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行破產清算,然後再由他們重組?”

對於姜同幾人帶來回來的訊息,張健跟陳風都是愣了。

沒想到紅旗集團的人這麼狠。

“破產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啊!”陳風嘆了口氣。

88年,國家就制定了《破產法》(試行),可沒有多少家企業破產。

太難以解決了。

退休幹部職工,地方財政根本不願意接手,畢竟地方財政也是缺錢的,各個地方都是有著專門的招商引資辦公室,就為了多拉一些企業,以此增加稅收。

無論是退休的,還是沒退休的,都不會同意企業破產。

“只有這樣的辦法,先破產清算,我們離岸公司以外資形式進入,搞中外合資的股份制企業……”面對再次找上門的兩人,鄭宇成把情況做了介紹。

“可上百家企業,破產清算也不是容易的!我們根本給不起這錢,幾十萬幹部職工呢!加上離退休的更多……要不然,早就這樣幹了!”張健苦笑著。

國資管理局,現在主要工作都是對國內這些無法適應競爭,狀況不好的企業搞摸底調查。

謝凱看著他們,自然知道這話是真的。

“張局長,這些單位,最少的都是欠著兩千多萬的貸款,我們只要接手,首先就虧損這麼多,投資幾百萬也沒法解決……如果現在這些單位不進行破產清算,債務會繼續增加,所有的職工都無法上崗,誰都沒有好處……”謝凱提醒他們。

要麼現在就破產,速度越快,廠裡的債務也就越少。

“要不你們收購這些企業?”

原本說的是合資,乾脆直接讓紅旗集團收購得了。

紅旗集團收購,還能收回部分成本,國家瞬時也就少了很多。

“收購不如重新開新的廠,成本低不說,會堅決很多麻煩。”謝凱搖頭。

收購那是不可能的。

永遠都不可能收購的。

“如果真的要幹,我們將會直接投資,建立全新的工廠,就在這些沒有業務,職工廠內待業的工廠招人……甚至,連基本上的廠房建設都不需要,租借這些廠房……”謝凱見他們還要說什麼,根本就不願意。

“可那麼多廠……”

“第一批先選擇十家,我們不會一次砸入太多資金,如果問題嚴重,這些企業,我們將不會繼續投資,大不了損失部分資金……”謝凱態度非常堅決。

說完後,就向外面走去。

“鄭主任,他是誰?”張健跟陳風兩人根本就不瞭解謝凱。

這兩天也有打聽過,根本沒得到多少有用的訊息。

“謝凱,紅旗集團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靠著他。當初我們單位,狀況跟那1家廠差不多,但是人更多,缺乏的資金更多。他的眼觀長遠,我們把所有的籌碼都壓在了他身上……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成功了……”鄭宇成把謝凱做了簡單的介紹。

基地保密的東西,自然不會介紹。

“現在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紅旗集團會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從沒有任何名氣的狀態發展到現在的程度……”

張健嘆了口氣。

數年之前,謝凱才多大?

國內多少國營企業的決策層有這樣大的魄力,敢把整個企業的未來堵在一個年輕人身上?

他們並不知道,紅旗集團是靠著軍工起家的。

“你讓他們破產清算?要是傳出去,搞不好走到什麼地方不小心就得挨板磚啊!”龍耀華看著謝凱,神色很複雜,“原本覺得你們有擴張的需求,國內很多單位日子不好過,想要讓你們幫他們一把……”

“首長,這難道不是幫他們?”謝凱不明白龍耀華找自己來幹什麼。

幫著那些廠說話?

這可不好使。

“破產,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多廠,就這樣沒有生產地存在著,就因為缺乏資金來解決……”李明山也是嘆了一口氣,“要是那些單位領導都有鄭宇成他們這樣大的魄力,哪裡有今天的狀況……”

“首長,你們找我來,不會就要說這個吧?”謝凱不知道兩位大佬找自己的目的。

他們找自己,難道就是為了這事兒?

“有一部分。你也知道,咱們部隊下屬很多單位也是這樣的情況……”

“首長,我們沒辦法……”謝凱直接拒絕了,“這些企業,該破產的破產,如果技術能力強的,那就投錢唄……”

讓404在這上面投錢,根本就不可能。

“誰讓你們投錢了?主要是詢問你們的操作模式。”龍耀華哭笑不得。“要是真的這樣想,早就找你們談了。這些企業,確實是負擔,給你們,只會成為拖累……”

之前基地跟各大軍工單位合作,已經讓不少的企業有了新的機會。

有些企業拿到業務後,開始升級技術能力,跟404基地合作更加緊密;有些單位在拿到經費後,則是選擇了發福利,最後逐步被淘汰……

作為404的主管單位負責人,無論是龍耀華還是李明山,對於這都是看得明白。

市場化改革,就是這麼殘酷。

跟不上時代發展腳步的企業,只有被淘汰一途。

“那……”謝凱疑惑了。

“你們說的上市什麼的。”李明山提醒謝凱,他們想要瞭解這個。

“其實就是響應國家提出的股份制改革。按照我們原來的方案,由那些單位的固定資產作為國資方面的投資,紅旗集團、我、方強他們的公司作為港資股東,先解決廠裡的困境,經過升級生產線或增加新的市場,然後在產能擴大或技術升級的時候,公開向社會募集資金,逐步上市……”

“你們不是為了撈錢?”李明山把擔憂說了出來。

謝凱這才明白,感情兩位一起找自己,就是擔心這個。

按照鄭宇成的意思,確實是為了上市圈錢。

但是謝凱卻不只是為了圈錢。

“首長,這這是一方面,我們要確保控股權,尤其是紅旗集團下屬的投資公司,必須作為最大股東……一方面,是為了基地民用技術變現,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利用這些企業持續向基地科研項目輸血……”謝凱在首長面前,一點都不隱瞞。

他們的任何投資,都是為了確保基地科研項目。

至於謝凱跟方強他們的錢,那肯定是為了升值的。

“不僅如此,之前我們在香江那邊的投資,也需要有正常的渠道投資回來。即使股權在他們手中,那也是歸屬404的……”

“果然你們是老謀深算,我就說你們這事情不簡單!”李明山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隨著香江迴歸的時間越來越近,我們的資金從那邊轉移回來並不是多容易的事情……”謝凱也是很無奈。“凱盛我都準備出手一部分的股份……”

“凱盛發展勢頭這麼好,每年的全球冠軍賽,搞得那麼火熱啊!”龍耀華瞪大了眼睛。

凱盛可以算得上中國第一家大型跨國公司。

香江、紐約、東京、倫敦這四個城市都成立了分公司。

儼然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的遊戲公司,每年開發的新遊戲都是數十款,隨著進軍到家用遊戲機領域,業務更好。

據初步估算,整個凱盛的市值,已經超過百億美元。

這個公司,原本只是屬於謝凱一個人。

經過好幾輪的融資來稀釋股權,謝凱手中握著的股份,依然佔據78%,只不過,外界不知道而已。

這78%的股份,被謝凱用6家離岸公司來分攤,最大一家離岸公司握著的股權,也只有8%。

“要做大,就不能太貪心。首長,有沒有興趣拿點?如果要,就給你們留10%,反正這家公司是不可能上市的……”謝凱嘿嘿直樂。

不缺錢,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誰上市是傻子。

不是謝凱願意讓別人來分一杯羹,而是凱盛發展太快了,不管出什麼遊戲,幾乎都是能火的。

肥肉太大,不分點出去,容易被人搞的。

“還是算了,我們買不起。”

哪怕心動,龍耀華跟李明山都是拒絕了。

“下屬公司也可以……”

謝凱沒有再說什麼。

“明知道那些企業不行,依然準備接手,也跟蘇聯那邊有關。如果下屬的企業不多,以後從蘇聯搞回來太多技術人員,我們沒法安置……畢竟我們基地下屬企業,並沒有涉及到所有的領域。”謝凱想了想,這事情,也沒有必要隱瞞。

蘇聯國內的狀況已經嚴重惡化,很多廠幾年沒開工了。

那是平時搞各種武器裝備研發的技術大拿們,為了養家餬口,都不得不走上街頭去擺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無論是老方、譚峰還是鄭權,他們都接觸了不少。

等到蘇聯一解體,這些人都將會得到來自中國的招聘。

歐美情報部門,同樣也在幹這樣的事情。

大家在這方面,除了頂級的專家,基本上沒有矛盾。

歐美接觸的都是蘇聯的頂級技術專家。

謝凱要求老方他們,不管什麼級別,只要是技術人員,哪怕是剛畢業,沒有什麼經驗,以後只要願意來,統統給他們工作!

好的,就留在基地裡面,不好的,就提供給國內的其他單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