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要是蘇聯還在,在這裡,估計會經常看到龐大而全副武裝的航母透過海峽……”

“以後估計再也無法在這裡看到航母了……”

“可惜這艘航母了,還沒完成製造,就變得命途多舛起來……”

龐大的航母,在十多艘同樣用纜繩連線著的拖船伴隨下,由前面幾艘拖船牽引,緩緩地透過了長達兩千多米的跨海峽大橋。

救援船不斷在兩邊遊走,避免出現問題。

還好,海上風浪很平靜。

在無數人的注視下,這艘航母殼子,很快就透過了這個攔了幾年的海峽,向著更遠的大洋而去……

“那邊傳了電報回來,瓦良格號安全透過了伊斯坦布爾海峽。這些可以安心了。”鄭銘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轉告了謝凱。

謝凱卻沒有如同他那樣輕鬆,“如果航母擁有自身的動力,還沒有問題。遠洋航行,上萬公裡的航程,跨越幾大洋,各種極端的惡劣天氣都可能遇到……”

原本的瓦良格號,歸國過程,都是極其艱難的。

甚至在剛進入愛情海的時候就因為暴風雨太大,跟拖船相連的纜繩被狂風刮斷,瓦良格號如同脫韁的野馬,在破濤洶湧的海面上橫衝直撞,根本無法控制,也無法再用纜繩固定,最後一直在希臘埃維拉淺灘上擱淺……

等到後來風浪平息,才又開始重新踏上回國的旅途。

“至少,不會再被誰以各種理由擋著了。”鄭銘何嘗不知道?“局座他們弄了新的一期節目,主要說航母的事情,今晚上播放,你可以看看,很有意思。”

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浮現出了怪異的笑容。

局座很多的節目主要內容,都是謝凱提供方向的。

當初海帶纏潛艇的事兒一出,局座的名聲就大起來了。

當然,更多的是罵名。

可這也擋不住局座的節目收視率高不是?

除了偶爾放個炮,還是很多幹活的。

“有溝通過嗎?”

“目前還沒有進一步訊息,反正回來還要一段時間呢。”鄭銘不想談這事情。

沒錢。

現在第一艘承擔著眾多責任的實驗艦都已經讓海軍勒緊了幾年的褲腰帶。

“我是擔心經費的問題,基地那邊,現在很難透過這麼大規模的資金墊付。”謝凱臉上變得嚴肅起來。

這些天,滬東船廠的人找了他不少次,希望謝凱能幫著說服謝建國跟孫玉成等民品系領導,同意由基地先行墊付瓦良格後續的建造經費。

等到以後。

謝建國等人則是希望謝凱不要干涉這個專案。

在他們看來,在目前各大產業都在高速擴張,即將在國際市場上跟國際上的領頭羊展開競爭,資金準備要是不充足,這將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特別是通訊產業這些領域。

為了保密,避免中興跟華為還不容易取得的優勢被國際上通訊巨頭們利用雄厚的基礎實力快速追平,到現在,數字通訊的手機,才開始逐步上市。

而華為手中的G通訊技術,也有快要完成,4G通訊技術的研究也已經展開。

晶片同樣是個燒錢的行業。

所有的一切,都對資金需求更大。

何況到現在,扣除上交國家的稅收外,利潤不僅要支援企業發展,同時也需要支撐整個基地的發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等瓦良格號回來了再說吧,我這還有事,先回去了。”

鄭銘找了個藉口,就告辭離開了。

謝凱看著他的背影,苦笑不已。

“既然說不管,就不要去干涉這些事情。你就是這樣,只是說,一遇到事情,還得去插手,到時候又弄得難受!海軍既然養不起航母,為什麼非得造!”莫齊走了進來。

看著謝凱臉上的表情,對鄭銘的到來很是不滿。

“話可不能這麼說。不是海軍養不起,而是目前的國防策略決定了,海軍對航母的需求不會太大。一艘航母,就足夠應付目前的需求……而瓦良格號,改造起來,沒有上百億的經費支撐,估計很難達到海軍的想法。他們希望用這艘航母的改造來驗證國內最新的航母設計……”

“直接改現在造的那艘啊!”莫齊更是不滿。

這跟謝凱沒關係不是?

“你是不是傻?那可是咱們國內這麼多年航母研究的成果,為什麼造得這麼慢?不就是想要讓這航母更先進?那可是專門為海軍打造的。而且計劃的服役年限超過40年!能亂承擔各種改造麼?萬一出問題了呢?”

“沒錢瞎實驗啥?”莫齊直翻白眼。

好不容易兩人能平平靜靜地過日子,可不希望謝凱又去插手那些事情。

每天謝凱在家裡折騰自己的機器人相關,要不就是看書學習,而她大多數時間,就是幫著忙公益的事情,出差啥的沒人會讓她去,但是找莫齊拉贊助的公益單位就多了。

這樣平靜的小日子,真的挺不錯的。

“他們想給瓦良格號裝核動力。之前也有這樣的想法……”謝凱沒有解釋太多。

莫齊這樣的女人,其實很難理解這些技術問題的。

海軍確實想裝備航母,但是一切以需要為前提。

咱們需要繼續掙小錢錢,部隊需要忍耐,他們就忍耐唄。

問題關鍵是必須保持技術不斷發展,要確保有技術儲備。

只有這樣,在他們有錢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開工製造了。

聽到謝凱這樣說,莫齊頓時也不吭聲了。

“他沒同意?”已經退休的劉司令看著鄭銘,“要不我去找他說說?”

“這可使不得。”鄭銘大驚。

老首長這意思,他太明白不過了。

這麼多年,為了國內航母事業的發展,努力了多少年?

眼看著海軍就要擁有第一艘真正的航母了。

不是那種只能起降直升機或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的輕型航母。

707航母,海軍根本看不上。

“核動力這東西,以後肯定是主要發展方向,只是搞理論研究,是不夠的!國家現在不是不需要,而是依然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發展……”

“這事情總不能由404這樣一家單位支撐啊。咱們確實拿不出多的經費了,就目前造的這艘航母,咱海軍都攢了十多年……”鄭銘嘆了口氣。

海軍裝備,太特麼的貴了。

尤其是到現在,新技術的大量使用,使得這些航母的效能越來越強。

可新技術用得越多,就越貴。

原本海軍部門以為,造一條001航母,所需經費不過七八十億,算上護航艦隊跟艦載機等開支,也不會超過400億。

然而,現在航母尚未下水,這航母大量採用的新技術,使得成本已經超過00億。

這還是不算艦載機跟護航艦隊的成本。

空軍都沒有海軍燒錢。

而海軍經費,在空軍跟陸軍跟著哭窮的情況下,也沒多多少。

政府說,錢要用來搞基建,用來生小錢錢,造航母造軍艦,只有消耗更多,不給多批錢啊。

“到時候我問問他的真實想法吧。”劉司令沒有再堅持。

他去找謝凱聊,能知道謝凱的真實想法。

“他精明得很。表面上不干涉,整個基地都在他的掌握中,也不知道他是做給誰看的。”鄭銘一說到謝凱就是一肚子憋屈。

得了便宜賣乖,說的就是謝凱這種人。

當天晚上,新一期的《軍事紀實》按時播放。

開頭依然是局長的標準開頭格式。

“……這段時間,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媒體紛紛報道隔壁三哥家的航母變潛艇的新聞……今天咱們就聊聊航母的那些事兒……”

局座先以三哥家航母下水變潛艇的事情開頭。

不過這一次,演播室還請來了另外兩名專家。

“大家都知道,建造航母,那需要非常強的工業實力……也有不少觀眾朋友寫信問我,咱們的航母如何?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一艘航母建造有多困難,需要多少經費……”

“根據我個人分析,我們國內確實有建造航母的能力,但是目前呢,短期內航母服役的可能性不大,這裡面有好幾個原因……”

跟專家們充分分析國內的工業水平啥的,得出結論,國內擁有航母建造能力。

但是卻因為國防策略跟航母艦隊需要的經費、對先進護航艦隊的需求等,根本就養不起……

“所以,隔壁的航母會在下水時候出現這樣的問題。根據我們的瞭解,以及對隔壁工業實力的分析,他們的航母,估計在未來十年內都無法服役……”

“現在,問題就來了,我們擁有建造航母的能力,也有配套的基礎設施,但是海軍養不起,沒法建造;三哥家海軍有需求,卻沒有能力建造。我個人認為,三哥可以學習泰國海軍跟阿根廷海軍……”

謝凱跟莫齊兩人看著電視裡面的跟兩位專家侃侃而談,一臉笑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