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部長,目前咱們部隊需要的坦克,應該是可以在運動中攻擊的坦克,而不是落後的需要停下來才能瞄準目標開火的坦克……”鄭宇成嚴肅地說道。

洪愛國看著他,“你們不是不同意讓617用201的穩像式火控系統嗎?”

謝凱還真不知道有這事情。

居然鄭宇成他們不給617提供穩像式火控系統。

“他們有引進的先進火控系統不是?英國人的37式火控系統不是說很先進嘛,201搞那個不行,還不成熟……”鄭宇成嘿嘿笑著說道。

洪愛國根本就拿他沒轍。

“首長,現代坦克在戰場勢態改變下,對於火控系統的要求更高……這也就要求坦克擁有更強的綜合作戰能力。機動性這些,並不是簡單的測試就能展現出來的……”謝凱顧不得去問404跟617之間究竟有些什麼矛盾,必須先說服洪愛國,然後跟龍耀華以及617的人一起討論新的方案,“我們研究新裝備就是為了提升國防實力,跟部隊更換先進的裝備來提升國防實力一樣……”

“道理沒錯。你們那坦克2000萬一輛,即使贏了,你覺得部隊能裝備得起多少?”洪愛國問謝凱。

一句話,就讓謝凱跟鄭宇成他們都知道為什麼裝甲兵部明知道誰的坦克效能更好,也要舉行這樣的競賽。

“既然這樣,我們還參加什麼?明天讓他們玩兒,我們不參加了。”鄭宇成當即就上火了。

顯然軍方已經內定了88式,所以就不願意讓359贏了。

謝凱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應該是有一些領導看上了359坦克的效能,大量賣出去,國內卻沒有,誰想著都不舒心。

而這個價格太離譜了。

88式要是能證明性能比359坦克更好,價格還更便宜,裝備起來自然就沒有人反對。

“359坦克成本可以降低的。”謝凱平靜地說道,“出口的頂配,修改一下,可以直接提交。”

“出口的,對於國防不利……”洪愛國搖頭,“你們提出降低成本,肯定是減配。如果之前沒有看到這些坦克,還沒有這樣的問題,看到了,再提供一些效能不先進的,你覺得合適嗎?”

謝凱無言以對。

出口轉內銷的359坦克,除了噸位跟尚未研究出來的技術外,在這個年代都是非常頂級的配置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放在蘇聯跟美國等經濟強大的國家,成本不高。

可在中國,這就高得沒法讓人接受了。

一年就消耗軍費的數分之一,怎麼讓人接受得了?

“效能上不將就,這是你說的對吧?”洪愛國見謝凱沉默,看著他問道。

謝凱點了點頭。

“359坦克確實太貴了。而且效能優勢也不是太明顯……一旦列裝部隊,裝甲兵部隊的經費需求會影響到其他所有的兵種的經費分配。裝備一個營都需要8億,你覺得現在我們一年能裝備一個營嗎?”洪愛國問謝凱。

謝凱搖頭。

一年就只有200多億的經費,不可能用8億裝備一個營的。

如果說用8億給一個旅換裝,雖然肉痛,軍方高層還是會考慮的。

“如果在不減配的情況下,只要4億呢?”謝凱咬牙問道,“效能跟價格是掛鉤的。”

“你瘋了?降低一半?咱們自己虧損一半的價格?”鄭宇成不樂意了。

從頭到尾,他都聽到的。

“鄭主任,你的意見呢?”洪愛國看了看鄭宇成。

鄭宇成正要反對,謝凱卻拉了拉他的衣角,見謝凱擠眉弄眼,只能忍著火氣點頭,悶悶地不說話。

“原本特戰旅的坦克營,只要2億……”

“首長,物價這幾年隨著經濟發展而不斷上漲。雖然說359坦克的一些成本因為生產規模擴大降低,給國內部隊使用的,為了國防安全,所有的技術都是最頂級的,僅僅是裝甲防禦,出口的最頂級裝甲防禦厚度可以達到580毫米均值裝甲,但是國內用的,至少超過700毫米……”謝凱平靜地說到。

資料雖然提升得不多,但這已經是國際上任何反坦克導彈無法突破的防禦。

99式坦克的防禦也就這個樣子。

特種合金裡面加稀土元素用來提高強度,這是90年代研究出來的技術,謝凱用到了這個年代。

甚至在複合裝甲的設計等,謝凱都把幾十年後看到的方案不管能不能用,都給說了出來。要不然,章德明有想法也沒有可能在這個年代把359坦克的成本給弄到600萬一輛。

“你們把方案留下,我跟617以及總後等部門的人商量一下。”洪愛國沒有直接回答。

具體效能如何,不是口中說的就能決定的。

“你瘋了?現在咱們就缺錢,給部隊補貼一半?生產越多,虧損就越大!”一出來,鄭宇成就咆哮了起來。“我們不能為了讓部隊可以裝備這樣的坦克,就影響到其他專案的發展啊!”

如果沒有那麼專案,也不是缺錢的情況下,不要利潤甚至虧錢提供裝備給部隊,鄭宇成沒有任何意見。

特戰旅的裝備以及其他消耗,每年404基地這個後勤供應單位幾乎要虧上億,誰都沒有意見。

404的錢再多,都是國家的。

開發的武器裝備再先進,也是給國防準備的。

“回去再解釋吧。”謝凱沒有現在就解釋。

現在給鄭宇成解釋了,一會兒回去肯定又得給汪貴林等人解釋。

最開始謝凱最反對成本價就達到了2000萬的內銷359坦克,這會兒又要降價提供給部隊,不虧死麼?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看起來我們確實是生產越多虧損越多。大家有沒有意識到,如果這種坦克不能投入市場,沒有使用者,我們的成本如何降低下來?”謝凱回到基地領導們住宿的地方後,汪貴林幾人一直等著他的解釋。

沒有人回答他的話。

虧損太嚴重,將會對404的發展不利。

“我們搞裝備,就為了提升國防實力,這是每一個國防科技工作者奮鬥終生的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開發出來的最先進坦克卻因為價格太過高昂無法提供給部隊使用……部隊無法使用,我們下一步的研究開發工作如何進行?在目前的情況下,只能生產,才能促進所有相關技術的成本降低跟效能繼續提升。”謝凱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價格太貴,部隊裝備不起;部隊裝備不起,就沒有訂單,也不會有生產,成本始終降低不下來。

看起來是一個矛盾的結果,要解決,就必須得有改變才行。

要麼部隊給更高的價格,要麼他們承擔損失。

減配?

軍方是肯定不會同意的。

“說是沒錯,現在的價格確實造成了現在的這些後果。一輛坦克虧損一千萬,這個結果,我們承受不起。”汪貴林直接搖頭。

謝凱沒有反駁汪貴林的話,而是問章德明:“章總,成本要降低到1000萬,我們需要大概生產多少?”

“如果不算技術開發成本,生產大約200輛,成本就能降低到1000萬以下。”章德明早就算過這個。

“如果降低防禦力,降低火控系統的一些效能呢?”謝凱問道,“不用全液壓的技術。”

“他們不是不同意減配?”鄭宇成問道。

“不同意減配,那成本下不來。”章德明搖頭,“現在的成本,主要就在於所有的技術都是全新的,從坦克裝甲使用的材料到生產工藝,再到內部的各種電子系統,所有的都是實驗室條件生產出來的。”

“減配後,成本能壓縮到多少?”謝凱繼續追問。

“效能降低到目前的90%,價格就能降低到750萬一輛左右。出口的359坦克上的很多技術都是現成的。”章德明說道。

到了一定的程度,技術沒提升哪怕1%,成本都是翻倍增長。

404的技術開發,基本上也到瓶頸了。

“數量呢?”汪貴林問道。

如果是750萬一輛的成本,還能接受。

越到後面,生產成本會隨著技術的提升跟生產規模提升分攤了成本而降低下來。

“100輛就可以了。”

“部隊目前能給出1000萬一輛的價格,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謝凱說道,“國內裝備的大多數都是59、69這些落後的老坦克,連79式裝備的也不多,甚至現在已經放緩了生產進度。”

“不可能給這個價格。”鄭宇成搖頭。

“要等到明天的競賽後才能知道。”謝凱同樣也不知道部隊能不能給出這樣的價格。

不裝備先進坦克用於作戰試驗,探測未來部隊的發展方向,並不合適。

少量裝備,保證坦克的研發能力,應該問題不大。

在試驗場總部的另外一個會議室裡面,龍耀華、李明山、洪愛國以及617的幾名負責人的討論也到了關鍵的時候。

“首長,對於這樣的方案,我們沒有意見,可操作人員不熟悉規則,這是不是不太合適?”李玉明本來不同意。

眼前這幾位大佬卻又都同意,這就讓他只能聽著。

“跟平時的測試以及訓練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唯獨就是整個過程都在行進中。蛇形轉彎、淺灘、丘陵、崖壁這些地形都是平時訓練遇到的障礙,在透過這些障礙的過程中打靶,不管是停下來還是行進間開火,都沒有什麼影響……”洪愛國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