊。

經過近十年的研發,兔子總算有了一項可以和任何國家叫板的武器,雖然效能暫時還不算太先進,但是也有了對敵國本土進行核打擊的能力了。

東風5號,中國第一代地對地洲際戰略導彈,導彈全長32.6米,彈徑3.35米,起飛重量183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

他的成功發射,讓美國和蘇聯對於中國的封鎖更加的嚴密,因為美蘇兩國突然發現,這個一直在冷戰期間打醬油的傢伙貌似已經有了爭奪話語權的實力的,不過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兩個國家對於中國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沒有實力的時候你就是弟弟,有了戰略核打擊能力,那麼你就有資格和兩個陣營的老大平等對話了。

領導現在之所以對於李父開口說加大移民的程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已經有了可以為自己爭奪利益的資格了。

“恩,好吧,我這邊隨時可以加大移民的力度,澳洲那邊的關係已經打點的差不多了,只要不是集中在一個城市,出現意外的機率就不是很高。”李父間領導沒有解釋的意思,也沒有詢問,畢竟自己不需要知道過程,只要知道結果就可以了。

“今年我們要進行大規模的裁軍,將二線的部隊和一些工程部隊進行裁撤,到時候可以篩選出很多合適移民的人選,只要你那邊可以穩住移民渠道,並保證隱秘性,需要國內給予的支援你可以直接提出來。”

領導知道李父在移民這件事情上花費的精力和資金都是平常人難以想象的,事實上也是如此,李鑫和李武在創新科技公司的股份,每年帶來的分紅都有著幾千萬美元,要是這些錢全部用來發展李家在香港的生意,那麼在這幾年的時間,李家的生意絕對的比現在要大的多,可是這些錢大部分都消失了,李武因為對於金錢的感覺不是很大,也就沒有怎麼追問李父使用到哪裡。

李鑫則是因為自己現在無法將這些錢合理的花銷出去,再加上自己的勢力發展需要的都是暗處的黑錢,所以也沒有管分紅具體被畫到哪裡,反正不會短了自己的日常花銷的。

“如果說人數比較多的話,培訓起來還是很麻煩的,畢竟當地的交流都是使用英語,而且大規模的華人進入很容易引起當地人的主意,除非還是集中在澳洲的中北部,但哪裡現在還是處於半荒原的情況,基本上沒有什麼人煙和城鎮,移民過去的同胞在那邊很難生存的。”

“這個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可以在挑選好人員後集中在國內培訓,至於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生存,那更不是問題,不要說澳洲那邊那麼好的環境,就算是在艱苦的環境,我們也是可以開墾的。”領導對於李父提出來的問題並沒有太在意,一但需要,這兩個問題哪能叫問題。

再說了,過去的又不是故土難離的老百姓,而是在軍隊裡面挑選出來的退伍軍人,很大一部分還是工程兵,這些人可不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老百姓,在荒原中,只要有著足夠的自然資源,在野外建立一座城市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要是到,但年支援新疆建設的人,很多都是軍人,在朝鮮戰爭結束後,很多部隊直接就是成建制的被派遣到了新疆,然後有組織的在新疆開始了開墾建設,短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自給自足,並且還有一定剩餘的支援其他地方,總不能澳洲的環境比新疆的大戈壁還要荒涼吧。

“如果這兩個問題可以解決的話,我這邊是沒有問題的,到時候我會過來進行配合的。”李父點頭道,雖然還有有些疑問,畢竟澳洲中北部很多地方還沒有人類踏足的痕跡,甚至一度發生過野生動物泛濫成災,無論是袋鼠還是野兔之類的,在李父想來,新移民到達一個新的地方後,最好還是在城鎮中適應上幾年,然後再慢慢的擴充套件,而不是直接就挑戰野外的大自然。

其實這還是雙方意識上面的區別,在李父想來,加大移民的力度也就是從幾千人上升到一兩萬人左右,這麼多人雖然不算少,但是要想在澳洲安置下來,只是需要多花費一些資金和精力而已。

而老領導則是知道這次裁軍的力度有多大,在有了戰略核打擊的能力後,部署在邊境的近百萬常備軍就可以裁撤一部分了,這樣能讓國家本就緊張的財政可以鬆緩一下,還能加大經濟方面的建設,為國家增加一些底蘊。

如果不趁著這次機會將那些合適的退伍軍人移民過去,一但等這些人退伍回到家鄉,再次召集的話就非常的麻煩,而且還容易生出不必要的事端出來。

而在幾年的時間移民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人,這中間的風險還是很大的,要是集中在城市中,很可能會被當地政府發現端倪,要是將移民全部的打散到澳洲的各個城市中,那又有些違背這項計劃的初衷,畢竟是為了建立一個擁有華人傳統的聚集地,而不是讓移民過去的華人被當地同化。

所以在中央確定要在幾年內進行百萬規模的大裁軍時,領導的心思就開始活動了起來,雖然沒有和其他的領導商議這件事情,但是作為軍方的一位代表,這位領導還是有著一定的魄力的,而且這件事情涉及的範圍越小越好,只要給幾位關鍵的領導說一聲就好,這樣就算是出了什麼事情,到時候自己可以完全的承擔這方面的責任,而不會出現大的動亂。

80年6月,在威尼斯召開的七國首腦會議上,美國,西德,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這七個國家的首腦相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應對現在的經濟危機,其實說白了,就是討論如何應對產油國控制原油輸出的問題,畢竟這些國家的經濟很大程度上都要以來石油這種能源,如果產油國還繼續這樣的控制著石油的產量和價格,那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影響這些國家的經濟情況的。

這種情況不要說是北約的這幾個核心國家了,就算是印度阿三估計也不願意自己國家的經濟命脈被其他國家所影響,於是在這次的首腦會議上,幾國達成了能源需要獨立的協議,並加過各自國內核電站的建設和煤炭的生產。

雖然這個從大的方面來看對各自的國家都很有利,但是一心想要在任期內做些實際事情的卡特貌似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這種能源獨立的行為會傷害到背後財團,特別是那些石油財團的利益。

共和黨花費的多大的代價才獲得了石油這方面的專屬權,甚至兩美聯儲發行的美元也和石油進行了結算錨定,洛克菲勒家族為了石油方面的利益,甚至犧牲了自己家族的一位成員的政治生命,要知道,那位家族成員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副總統,在稍微推一下,很可能成為現任總統,而為了家族的利益,這位副總統直接被犧牲掉了。

這種情況下得到的利益,怎麼可能允許卡特這個傢伙給破壞了,再說了,石油方面的利益又不是我們共和黨一家的,要是到,你們民主黨背後的支持者也是有著石油方面的利益的,這麼損害金主的利益,你是不是不想繼續幹了。

其實卡特就是想要連任總統才會想要做些實際的事情的,畢竟現在美國的經濟確實處於低谷期,而對於軍費的投入卻一年高過一年,雖然已經從越南的戰爭中脫離了出來,甚至連那些戰爭老兵的撫恤金都削減了,但是對於尖端武器的設計研究卻一直在投入,那可是一筆數量龐大的金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國防部在知道中國成功的試射了洲際導彈,並初步擁有了全球範圍的核打擊能力後,就像是被獵狗追趕的兔子一般著急,直接向國會提出了增加導彈科研預算的申請,並且在那些軍工財團的幫助下,順利透過了這項特別預算,這讓卡特原本準備調整經濟的計劃再次的推遲,畢竟錢都被佔用了,還調整個錘子哦。

在回到美國的時候,卡特原本還以為會有人過來和自己進行談話,畢竟自己在七國首腦會議上損傷了背後財團的利益,但是結果和卡特想的並不一樣,並不是沒人談話就是好的,而是更糟,在一些朋友那裡,卡特得到了自己背後金主已經和共和黨達成了協議,這些人將否決自己的連任。

下一任的總統將會從共和黨的兩名候選人中進行選舉,一個是傳統的財團出身,喬治.布什,另一個就是演員出身的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該死的資本家,難道他們就不能想一下美國的整體利益,要知道現在蘇聯可是出於戰略進攻期,無論是東南亞還是中東,他們的勢力已經急速的擴張了,越南的變色還不能讓這些人警醒嗎?現在蘇聯人已經佔領了阿富汗大部分的地區,要是讓阿富汗也想越南那樣變成了紅色政權,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就會嚴重的受損。

如果還是繼續保持著石油和美元的捆綁,一但阿富汗變色,那麼蘇聯很可能會透過阿富汗影響到中東的局勢,到時候美國就會很被動,不在現在將石油的經濟作用佔比下調,到了出事的時候就是非常大的麻煩。

卡特的鬱悶於事無補,不過雖然知道那些財團不再支援自己競選總統,卡特還是想要繼續嘗試一下,畢竟支援自己的又不是只有石油和軍工方面的財團,而且自己在選民間的聲望還是不低的,和共和黨進行選舉競爭,自己勝利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不過回到美國的卡特並不清楚,自己將要面對的不止是雙方選舉的演講競爭,對方還有著一個在美國佔據很大話語權的勢力的支援,那就是情報機關,其中的代表就是中情局,在去年卡特否決了中情局的特別預算計劃後,這位現任的總統就已經被中情局暗中記了一筆,雖然拿總統沒有什麼辦法,但是備份一下總統的黑材料還是可以的。

而現在,在選舉的工程中,中情局的黑材料就佔據了很大的分量,因為卡特的打擊和雙方達成的協議,最終共和黨選出來和卡特競爭總統位置的是演員出身的里根,而布什則被當作里根的繼任者等待下一屆的選舉。

在一位中間人的介紹下,中情局的局長特納和里根見了一面,雖然不清楚雙方談論了什麼,不過在見面的不久後,里根就開始攻擊卡特在任期間犯下的一項外交失誤,也就是伊朗人質事件,而很多被共和黨控制的傳媒機構也是大肆的宣揚這件屬於美國的醜聞,雖然醜聞是屬於美國的,但現任的總統是卡特,在有心的引導下,民主也開始逐步的將這件事歸結到卡特的身上,最終導致的結構就是選票上面的差距。

雖然李鑫在美國,但是美國總統的選舉對於李鑫來說意義不大,自己又不怎麼關心政治,而且那位總統當選和自己的關係大嗎?又不是自己的朋友當選。

自己還是埋頭培養自己的下屬比較好,有那個關心選舉的精力,自己還是多發展幾個合作者或者情報鼴鼠吧。

在匹茲堡住了一個星期,這期間,李鑫已經發展了十幾名情報鼴鼠,這些人都是各個公司技術部門的成員,雖然不是出於領導的地位,但都是公司內部的技術骨幹,李鑫也沒有將他們發展成自己的下屬或者植入精神力種子,只是單純的催眠他們養成了寫日記和在家辦公思考的習慣,還是那句話,無意中洩漏的技術也同樣有價值。

在通知傑裡克每過一段時間就將這些技術人員留在家裡的技術情報複製一遍後,李鑫再次開始了自己的公路旅行,這次算是沒有什麼關於組織發展的事情了,屬於完全放鬆的公路旅行,如果在繼續思考如何發展自己的勢力或者情報之類的事情,自己遲早像前世一般的成為一個工作不斷的悲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