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尷尬沒持續幾分鐘。

天空上兩架飛機快速地放大,最前面的那架飛機跟後面飛機相比,體型差很多。

後面那架看起來又大又胖。

“後面是運-10?”鄭宇成看著天空上的兩架飛機,有些不願意承認認為那後面的大飛機應該是運-10。

他有些接受不了自己單位生產的飛機比別國的小那麼多。

“前面的是運-10?運-10能有那麼粗大?”鄭宇成用了粗大的詞來形容。

運-10起飛降落他們看了無數次,一直都是細長的窄體機呢。

當第一架飛機降落下來後,即使不願意相信,也不得不承認這架小身板飛機就是404製造的C910客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天空上還在盤旋的那架比運-10龐大數倍的飛機,就是安-124麼?

“飛機怎麼會製造得這麼大呢?”

連李明山也顧不得抱怨謝凱耍大牌讓他們來接機。

龍耀華看著天空上那架開始對準跑道的龐大飛機,終於知道謝凱叫他們來的目的是什麼了。

他對著旁邊的李明山說道:“這小子是想讓我們親眼看一下蘇聯人的大型運輸機有多大,可看了除了鬧心,還能有什麼……”

李明山沒說話,他的表情已經證明他已經鬧心了。

那架正在快速降落,龐大體型越來越清晰的大飛機帶來的壓迫感,讓李明山情緒有些低落。

他們早知道安-124的外型引數,卻沒有直接親眼見到。

86年英國范登堡國際航展,安-124就已經露相,全世界都知道這比美國C-5運輸機還大。

汪貴林等人看著即將在跑道上降落的安-124,臉上神色各異。

這一刻,沒有誰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這架轟鳴著著的飛機快速降落。

嶽林在心中把運-10跟眼前這架龐大飛機做對比,比運-10大太多了!

鄭宇成更是驚訝得張大了嘴。

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原本認為安-124比運-10大不了多少,體型比運-10大的運-15可能離安-124差得不遠。

哪怕鄭主任知道安-124無論長度、翼展、高度都比運-15要大很多。

他固執地認為那玩意大不了多少。

太大的飛機沉重的機體在空中容易出現事故,那麼大的飛機能飛得起來麼?

現實狠狠地給了他一巴掌。

鄭主任突然覺得,自己大腦停止了執行,當機了。

安-124跟運-10在空中對比本來就明顯,可安-124降落在機場停機坪跟旁邊的C-910客機靠在一起時,形成的對比更加鮮明。

404基地的大佬們跟龍耀華、李明山,清楚而直觀地看到了兩款飛機體型間的巨大差距。

當飛機徹底靜止下來,謝凱懸在嗓子口的心才落下去。

十個多個小時的飛行時間中,他不敢睡覺,怕自己睡著後,小命就被蘇聯飛行員給交代了。

“終於到了。”

謝凱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

旁邊孫道乾跟蘇興國等人同樣也松了一口氣。

蘇聯人臉上神情並沒什麼變化,他們在飛機上一直都表現得非常淡定。

尤裡亞夫一直找謝凱聊天,想要聊聊合作的事情,最後見謝凱不理睬,索性就在飛機上睡覺。

透過飛機駕駛艙下面一側的駕駛員的通道,謝凱等人從龐大的安-124裡走了出來。

見到在不遠處圍著這架龐大運輸機不斷打量的大佬們,謝凱一臉笑意地對他們揮了揮手。

“首長們等得幸苦了!”

謝凱口裡喊著,臉上笑,著跑上去主動把鄭宇成、龍耀華等人的手握著搖晃,如同大佬們真的是來迎接他一般。

鄭宇成根本顧不得理會謝凱。

看著旁邊這架龐大的飛機,問著謝凱:“這是安-225?”

老家夥顯然不願意相信這只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飛機,還有飛機比這玩意兒還大。

最主要,都特麼的是蘇聯人的!

謝凱自然知道他的心思,知道安-124對鄭宇成的衝擊很大。

搖了搖頭,對他說道,“白叔不是打電話說過麼。安-124,安225比這還大,那玩意兒最大起飛重量640噸呢,安124的最大起飛重量才405噸……不過,安-124乘坐起來比安-225舒服得多,至少不用隨時擔心回掉下來,這玩意飛行的時候只有300多不到400噸,安-225自重加上燃油,背上還背個太空梭,整體可是超過500噸的重量……”

謝凱是故意向著這些大佬們介紹這些資料的。

看著他們震撼的表情,他很滿意。

震撼就對了!

龍耀華的視線不停在安-124跟運-10這兩架飛機間來回地打量,他在對比這兩架大飛機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作為國防科工委負責人,他清楚地知道,飛機每提升一個重量級所需要的技術都是翻番的。

他想要透過對比知道中國航空製造業跟蘇聯的差距有多大。

李明山想著空軍裝備這飛機,將會產生多大作用。

如果是空投,不運輸重型裝備,估計一次可以運輸一個團的兵力。

多年前空軍就提出組建戰略空軍的構想,因為經費跟國內製造力而無法實施。

這樣的飛機,運輸359坦克,一次估計也能運輸四輛,裝甲車數量會更多。

“首長,這飛機怎麼樣?”

謝凱笑著問龍耀華、李明山跟李明山。

龍耀華看著謝凱,“搞到技術了?“

謝凱一愣,直接搖頭。

大佬真敢想。

“首長,這可是全世界空軍裝備中,最大軍用運輸機,安-225,蘇聯人到現在也只製造了一架,第二架才製造一半……搞到技術沒可能,除非蘇聯人瘋了。”

李明山不滿地說道,“你小子叫咱們來幹嘛?給咱們上眼藥,讓人鬧心?”

看著安-124,再看看旁邊的運-10,李明山確實很鬧心。

龍耀華同樣鬧心。

差距太大。

“首長,想不想詳細看看這飛機?”

謝凱還沒真狂到因為自己做出點成績就讓大佬們來接機的程度,目的不過是想讓404基地的領導及軍方負責裝備的大佬們對國內跟世界頂級技術的差距。

龍耀華和李明山會偶爾出國,很少有看到這種大型軍用運輸機。

透過很直觀的對比,才能讓他們被震撼,加大對大型飛機研製的支援。

龍耀華、李明山等人自然不反對看看這家飛機有什麼特別。

鄭宇成在旁邊早就急不可耐了。

給中方的大佬們見識蘇聯最巔峰製造力的安-124,尤裡亞夫更是樂意。

停在機場停機坪上的安-124尾部艙門開始緩緩下降,機頭也逐漸向上掀起。

謝凱向大佬們介紹著尤裡亞夫跟其他烏克蘭成員。

安-124機頭在緩緩向上掀起時,龐大的機體緩緩向地面降低高度,如同下跪。

所有的這一切,中方大佬們都看在眼中。

國內的技術,差距真的很大。

尤裡亞夫指著正在掀起機頭的安-124,介紹著情況,“安-124內部貨艙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艙室可搭載88名乘客,下層主貨艙尺寸為36×6.4×4.4,容積1013.76立方米,最大載重達150噸,在最大載重情況下,航程3200千米……前後艙門均採用液壓技術,尾部艙門開啟只需三分鐘,機頭艙門開啟七分鐘……”

“為提升裝卸效率,可同時開前後艙門,很短時間內就能完成裝卸……”

尤裡亞夫一邊介紹,一邊帶著中方大佬們沿著機頭下跪的貨橋進入龐大的安-124內部。

謝凱在旁邊充當翻譯,向大佬們翻譯著安-124的情況介紹。

安東諾夫設計局想向中國出售安-124,被謝凱拒絕了。

這玩意兒太貴,空軍不僅裝備不起,在目前來說,也沒有太大作用。

人站在安-124龐大的機艙內部,顯得及其渺小。

從前向後看去,整個貨艙是完全貫通,大型貨物可以從貫穿的貨艙中自由出入。

貨艙頂部的起重吊車跟地板上牽引大型貨物的絞盤車,讓軍方大佬跟404基地管理者們親眼看到這架龐大運輸機內部的情況。

這樣級別的運輸機,在全世界都沒有幾架,而且幾乎很少有機會能外國人這樣直觀地瞭解。

龍耀華雖然是第一次見到蘇聯最大軍用運輸機,卻問了不少技術細節。

尤裡亞夫在常規技術沒有絲毫隱瞞,一旦涉及到核心技術,直接轉移話題。

謝凱在一邊不斷鄙視他。

這孫子,一點誠意都沒有。

具體技術細節透露了又能如何?反正中國現在搞不出來的。

鄭宇成等人一直都是靜靜地看著,聽著。

尤其是鄭宇成,從上了飛機後,老家夥的眼珠子就在不停地轉動,不時露出那種要搞到手的炙熱眼神。

就連汪貴林對於這架龐大的飛機露出了炙熱的目光,哪怕在之前警告過鄭宇成不能一看到這玩意腦袋一發熱想要搞回來。

參觀結束,下飛機時,鄭宇成戀戀不捨,完全是一步三回頭的架勢。

最終,實在是忍不住了,對謝凱問道,“謝凱,咱們能不能把這飛機的技術搞回來?”

“謝凱,咱們能不能搞一兩架安-124回來?”汪貴林同樣也開口了。

謝凱有些驚異地看著汪貴林。

汪貴林怎麼也對這玩意兒動心了?

一直以來,汪貴林都是極其反對這樣的事情,買安-124整機,那也得老鼻子錢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