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喝水。”把謝凱領進辦公室,鄭宇成親自給他倒了一杯水,兩人在胡楊木打造的沙發上坐著。

“武器專案,誰都想搞,國家也需要先進武器裝備提升國防實力。問題是,先進武器專案的技術難度大,消耗資金多,大家都沒獲得多大突破。效能不夠先進,軍方也不會要啊。”鄭宇成見謝凱這小子不開口,心中暗罵,主動開了口。

這小子太不厚道,勾起自己的興趣來賣關子。

“如果美帝把F14賣給軍方,軍方買得起不?”謝凱端起搪瓷盅,喝了口水,問著鄭宇成。

鄭宇成一下子愣住了。

越是先進的武器裝備,用到的先進技術、先進材料也就越多。

如此一來,價格自然就極其昂貴,以目前軍方每年那點可憐的經費來說,實在是裝備不起F14這樣價格昂貴的戰鬥機的。

“所以,武器裝備,並不是越先進越好,而是實用。”謝凱很滿意鄭宇成臉上的那種錯愕。“能夠縮小跟外國的技術差距,不斷追趕,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技術基礎不好,直接上先進專案,要麼很多年出成果,幾十年搞出來,也就落後了;要麼技術引進,可國外根本就不會出售太先進的技術給咱們……”

“你直接說想要搞啥嘛。”鄭宇成恨不得一巴掌把這小子腦袋拍碎,然後自己看他的想法。

太讓人鬧心了。

“坦克!火箭炮!直升機!”謝凱的想法不少。

前期沒法參與到戰鬥機那樣龐大的專案中去。

“617跟541兩家都搞坦克。541大部分生產能力轉到了民品生產上呢!咱們再搞坦克,合適?何況,我們只有59式坦克的技術,沒法跟617比啊。”鄭宇成搖頭苦笑。

果然是小孩子,考慮的就不是太過周到。

搞軍工研究,光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

基地有技術,卻是幾十年前的落後技術,也沒有多少技術人員。根本就沒法跟617去競爭。

“如果我們研究出來的59式改型效能超過617最新式坦克呢?我們不跟他們競爭,只改型,提高59式的作戰效能跟戰場生存能力……”謝凱說道。

原本他是打算讓自己老爸以這些為晉升資本,逐步推出。

老爹在紅旗機械廠,沒有基地總部支援不行。

紅旗機械廠一萬多人,不少的都是技術工人,專門搞設計研究的並不多。

而基地裡面卻有大量各個工業部留下的技術設計人員。

“你爸不是都把59坦克改成了軍用挖掘機?你這是要跟他唱對臺戲啊。”鄭宇成一臉的不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謝建國清楚,謝凱這想法是想要去獲得國內龐大數量的59坦克改型的訂單。如果能提升59坦克的作戰效能,又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軍方自然會樂意的。

“給他提過,他說我小孩子瞎想,不務正業。”謝凱沒有說老爹的挖機都是自己弄出來的。

“喲,瞎想?如何瞎想的?搞軍工技術嘛,就是要敢想。如果當年不是敢想,誰能弄出來可以毀滅地球的蘑菇彈?”鄭宇成興趣更大了。“說說你是如何瞎想的唄。”

謝凱天馬行空的想法,讓龍耀華跟趙興邦都是讚不絕口呢。

誰敢說裡面就沒有可以實現的東西?

“很簡單,給59坦克裝上125口徑的坦克炮!”小身板扛大炮,這是59式最瘋狂,最喪心病狂的魔改。

扛上125毫米大炮的59坦克,配套頂級的電子作戰系統等,戰鬥力甚至不會比西方的主流坦克差太遠。

聽到這話,鄭宇成的眼睛瞬間瞪大。

這瞎想,太TM瘋狂了。

不過,怎麼覺得這麼帶勁呢。

口徑愈大的炮,威力越大,自然是不需要說了。

鄭宇成不特別瞭解技術,也不知道在59坦克的小身板上面裝上這樣大口徑的坦克炮是否會因為開炮的時候後坐力太大讓坦克翻車。

他覺得,這樣的想法,應該實現。

要是這樣,軍方的人肯定會高興的。

“國內可沒有這樣大口徑坦克炮的生產技術,你這想法要實現,還得搞坦克炮啊!”鄭宇成有些為難地說道。

“之前的WZ-122型坦克可是準備裝備120毫米滑膛炮,基地不是有技術儲備麼?”謝凱問著鄭宇成。

鄭宇成的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你小子好像對咱們基地的各種秘密很瞭解?”

“這又不是啥秘密,當初我們還幫著搬了圖紙呢!”謝凱不屑地說道,“那時候我才9歲,聽到兩個搬運的人說,這麼先進的專案不搞下去,可惜了。要是能搞出來,美帝蘇修的坦克都不是對手……然後我就記住了,所以對坦克也就有了興趣……”

這話謝凱到沒有說假話。

WZ-122型坦克,是六十年代中期的專案,主要針對的目標就是蘇聯T54/55/62/以及美國M60跟當時近期內可能出現的中型、重型坦克,性能指標遠遠高於69式坦克。

不過由於技術跟資金的限制,性能指標太高,加上當初國際上主流坦克炮是線膛炮而不是滑膛炮,中國的材料跟機械加工技術都不過關,最終不得不下馬。

原本就聽過,可惜謝凱並沒有覺得什麼。

現在重生了,怎麼可能不利用?

國內的125毫米滑膛炮是八十年代中期引進蘇聯T72坦克之後,對其裝備的2A46型125毫米大口徑滑膛炮進行研究之後開發出來的。

同時國內依然在WZ-122坦克122型滑膛炮進行完善,最後搞出來的120毫米坦克炮,各種效能跟德國豹2坦克120毫米滑膛炮不相上下。

可惜,120毫米沒有足夠的資金研發加上後勤補給方面的考慮,研製完善也比125坦克炮晚了太多。

在最先進的主站坦克選型上,國內依然採用效能更成熟的125毫米坦克炮。

當然,這或許也跟國內大炮兵思想的影響有關,口徑越大,威力自然越大。

“……”鄭宇成面對謝凱的解釋,他無話可說。

根本就沒法反駁。

基地確實有這方面的技術儲備。

“所以,我覺得還是可以搞的。只要把125毫米坦克炮搞出來了,裝到59坦克上面,這威力絕對不會小,畢竟現在咱們的技術可比六十年代要高很多。”謝凱忽悠著。

他知道新一代的坦克炮最為關鍵的兩種技術——電渣重熔、身管自緊兩項技術才是關鍵。

總不能等到以後有了技術再搞不是?

慢慢搞著,總比等著強。

“這倒也是,這個可以跟他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搞。”鄭宇成點頭稱是。“火箭炮有什麼搞頭?直升機那玩意兒,咱們也只有直-5的技術……”

“火箭炮這玩意兒,還是以五九坦克底盤為基礎來搞,這個技術難度不大。主要就是得研究更遠的射程,更大的威力……基地裡面也有基礎技術,然後把發射架裝到底盤上面……”

國內的火箭炮,那可是世界第一的。

不過現在還沒有達到先進技術的那種程度。

火箭炮研制成功,就可以有技術向著導彈方向去搞,基地這麼多人,總得有足夠的專案才行。

謝凱也不希望基地最終再回到原本的老路上面。

鄭宇成當主任的時候,一直不停地在努力想要拯救基地,不過他的想法沒有改變,不願搞民品,一直就想要搞軍品,所以基地一直不死不活地熬著,就靠著其他的單位給一些加工訂單……

“直升機呢?直-7的技術太差,效能落後,搞出來軍方也不要。”鄭宇成皺著眉頭說道。

基地裡面都是老技術基礎。

“我們不搞運輸直升機,搞武裝直升機,專業化的武裝直升機。跟坦克配合作戰,弄全套。領導啊,您想想,坦克在前面開路,武裝直升機在上面保護,火箭炮在上百公裡的後面躲著進行支援,這仗打起來就容易了。前面打得差不多,沒有什麼威脅的時候,再派出運輸直升機,把我們的軍隊給運上去打掃戰場……”

現代化的戰爭,將會在海灣戰爭中讓世界震動。

蘇聯的鋼鐵洪流,已經不再符合發展模式。

這一點,謝凱清楚,共和國軍方的思路依然是蘇聯模式。

畢竟蘇聯在81年搞的西方-81軍事演習把整個世界都嚇尿了。

蘇聯的鋼鐵洪流,讓整個世界都顫抖。而中蘇邊境,蘇聯的鋼鐵洪流還沒有撤走,共和國整個北方邊境都受到威脅。

“當然,如果有更先進的戰鬥機在更高的空中保持著制空權,這戰爭就更容易了。”謝凱幽幽地說道。

戰鬥機這玩意兒,現在基地根本沒法插手進去。

等到九十年代如果有機會,基地的資金足夠多,就直接往有隱身戰機的技術方向去發展。

立體作戰,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謝凱的想法,根本不會受重視,但是鄭宇成就不一樣了。

他從戰場下來,瞭解戰爭,跟軍方大佬們關係也好,說的話自然會引起重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