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1980

1980年,紐約,在曼哈頓華爾街的一處街角咖啡廳,李鑫正坐在一個幽靜的位置品嚐著自己的咖啡,這裡是很多白領休閒聊天的地方,每到中午休息的時候,很多在附近工作的人都會來這裡合上一杯香醇的咖啡,用來緩解自己緊張疲憊的神經。

別看這些金融精英們都有著很高的學歷以及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可在這個近乎殘酷的金融圈子裡面生存,他們面臨的壓力一點都不比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上的人小,雖然這些傢伙不用為自己的衣食住行發愁,但是那也是一時的,很多前一刻還是備受矚目的投資天才,下一刻可能因為自己的投資失誤而被老闆掃地出門。

很多人都患有失眠,焦躁,抑鬱等心理疾病,對,就是心裡疾病,在伯特教授等人的努力下,心理學終於徹底的脫離了精神以及神經學科,成為了一種單獨的醫學科目,這也就催生出來一種新的職業,心理醫生。

華爾街的這些有錢打工仔基本上都是這門新型醫學的病人,伯特教授在附近開辦了一家心裡診所,更追確的說是心理諮詢室,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學生有著一個可以實踐的地方,同時也是為了增加自己手頭的研究資料,好讓這門才興起沒幾年的學科快速發展。

李鑫就是跟著伯特教授過來紐約的,雖然前幾年自己也常來,不過那都是偷偷摸摸的過來,只有跟著伯特教授或者自己的叔叔等人自己才能有著合適的理由離開學校。

沒錯,現在的李鑫已經上學了,畢竟一致在家裡自學不是個事情,就算是李武他們知道李鑫的知識儲備已經遠遠的超過普通的大學生也是一樣的,沒有一個合適的學校作為過渡,將來李鑫想要讀大學就比較的困難,特別是那些頂級的常青藤,就算有著博朗家族的幫助也是一樣的,這些大學不可能給一個沒有學歷的人開後門,那樣也太過於明目張膽了。

雖然是在學校,不過李鑫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過去,私立中學,裡面接受教育的全部都是有著背景或者家裡條件很好,可以支撐起高昂學費的學生。

裡面的教學環境很好,各種已有的資源,只要教學需要,基本上都可以被應用到課時中,無論是才起步的計算機還是電子晶片,學校裡面都有著備份,同時還經常拿出實際的案例或者參照物講解書本上的知識。

不過這種教學氛圍下,學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輕鬆,這種頂級的私立中學是不存在快樂教育的,他們崇尚的是精英教育,一切以結果說話,無論你學習多長時間,需要背誦多少資料,只要你能掌握老師教授的知識就可以,可教授的知識量一點都不必中國後世的高中來的少,甚至是更加的困難。

在後世中國,高考時底層晉升上去的一條通道,雖然這條通道競爭的人數多了一些,不過還是可以改變一些人命運的,高考的時候大家就為了對付試卷開始拼命的定向學習,知識點還是有著一定規律可以找尋。

而這裡的私立中學,那些知識點都是這些教育大拿們根據現在社會的現狀才編寫的,很多時候幾個月就會更新一次使用的教材,而這些新出現的知識點不單單是讓學生們背誦下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這可就要了老命令,很多學生在課餘時間還要在圖書館翻閱相關的書籍,以便自己能夠理解課本上新出現的知識以及事件。

這些讓普通學生頭疼的學習任務在李鑫感覺就是很稀疏平常的,學校看得是學生是否掌握教授的知識以及最終的學分成績,但這些李鑫都可以輕鬆的達到,所以李鑫在入學沒多久就拿到了天才的特權。

只要李鑫能完成每個月的知識考核,同時達到幾個老師的綜合評定要求,那麼對於李鑫上課的時間學校也就沒有那麼多在意了,畢竟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學校背後的金主提供優秀的人才,而不是為了教學上課。

在李鑫已經明確的表現出遠超普通學生的能力時,為什麼還要約束天才的成長呢,讓其自由的發揮不是能成長的更快嘛。

就在李鑫再次拿起自己的咖啡時,一個中等身材的年輕人坐在了李鑫的身側,兩人的距離很近,差不多也就是一般椅子的間距,在點了一杯咖啡後,這名年輕人拿出自己的筆記本,開始在上邊寫寫畫畫,同時輕聲開口道:“先生,不知道你找我有什麼事情?”

這個時間點是出於上班時段,咖啡館並沒有多少人,所以青年的開口並不會引起什麼人的主意,因為壓根就聽不到。

李鑫抿了一口將剛剛拿起的咖啡,開口道:“威廉,你畢業後要從事的工作有些變動,我需要你重新進行準備。”

“不是fbi了嗎?好的先生,你請吩咐,不過現在在進行準備我不確定是否還來得及。”威廉雖然對於李鑫突然讓改變就業選擇有些疑惑,那會讓自己長久的準備都近乎白費,不過還是很恭敬的應從。

“不用擔心你準備不夠,這個部門和調查局的招收要求類似,而且他們更加的嚴格,不過他們很喜歡你這種精通數學和金融的天才,畢竟他們需要這樣的人才為他們搶奪到更多地財富。”

“先生,你說的是金融操盤嗎?可是這方面對於計算要求其實並不是很高,現在的股市金融還是操控在幾大財團的手中,無論是歐美還是亞洲方面,可操作性並不是很高。”威廉有些疑惑的問道。

雖然精通金融和數學的人很少,可並不是沒有,在現在冷戰的環境中,幾大資本團體很少會進行相互的攻擊,而對於蘇聯的陣營又沒有辦法攻擊,人家是計劃經濟,根本輪不到財團或者大資本興風作浪。

在這種環境下,自己能發揮的空間就不是很大,如果單純的是計算金融危機的到來或者經濟環境的趨勢變化,根本不用招收自己,已經有很多經濟學家計算出來了,那些大財團的智囊團裡有的是這種人才,就自己所知,自己的教授就是那裡面的一員,有時候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還會按照金主的要求,組團推薦經濟的變化。

前幾年的經濟回暖就是這些人的功勞,美國在石油危機的時候,美元和石油的繫結並沒有那麼牢靠,當時大量的美元迴流美國,讓美國的經濟形勢陷入短暫的危機,於是在這些經濟學家的商討中,制定了兩個能讓美國國力暫時緩解的政治。

一個是提高稅收,特別是那些高收入富豪的稅收,將集中在他們手中的大量財富分流出來一些,不說減少到美國財富的60%,只要能減少到70%就能大大的緩解美國現在的危機。

不過作為這些教授背後的金主,怎麼可能允許這種傷害自身利益的政策出臺呢,於是第二個計劃就出現了,那就是用美國的中產階級填坑,這個政策還是很可行的,畢竟沒有有著全世界最多的中產階層,他們的財富用來填坑完全是可行的。

於是一系列的政策就在這種背景下出來了,雖然讓美國短時間恢復了一些經濟實力,但是這些政策的出臺也讓卡特總統的經濟改革計劃以流產告終,等於是飲鶴止渴。

如果先生是讓自己加入這種行業的話,那麼就有些浪費自己的才華了,不是威廉自誇,金融操盤自己也就是才接觸,如果再實習一段時間,自己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計算能力以及對市場的敏感度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不是金融,是irs,我需要你正為裡面重要的一員,這對於我以後的計劃會有著很大的幫助。”李鑫看到威廉有些疑惑,於是直接說出了答案。

irs,全稱是internal revenueservice,中文名稱是美國國家稅務局,如果說情報部門是特權部門,軍隊是暴力機關,那麼美國稅務局就是特權暴力機關。

這個成立於1862年的組織,直接導致了林肯總統被刺殺,但是南北戰爭期間,為了更多的軍費以及政府開支,林肯強行通過了國稅局的稅警武裝計劃,允許稅警在遭到收稅抵抗的時候可以使用武力,同時將稅務局的薪資待遇和收到的稅務金額掛鉤,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財產的富裕以及資本家的憤怒,最終導致刺殺的發生。

不過林肯的死並沒有結束稅務徵收的嚴格,已經到嘴的肉怎麼可能放棄,那些稅警們又不是傻子,再說了,徵收更多的稅對於國家還是有著好處的,哪怕那些資本家在強硬也沒有辦法拿走已經屬於政府的內定收入,於是這個部門慢慢的就成了一個盤踞在美國上空的巨獸。

正面的對抗和逃稅是已經不行了,畢竟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面,那些企圖抗拒交稅的資本家或者黑幫以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稅務局可以有著自己的稅務軍隊的,於是,為了保證自己的財產不會因為稅收而少了一大截,那些資本家開始想方設法地做假帳或者開辦賬戶,讓自己的收入更加的難以被查到。

於是在最近十幾年,美國稅務局開始招收那些精通金融和數學的人才,用來對抗越來越狡猾的偷稅者,威廉這樣的人可以說正是稅務局急需的人才。

在清晰李鑫的目的後,威廉並沒有在過多的停留,而是在自己的咖啡杯下面壓了一張美元就離開了,這是李鑫以前定下的要求,除非必要或者有著重要的事情,不然就不要聯絡和接觸自己埋下的釘子,這些釘子在以後可以有著大用處的。

這次要不是自己的律師通知自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自己還想不到美國稅務局這個超級特權組織呢,之所以說是超級特權組織就是因為這個部門可以查詢很多事情和銀行賬戶,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調動情報部門以及警察局的配合,不然你以為後世那些黑幫為何一個二個的要使用現金交易啊。

還不是因為警察的追查和稅務部門的追繳,只要你無法合理的解釋自己的收入來源,那麼稅務局就會按照最高的標準來收繳稅務,你要是敢不交,呵呵,來,咱們武力說話,十幾萬工作人員有將近一小半是武力部門。

美國人無論是哪個階層,提起來稅務都是咬牙切齒的,當然,除了那些領著低保生存的貧困階層,其他的幾乎都會和稅務部門打交道,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只有死亡和交稅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的身份是什麼,只要你有收入,那麼就得老老實實的交稅。

哪怕你是黑幫或者毒販也一樣,該繳納的稅務一分也不能少,甚至要更加多,畢竟你無法合理的解釋你賬戶裡面的收入,那只能是採用最高的標準收取了,乖乖配合,一切好說,如果敢少繳,被查出來後,就不是補繳的問題,而是還剩下多少了。

在這個街角的咖啡館有坐了一會,將咖啡喝完後,李鑫才起身離開,自己還需要去餘藍家裡一趟,經過幾年的相處,李武和餘藍已經定親了,加上大家都算是身處異國他鄉,彼此之間的聯絡也更加的緊密。

在去年,也就是1979年的時候,美國和中國正式建交,同時為了對抗蘇聯的戰略進攻,美國主動向中國進行示好,在主權上承認了臺島性質問題,同時還斷絕了臺島和美國的外交關係,雖然只是法力上面的,不過這也算是外交上的一大進步。

因為蘇聯的支援,越南開始認不清楚自身的位置,感覺自己打贏了美國,又有著蘇聯的鼓動,覺得自己可以和中國叫板,在很多爭議的領土以及國內對華人的政策上開始炸毛。

然後在蹦了幾個月後,越南成功的把當時的幾位首長惹毛了,在發出了勿謂言之不預的外交辭令後,越南國內的反華浪潮還是一如既往,最終一場快速的自衛反擊戰就開始了,說是自衛反擊,不過當時國內可能對於越南的軍事實力有些高估,畢竟對方才結束和美軍的戰爭沒幾年,大量的老兵都在,於是用力有些猛。

在指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完全是按照牛刀殺雞的標準來進行的。

許司令擔任東線指揮,曾經擔任中國軍事顧問援助越南的楊將軍擔任西線指揮,因為考慮到越南的叢林游擊戰,國內定下來快速穿插,包圍殲滅的戰術,在進攻命令下達後,幾十個師按照作戰指令開始快速的突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戰爭從二月份開始到三月中旬結束,戰略威懾目的已經達到,一個多月的時間,從中國的邊境線快速的推進到了越南的首都河內,要不是上面的命令限制,河內估計都要被攻陷,將原本援助越南的各種物資全部收回後,軍隊開始陸續撤離越南。

這讓處於冷戰下風的美國看到了一絲希望,於是開始加大對於中國的示好,同時主動斷絕和臺島的外交關係,並開放了部分對中國禁止出口的技術以及合作,主動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餘藍的父親也是在這個時候被重視了起來,原本美國的計劃是將中國變成北約的另一個成員國,成為類似土耳其那樣的北約打手,結果中國的那些領導人一直使用曖昧的外交手段打著太極,一邊接受美國給予的各種示好,一邊將自己擺放在中立的位置。

直到美國發現自己一直被當作凱子一樣被耍,才放棄對中國的拉攏,同時結束了中美蜜月的時間,繼續對於中國各種禁運和限制,不過對於中國這種明顯有別去西方國家的外交方式,美國開始想找應對的方法。

於是招募了很多研究亞洲問題的學者,餘則成作為一個從臺灣調任到美國的外交官員,同時在年輕的時候經常和大陸對抗,對於中國有著很深的瞭解。

就被美國政府聘用為中亞問題的專家,專門解決關於中國以及亞洲方面的問題,特別是關於中國的問題,很多時候會參照餘父這些中國人的意見,在前年的時候,餘則成就成為了美國國際關係分析智囊的一員,同時一家人也搬到了紐約。

既然來到了紐約,那麼不去拜訪一下自己叔叔的這位岳父好像也說不過去,雖然這個關係有些繞,不過在美國這種很少見到家鄉人的地方,這層關係已近很近了。

餘則成他們現在居住在曼哈頓的一棟高階公寓,雖然趕不上在波士頓的住宅那麼舒服,但也不差,就是從獨立的住宅變成了酒店是的公寓住宅。

驅車前往的路上,李鑫又去了超市買了一些水果,雖然不是第一次上門,但空著手畢竟是不禮貌的,而且自己現在也不算是小孩子練,該注意到禮節還是不能少的。

說道買東西,不得不說李鑫現在已經考取了駕照,雖然美國的駕照考取規定,需要公民年滿十六周歲才可以進行車輛的駕駛,不過李鑫的個人資料是在香港,加上李鑫練武導致身體發育成熟,完全不像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而是比實際年齡大上幾歲,再加上有著伯特先生打招呼,駕照還是很輕鬆就拿到的。

將車子停放在地下停車場,李鑫提著兩袋子水果向電梯走去,不過在上電梯的時候,李鑫遇到了一個比較奇怪的亞洲人,之所以說有些奇怪,是因為這位亞裔男子雖然一副文質彬彬的學者打扮,同時還一臉和氣儒雅的感覺,可在李鑫的感知中,這位的警覺性一點都不必那些受過特殊訓練的情報人員差。

不過這跟自己關係不是很大,完全沒有必要去關注,這裡可是紐約,聯合國的總部距離這個街區又不是很遠,完全有可能是哪個國家的情報人員或者其他特殊工作者呢。

在上電梯的時候,兩人很湊巧的搭乘了同一電梯,貌似都是上c座啊,對方走入電梯後看到李鑫兩手都提著水果,很有禮貌的問道:“幾樓?”

“15樓,謝謝你。”李鑫點頭表示感謝,同時注意到對方並沒有再按其他的樓層,頓時感覺更巧了,大家去的樓層竟然相同,不會也是去拜訪餘則成的吧。

畢竟這種高檔住宅一層只有四戶,據李鑫瞭解,15層貌似只有餘藍家是亞裔,其他的都是白人,這樣看來,對方去餘藍家的機率很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