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發不是謝凱手下,這傢伙倒是以謝凱手下自居,搞得他被人認為是黑澀會頭目一般。

不過這傢伙給紅杉服裝廠承擔著最基礎的原材料供應,只要不是太過分,謝凱也會拉他一把。

“這犢子,直接開千月薪挖我們的翻譯……”

“這麼高?”謝凱意外不已。

外企的職工這個月能拿上千已經很不錯了。

全國平均工資也就一百多兩百不到。

黃金發直接開出千的工資。

夠狠!

“謝總,我這也是沒辦法,手下人都不懂俄語,老毛子地盤又大,沒有翻譯,咱們在蘇聯境內寸步難行……每個負責人都需要配翻譯……”黃金發急忙向謝凱解釋。

他在外面打著謝凱的旗幟,可是得到了不少的方便。

一般的小人物,根本不知道謝凱是誰,他也不會抬出來,在老方他們這些大佬面前,抬出謝凱的招牌,好用得不行。

要是謝凱為此生氣,他黃金發估計沒法在國內混了。

他其實不知道,國際上都沒法混了。

“俄語翻譯有這麼缺?”謝凱大馬金刀地坐到老方給讓出來的位置,開口問道。

“不是一點點缺。國家培養的俄語翻譯本來就不是太多,尤其是我們需要的懂各種專業技術的,高價都招不到……你們幾年前把這些俄語翻譯給網路走了,外面的更少……邊境地區有點文化的,都被我們招了……”

楊桃的話,有著很大的怨氣。

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謝凱。

“這也沒辦法不是,我們跟烏克蘭的合作,對懂俄語的專業技術人員需求很高……”

謝凱一點尷尬都沒有。

國家有需求,肯定要優先滿足國家需求。

跟烏克蘭合作前,基地就在準備大量俄語翻譯。

可專案太多,而且還需要懂技術、精通俄語的專業翻譯缺口太大,基地在這方面同樣人手緊張。

原本後勤人員都是汪貴林負責,謝凱沒操心。

跟404只要有合作關係的單位,單位裡面懂俄語的技術人員,都借調給了404,可依然不夠。

技術翻譯,這本來就是冷門的專業。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蘇聯援助中國工業基礎專案時,培養了大量專業技術的俄語翻譯。

後來隨著雙方合作減少,俄語翻譯的培養幾乎沒有了。

五六十年代培養的懂俄語的技術人員,沒有退休的,都是處於關鍵崗位,不可能來當翻譯。

翻譯人員不夠,就影響跟烏克蘭合作項目的進度。

所有拿到烏克蘭技術的單位,都需要大量專業翻譯。

好的翻譯,都被404留著了;其他有需求的單位得到的,至少比外面這些倒爺招聘到的翻譯強很多。

現在鐵飯碗,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比更高的工資有吸引力。

缺人缺到會打退休人員主意的謝凱知道國內缺俄語翻譯。

也沒想到,缺口大到這樣的程度。

正在翻譯烏克蘭提供技術資料的翻譯人員,沒法調動。

而國內在校的學生,根本不可能為了一份高薪工作放棄學業。

畢業後哪怕沒有政府分配工作,也不會跟著私人老闆幹。

“現在俄語翻譯是這邊最缺的。很多倒爺,不管有沒有價值,只要能搞到手,都先運輸回來……等著有翻譯或找到瞭解他們搞回來東西的人,才有針對性地去找需求的單位,整個口岸附近如同一個巨大的垃圾場……”

楊桃很是不滿謝凱。

謝凱搶走了太多的人。

“西伯利亞鐵路,返回的時候都是運輸的國內出口的輕工業產品,來的時候則是從蘇聯各地運出口到國內的機械設備、廢舊、破爛……”

方強說這個,就是告訴謝凱,有多少人進入了蘇聯。

大多數人,都需要翻譯。

黃金發一直擔心謝凱會收拾自己扛他的旗號,見謝凱沒說什麼,也沒說他花高價挖方強他們人的事情,松了口氣。

“謝總,蘇聯那邊經濟已經崩潰,很多技術人員生活都沒著落,但是願意來我們國內的不是很多……現在在那邊可以用各種價格低廉的輕工業品換那些技術人員家中的專業書籍等……”

“專業書籍,國內倒不缺乏。缺乏的是各種研究資料……”謝凱只想要好東西。

專業書籍,普通技術人員能拿到的,不可能太高階。

都是各種基礎資料。

這些書,一套就夠了。

翻譯出來,國內印刷,就不用浪費大量翻譯資源。

“當然,你們回收這些,各種都可以收,反正不會虧本……”謝凱見黃金發一臉忐忑,安慰著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蘇聯國內很多書,在中國曾經是很流行的。

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等等……

謝凱家裡有很多蘇聯文學名著。

都是父親謝建國那輩人喜歡的。

原版的,在二手市場還是有市場的。

“這次虧大發了……”黃金發苦著臉,“很多東西都是沒有價值的……”

謝凱好奇了,收破爛還能嚴重虧損?

隨便一套技術資料都能把成本撈回來。

“帶我去看看你們收的什麼……”

謝凱還真不知道這貨收了些什麼東西。

當初讓黃金發去蘇聯收破爛,也跟謝凱有關係。

譚林跟方強瞧不上這業務,加上謝凱覺得黃金發收狗皮虧損,雖然那是他貪心的結果,積極性還是不能打擊的。

謝凱有意給他指出一條發財路。

現在黃金發又說虧大了,謝凱如何不意外?

黃金髮帶著謝方強凱跟方強等人,向倉庫而去。

一百車皮舊書廢紙有多少?

沒有親眼見到的,估計很難想象。

謝凱看到眼前這個由各種廢舊報紙、圖書、檔案資料亂七八糟堆成的一座大山,下巴都掉到了地上。

所有廢舊就這樣堆在地上,甚至連遮雨的彩條塑料布也沒有蓋上……

旁邊一座不大的蘇式廠房周圍,一直響著發動機轟鳴聲。

幾輛蘇聯產、油漆早已斑駁的剷車,煙囪冒著黑煙,不停地從外面把各種資料鏟到廠房內,又從另外一邊鏟出來……

老方跟楊桃兩人倒也不詫異。

大家都是這樣堆的。

“這裡面的資料都沒有清理、分類?”

好一陣,謝凱才反應過來,問黃金發。

不分類,這些只能進造紙廠了。

“收的時候,我的人搞不懂,都按照您的要求,各種廢舊書籍、報紙都收,價格非常便宜……各種手寫筆記本,有圖的紙張,做了簡單分類,可實在是太多了,運輸的時候,還好好的……”

黃金髮帶著謝凱往廠房而去。

看著剷車暴力地鏟地上各種書籍、報紙,謝凱嘴角直抽搐。

他覺得這是對知識的褻瀆。

而罪魁禍首是自己。

廠房內,漫天灰塵,聲音嘈雜。

惡劣的環境中,很多人在裡面忙碌著。

在門口,就有工作人員給幾人遞過來口罩,即使帶上,也能感覺到灰塵的嗆人味道。

剷車鏟進來的資料,倒在一個巨大的工作臺上,工作臺周圍帶著口罩的工人快速分類。

“報紙,沒用……”

大捆的廢舊報紙被扔到一邊。

“舊書,沒用……”

廢舊書籍,同樣也被胡亂扔成了一座小山。

“手寫檔案,留著進一步分析……”

所有人都是從巨大的工作臺上抓起各種資料,只是大概掃一眼,就完成最開始的簡單分類了。

“技術圖紙,回收……”

手寫的檔案、技術圖紙,被直接丟到工人身後的流水線上。

流水線帶著凌亂的資料向前面另一個工作臺而去。

下一個工作臺上,進行更詳細的分類。

“這只是前期初步分類,有用的資料,最後都需要專業翻譯人員評估,把缺少的部分補充……我們現在就差專業人員,不知道哪些資料有用……”

黃金發一邊給謝凱介紹整個回收處理中心的工作流程跟情況,一邊帶著謝凱往裡面走。

到了最後環節,各種技術資料跟圖紙,也不管是不是同類的,是不是一個產品的,直接被堆在一起。

這些全部需要專業技術翻譯來確定是否有價值……

這種資料,沒有遭到那麼粗暴的對待,整齊起碼放在廠房邊上,佔據了小半個廠房面積。

只有五六名年齡各異的人員在分類這些技術資料……

“為什麼不在之前分好才運回來?這樣根本就分不出來……”

謝凱看得直搖頭。

按照這樣的分類,根本無法從裡面找出來有用的資料。

技術資料,非得成套的才行。

按照現在這樣,哪怕有成套的,都會被弄亂,到時候從裡面找出來,根本不容易。

瞎搞!

“這些沒用的東西運回來,浪費本來就緊張的運輸力,以後別想挪車皮!”

方強也覺得,跟黃金發這樣的人合作太掉分。

蘇聯國內有太多淘汰裝置、生產資料需要運輸回來。

如果不是謝凱打了招呼,黃金發根本就拿不到車皮。

“有用都變成沒用。他運回來的破爛,都沒有什麼用……這廢紙,確實都虧了……而他運來的那些廢銅爛鐵,連鍊鋼廠都不願意收去回爐重煉……”

楊桃也鄙視不已。

黃金發也不吭聲,只是眼巴巴地看著謝凱。

蘇聯國內的東西太多,這些資料,來自蘇聯全國,已經全部亂了,基本上找不出來有用的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