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122毫米口徑跟155毫米口徑的爭論,所有人都清楚,這不是為了這個專案,而是國內大炮兵思想的影響。

謝凱第一次直觀地看到關於火炮口徑之爭。

一開始,就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誰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想法。

122毫米口徑的那是保守派,這種口徑的火炮在國內使用更成熟。

155毫米口徑的火炮在國內那是明星,哪怕比152毫米口徑只大了3毫米,對於擁有大炮兵思想傳統的國人來說,威力肯定也更大。

哪怕155毫米口徑的火炮在某些時候甚至不如152毫米口徑的威力。

軍方首長同樣也是這樣的心思。

火炮的威力,從紅軍誕生開始,就一直是軍方首長們心中的一道梗。

那時候敵人都是飛機坦克大炮,紅軍卻是大刀長矛,吃了多少火炮的虧,根本沒法向外人解釋。

從那以後,國內在火炮的發展上面,就變得遠超整個世界的積極。跟西方國家關係改善後,甚至引進了很多關於火炮方面的技術。

電渣重熔,身管自緊,長身管製造工藝,先進火控系統等等。

所以才有後來遠遠領先世界的PLZ05式155毫米52倍徑自行火炮。

看著這些傢伙對於口徑爭論不休,他原本指望透過他們來確定採用多大口徑的火炮的願望落空了。

大多數人都崇尚大口徑火炮,口徑越大,威力也就越大。

當然,需要的技術,也是更高的。

炮彈的裝藥容量,發射藥的效能穩定與否,都關係到射程,威力。越大的炮彈,在發射時候產生的後坐力也就越大,這一點誰都清楚。

現在如果搞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技術難度遠比直接搞122毫米的要難很多。

“我們這種火炮既然定位在出口方面,就得考慮可以發射北約國家炮彈,否則,將會失去很多的市場……”曹雲陽見關於口徑,大家都是僵持不下,誰都不願意放棄。

就連基地裡面的人,也分為兩派,開始從側面來讓自己的話更可信。

鄭宇成笑著點頭,“所以,155毫米口徑是更合適的,西方壓制火炮,口徑只有105、155、203三種,273都是用於多管火箭炮的。我們如果上203毫米口徑火炮,技術難度太大……105的威力還不如坦克炮呢,所以最合適的就是155口徑。利用152毫米口徑改進一下,就能搞出來……”

“我們還是看看小謝怎麼說吧。”齊遠志跟白彥軍兩人對於火炮並不感興趣,一直都是冷眼旁觀,汪貴林想要讓兩人幫著說話,他們都搖頭拒絕,無奈之下,汪貴林把火燒到了謝凱身上,“畢竟專案是小謝提出來的。”

謝凱最開始也是糾結,要不要搞出可以發射西方制式炮彈的火炮。

可以發射西方制式炮彈,對於這些火炮來說,市場銷售情況肯定會好不少的。

沙特,科威特這些採購了國內PLZ45式155毫米自行火炮的國家,都是要求可以發射西方炮彈。

原本他們都是配備的北約裝備。

上155,難度實在太大。

“北方兵器工業那邊好像有個155毫米口徑的自行火炮,他們從國外引進了技術,不知道到了什麼程度。”謝凱沒說先搞多大口徑,而是對眾人問道。

曹雲陽疑惑地看著謝凱,這跟北方兵器工業那邊的火炮專案有什麼關係?

“你的意思是從他們手中搞技術,我們直接上馬155毫米口徑?”鄭宇成知道謝凱這小子經常是打別人技術的主意,以為他又是這樣的想法,臉上變得歡喜起來,“沒問題,要啥技術,我都去弄回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弄回來幹啥?人家都搞了幾年了,我們再去插手,算是怎麼回事兒?”汪貴林不樂意了,“咱們積攢點家底也不容易。”

“我說你們兩人也挺無聊的,人家小謝都沒說又爭起來了。先聽聽嘛!”白彥軍有些受不了。

早知道就找個藉口不來看熱鬧了。

搞這東西,有啥意思?

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兩人向著謝凱看去。

謝凱提這個,不是沒有目的的。

“既然北方兵器工業在搞155毫米口徑的炮,我們幹嘛去跟他們搞同樣的專案?”謝凱說道。

鄭宇成急了,“什麼口徑的炮,現在都有人搞呢!”

他就擔心謝凱不支援自己,謝凱的話,可是很關鍵。

白彥軍跟齊遠志兩人對這東西不感興趣,一個想搞天上的,一個想搞海上的。

“122毫米榴彈炮,五十年代國內就有技術了,這些年一直發展,技術更穩定。”謝凱慢條斯理地說道。

“我們得考慮客戶彈藥配套的問題!”鄭宇成強調著。

謝凱見他如此好心地為客戶考慮,臉上浮現出了無奈的笑容,老家夥想要搞大口徑,這種話都能從他嘴裡說出來,實屬不易了。

“彈藥問題,客戶自己會考慮。我們國內儲備的炮彈很多,完全可以廉價賣給他們……”汪貴林不樂意了,“國內庫存,多少年才能用完?那可都是錢啊!”

之前國際局勢緊張,國內的軍工系統一直都在緊張忙碌地生產。

子彈,炮彈這些東西,國內庫存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用完。

謝凱也清楚這一點,他倒沒想過這樣的問題。

“消化我們國內一部分庫存,也是好事情。再說了,說什麼後勤問題,我們潛在客戶都是蘇聯制式裝備跟北約制式裝備都在搞,他們現在不會考慮這樣的問題。真有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再搞就是了。”謝凱說道。“現在就上155,一方面我們的技術儲備不足,難度太大;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這專案弄完,以後搞啥?”

聽到說後面還有專案,鄭宇成也不再強調得搞大口徑。

“這次算是積累經驗,122毫米搞出來,效果好,再搞更大口徑的,如此一來也容易,更能獲得客戶的訂單。”謝凱進一步說道。

122毫米口徑自行榴彈炮,確實不屬於西方制式火炮。

不過這就不能表示沒有任何的市場。

很多小國家,根本就裝備不起155毫米口徑的重型火炮。

122毫米口徑火炮,就已經屬於戰略級了。

賣了炮,再賣彈藥,彈藥這東西是消耗品,完全就是一個長期的買賣。

不能讓前面那些年代國內製造的炮彈放在那裡生鏽不是?

或者學著朝鮮,炮彈多的沒地方使用,直接用炮彈來處決犯人?這樣的事情,在國內根本就不可能出現。

“那就搞122口徑的?”曹雲陽有些不甘心。

他原本就是搞152毫米口徑的火炮,現在跑到404基地來搞122毫米的,這不是越混越回去了麼。

“對,就122毫米,搞39倍徑或者45倍徑的身管長度。”謝凱點頭說道,“這得看我們國內的製造技術。這個專案,最好是儘快能有成果。”

“要不我們直接從70式的基礎上改進?”黃愛民問道。“如此一來,就會容易很多。”

“不,70式自行火炮太過簡陋。”謝凱搖頭說道,“我們得考慮後續的發展,不能只是考慮這樣一個專案。”

“採取新設計的底盤如何?”曹雲陽問道。“我們裝甲兵研究那邊搞出了一款新的自行火炮底盤,目前還沒有使用者。”

鄭宇成看著謝凱。

沒有使用者,誰能保證這玩意兒靠譜?

他們現在可是奔著出口去的,各種技術都是國內最頂級的。

“可以。我們這款火炮,都是採用國內最頂級的技術,主要目標是國外客戶,當然,也針對我們自己的客戶……”謝凱說道。

曹雲陽說的那款新的底盤,也不知道是不是PLZ45使用的底盤。

要真的是那東西,以後搞155就容易了。

“我們這邊的要求,已經表述清楚,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吧?”見沒有人再有意見,汪貴林開口問道。

曹雲陽等人都是點頭。

無論他們願意不願意,人家404掏錢,404的人決定搞122毫米口徑,他們自然也沒有意見不是?

有意見人家也不會在意。

這些人不行,就換一批人。

反正人家不在乎,國內火炮專家也多。

“下來之後,希望大家能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方案出來後,就直接開始按照方案整樣車。”鄭宇成開口說道。

其他人不由傻眼,“不用進行方案論證?不需要上級批覆?”

“方案剛才不就論證了?你們也沒有覺得不可行不是?”鄭宇成對著發問的人說道。

一幫人完全傻眼了。

404搞專案,就這樣簡單?

“至於上級批覆,我們又不需要上級首長撥付經費,哪裡用得著批覆?他們同意我們得搞,不同意,我們還是得搞!散會!”鄭宇成說完後,就起身向外面走去。

謝凱跟著追了出去,他怕被這幫子技術人員圍起來,各種問題,很容易露出馬腳的。

“幹啥呢!這裡沒你啥事兒了,你可以回去繼續睡覺了。”鄭宇成不滿地對著拉住他的謝凱說道。

“老鄭,不是說好了,帶我去槍械研究那邊?”謝凱看著鄭宇成,不滿地說道,“你不會想要過河拆橋吧?”

老家夥顯然是想過河拆橋,不帶自己去槍械研究所那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