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那邊什麼態度?之前他們提了一次,後來一直都沒有動靜了。”汪貴林親自給熊宏元兩人泡上茶後,對謝凱問道。

眾人都向著謝凱看去。

雖然說基地現在錢不少,可到目前為止,專案也是不少。

戰機專案,一直都沒有搞到新的來源。

“巴基斯坦確實比較迫切,美國人的F-16不僅價格高,而且交付方面有著很大的問題。印度從蘇聯引進的米格-29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在談引進生產線的問題。”謝凱說道。

鄭宇成最見不得他吊人胃口,“別整那些沒用的,說重點。浪費時間!”

鄭宇成的態度,讓熊宏元跟霍海源兩人更是驚喜。

孫道乾那老家夥沒忽悠人,告訴他們的都是實話,值得交往。

要是謝凱跟管理委員會沒有那麼好的關係,他們就麻煩了。

“巴基斯坦想要戰機生產線,不過瞧不上我們的殲-7,也瞧不上殲-8,如果這兩款戰機國內會出售生產線……”謝凱不屑地說道,“他們擔心我們無法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戰機。”

“不是搞新專案?”熊宏元終於找到插話的機會了。

“是搞新專案,我們基礎不行。殲-8II專案跟美國合作,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成功。他們肯定拿不到,畢竟我們國內改造的也只有50架。米格-25跟米格-29,我們國內都沒有任何戰機可以防禦。更不要說圖-22M逆火轟炸機。熊廠長,說句您不愛聽的,殲-7那樣的戰機,如果不精心大幅度的設計改型,不解決質量問題,真心沒有誰想要。”謝凱的話,讓熊宏元跟霍海源兩人都是尷尬不已。

殲-7的生產質量問題,確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蘇聯人還有一種重型戰機,蘇-27,目前已經開始裝備部隊了,國際上還不知道這個訊息……”謝凱說道,“聽說印度人也在謀求引進這樣的戰機。”

霍海源很想問謝凱是怎麼知道的。

國際上都沒有公開,他是如何瞭解的?

見到鄭宇成等人都沒吭聲,也果斷不問。

“說重點,重點!你小子皮癢了?非得吊人胃口。”鄭宇成可沒有耐心。

“重點就是,他們想要合作搞,但是擔心我們的技術太差,無法提供讓他們滿意的。一開始的想法,是讓我們先設計出圖紙,他們論證分析後,再決定要不要投資。”謝凱說道。

“那不是扯淡嘛!想啥好事兒呢。”鄭宇成一臉不屑。

熊宏元等人也開始愁了。

“所以,這樣的合作方案肯定不行。經過我耐心地說服他們,他們覺得我的提議比較可行。”謝凱不要臉滴說道。

就連白彥軍都看不下去了,“你小子別往自己臉上貼光,說了這麼多,有啥乾貨?怎麼像葫蘆那個傢伙,整天水的不得了,我們的正事兒不寫,好像整天都是吹牛啥的……”

“葫蘆不要臉唄。我可比他要臉多了。”謝凱一臉鄙視,“葫蘆給我我提供了一個方案,就是以殲-7為基礎,利用我們在伊拉克人手中獲得的那架F-14的航電系統跟火控系統來進行升級,搞一款用於跟F-16這樣戰機進行高低搭配的飛機。當然,效能必須是儘可能接近三代戰機,價格還得保持二代戰機的水品。”

“這不可能!提供這方案的,簡直是胡說八道。接近三代戰機的效能,二代戰機的價格,這不虧本?”熊宏元不知道謝凱口中的葫蘆是誰。

當即反駁。

那混蛋絕對不瞭解情況,這不是坑人麼。

謝凱看了他一眼,嘆了一口氣,“那貨不能得罪,要不然,讓你下一刻就死了,盒飯都領不成。”

“行了,說正事兒呢。”汪貴林無奈,這越說越偏得厲害,“你準備如何解決?”

“這得看他們。他們解決不了,我們這合同,估計也就沒希望了。”謝凱指著熊宏元跟霍海源說道,“霍總,您覺得這方案如何?”

霍海源沒有想到謝凱問自己。

一開始,他們也對整個專案沒有太多的瞭解。

現在謝凱問他,哪裡有什麼準備。

“他們要這戰機的用途是什麼?航電系統跟火控系統,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困難的。”霍海源說道。

“防禦。擁有突出的中低空和高亞音速機動作戰能力;較好的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較大的航程、留空時間跟作戰半徑;優良的短距起降特性跟較強的武器掛載能力……”謝凱說出了關於梟龍的特性。

梟龍戰機,如果從一開始就按照最後設計出來的性能指標高,殲十出現的時間不僅會提前,甚至會有更大的效能提升。

“這些都沒有具體資料啊。”熊宏元不明白,這種說辭,謝凱怎麼說服了巴基斯坦人。

鄭宇成他們也清楚這點,根本就沒有具體的性能指標。

要研發,一旦專案搞出來,這裡面扯皮的東西就太多了。

“所以這得三方共同談判討論,選著一個最低的成本,最合理的技術性能指標。同時,我向他們保證過,研發經費不超過5億美元。”謝凱說道。

“啥玩意兒?5億美元?這麼多?”

“什麼?5億美元搞這樣一款新戰鬥機?”

顯然,基地管理委員會跟蓉飛的人,驚呼都是不同的側重點。

鄭宇成等人覺得,五億美元已經是非常龐大的一筆錢了。基地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哪個專案有這麼大的投入,那可是十多億的軟妹幣。

而熊宏元跟霍海源兩人則覺得不可能。

用5億美元來開發一款效能無限接近3代戰機的戰機,完全沒有太大的可能。

雖然國內開發戰鬥機的成本遠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便宜,但是這個價格,幾乎沒有太大的可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5億美元。兩位,雖然我知道你們覺得有些天方夜譚,認為我們對於戰機研發專案並不瞭解。但是我覺得,5億美元,完全足夠。”謝凱說道。

梟龍戰機的研發經費,一共只用了4.5億美元。

還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那時候,美元已經貶值不少,購買力下降很多了。

“這沒有可能的。”雖然沒有承認心中認為謝凱一個小孩子根本就不懂,在這裡瞎說,但是霍海源卻依然不願意就此作罷。

“你們132廠跟611所不用出資,自然覺得越多錢越好。同志,咱們現在還是處在艱苦奮鬥的年代,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有專案,可比沒有專案要好。”鄭宇成覺得,五億美元,已經足夠了。

很龐大的一筆經費了。

“可這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了。從設計到試飛等,還有航電系統,火控系統等的研究……”如此龐大的一個戰機專案,從材料到成品,需要研究的實在是太多。

5億美元,不夠。

國內僅僅是搞50架殲-8II,加上五套備份系統,就花費5.5億美元。

他們現在要搞的,在某些效能上甚至要比殲-8II更優秀。

“其實,這個經費,只要嚴格控制,並不是太大的問題。以殲-7的現有技術為基礎,這樣一來,就會極大地降低成本。甚至,可以把你們承擔的十號工程的一些論證技術用到這裡面來。”殲十應該是已經開始立項了。

梟龍戰機完全可以如同他們搞坦克那樣,把一些技術先用來論證。

用一份成本,開發兩套技術,這樣成本就更低。

熊宏元有些驚恐地看著謝凱。

十號工程,可以說是絕密工程,就連在他們單位內,知道這個工程的人,也很少。

謝凱是如何知道的?

看著兩人驚恐的眼神,謝凱神秘地一笑,“不要問我如何知道十號工程的,反正不會是你們洩密。”

不是蓉飛的人洩密,那麼,謝凱能知道這個,顯然就是來自上面。

“我們359坦克專案,跟目前的戰機專案差不多。很多的技術,都是用來論證國內新一代坦克的技術,以359坦克技術為基礎,開發更先進的技術用於國內。新的戰機專案一樣,國內不使用,只作為外銷。”汪貴林對著兩人說道。

兩人顯然不相信他們的話。

汪貴林的話,讓謝凱想起了當初梟龍戰機立項時候,國內的想法。

最主要有那想法的,應該就是蓉飛。

索性今天就把那理由拿出來忽悠他們。

“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主力戰鬥機都是老式超音速輕型戰機,比如,米格-21、殲-7、強-5或幻影-3、幻影-5等。這些戰機的使用壽命,很快就會結束。西方可以更換這些戰機的新型戰機,所有問題就是昂貴,這些使用者考慮的主要問題就在價格方面……”

明知道梟龍出口的形勢不會有想象的樂觀,謝凱也清楚。

改掉梟龍戰機的缺點,這款戰機在國際上將會有著非常強勁的競爭力。

“專門開發一款外銷戰機?”熊宏元跟霍海源兩人有些興奮地問道。

國內目前連殲-7跟殲-8都裝備不起幾架,每年生產少量,確保生產線不被廢棄,並且對戰機進行進一步的技術改型,提高效能。

開發出外銷戰機,遠比開發國內使用的戰機更有前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