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成馬上就不樂意了。

“那又怎麼了,不說就不說,只要把事情搞定就行。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現在rd-33發動機的缺口不是解決了嗎,蘇-27戰機的技術不是也引進了嗎?何況,咱們也不需要出多少外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宇成對謝凱完全是盲目信任。

根本不會在意謝凱做了些什麼,過程是如何,只要結果是好的,得到結果的過程惹了事兒,該擦屁股他們二話不說就擦屁股。

汪貴林懶得跟他計較,他也知道鄭宇成為什麼對謝凱那麼縱容。

當初要不是鄭宇成在謝凱身上賭了一把,404哪有現在這樣的風光?

汪貴林沒好氣地說道:“你既然有決定了,還跟我商量什麼,影響我休息,這會兒才不到4點呢。只要不讓我掏錢一切都好說,要我掏錢,沒門!”

離天快亮還早,兩人剛睡下就被叫醒,來討論這急事。

還好,這種工作狀態一直都是常態。

“秦飛那邊估計巴不得。他們拿不出錢,謝凱謀劃引進d-18t發動機,對方繫結出口安-22技術,最終秦飛佔便宜,咱們404掏錢,當咱們是國家銀行啊!”一說這個,汪貴林就來氣。

“讓中信銀行貸款啊。”鄭宇成說道。

“中信銀行自己由不能造錢。錢只有那麼多,目前咱們需要的資金量越來越大,缺口也越來越大,民用產品到現在提供的利潤遠不及預期,家電領域謝凱那小子投資了多少?”

汪貴林很不滿,現在404基地在資金方面出現了巨大的壓力。

而這次引進蘇-27同樣也需要他們先出錢墊付,空軍每年從軍費中節省一部分支付蘇-27的採購……

目前404很多專案對資金需求不斷擴大,專案更是越來越多。

汪貴林甚至在考慮是否是要砍一些專案。

之前鄭宇成等人擔心沒專案,一有機會就瘋狂上馬各種專案。

基地進行改革,軍品民品分開,才發現,專案多到超乎難以想象。一個專案延伸變成數個專案的成了常態,超-7都變成了四個專案,還有隱形戰機預研,這已經是五個專案了,還不包括航母艦載機在內……

運-10到現在同樣變成好幾個專案,商務機、軍用運輸機的運-15、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這些對資金需求都是極其龐大的。

而6.5萬噸大壓機方面已經開始下料生產,基建工作已經啟動,同樣需要大筆的錢。

專案越來越多,作為後勤主管的汪貴林壓力越來越大。

掌管404基地錢袋子的楊倩,更是天天向汪貴林抱怨。

鄭宇成倒好,整天樂呵呵地誇獎基地發展迅猛,有錢沒錢他根本不考慮。

“這事讓謝凱自己解決,搞不定就算球了。”鄭宇成終於鬆口了,沒有說一定要他們出錢。

他對謝凱是有信心的。

雖然不知道謝凱怎麼解決,他還是相信謝凱可以解決。

汪貴林見鄭宇成不要求由404負擔資金,那自然就沒問題了。

直接給秦飛的孫道乾打電話。

“叮鈴鈴……叮鈴鈴……”

床頭櫃上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把孫道乾嚇得彈了起來。

廠裡出事兒了?

“喂,老孫,你們馬上組織人員到烏克蘭,謝凱跟安東諾夫的人正在談引進安-22的事情……”

聽汪貴林說,讓秦飛立即安排技術引進談判團隊趕赴烏克蘭,跟謝凱一起協商引進安-22這款最大起飛重量250噸的遠端戰略運輸機,孫道乾驚喜得跳下床就往外面跑。

如果不是老伴叫他,估計就這樣穿著大褲衩跟睡衣赤腳跑出去了。

一個小時不到,秦飛高階管理人員跟高階技術人員全部出現在了會議室。

這種經濟情況,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所有人都在打聽出了什麼事情,難道國家跟誰開戰打仗了?

沒聽說啊……

“同志們,現在一個巨大的機會出現了。只要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就能一躍成為國內最大運輸機生產單位,甚至還能向民用飛機市場進軍。”孫道乾的聲音中帶著顫抖。

這是激動的。

蘇興國看著孫道乾一臉的興奮,有些鬧心,這老家夥,居然賣關子。

“老孫,別賣關子了。”

所有的人都一臉急切地盯著孫道乾。

到現在,秦飛可沒有什麼好消息。

空軍的訂單一年就三兩架,巴黎航展參展也沒獲得訂單,就靠幫404生產c-910客機來度日了。

大家需要好消息。

“404那幫傢伙正在烏克蘭。剛剛汪貴林親自給我打電話,要求秦飛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和談判團隊到烏克蘭談關於安-22的全套生產技術引進工作……”

蘇興國聽到這話,興奮得跳了起來。

“我去,我親自帶隊去烏克蘭。”

不是他想藉著去烏克蘭的機會公款旅遊,而是安-22這款遠端戰略運輸機,秦飛眼饞了十多年了。

原本秦飛也向上級提出過,從烏克蘭引進在十多年前就已停產的安-22遠端運輸機。

蘇聯對於這款遠端運輸機並沒下多少訂單,而且在1974年就停產了。

中國完全有機會引進這款被蘇聯空軍放棄的大型軍用運輸機。

這對中國空軍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好處,完全可以依靠安-22建立戰略空軍。

秦飛一直在消化和吸收安-12的技術,到目前,運-8改型依然在持續,要想讓運-8這種中型運輸機升級到遠端運輸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安-22是國際航空業在渦輪螺旋槳飛機領域做出的最大型飛機的設計,秦飛的技術基礎,都無法設計出來這樣的飛機。

目前資金、技術嚴重匱乏,生產製造工廠技術設備升級也需要龐大的資金,可軍方對運-8的需求並不大。

必須要有專案,才能獲得國家財政更多投入。

秦飛在運輸機這方面沒有太大優勢,甚至還不如隔壁搞轟炸機跟以轟炸機為原型改空中加油機的西飛。

缺少了空軍的軍用運輸機訂單,秦飛小日子過得非常不好。

空軍並不是缺乏訂單,而是空軍同樣沒錢,運-8,到目前為止,空軍也沒裝備幾架。

即便現在空軍不建立遠端戰略投送部隊,至少也會開始向這方向摸索。

快速反應,空投,那是全球空軍都需要的能力。

秦飛一直在研究如何提升運-8的運載量及航程,到目前也沒有什麼完善的方案。

烏克蘭願意出售安-22的全套技術,一旦消化了技術,秦飛將會成為國內唯一戰略運輸機生產單位,並且可以透過對整個戰略運輸機的改型,不段錘鍊技術隊伍。

如何不是巨大的機會?

“誰有不同意見?”

這樣的機會,誰會有不同意見?

一名戴著眼睛的乾瘦中年人開口了,“廠長,咱們目前可沒有多少經費,向上級申請經費也會被拒絕,之前我們已經申請過幾次改型經費都被拒絕了。”

“現在的經費不多,進一步改進運-8的專案,研發經費上級都沒同意,引進烏克蘭安-22這樣的戰略運輸機,需要的經費可不是一點點。”

安-22這款戰略運輸機是秦飛現在最需要的,對技術提升有很大作用,卻不一定是空軍目前需要的。

經費,制約著秦飛的發展。

孫道乾看著眾人,“經費確實是個問題。不過,目前謝凱正在烏克蘭,他幫咱們搞的安-22……我想要不這樣,先到烏克蘭跟安東諾夫談判技術引進,同時在國內向上級申請一部分技術引進經費,再找中信銀行貸款。謝凱既然願意讓我們參與,中信銀行肯定會同意提供貸款。”

他哪裡知道,中信銀行不會貸款?

“立即安排這些事情,由我親自帶隊去烏克蘭,技術團隊跟談判團隊今晚就出發。”

機會絕不容許錯過,秦飛等這樣的機會已經等太久了。

孫道乾見沒有人反對,立即拍板決定了。

如果向上級單位申報經費再引進,絕對不是在短時間能完成的事情。

秦飛之所以一直發展不夠快,他們認為就是沒有404那樣的魄力。

這些年透過跟404的不斷合作,幫運-10代工生產,積攢了不少家底,現在有了不小的底氣,何況404對他們這個專案是支援的。

在秦飛確定要出國後,公司上上下下都忙碌起來,僅一天時間就將訊息通知到所有涉及的人員,並向上級主管單位提交出國申請。

他們要出國必須經上級批准,更不用說這一次去的還是烏克蘭。

龍耀華得到秦飛出國申請後,不明白他們要幹什麼,從烏克蘭引進蘇聯放棄十多年的安-22全套生產技術,目前對空軍來說並不是很適用。

他還沒想明白時,李明山過來了。

直接開門見山,“秦飛準備引進安-22你怎麼看?”

“這對航空製造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們沒有大飛機設計生產能力,安-22是安-12的後續發展型號。”

龍耀華說的比較中肯,可他擔心的並不是這個。

“資金問題怎麼解決?”

李明山也是有些擔憂。

“這問題我問過。秦飛的人說他們籌備一些,希望上級再支援一些……他們這麼積極,一方面是之前跟404達成了合作,撈了不少錢……另外就是謝凱那小子現在正在烏克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