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海軍並不願意繼續支付航母的資金。

這艘航母目前又沒法轉手賣出去,怕到時候那邊又出現問題。

“那就拖著吧。”謝凱沒去理會這些事兒。

早晚,都會處理的。

那是滬東造船廠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呢。

之前謝凱就沒去理會這些事兒,在那邊當了駙馬的旺浩,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而是一心掙錢,可勁兒地造人啥的。

這種事兒,只能等待。

跟大毛談妥合同後,謝凱又開始恢復了正常作息,每天更多的時間留在自己家裡折騰機器人。

同時,這也成了引導鄭宇成幾人投資的新方向。

“咱們這麼做,是不是太不負責了一些?機器人要完全投入運用,還有太遠的路需要走,你這會兒就想專門成立一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投資太大啊。”

對於謝凱提出要建立一個國內甚至全世界最龐大、先進的人工智慧研究中心,鄭宇成很擔憂。

他能看出來未來的市場潛力很大,可也知道,需要的資金太大了。

汪貴林則是看著謝凱,“你是想讓人陪著玩?還是想要佈局未來?”

“有區別?”謝凱不解汪貴林的意思。

“人工智慧確實有著很大的前景。但是跟你目前想要得到的結果,還有太大差距。國際上,不少公司在研究,目前已經有不少公司搞自動化生產線……”汪貴林對這方面的瞭解,比鄭宇成多。

謝凱聽了他的意思,沒有開口,等著他繼續說。

“你讓企鵝、阿里等企業的技術部門聯手搞雲計算、大資料的研究,是在為這個鋪墊吧?”

汪貴林的話,讓謝凱愣了。

他真沒有這樣的想法啊。

對於他來說,大資料跟雲計算等技術,完全是不懂的,只是那些年很火,所以才有想法。

至於如何,都不是他能干涉的。

“國內還沒搞明白PC機的時候,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破產了;而國內網際網路開始興起的時候,你又開始折騰大資料,這些都是燒錢的,網際網路產業,真的那麼有前景?”

這是汪貴林一直想要問謝凱的。

謝凱研究機器人,看起來確實是對材料、製造工藝、加工技術等方面的高度整合,實際上,機器人更核心的領域在於控制整個機器人的程式、感測系統等。

就如同人的大腦對於人的重要程度。

沒有了大腦,整個身體即使依然健康執行,那也不過是植物人。

植物人能幹什麼?

什麼都幹不了。

汪貴林發現,前些年,謝凱擬定的投資方向主要在實體製造業,這讓他們的投資翻了很多倍。

那些當初幾十萬上百萬投資的小公司,絕大多數,現在都變成了數億甚至更龐大的規模。

從000年後,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破產,國內剛起步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受到很大衝擊,謝凱卻堅定地讓他們投資網際網路產業。

“現在國內房地產才是最應該投資的。”鄭宇成突然說道。

語氣中滿是幽怨。

房地產,這幾年實在是太火爆了。

以他們的人脈跟關係,更重要的是資金實力,在任何地方都能輕易拿到地。

不少地方政府甚至詢問他們為什麼不投資房地產呢。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咱們沒有必要在這個領域中去添柴。”謝凱看著鄭宇成,“老鄭,你已經完全變成了資本家,一切以利潤為追求。”

鄭宇成不置可否。

以前在基地,那是為國家。

國家,追求的不只是利潤,要不然,很多產業明明是虧本,依然得養著,甚至還得加大補貼力度。

產業的完整,才是國家的追求。

“其實,在這方面,我們跟世界上有著太大的差距。”謝凱不想多討論,他並不熟悉這些領域。

只能照著這個方向去。

“非得搞?而且還是投資100億?”

“那只是初步的。”謝凱說道,“東北那邊,不是在轉型麼?”

東北老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在這年頭,面對全國的競爭,優勢已經沒有以前明顯了。

大量的資金,都是湧向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圈。

“而且,那邊也有國內最發達的製造業,配套也容易……”謝凱直接拍板了。

兩人被他趕出了家門。

“這小子,現在越來越過分!瞎折騰!難道他以為真的能開發出可以替代人的機器人?”鄭宇成很不滿。

汪貴林只是嘆了口氣,什麼都沒說。;

他在擔心。

自動化的研究,基地從8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了。

謝凱的機器人研究方向,幾乎是全面的。

這又是一個整合很多技術領域的專案,他不明白謝凱究竟想要往哪個方向發展。

一旦國內製造企業開始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就業機會,將會失去很多。

企業主能賺更多錢,國家卻失去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你不怕未來真的到了那一天,很多人失業?”莫齊這些年一直都在默默關注著謝凱對機器人研究的瘋狂投入。

她同樣也瞭解這個產業。

基地的無人機等專案,她是熟悉瞭解的。

要是這些技術快速向民用領域擴張,將會有多少人失去工作機會?

很多的廠,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一旦上自動化生產線,就要不了幾個人了。

“你也覺得機器人會取代人類?”謝凱有些無語。

這事情,怎麼他們就那麼多擔憂呢。

機器人出現自我意識,威脅人類,那是科幻小說中出現的。

何況,有很多的產業,自動化、智能化,才能讓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未來國家的戰略,是從製造大國向智造大國轉變。

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裝置投入,反而創造了更多的崗位,更大的經濟增長?

謝凱只是想要給自己找個事兒幹。

可他一個人,哪怕在華清大學這樣最頂級的機械專業學習多年,也發現,那玩意兒不是他一個人搞定的。

找其他研究所啥的,確實沒問題,他卻沒法解釋這是自己想要造個真正的機器人陪他玩兒不是?

也不能解釋自己太無聊了,需要有事情幹。

而機器人需要太多專業技術,設計太多領域,必須有個龐大的團隊從各個方面支援他而已。

雲計算、大資料等,不過是附帶的。

“鄭叔他們找過我多次……”莫齊告訴謝凱,“對了,陳強,還記得嗎?”

這個名字,對謝凱來說,很陌生了。

看他一臉疑惑,莫齊提醒他,“我們的同學,前段時間,去世了。”

“怎麼回事?”謝凱皺起了眉頭。

猝死?

意外?

當年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從高中畢業,就沒有再聚過。

甚至,連過年時候基地裡的聚會,也沒了。

謝凱沒法去參加。

不是他自抬身價,而是去了後,同學們都變得拘束起來,找不到兒時的那種感覺。

甚至,曾經最鐵的那些兄弟,都沒有再聯絡過。

羅峰還在烏克蘭,錢多多一直在香江,王浩當了泰國的駙馬……

“他畢業後一直在西部支教,沒有回來過,前段時間,遇到了泥石流,人都沒找到……”

“……”謝凱眉頭皺得更緊。

基地一起長大的小夥伴,真的離他很遠了。

莫齊突然說這事兒,謝凱看著她,“你希望我怎麼做?”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還有很多地方非常窮。基地現在投資的方向,越來越高階,或許,眼光可以放低一些。西部那邊很多地方,沒有任何企業……”

莫齊曾經在那邊待了很多年。

尤其是一些山區,經濟落後的程度,讓很多人無法想象。

謝凱明白了。

莫齊這是在提醒他,不要眼光看得太遠。

無論是鄭宇成還是汪貴林,或是404,現在對一些基礎領域投資都已經不感興趣。

謝凱私人的投資公司,不斷甩賣一些不太賺錢的實體產業。

404同樣也是如此。

很多企業,就這樣因為失去了投資,而逐步倒閉。

謝凱突然意識到,他好像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這事情,我會跟鄭叔還有汪叔談一談。”謝凱想了好一會兒,才回答莫齊,“要不你聯絡一下咱們的同學,過年時候,回基地聚一聚?”

這麼多年沒有聯絡,謝凱根本不知道他那些同學都在幹什麼。

“好的,我會聯絡他們的。”莫齊點了點頭,“前兩天,楊欣藝組織了不少同學,我知道你討厭她,也就沒給你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她希望謝凱能走出去。

謝凱何嘗不知道?

可他本來就是沒有太多追求的人。

原來,一直都在等著看殲-0上天,看國產航母下水……

如同他自己經常說的,掙那麼多錢,平時煙都很少抽,也很少花費的。

雖然不再管基地的事情,可他的衣食住行,基地全部包了,沒有了任何壓力。

現在幾乎沒有多少期待的事情了。

連001航母下水,因為那是板上釘釘的,他都變得沒有那麼期待了。

然後,謝凱又回覆到了自己的生活作息中。

一直到過年,跟家裡吃了團年飯,爹媽兩人又各自投入了自己的事業,謝凱去看了閨女跟葉卡捷琳娜後,才在早上跟莫齊兩人回了基地。

“謝凱,答應我,看著楊欣藝,不要發火。”莫齊在飛機上,一直都很擔憂,最終,還是提了出來。

PS:新書《我真的只是村長》,求收藏、推薦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