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發動機也是問題。埃及80架,美國採購一百架,剩下的也就只有20架了,用於超-7A的改進設計跟超-7B的技術驗證,都不夠……”

謝凱轉移了話題。

超-7B跟十號工程合併,到時候殲-10怎麼辦?

謝凱可不想看到雙發的殲-10那種不熟悉的東西出現。

就喜歡單發殲-10那種風騷的設計,雖然這玩意兒花了很多年的功夫,甚至一開始出來的時候外界都認為殲十是中國得到了以色列獅式戰鬥機的部分資料設計而來,實際上只有瞭解中國軍工的人才知道,那基本上沒有可能。

中國原本想要從以色列手中獲得預警機技術,結果吧,美國干涉,中國也就只能自己搞了。

專案多,分散經費。

可專案多,才能鍛鍊隊伍。

“發動機問題,你們不是都開始搞渦扇-10了嗎?不是說渦扇-6可以用了?”龍耀華還真沒想到,限制國內航空製造業的發動機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推力不足。超-7A最大起飛重量遠小於RD-33發動機開加力時候可以提供的81.4千牛的推力,也就是8300公斤,一方面為了保持機動性需要的動力,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在發動機跟不上的時候使用渦扇-6。”謝凱解釋著。

從國外引進發動機,容易被卡脖子。

當初RD-33發動機是趁著蘇聯人沒有反應過來,加上蘇聯軍工行業現在缺錢。

“有這樣的問題?”李明山也覺得事情嚴重了。

開始還以為國產發動機已經可以使用了。

一款戰機如果無法全部國產,在需要的時候,受制於人,那也是個麻煩事兒。

“對,所以鄭叔他們商量,想要集中全國航空發動機研究單位的技術力量,打造一款核心機出來。”謝凱直接把鍋甩給了鄭宇成他們。

全國技術大攻關,很多年都沒有出現了。

哪怕是他們之前搞大壓機,也都談不上全國範圍技術大攻關,一臺大壓機設計到的技術跟工業體系,遠沒有航空領域的裝備那樣廣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們的資金能支撐嗎?”龍耀華還真沒想到,謝凱之前說要他們幫忙,是這個。

現在404的人居然改變策略了,不再去挖人,也不再去花錢讓別的單位幫著搞,而是要自己搞這個,全國大聯動。

只要有充足的資金,高效的技術整合手段,出成果很容易。

當然,軍方必須滿足配套。

“資金不是問題。現在海軍那邊的專案不需要投入太多……對了,首長,能幫忙說說,把滬東船廠劃撥給我們嗎?”謝凱問道。

之前在阿曼的時候他就在琢磨這個事情了。

回國後,把滬東船廠拿下,先搞大型的商船。

至於搞航母什麼的,那個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現在根本就沒法搞,只能預研。

航母需要的技術,那甚至比航空產業更加龐大複雜。

航空系統甚至都只算是一部分。

“那個再說,先解決你們目前的問題。你們難道都沒有覺得自己單位插手的專案太多了?”龍耀華有些跟不上謝凱的這種腦迴路。

明明說戰機的事兒,怎麼又跳到造船廠了?

“戰機就這麼回事兒,基礎現在有了,錢也是給足了的,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謝凱無奈地搖頭。

時間是他們最缺的。

國外有著龐大的科研體系,要搞一款戰機,這也得十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現在哪怕有著謝凱的金手指,氣動佈局設計,整體需要的技術什麼的可以不用花費太多的心思,只要經過試驗,論證設計是否可行就好。

各種基礎專案,這不是謝凱隨變說幾句究竟解決的。

哪怕是一個材料配方,給出來了配方,沒有經過大量的試驗,在什麼時候什麼樣的溫度,生產工藝是什麼樣沒有確定,得到的結果,都是不相同的。

“你們跟中科院那邊不是也在合作嗎?”

“嗯啊,我們又挖不動中科院的院士,只能合作了不是。”鄭宇成一點都不覺得他們挖人是件不光彩的事兒。

反正為了技術,他們完全是不在乎得罪不得罪人。

404需要恢復原來的繁榮,少不了技術大拿。

可中科院的院士,他們確實想要挖,問題是,根本就挖不動。

龍耀華覺得不能跟404的人一起了,要不然早晚會被氣出心臟病的。

“對了,聽說你們在把人往祁連山轉移啊。”正要走,突然想起秦飛那邊打報告說404的人太過分,不和諧,不團結什麼的。

意思就是設計開發運-10跟衍生型號的708飛機設計所被搬遷走了。

這事兒謝凱看著旁邊扭頭看別處的鄭宇成跟汪貴林兩人,他自己低頭不語,事情不是他搞出來的,肯定沒法解釋。

一時間,小會議室裡面陷入了壓抑的氣氛。

“首長,熊廠長來了……”恰好,熊宏元過來找鄭宇成他們,打破了屋子裡面的氛圍。

熊宏元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跟副廠長陳弼之以及一向都很少見到的總工趙斌。

謝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這只蝴蝶的原因,所以132廠才有了這麼一個總工程師,那是之前絕對沒有聽過名字的,不過也絕對是一個牛人。

見132廠的高層聯袂而來,謝凱還以為他們也是為了說十號工程跟超-7B合併的事情。

“正好大家都在這裡,超-7A現在是不是開始投入批量生產……”熊宏元開口,讓謝凱松了口氣。

超-7A生產的樣機不少,雖然飛行效能不差,不過並沒有載入武器系統等,現在生產出來的,基本上都是一個殼子裹著發動機,再加上一些簡單的操控系統。

龍耀華兩位不知道具體情況,這是132廠跟404的合作。

鄭宇成看著他,“埃及那邊在催了嗎?”

“一直都在催。他們要求載入武器系統,儘快投入生產。”趙斌解釋著,“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生產,在滿足殲-7跟強-5生產的同時,我們每年只能生產40架左右。算上美國人的訂單,超-7A至少需要三年半的時間才能完成。”

“四年半才能全部完成?”謝凱急了。

跟美國人的蜜月期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就得結束了。

不提供一批戰機給美國人,怎麼能引著他們往偏了的科技樹上去消耗資金跟時間?

“對的,這已經是我們最大的產能了。如果要加快速度,就必須得擴充套件生產線……”趙斌看著謝凱,回答到。

顯然,他清楚謝凱說話的分量。

132廠擴建生產線,自然得404先墊付資金。

“現在擴建生產線也來不及啊。”鄭宇成皺著眉頭說到,“之前你們不說,合同上交付期是18個月,你們生產超-7不是挺快嗎?”

跟美國人簽訂的合同確實是18個月。

但是鄭宇成他們都把尚未開始交貨給埃及人的訂單忘記了。

謝凱又沒有去看合同。

當初埃及人給了16億美元,從中國採購了359坦克的組裝線,同時也採購了超-7A的組裝線。

其中,40架在中國組裝,40架在埃及組裝。

合同簽訂後,裝備款就打了一大部分,中方的技術人員開始幫著埃及真正與製品部開始建設組裝工廠。

“埃及人的訂單,我們必須交付完成,另外,還得跟蘇聯那邊聯絡,再採購一批RD-33發動機。埃及人現在跟美國走得近,備用發動機他們搞不到。”謝凱愁死了。

原本還愁著200臺發動機用不出去。

現在卻發現,根本不夠用。

蘇聯人不是傻子,這個時候送上門去要發動機,要麼就不提供,要麼就是死命加錢。

就如同當初國內渦扇-10尚未研制成功,殲十的發動機使用俄羅斯進口的AL-31發動機,最後渦扇十成功了,老毛子不樂意了,發動機漲價不說,還捆綁賣了一批蘇-35給中國……

他們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忘記了他們已經不再是蘇聯時代的強悍北極熊,居然還吹噓有了蘇-35,中國的殲-20都可以下馬了……

“渦扇-6甲不是可以用嗎?”汪貴林負責生產方面,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渦扇-6雖然說搞出來了,長待機試驗到現在尚未完成呢。

“出口的絕對不能用渦扇-6,這是我們自己的發動機,出口的,最好是用RD-33。如果老毛子漲價太過分,就不要他的。”

對於謝凱他們討論的,熊宏元等人只能聽著。

發動機廠在404手裡,進口的發動機也是他們搞來的。

“實在不行,埃及人的就先拖一拖,先提供零部件給他們,他們自己組裝……”鄭宇成覺得,美國人才是大客戶。

美國人採購了,先讓埃及人等一等,也不算不厚道。

畢竟埃及人給的價格,一架飛機少200萬美元。

“不對啊,之前趙坤西副廠長管這些事兒的時候,就沒有這麼慢的產能……”謝凱突然響起。

總覺得哪裡有問題。

以前跟404合作的生產,是132副廠長趙坤西在安排,這次居然連他們黨高官李文正都沒有看到。

“他們忙別的事情呢。”熊宏元臉上的尷尬一閃而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