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的話,讓趙熙心動了。

可以靈活起降,擁有更多作用的無人機,是每一名無人機設計師的夢想。

“你們這邊提供多少經費?專案技術指標什麼要求?”趙熙問謝凱兩人。

“要不再商量商量?”鄭宇成擔憂地看著謝凱。

還說自己瞎搞專案,他這不也是瞎搞麼。

鄭宇成不認為謝凱提出的無人機專案會比大飛機專案便宜多少。

“具體性能指標,還真得研究一下,論證技術的可行性。”謝凱沒直接提出自己想法,無論是用於遠端、戰略偵察的RQ-4A/B“全球鷹”無人機;還是用於戰場“察打一體”的MQ-1 “捕食者”系列無人機;中國都有與之對應的型號。

翔龍,翼龍II,彩虹系列,都是中國頂級的無人機。

這些建立在資訊作戰理念時代的無人戰鬥偵察機,現在就直接提出效能要求,很難讓不知道信息化作戰的人接受不說;技術難度上,也難以突破。

要搞無人機,就必須向這個方向去發展。

能整合國內現有技術,不投入太多獲得技術成果,不會因為專案太難讓整個專案一直都陷入困境。

運十的自動駕駛系統都還有問題,現在搞資訊作戰的頂級無人機,確實困難。

北斗還沒上天,最重要的衛星訊號傳遞網路尚未建立,這一點就限制了翔龍、翼龍等無人機在這個時代的出現。

哪怕謝凱知道具體效能,知道引數,也都沒有可能在這個時代提前二十年讓信息化作戰時代的無人機出現。

讓軍方徹底受到震撼的海灣戰爭還有好幾年時間才會爆發。

那一場戰爭,改變了全世界的軍隊建設方向,蘇聯的鋼鐵洪流,再也不會讓人顫抖。

“在前期,我們可對殲五或殲六這些落後的戰鬥機進行無人駕駛改型,進行遠端遙控。”謝凱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們會選擇一批各個領域的技術人員配合你們。”

具體如何實施,這就是趙熙跟他的團隊需要幹的事情了。

藉著這樣的機會,培養404基地自己的無人機研發團隊。

九十年代,這種改型被趙熙團隊完成,提前十年,問題應該不是太大。

“我們研究研究。”趙熙對退役戰機改無人機,早就有想法,一直沒機會去實施。謝凱提出來的,正符合他的意圖,“目前這三架靶機,你們準備怎麼處理?”

趙熙過來就是為了三架靶機的處理。

兩百萬經費,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龐大的一筆經費。

“靶機你們拉走,至於經費,就當我們為國內靶機事業做貢獻了。”鄭宇成見謝凱看自己,饒是心中極其不情願,也不得不說話。

一百多萬,就這麼就沒了。

“那還真得感謝你們了。我們的專案上級首長一直非常重視,經費方面卻一直捉襟見肘。”趙熙見鄭宇成說白送他們經費,心中一陣高興,“請放心,我們一定會為雙方在無人機的合作上做好準備。”

“有勞趙總了。我們也會盡最大努力協助你們。”謝凱見趙熙如此表態,心中自然高興。

404在這方面並沒有多少基礎。

觸手伸得越長,基地大量的基礎技術人員也就有了工作可幹。

趙熙歡天喜地的告辭,去找汪貴林,要把長空一號的翅膀跟尾翼拆下來,晚上透過火車運輸出去。

“你還說我呢,自己隨意立項。就這麼一個想法,什麼都得不到,咱們一百多萬就沒了。”鄭宇成在趙熙走後,不停抱怨。

“你敢不敢再摳門一些?這真不是白給他們。以後跟我們的合作,他們肯定會盡心盡力的。”謝凱說道,“要是搞出來,咱們可就能佔大便宜了。”

“佔什麼便宜?誰知道多久才能看到成果?”鄭宇成不滿就在這裡。

能看到希望的,他覺得可以掙錢的,投入再多的經費他都不介意。

“如果讓戰鬥機能靈活地在空中做出各種機動,你說空軍打靶,是選擇那些普通靶機還是戰鬥機改造而成的靶機?”謝凱問道,“如果可以靈活操縱,那些缺乏飛行員,沒有能力培訓飛行員的國家,是否會感興趣?”

謝凱描繪的前景,讓鄭宇成不相信。

“國內飛行員都沒有充足的經費飛行呢。”

“飛行員飛行跟遠端遙控,完全不一樣好吧?如果在戰時,遙控飛機攜帶彈藥進入戰場,根本就不用擔心被擊落。有人駕駛戰鬥機,被擊落後,飛行員的安全問題很嚴峻,培養一名飛行員不容易……遙控操作容易多了,不被擊落,回來繼續加油丟炸彈什麼的……”謝凱知道,這座作戰模式很難說服鄭宇成。

殲六在83年就已經停產,空軍的作戰主力成為殲-7跟殲-8II,龐大數量的殲六依然沒有完全退役。

五千多架殲六,退役後如何處理,可是困擾著軍方的大難題。

殲六改造靶機,無人作戰飛機,這是後來的道路。

謝凱提前給出答案,不管是做靶機,還是做無人戰鬥機賣給伊拉克等國,都是可行的。

最好是海灣戰爭前搞出來,到時候賣一批給薩達姆,看看作戰表現如何。

表現好,國內這五千多架退役的殲六改造,就將會是一筆龐大的利潤。

賣給那些飛行員匱乏的國家,更是大把的外匯。

無人機不需要飛行員經歷漫長的訓練,只要培訓出遙控的技術人員就行。

鍵盤飛行員的要求,遠遠沒法比真實的飛行員要求那樣苛刻。

躲在幾百甚至幾千公裡之外遙控戰鬥機的鍵盤飛行員,不用面臨危險,更會勇往直前。

“殲六改成無人機,真的能行?那可比靶機更大,更重。”鄭宇成覺得謝凱說的都是歪理,“需要的技術可不是一點點。”

“如果技術難度太大,趙總會一點意見都沒有?”謝凱翻著白眼兒說道,“他們之前肯定就在打這主意,缺乏經費。”

“上級能同意?”

“退役的六爺,數量龐大,如何處理?難道拆掉?那需要的經費也不是一點點。”國內的戰鬥機,即使退役了,也都是封存起來。

就怕到時候打仗先進裝備都打光了,地面部隊只能等著挨轟炸。

從抗日戰爭走出來的解放軍,對於敵人來自空中的打擊可是有著骨子裡的深刻記憶。

小鬼子的戰鬥機可以追著軍隊掃射,美軍的戰鬥機梯隊可以持續不斷轟炸。

“即使那樣,他們會同意讓我們來改造?你的想法太天真了。”鄭宇成搖頭。

軍方的傢伙摳門的不行,根本就不容易從他們手中佔到便宜。

看起來佔便宜的時候,往往就吃虧了。

“別去想那麼多,他們正頭痛退役的殲六爺如何處理。如果我們改造成靶機,一年哪怕消耗一兩百架,軍方也會節省大量的經費。只要改裝費用不太高,能賣出去,他們更是求之不得。”謝凱瞭解空軍經費有多匱乏。

鄭宇成看著他,心中不以為然。

“那幾架靶機就這樣給他們了?空軍也白得幾架靶機?”趙熙找了汪貴林,汪貴林跑來問鄭宇成。“咱們這日子剛好過了,就大把大把地送錢買人情,以後還過不過了?”

謝凱聽到這話,嘴角直抽搐。

鄭宇成指著謝凱,對汪貴林說道,“你問他。”

“怎麼是白送給空軍呢,他們打靶,有經費的。”謝凱說道。

“咱們也沒要錢,要是他們欠著,能給?”

“趙熙他們難道不會跟對方算經費?”謝凱問道。

“他們結算,那也跟我們沒關係,東西是我們掏錢買的,加上運費兩百多萬呢。”汪貴林臉上的不滿,絲毫都不隱藏。“我們賬面上就少了一筆費用。”

別說他不同意,知道這事的人,都不會同意。

“要不這樣,咱們跟趙總商量,也不要空軍給錢了,讓他們把退役的殲六或殲五給咱們幾架用於研究。這樣情理上說得過去,賬面上也沒問題。”既然要搞殲六改無人機的事,謝凱覺得,不如早點拿到退役的飛機。

到時候改裝起來,也不用再去求人。

“退役的飛機,基地公園都有,你要那麼多幹什麼?”汪貴林不滿地看著謝凱。

嘴皮一動,上百萬經費就白送人了。

空軍哪怕記住他們的情誼,也是白搭。

他們跟空軍就不沾邊。

謝凱當即就把準備跟趙熙他們合作搞無人作戰飛機的事情向汪貴林解釋了一遍,汪貴林一直盯著謝凱,最後向鄭宇成投去眼神,得到的也是無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便清楚,這小子又在整么蛾子了。

“用靶機跟空軍換退役的殲六?這個應該沒有問題。早期服役的殲六,空軍一直頭痛如何處理。搞不好一架就能換兩架。”趙熙對謝凱提出用那三架靶機換退役戰鬥機用於研究實驗,雙手贊成。

“那東西又沒有啥用,要那麼多幹什麼?”汪貴林抱怨。

對他來說,再多的殲六都沒用。

“武器系統讓他們可別拆了。彈藥啥的咱們不要,武器不能少。”謝凱不管抱怨的汪貴林,對著趙熙說道。

趙熙跟空軍熟悉,他去說這事情,應該靠譜。

“可以跟空軍溝通,以後咱們需要退役飛機做實驗,可以用靶機換,如此一來,就能為他們節約大量的經費。”謝凱對著趙熙眉飛色舞地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