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平時不怎麼幹活,但是基地裡面的發展,他是一點都不放過的。

從嘉峪關到他們基地的火車線路,已經完成了電氣化改造。

可對於這速度,謝凱依然不滿意。

要求基地繼續在進出基地的線路上下功夫。

謝凱要求不高,基地出去的列車,速度也不是太高,時速500公里,硬幣立在窗臺上不倒,那就OK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時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鐵道部相關研究單位的人員,那可都是集體被嚇癱了的!

“對了,你們那邊的高速鐵路研究如何了?”

龍耀華轉而問謝凱。

“這方面才剛開始起步,研究起來,有太多的難題需要解決,投資這塊,也需要大量的資金……”

謝凱不解龍耀華為何詢問這個。

基地搞民品領域的研究,投入比例正在逐步加大。

尤其是現在謝凱父親謝建國主要負責民品領域,這就給了基地所有人一個訊號,基地的發展方向跟國家建設重心一樣,都是民生經濟領域。

“經費這塊……”李明山的臉上也露出了擔憂之色。

“首長,請放心,我們依然是軍工科技研發為主,在民用科技領域的投入,就是為了獲得技術回報,從民品要效益,避免繼續下去,我們的軍工投入的研發經費無法回收,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

在李明山提醒後,謝凱頓時就明白龍耀華詢問自己的意思了。

“這些年,你們在民品領域的投資正在不斷加大,以你們的資金實力跟技術基礎,投資一個領域,這個領域的技術雖然可以快速發展,但是也會讓很多單位失去出路……”龍耀華提醒謝凱。

國內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表現得無法生存。

大量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加上很多企業在一開始只是仿製產品,研發投入很少,這就進一步擠佔了投資眾多企業的生存空間。

龍耀華這意思也是明顯。

讓404給其他單位留些活路。

“首長,你這話可就不對了。沒有我們的投資,也有別的單位的投入,不能把那些破產倒閉單位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原因歸類到我們身上不是?”鄭宇成當即不樂意了。

“誰讓你們不投資了?只是繼續這樣下去,你們單位管理跟不上,那還得了?現在你們404涉及了多少領域?採礦業、裝備製造、工程機械、飛機設計製造、船舶建造、汽車製造、衛星業務、家用電器、通訊領域、服裝製造業……”

李明山給鄭建國等人羅列了一大堆現在404的家底。

這些產業,404只要投資了,基本上都是大筆資金進入,全領域範圍內挖頂尖人才。

如此情況下,多少競爭對手扛得住這樣的競爭壓力?

投入的資金,不如紅旗集團多;挖人,更沒有紅旗集團管理層這樣的豐富的經驗。

現在紅旗集團涉足的領域太多了。

現在已經展現出了一個超級巨無霸的雛形,繼續發展下去,這個企業會龐大到什麼程度?

而且紅旗集團的投資,好像都是不會出現虧損的。

他們投資長虹彩電,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打響價格戰,很多電視機製造企業因為實力不足,無法沉受這樣大幅度的降價,要麼被長虹兼併,淪為長虹的零配件製造廠;要麼就只能轉向,可轉向需要龐大的技術基礎跟資金,資金跟技術跟不上,最終就只能破產。

沒有別的辦法。

“首長,這問題,我們會認真研究的。在之前,我們就發現,管理方面已經跟不上……未來我們只會選擇一些重點領域去投入……”見鄭宇成跟汪貴林兩人還要辯解,急忙使眼色給他們。

龍耀華他們這是在提醒幾人。

404這幾年擴張得太厲害,很多產業都是不熟悉的,在國內市場競爭者不強的情況下,發展起來倒是容易。

目前國家正在談判加入關貿協定,一旦加入關貿協定,這些民用產品,受到的市場衝擊力,無疑是最大的。

404下屬的這些民用科技領域,從建立後,都在不斷擴張,每年的投資金額都在快速增加,佔據的比例在整個機體是越來越龐大。

回去的路上,汪貴林沉默不語,鄭宇成則是抱怨個不停。

一直到了辦事處,謝凱不想聽鄭宇成的抱怨,讓他先去把手裡的事情處理了。

“你打算怎麼辦?”汪貴林詢問謝凱。

基地的軍事研發專案因為太過龐大,涉及太多,無論是資金壓力,還是管理壓力,甚至是人員配置等各個方面,都顯得力不從心,早就開始投資收縮了。

“找我爸他們,討論一下吧。現在確實涉足了太多領域。一些產業,該放手就放手……”謝凱琢磨了一番,才開口說道。

“這些產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汪貴林嘆了口氣,“其他單位,很少有我們這樣大手筆投入的。”

“汪叔,如果我們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身份,你覺得國際上很多產業大力進入國內市場,僅靠我們一家單位,能跟他們競爭嗎?到時候,如果遭遇發壟斷,我們企業除了拆分,還能如何?拆分後,還能有多大的市場競爭力?貝爾電話公司、標準石油公司,都是被拆分的……”謝凱倒是明白龍耀華說的話的意思。

與其等著以後因為太過龐大被拆分,還不如趁早佈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國內有很多大型企業都被拆分。

郵電公司,就是最明顯的,從最開始郵政跟電信分離,再到後來的電信跟移動分離……

這一系列的拆分,都是必要的。

404的產業,這幾年隨著賣裝備獲得的大量資金投入到民品領域,加上國內同行競爭者的實力有限,404的產業發展非常迅速。

尤其是長虹,從404入手到現在,時間不長,已經兼併了國內一半的彩電生產線。

繼續發展下去,並不是什麼好事兒。

汪貴林聽了謝凱的解釋,嘆了口氣。

他們之前根本就沒想過這樣的問題。

國企改革,他們是改革的試驗單位,自然要承擔這些責任。

“不行,我們這才剛兼併沒有多少企業呢……”謝建國聽到這話,第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

目前只是基地管理委員會高層人員開內部會議,上級也沒有明確的命令要求他們必須拆分太過龐大的單位,謝建國自然不依。

“一旦拆分,我們好不容易建立的良好局面,都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孫玉成同樣不滿謝凱提出的意見,“很多產業,我們都是直佔股份,沒有干涉其發展……”

就連嶽林,也都是不吭聲。

白彥軍跟齊志遠等人則是沉默不語地看著謝凱。

他們對民品業務並不是很熟悉,但是也知道,一旦失去了民品業務的利潤支撐,以後基地的資金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上級又沒有要求,為什麼要拆分?”鄭宇成直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說拆分,是謝凱自己提出來。

要是早知道這樣的情況,他們兼併那麼多的企業幹什麼?

“很多企業,我們兼併了,甚至還沒完成整合……”謝建國再次提出了意見,非常不滿地看著謝凱。

哪怕之前謝凱拉了汪貴林這個同盟,汪貴林這時候也是不吭聲。

之前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僅僅是高層內部會議,兩屆管理委員會的班子討論,都是全部反對。

更不要說有更多人參與了。

“諸位,我們發展到現在,用了僅僅7年時間,如果再有一個7年,我們所涉足的產業,國內還能有競爭者嗎?一旦我們國家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身份,國外競爭者來了,國內還有可以跟國際上競爭的嗎?”

謝凱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難道沒有我們,國內其他單位就能跟他們競爭?”謝建國很不滿意謝凱的提法。

這完全是亂彈琴。

從一開始,謝凱要求基地開始收縮投資範圍,謝建國就有些不滿了。

現在更過分了,很多產業剛整合,然後要求拆分成多家單位,那還兼併個啥?

不如不兼併。

“拆分後,內部競爭激烈,完全是自廢武功!”鄭宇成接著謝建國的話說道,“我們發展快,那是因為捨得投入,而且技術實力強……”

“咱們挖人後,多少單位能沉受得了?”謝凱很無力,“如果我們國家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身份,請問諸位,國際《反托拉斯》法案,如何應對?那個時候拆分,所有企業都一片混亂,如何競爭?”

“那是國際上的,又不影響我們國內!”鄭宇成的聲音小了很多。

紅旗集團這幾年很多業務都是國際業務,管理層的眼界自然不是侷限在國內市場上。

繼續發展下去,紅旗集團,要不了多少年,就會成為中國,甚至全世界最大的托拉斯組織。

“我知道大家的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與其等著上級命令,不如我們自己拆分,這樣也不會導致太大的混亂,另外,拆分後,可以跟領域內相關單位合作,多方控股,我們的利潤也不會減少……”

謝凱在這方面,沒有覺得什麼無法接受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