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數量足夠,也不是沒有可能。當然,發動機在貴國生產,這是不現實的。”謝凱明確告訴埃及人,他們的想法太過分了,也太天真了。

埃及人不樂意了,“為什麼不現實?只要你們願意提供,我們就沒有任何問題,絕對會調集全國最優秀的技術人員提供給你們培訓。”

看著這些埃及人,謝凱嘆了一口氣,臉上直接就是一副不看好的表情,氣得埃及人差點暴走。

“諸位,對於你們的想法,我個人覺得沒有問題。不想成為一個科技大國的國家,不是一個能長期立足的國家。何況,埃及跟我們中國一樣,在世界歷史上,都引領著科技發展幾千年……可是,現在的國際局勢不再是以前。要想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系統,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包括所有的工業系統領域,第一個就是蘇聯,第二個是美國加上歐洲各國,而第三個,則是我們……”謝凱為了打消埃及人的想法,準備認真地給他們上一課。

全世界就三套工業體系。

等到蘇聯解體後,蘇聯的工業體系就會因為眾多加盟共和國的獨立而崩潰;就連美國加歐洲這套工業體系,也會在蘇聯解體後,失去了共同的敵人,美國霸權主義日益嚴重,歐洲各國利益被侵犯使得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嚴重而導致很難完善起來。

唯一一個,也就是中國了。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美國才那樣擔心中國技術發展起來超越他們,使得他們無法保持科技領先的優勢。

“雖然貴國在人口數量上屬於阿拉伯世界第一,但是其他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的條件都不具備,豐富的資源,貴國有麼?龐大的國土面積,貴國有麼?雖然埃及有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但是大多數都是沙漠……”

謝凱的話,很犀利。

埃及人越聽越覺得絕望。

要想建立完善的工業系統,根本沒有可能。

“謝,我們只是希望發展工業,建立部分工業系統,而不是建立一個完善的體系。”伊維特越聽越覺得不是這麼回事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謝凱這小子果然不是什麼好人。

明顯在偷換概念。

穆哈納德也回過神來。

謝凱一點都不尷尬,解釋著,“確實是這樣。如果只是建立一部分工業系統,沒有問題。各位,你們應該聽過,航空製造業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程度跟綜合國力的體現,不僅需要龐大的資金,也對技術要求非常高。而發動機,更是被譽為工業之花。僅僅是航空製造業,就包含著採礦、冶煉、機械設計、機械制造、熱處理、電子技術等一系列的領域中眾多的技術系統。諸位,請問,貴國準備投入多少到這個體系中?以目前埃及的工業基礎,要想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很多都得從頭開始,甚至,即使建立了起來,也會因為原材料的匱乏而白費……”

謝凱的話,讓埃及明白了他們想要建立完整的航空製造業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

何況,埃及無論是國力還是技術基礎,都不具備條件。

“超-7A跟超-7B在大部分的零配件方面都是通用的。所以,根據貴國的基礎以及可以承受的代價來建立一些基礎,生產零部件,在有了經濟基礎跟技術基礎再繼續擴大領域,才是最好的。如果要生產發動機跟戰機關鍵部件中的龍骨等,4萬噸以上的大壓機,你們能承受投資的資金麼……”

4萬噸以上大壓機,全球都沒有多少臺。

真的要投資,不是只投資一臺大壓機就可以,還得涉及到基礎的冶煉、粉末冶金等。埃及根本生產不出來一些高強度的合金,這就又得投資這些領域。

為了一臺大壓機,在沒有配套的時候,想要建設起來,沒有個數十億美元,根本就沒有可能。

埃及的國力,根本無法承擔。

對於謝凱這樣的說辭,埃及人也明白。

於是乎,雙方開始就埃及可以生產的零部件展開了談判,同時也談一些關於其他配套產業的引進問題。

在談判過程中,雙方確定了埃及空軍採購總數量為180架兩種型號的戰機。

同時,一些航空製造的基礎產業,也將會提供給埃及,中國方面負責提供全套技術跟相關裝置,並且負責技術培訓。還在大飛機制造領域,中國將會根據埃及的技術實力提供一些大飛機上零件的加工業務,雙方共同發財。

白彥軍作為負責人,幾乎都沒有插上話的時候。

直到上了飛機,整個人都顯得悶悶不樂的。

“回去了怎麼說服上級批准?”飛機上,白彥軍問著謝凱。

這會兒,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無論是擔憂還是什麼,都看不到。因為謝凱跟埃及人談的條件,實在是讓他們無法接受。

哪怕沒有簽訂任何意向協議。

旁邊的葛明朗等人也只是看著謝凱他們。

反正技術合作什麼的,那是基地的事情,跟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們需要負責的只是技術方面。

看著白彥軍,謝凱咧嘴露出一口白牙,“白叔,不用擔心這個。700臺發動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蘇聯人不賣給咱們,我們的渦扇-10搞出來,如此龐大的訂單,也足夠支撐很長時間的發展了。”

“可他們自己生產組裝啊!”白彥軍竭力壓制著自己的火氣。

跟埃及人談判的時候,白彥軍竭力反對,謝凱卻同意了埃及人部分的條件,主要就是超-7A的部分零部件在埃及生產,中國提供配套的裝置跟技術資料,甚至負責培訓。

等到巴黎航展結束後,埃及方面的相關人員將會到中國與紅旗機械集團正式談判並且籤訂合同。

超-7A的部分零部件在埃及生產,就使得埃及得到超-7A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中方利潤也縮水,同時就連超-7B的利潤也會因為跟超-7A零件部通用而縮水很多。

“白叔,如果我們堅持什麼技術都不提供,我們有多大的技術優勢?”謝凱問著白彥軍。

白彥軍正要開口說話,卻發現說不出來跟國際上同型別戰機比有多大的優勢,也就只有價格方面。

價格這東西,跟效能有著很直接的原因的。

超-7A看起來效能不錯,實戰能力卻因為作戰半徑、載彈量等而被限制。

定位只是一款高階教練機,擁有部分作戰能力的輕型戰機,而且這戰機不僅擁有空中格鬥能力,還擁有對地支援能力等……

這樣一來,看起來不錯的綜合作戰能力就反而沒有太大的優勢。

“超-7A本來就是一個定位到國際第三世界的專案,這些國家,工業基礎薄弱,一直都受到歐美跟蘇聯這些科技國家的技術限制,想要發展,不是容易的事情。哪個國家不想發展自己的工業?”謝凱不明白,為什麼白彥軍他們看不明白這些問題。

“即使給了他們基礎,工業系統以及配套不完善,他們能發展到哪裡?最終反而會因為基礎技術系統屬於我們的系統,一直得跟我們捆綁在一起。除非他們如同咱們國內一樣,融合西方跟蘇聯的技術體系。只是基礎技術,根本就沒法在世界上最頂級的科技領域競爭,擔心什麼……”

謝凱的話,讓聽到的人目瞪口呆。

他們只想著提供給埃及人技術基礎後會失去多少利益,核心的技術依然在中國,利潤最高的也在他們手中。只是給合作的國家一些基礎技術,實現利益捆綁……

基礎技術,確實無法在頂級領域競爭。

美國之所以把一些基礎技術轉移到歐洲,實現他們所謂的一體化發展,就因為那些領域競爭力不強,利潤太低,投資還不小。

蘇聯同樣是如此,一些基礎的工業都是在加盟共和國,而不是俄羅斯。也因為這樣的原因,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因為跟烏克蘭關係不好,連護衛艦的發動機都製造不了。

“這是不是太……”白彥軍看著謝凱,喃喃地說道。

他想說太陰險了,又覺得不合適。

“對於我們雙方來說,這是雙贏。他們想要建立基礎工業系統,提高國力;我們需要更大的穩定市場來支撐發展。”謝凱平靜地說道。

這一刻,他覺得曾經沒事兒的時候在網上看各種亂七八糟的訊息還是有著很大好處的。

“中國人同意了?”總統一直都在等著結果。

看著自己心腹手下滿眼血絲,面色憔悴,走路都是飄的,有些心痛。

即使這樣,依然還是等不及地問著結果。

“他們同意了部分。總統閣下,這是我們可以引進的大體技術產業清單……”伊維特把手中的清單遞給總統,“有些技術,我們需要請求中國政府批准出口。”

穆巴拉克急忙翻看了清單,越看臉上越驚喜,隨後說道,“我親自去中國談這事情!”

“這不太合適吧?”其他人頓時大驚。

為了談判技術引進,總統親自去中國訪問?

“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只要中國願意提供這些技術,我們完全可以整合整個非洲跟中東的市場!以此實現國家復興!”總統嚴肅地說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