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我是後勤人事管理孫玉成。”

鄭宇成幾人在這裡,孫玉成本不想出頭,可他確實是負責這個的。

最合適管這個的,是嶽林。

嶽林現在沒有回來。

面對這群蘇聯技術專家,孫玉成還真有些不自然,自己剛被汪貴林等人敲打了一番,他不知道如何對待這些蘇聯人。

謝凱在一邊看著孫玉成這情況,眉頭擰在了一起。

當成蘇聯人,他也不好說什麼。

“同志們,大家在火車上待了這麼長時間,旅途疲勞,先好好休息,才能更高效地投入工作。”謝凱開口了。

蘇聯人之前就是被他威脅,不知道這年輕人究竟什麼身份。

“我們在車上也是工作,跟平時沒有區別,甚至可以更專心,如果停下來,我們手中的課題進度都會受到影響……”伊萬·維克多看著謝凱,“這事情你無法做出決定。”

“伊萬先生,如果不是他,你們沒有可能到這裡。如果不是他,你們也得不到這麼好的待遇……曾經,我們基地跟你們單位差不多,只能隔幾個月才能發一次工資!”汪貴林覺得,有必要讓這些蘇聯人瞭解謝凱的身份。

謝凱對於專業的技術可能不是很懂,但是各種技術發展方向,把握的則是很準。

“他可以做任何決定。哪怕這個決定會讓我們基地倒閉!”鄭宇成也在旁邊提醒。

聽到翻譯過來的話,這些蘇聯人才明白這名年輕人的分量。

“即使現在不立即開始工作,我們也需要一些準備工作。這邊不一定有我們需要的基礎資料,也不一定有我們需要的裝置……”維克多看著謝凱,開始提他們的工作要求了。

準備工作無法完成,他們很難拿出成果。

這名年輕人既然可以做出任何決定,之前說不介意送他們回莫斯科,那也不是開玩笑了。

更得努力投入工作才行。

“請放心,三天之後,各種準備工作都會完成,包括助手。現在或許最大的問題是語言不通,交流不容易,給你們配備的助理可能不容易理解一些專業的東西……”謝凱平靜地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列車上,除了少量運人的車廂,大多數都是運各種試驗設備跟技術資料的。

都跟這些蘇聯人相關。

“這不可能!如果能這樣輕易準備好,你們也不可能無法搞出大推力火箭發動機。”伊萬·維克多根本不相信謝凱的話。

他跟其他人不同。

馬特維克是燃料專家,伊戈爾是火箭發動機研究人員,這些屬於航天領域中通用的專業。

研究導彈跟火箭都不是問題。

可他研究的泵後搖擺技術,中國沒有。

全世界目前也就只有蘇聯有,美國人在這上面都還沒有取得突破。

技術基礎比美國更差的中國根本就沒有任何技術儲備。

謝凱居然告訴他,準備好了。

“伊萬同志,請相信我們的實力。之前確實沒有,現在你不是來了麼?至於基礎資料跟專用的研究裝置,那都不是問題。走吧,我帶你們去看看。”謝凱懶得廢話。

要讓這些人死心塌地,就必須讓他們瞭解,徹底回不去了。

他們的研究所很多資料跟裝置都被人給賣了,他們即使回去,還能幹什麼?

總部大佬旁邊,有著一大片低矮的大樓,外面看跟廠房沒有太大區別,到了裡面才發現,跟外面破舊的環境不同,裡面看起來非常新。

“這裡,以後就是你們工作的區域。這是航天相關技術的研究中心,主要負責載人航天等領域……”謝凱帶來的,都是火箭相關的專家。

現在只有五個人來找自己,而這五個是這批蘇聯專家中最有價值的。

他自然不藏私。

一行人到達的時候,航天研究中心到處都是堆滿的箱子。

裡面碼著各種資料。

每個箱子都有編碼。

“趕緊的,按照編碼往資料室搬,那誰,小心一點,那裡面都是精密儀器……”褚光源親自指揮著一幫年輕的技術人員搬運這些打包好的技術資料跟裝置。

“你們怎麼來了?”褚光源看到謝凱幾人,隨口問道,見後面跟著幾名蘇聯人,更是不解,“不是說三天後才會需要?這些早上才到,歸置起來都需要不短的時間。”

“諸位,這是褚光源所長,以後他直接負責你們的工作協調。”

謝凱給雙方介紹著。

“歡迎,歡迎!大家以後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找我。”褚光源跟蘇聯專家們一一握手。

眼神炙熱得讓蘇聯人都有些受不了,心中嘀咕這人是不是某些方面不同尋常。

“我帶他們看看各個實驗室,先去看泵後搖擺技術研究室吧。”謝凱覺得,這個技術才是關鍵。

泵後搖擺技術,是大推力發動機的敲門磚。

只有航天強國,才知道這技術的重要性。

重型運載火箭,不是簡單地放上幾臺發動機,就可以起飛的。

美國人研究的最大火箭土星5號,高度達到110.6米,總重量08.5噸,總推力卻只有400噸。這玩意兒,在七十年代就已經讓美國人承受不起高昂的造價而封存了。

蘇聯人技術領先,擁有把搖擺裝置後置到火箭發動機後部,用很小的擺動就能實現推力向量變化,從而使得發動機結構更緊湊,火箭總體布局都能更最佳化。

就因為有這技術,蘇聯最強悍的能源號,總高度60米,總重量只有400噸,總推力卻達到00噸。

無論是運載力,還是成本,都遠低於美國的土星5號。

謝凱清楚,哪怕是三十年後,能源號依然是全球最大運載力的火箭。

能超越他們的,估計也就只有幾十年後的中國了。

蘇聯在火箭技術上,能領先科技比他們更強的美國,就靠的是集中全力的開發。

這讓蘇聯技術發展很快,很多技術在幾十年後依然能領先全球。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讓蘇聯把自己玩破產了。

蘇聯玩不下去了,底子已經有了,完全可以讓紅旗集團繼續扛著蘇聯人科技研發的大旗,在某些領域繼續前進不是。

“這裡面的資料,都是關於泵後搖擺技術的,實驗裝置等,也都是這方面的……伊萬先生,如果你們覺得還有什麼需要的沒有,請向褚光源所長報告,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謝凱指著同樣有著不少箱子,工作人員正在安裝裝置跟歸置資料的實驗室說到。

這裡面面積很大。

“裝置跟資料放一塊?”蘇聯人有些接受不了。

任何單位,資料室都是單獨存在的。

“不,資料室就在研究室旁邊,大型試驗都得到外面,這裡面不合適。”褚光源做了介紹。

當看到資料都是俄文,有些已經拆開包裝的裝置上有俄文銘牌,伊戈爾心中有些慌張地撲過去,近距離觀察這些裝置。

“這是我們所裡的?”

伊戈爾跟伊萬·維克多、馬特維克三個人是一個研究所的,主要負責動力系統。

聽到他的話,伊萬·維克多也跟著撲了過去。

“這就是我們實驗室的!”看到的第一眼,伊萬·維克多就得出了結論,“這是我用的工作臺!”

工作臺上的各種小型檢測儀器,甚至都沒拆卸下來。

只要接上電跟氣,就可以繼續使用。

這上面的很多儀器,都是維克多自己改裝過,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

“對,你們原本的工具,裝置,資料,都在這裡……”謝凱平靜地說道。

“那些混蛋!他們怎麼能這樣幹!這些都是研究所的財產,你們這些強盜!”伊萬·維克多並沒有感激謝凱他們給自己提供了趁手的工具跟裝置。

這些該死的,他們竊取了整個科研所!

“你們這些小偷!”伊戈爾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這些裝置,上面甚至還有他們科研所的編號。

而開啟那些技術資料,同樣都是他們科研所的。

這些該死的中國人,居然洗劫了他們科研所,把裡面給搬空了!

這些資料上的俄文跟檔案編號,就說明了這一切。

鄭宇成等人則是看著謝凱,他們知道謝凱搞了資料跟裝置回來,同樣沒想到會這麼齊全,挖人,連帶他們使用的裝置跟科研項目資料都搞回來,開始工作直接接著他們原本的工作幹就可以了。

“這是那邊的人當廢品賣的。這裡的資料,五美元一公斤;這些裝置,按照廢鐵價格算,兩美元一公斤……”謝凱平靜地說道。

所有蘇聯人都愣了。

“這不可能!那些資料,我們國家投入了數億盧布研究……”伊萬·維克多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即使五美元一公斤,這裡這些資料,能賣多少錢?

根本賣不了多少。

估計也就幾萬美元。

可能都到不了那個程度。

這是他們無數人研發幾十年的成果,那些蛀蟲居然就這樣賣了?

“他們保留了影印件,蘇聯同樣有資料……”謝凱不想他們太絕望。“這也怪不了任何人,資料繼續放著,在沒有資金投入後,這都是廢紙……而我們,恰好有資金,有專案,讓這技術繼續研究下去,技術,不應該有國界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