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軍的猜測並不是空穴來風,之前謝凱就謀劃過蘇聯的al-31f發動機。

那時候蘇聯人連看都不給看,根本就沒有任何引進的可能。

現在這種情況,蘇聯人為了出口蘇-27戰機,完全會同意在戰機出口合同中繫結這款大推力發動機。

如果不出口技術或發動機,那跟中國的合作幾乎沒法談下去,他們自己都不好意。

“你為了十號工程?”

“不僅僅是。”

一老一小的對話,讓其他人摸不著頭腦。

怎麼又跟611的十號工程有關係了?

蘇聯人一直都在分析中國人的目的。

換成任何國家的代表團,在知道了效能缺陷後,不可能繼續引進戰機跟技術。

“中國人很多武器裝備都是從我們國內引進,然後仿製生產。這次是否同樣是為了引進技術來提升他們的能力?”奧列格問著眾人。

他的推測不是沒理由的,這也是他一直不喜歡跟中國合作的原因。

中國人往往會在合作中偷取技術,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自己的技術。

長期下去,在未來會變成蘇聯武器裝備出口非常強的競爭對手。兩伊戰爭剛爆發,中國軍工廠就拼命搞各種蘇聯武器裝備,回去仿製生產,等著交戰的兩個國家上門購買。

蘇聯在先進技術研發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中國人一旦拿到技術,消化完成,成本幾乎低得可以忽略不計。

蘇聯同型別的裝備,在價格上,根本沒法跟中國的產品競爭。

這對奧列格這位蘇聯軍事工業會主席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米沙維奇夫斯基也點了點頭說道:“可能性非常大,但我感覺不僅僅是引進技術並加以改進這麼簡單,中國人在國際引進技術一直都是這樣的套路,如果只是引進,他們不會指出這麼多技術缺陷。有其它的目的。”

“其它的目的?”

中國人具體有什麼其它目的,蘇聯和中方除謝凱外,沒人知道。

西蒙諾夫看著幾位大佬,搖頭說道,“蘇-27可不是他們想仿製就能仿製的,涉及到的技術在我們國內都非常困難,而且,他們是沒有7.5萬噸大壓機,也沒有相關的材料配套……中國人除非有比我們更強的技術實力,否則消化、吸收甚至改進需要至少二十年,那時候,這款戰機早落後了。”

不是西蒙諾夫不相信中國人的技術實力,蘇-27戰機技術太複雜,蘇霍伊都搞了二十年,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中國人能如何?

一直沒開口的切爾瓦科夫突然開口,“我知道了!發動機!中國人想要al-31f發動機。”

這話一說出來,其他人都不解地看著他,不知道他這推測從何而來。

中國人為了發動機,至於繞這麼大的圈子?

蘇-27上真正的好東西,就是那兩臺al-31發動機。

al-31f渦輪風扇發動機,可是推重比超過10這一級的大推動發動機,世界上沒有幾款同型別的發動機,中國人拿到這樣的發動機沒有戰機專案又能如何?

切爾瓦科夫見大佬們都看著自己,解釋道:“上一次接觸時,中國人就對al-31f發動機表示了濃厚的興趣,當時根據我們的推測,中國國內很可能在研究新的戰機專案,而且是國際上主流戰機……”

聽了這番話,大佬們相信了他的說法。

中國人到目前為止,除了跟美國人在和平典範中合作改進殲-8ii專案,對他們國內的殲-7進行進一步改進外,沒有聽說有新的戰機專案。

這是有些不可思議的,殲-7只是米格21的仿製品,殲-8ii不過是殲-8的改進型號,而殲-8同樣是以米格-21為基礎。

無論什麼情況,各個國家都不會一直給自己空軍裝備落後戰機,中國這樣的大國更不可能。

他們會瞄準世界上先進戰機進行研發,開發新一代戰機,只不過,中國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太過到位。

切爾瓦科夫一臉嚴肅。

中國人在科研方面一直採取這樣的手段,跟蘇聯沒有任何區別,就像蘇-27在列裝部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保持高度保密的。

如果中國人只為了一個發動機,對合作對來說是有好處。

他們更不擔心中國人仿製他們的al-31發動機。

中國技術基礎太差,當初從英國引進了貝斯發動機全套技術,到現在都沒成功國產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奧列格有些擔心,“米格-29戰機的生產廠生產他們的超-7戰機零部件,出口rd-33發動機,在這之前基本談妥。依照當初中國人的意思,如果在蘇-27戰機跟技術出口無法達成合作,之前談好的合同都得作廢。如果他們只要求採購al-31發動機,怎麼談?”

其他人臉上都是露出擔憂神色。

米格戰機製造廠總經理阿列克謝斐德羅夫更擔憂。

之前談判的合同中,米格廠得到的好處很大。

一旦蘇-27談不攏,他們連工都開不了。

米沙維奇夫斯基見眾人都考慮各自的心事,嘆了一口氣,這時候還考慮各自利益。

“如果只提供發動機給中國,那不能同意。目前中國超-7已經在向米格-29的作戰效能靠攏;一旦拿到蘇-27的發動機,再開發出跟蘇-27效能接近的戰機,這對我們戰機出口市場來說,會產生非常大的壓力。”

作為航空工業部的老大,他非常擔憂這樣的事情發生。

中國技術一旦提升上來,蘇聯出口肯定受到嚴重影響。

發動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術問題,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有勢力設計並生產,目前中國最缺乏的就是發動機。

西蒙諾夫覺得對方不可能僅僅是為了發動機,如果只是這樣,中國人不可能這樣幹。

“諸位,如果中方只需要發動機,為了開工率,可以提供。以他們的性格,不可能只為發動機,他們真正的目的應該還是想要蘇-27的生產技術。”

中國人買裝備,向來連技術一起買回去,在引進的基礎上加以吸收改進。

從而實現他們追趕世界先進技術的目標。

也就是他們所謂的彎道超車。

對於採購蘇-27戰機的所有客戶來說,蘇聯人更喜歡印度人。

印度人不會謀求技術,買了技術回去,他們根本也玩不轉,更不用說在買回去的技術基礎上開發出更先進的技術。

中國人就不一樣了,不管引進任何裝備,就算不給技術,他們都會自己拆開了測繪仿製,而且學習能力還非常恐怖。

雖然在華約陣營中,沒有技術專利這一說法,誰能仿製出來,就是誰的本事。提升國防實力本來就是不擇手段的事情。

可中國人的學習能力讓蘇聯都覺得害怕。

各種先進的技術,往往都是要防備著中國的。

“先生們,與其這樣猜測,不如跟中方接觸。他們肯定會暴露目的,不可能拖著,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這上面。”奧列格覺得,既然揣摩不出中國人的真實意圖,還不如直接談判。

之前謝凱說了很多關於蘇-27戰機的缺陷,最終還提出引進蘇-27跟生產技術,至少,壓價這個目的是確定的。

在這方面,蘇聯確實吃虧了。

無法按照原來的想法報出極高的價格。

吃晚飯時,雙方又重新坐在了一起。

這不是談判,而是開始在酒桌上先壓倒對方的氣勢,奪回他們的主動權。

菜還沒上桌,次蘇聯人就拿出了他們在談判中最常用的手段餐桌上擺上一堆又一堆的酒。

謝凱看著頭大不已。

不喝又不行,要談判,就得先跟蘇聯人喝酒。

趙崢看著旁邊的謝凱跟白彥軍等人,偷偷地說道:“咱這是在工作期間,不允許喝酒啊……”

不是不允許喝酒,他是被那堆成山的酒瓶嚇著了。

謝凱直接丟了個白眼給他,委婉地說道:“趙副部長,蘇聯人向來就是不喝酒不談判。連印度那些不喝酒、吃素食的傢伙,跟蘇聯人談判前,照樣得上酒桌。”

白彥軍之前就聽過蘇聯人談判先愛喝酒,對蘇聯人不停往餐桌擺酒沒有什麼意外,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王成峰跟趙玉軍兩人眼珠子都凸出來了。

蘇聯人喝酒太猛,他們平時談事兒同樣喝酒,可也沒有這樣的陣仗啊。

謝凱一看桌子上的伏特加跟啤酒就覺得要命,蘇聯這些酒鬼居然還是老一套,直接整約爾什。

這種酒味道不好,混合起來還很容易醉。

只能求助的看著白彥軍:“白叔,待會我肯定是他們重點目標,一會如果是喝多了,談判可能就不方便了。”

白彥軍給他投去一個放心的眼神,“不用擔心,有我呢。”

果然,蘇聯人一上桌子就開始灌謝凱的酒。

米沙威奇夫斯基跟奧列格兩位蘇聯航空工業跟軍事工業委員會的大佬,上桌子直接對謝凱舉著大杯子。

蘇聯大佬出面,謝凱不喝不行,硬著頭皮喝了兩杯。

這種啤酒跟伏特加混合的酒味道很差,根本就沒有國內白酒的各種滋味兒,不過後勁很大。

剛喝下兩杯,謝凱就有點昏。

他的酒量在國內算不錯,跟這些蘇聯人確實沒法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