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佬們,整天都是閒的。我又沒有干涉這些,就是為了避嫌。我爹整天忙的人影都見不到,還不是為了基地,如果真有私心,我自己去隨便搞點什麼產業,小日子都滋潤著呢。”

謝凱懶得理會這群人。

整天吃飽了撐的。

“我們自然沒什麼問題,要不然不支援你。其他單位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想要我們給更多經費是真的。所以,現在咱們一直都在裝窮。”齊志遠見謝凱冒火,知道他們有些過火了。

這事情並不只是表面上這樣簡單。

他們同樣在試探謝凱。

謝建國作為基地優先級別比嶽林高的第一主任,從來都不過問任何軍品專案,甚至打壓對軍品領域的投資,所有精力全部投放在民品開發領域。

這就讓基地其他人有些緊張。

終究,謝凱在暗中掌控整個基地的發展。

如果謝凱的真實目的是丟掉軍品領域,全力發展民品領域,到時候,404這個基地,就徹底完了。

“咱們難道不是真的窮?大部分的資金都投資出去了,哪一樣不要大筆的錢?如果不轉換成民品,以後經費怎麼來?誰能保證咱們永遠擁有充足的經費?裝備開發的成本,那是最難回收的。賣給部隊的裝備,幾乎都是成本價!而國家每年的財政撥款,甚至佔不到我們每年科研經費的5%!”

謝凱真的難以理解他們這樣的心態。

說是別的單位擔心他們不搞軍品,不如說是基地內部擔心。

他倒是也能理解,按照現在的操作,一旦民品事業部要脫離404的掌握,嶽林等人根本沒辦法。

程睿跟謝建國等人,那都是負責民品領域去了。

“大家忽視了一個問題。雖然看起來,我們在軍品科研領域投入的經費佔比降低了,大家有沒有想過,整個基地每年科研投入增加了多少?別的不說,僅僅是今年,科研投入,超過了0億吧?確實,民品領域因為國光VCD以及691等廠升級,佔了大約50%的投資……”

謝凱提醒眾人。

軍事工業科研領域投入,現在一年依然增長到了超過15億的投入。

這不是一筆小錢。

所有人都是盯著軍品科研跟民品科研投入所佔的比重,但是卻沒有想過,整個基地一年投入多少。

謝凱一說,幾人一想,好像真的是這麼回事兒。

如果按照收入,軍品收入如果拋開前幾年尚未交付完成的訂單,新增收入幾乎為零,可投資,依然在瘋狂增長。

想明白了這一層,幾人臉上頓時就尷尬了。

“也不是沒有收入,今年技術諮詢公司出售的技術,總額都已經超過8億了,雖然大多數都是股份……”嶽林爭辯著。

謝凱看了他一眼,“那其他的收入呢?拋開 691廠,691廠現在歸屬民品事業部,其他的軍工專案,有幾個不是靠著之前基地賣裝備的款在支撐?”謝凱質問嶽林,“這世界上,已經很難再有一場兩伊戰爭,也不會再有科威特戰爭。”

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紅旗集團能賣出那些裝備,幾乎都是運氣。

波斯人被制裁了,傻大木被打得沒錢了,石油也賣不出去,科威特跟沙特,在美軍大量駐紮中東的情況下,再買中國裝備,已經不是很現實的事情。

“在未來,國際軍火市場上,我們可能只有少量的訂單,國內什麼情況大家都知道,部隊經費少,每年基本上也就那樣。連59坦克這樣的廉價裝備一年也就只能採購40輛左右……在軍品利潤來源大幅度減少後,經費哪裡來?難道等國家財政撥款?之前404的專案自主權,自主經營權,不都是為了這個?我們的一切,都是為軍工技術發展而努力!以後你們愛怎樣怎樣,不要牽扯我!”

謝凱真的很煩躁。

他不認為這些大佬不理解。

總是非得自己親口說。

有這個必要嗎?

為了讓基地正常運轉,不再成為誰的一言堂,所以他才這樣操作。

無論是他以前的行為,還是鄭宇成那種拍巴掌就做決定,在早期發展,為了更快做出決定,搶佔先機,沒有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畢竟,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市場需求幾乎都是一片空白,只要認真去做,都能賺錢。

隨著時間推移,市場發展,加上國內對外商開放的領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外商進入中國,市場淘汰就變得慘烈起來。

必須要適應市場才行。

哪怕是謝建國,如果最終不適合紅旗集團的發展,謝凱也會建議他辭職。

謝建國也不是貪戀權利的人,現在同樣學著引進職業經理人來管理紅旗集團下屬企業。

鄭宇成等人也就是為了基地將來適應市場變化才真正放下權利的。

卻沒想到,最後是這樣的事情。

“你別生氣,這個也不能怪咱們。基地到現在,實在太不容易了。”齊志遠跟白彥軍兩人主動到了謝凱家裡。

一個人提著一包醬牛肉跟花生米等一些下酒菜,一人提著兩瓶酒。

謝凱這家裡,平時沒住人,不過依然有人幫著打掃。

要不然,平時回來只能住招待所。

“不容易我知道。可現在這樣有意思嗎?各人守好各人的位置就行了。”謝凱沒好氣地說道。

白彥軍把醬牛肉跟花生米等下酒菜擺好,見齊志遠還要說什麼,急忙用眼神阻止了他,看著謝凱,說道:“咱們好長時間沒在一起喝酒,喝點。”

幾杯酒下肚,白彥軍才開口,“你平時不太管基地的事情,現在甚至連基地各種投資計劃也不看,不知道基地這幾年的變化。去年年底做今年財政預算的時候,你爸動用了一票否決權。”

謝凱看著他,這事情老爹沒說過。

基地也沒有人給他說。

連鄭宇成跟汪貴林同樣沒有提過。

“這一票否決權,否決了所有新軍品專案的立項,同時也在超-7專案跟海軍專案上砍掉了大量新增加的經費,連運-15請求增加預算,按照運-10那種試飛模式的方案,同樣被他一票否決了。這事兒,你還不知道吧?”

謝凱真不知道這事兒。

但是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父親做的是正確的。

要不然,鄭宇成跟汪貴林兩人都不可能啥事兒都沒有,還幫著他瘋狂投資各個民營單位。

“其實我們也能理解,基地現在資金鏈已經很危險了。不過,在民品領域的投資……”

“你們要說的就是這事兒吧?齊叔,這些事兒,是基地管理委員會考慮的。”謝凱態度再次發生了變化。

一副不管我事情的樣子。

他理解這些人的想法。

不代表他必須支援他們的想法。

該說的,他都說了。

目前在軍事科研領域中再加大投入,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運-15跟預警機,進度都受到了影響。空軍那邊一直都希望加快進度……”白彥軍負責的空軍裝備方向。

直接用例項來告訴謝凱目前的問題。

被削減預算,已經讓專案進度受到了影響。

“白叔,你覺得不削減預算,即使按照進度來,空軍能全額給付研發成本跟生產成本嗎?或者咱們換個說法,空軍需要多少架,生產多少架能收回技術研發投資?後續還要不要繼續提升效能?”謝凱一臉平靜地問白彥軍。

白彥軍為之語塞。

空軍哪裡裝備得起幾架?

最多也就裝備一架,用於作戰試驗跟培訓技術操作人員。

在空軍主力作戰裝備依然還是殲-7、殲-8,甚至這兩款戰機數量都不多的情況下,蘇-7的引進有消耗了大量經費,哪裡支撐得起更高的投入?

齊志遠看著謝凱,倒是明白了謝凱的想法。

這跟謝凱建議海軍裝備研究沒有必要著急,慢慢研究應該是一樣的。

“既然空軍支撐不起,那麼,我們支撐得起嗎?軍事裝備的收入將會越來越少。我們總不能把利潤來源的民品研究放下,優先軍事裝備開發!開發出來,缺錢的部隊也用不起,就如同當初我們的59坦克,如果不是巴基斯坦的5000萬美元經費,我們即使有能力把國內最頂級的坦克技術整合起來,有資金麼?靠著部隊每年不到40輛的訂單?”

白彥軍沒法反駁。

事實就是如此。

他們只追求效能先進,至於是否有大量的訂單,不在他們考慮的範疇內。

搞技術的人,就是這樣。

“空軍短期內,經費會大幅度增加嗎?”謝凱問白彥軍。

後者搖頭。

不被削減,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巴不得把所有軍費都削減了。

“所以,既然空軍給不起這個價格,那麼,慢慢研究技術有什麼問題?知道為什麼老鄭跟老汪兩人都不插手這事兒麼?很多專案還是他們張羅的。就因為他們知道,繼續按照這樣搞,把經費大量砸到軍品研究中,民品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最終資金鏈會斷裂!”

謝凱已經決定,這是最後一次解釋這事兒。

國家這麼大,這麼多能人,都依然要優先發展經濟呢。

“那現在……”白彥軍還是有些不放心,“後面會不會繼續削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