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什麼時候又插手軍艦製造領域了?”沈老有些不相信地看著謝凱,“現在各家單位都在搞專業化,你們倒好,還反著來,有足夠的資金跟技術力量?”

語氣中甚至有些不滿了。

目前國內的單位還是原來的那種思想,求大,求全,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專業化的技術領域提升上。

404本來就很有潛力,無論搞哪個領域,因為有著大量的資金跟軍方後勤系統支援,速度會非常快的。

原本只是涉及到陸軍裝備跟航空製造領域,現在什麼時候又涉足軍艦了?

“沈老,一開始我們也不想啊,造軍艦太燒錢,對於工業基礎要求又高。可目前軍工系統的情況您老也知道,國家讓軍隊忍耐,等待,大量軍工單位破產,轉向……”謝凱苦著臉說道。

他以為沈老知道他們404涉足軍艦製造領域了。

滬東船廠,那是軍方劃給404,一開始404真的沒有打算接收的,特別是謝凱,知道海軍裝備比空軍裝備吞錢還厲害。

可後來也是為了基礎配套能趕上去,加上無意中多了不少的訂單。

“你們的資金太分散了,集中在一個領域,能夠搞出非常好的成績,帶動著相關領域的發展……”沈老嘆了口氣。

他掌管國家工業部門這麼多年,對於全國工業基礎瞭解的最清楚。

任何一家單位,都是沒有可能支撐得了整個國家工業體系發展的。

誰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各個單位的領導人,只要有機會,就會拼命擴大他們的業務範圍,這就才造成力量分散,同樣也使得國內重複建設嚴重,要不然國家也不會因為經濟過熱而進行宏觀調控。

“我們也很無奈……”謝凱知道沈老的意思。

沈老也不是不清楚。

目前每年軍費都在削減,軍隊幾乎也就只有一個最低開支,添置新裝備什麼的都少的不行。添置的裝備少了,科研單位跟生產單位的經費哪裡來?

要想活下去,就必須得轉向,從軍工生產領域到民用產品的設計製造領域。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全國軍工系統下屬的軍工廠以及配套廠,到目前,已經不足三分之一,只有最核心的一些軍工廠還保留著。

訂單少,這些單位的日子也不好過。

只能靠著強大的技術力去開發民用產品,追求活下去。

“不是我不幫你們,你們單位搞全國聯動技術大攻關,跟國家搞不同。一旦資金出現問題,或則是某個單位的研究進度慢了,都會影響到整個專案。”沈老考慮了一下,很認真地對謝凱說道。

這是他第一次對謝凱確切地說出來自己為什麼不願意幫助404主持核心機專案攻關工作。

“沈老,這點你放心,資金方面不會出問題的。全國所有的單位中,估計除了財政部,也就沒有誰比咱們錢多了……”謝凱有點吹牛了。

四大行,已經被他劃分到財政部系統去了。

全國確實找不到一家單位比他們的資金實力雄厚的。

“這不是有多少錢的問題,你們錢多是沒錯,瞭解你們單位的都知道。關鍵是你們可以投入到這個專案上多少。到目前為止,就我知道的一些專案,都開始大量消耗資金,比如你們的運-10,超-7B,防御能力更強的飛盾系統等……現在還增加了軍艦……”沈老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現在404的問題所在。

小金庫裡面錢多,同樣,404下屬單位中,花錢的地方也多。

何況還在大搞建設。

這些專案即使成功了,短期內也很難收回投資,這就對資金需求量更大。

一時間,謝凱無法回答沈老的話。

他不敢保證404可以調集多少資金。

以前國家搞技術攻關,直接下達任務,中央財政專款保證,從來不會擔心經費的問題。

現在中央財政得保證經濟基礎建設,這個專案一旦404啟動了,成功後還好說,有著光明的前景,無論是根據核心機開發燃氣輪機,還是航空發動機,或則大型燃氣輪機什麼的,都不是問題。

可失敗了呢?

後果不堪設想。

整個404的所有專案,都會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受到影響。

見謝凱沉默,沈老繼續開口,“高溫、高壓、高氣動機械負荷這三個是核心機最核心的東西。材料,專門的實驗室,甚至是研發技術檔案,我們都沒有系統的,之前也沒有做這方面的預研工作……雖然說研製了核心機,有著莫大的好處,咱們國內目前的技術基礎情況,你們比誰都清楚,這需要遠比國外更多的經費。”

要搞發動機的核心機,就必須從部件開始。

先把各個部件設計出來,分開驗證,測試高溫、高壓等苛刻工作條件下的工作狀況以及各種特性。

這就使得專案團隊就必須投入到基礎材料等方面去研究。

材料出來了,如果沒有加工條件,就必須繼續開發加工裝置,同樣需要他們投錢。

美國跟蘇聯不存在這些問題,因為他們的製造系統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中國要麼就按照他們的路子,一步步研究,積累經驗,慢慢突破;要麼就花錢,砸整個系統。

404要搞核心機,就是選擇了後面這條路。

需要花費的資金,超乎想象。

“工業部門也研究過這問題,一旦搞出來,對於整個國家的工業實力都可以提升很多。但是你們要明白,國家部門跟你們考慮的問題方向不同,全國工業系統太過龐大,到處都需要錢發展,根本就調集不了多少經費支援你們。”

沈老說的這些話,也在向謝凱表明,他們並沒有閒著。

甚至國家工業部也沒有坐視不理。

想幫忙,沒錢。

能怎麼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家要幹什麼事情,沒有錢是不行的。

總不能不斷地印刷錢出來不是?

“你先回去,把我的想法轉達給鄭主任他們,到時候你們看看能再這專案上調集多少資金,咱們再談。”沈老說道。

沈老說完這話,一臉疲憊。

謝凱這次雖然沒有得到答覆,也明白了不少的問題。

事情沒有他們想的這麼簡單。

到現在,404已經到了一個關口。

要搞,需要的資金不是個小數目,這個專案的配套,可能在短短三五年時間,就會消耗掉數十億甚至上百億,要不然,他們就只能等待。

等著配套搞起來。

“沈老真是這樣說的?”原本鄭宇成他們對謝凱去而復返一開始還迷茫,但是見這小子難得嚴肅,也就急忙按照他的要求召集管理委員會的人開會。

聽了後,神色同樣變得嚴肅起來。

“我們還有多少錢?”汪貴林直接問楊倩。

小金庫裡面有多少錢,決定著他們這個專案能不能搞。

如果不能,那就只有慢慢來了,到時候軍艦繼續不斷地砸資金,戰機砸資金,運-10同樣也得砸資金……

“168億,其中有14億是需要在年底前支付給各個合作單位以及我們下屬單位的研究經費……”楊倩把他們賬上的錢那是背得滾瓜爛熟。

“這麼多?”

“才這麼點?”

顯然,404的人跟謝凱對錢的認知是不同的。

“這還少?”楊倩都有些鄙視謝凱了,“如果不是之前那批石油用美元結算,我們再跟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都沒有這麼多。咱們每次還得給上級交一部分,還有成本,以及其他合作單位的分紅……有這麼些已經不容易了,一年的利潤都快二十億了呢!”

這麼大一筆錢啊,還說少!

這還是得益於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

今年都已經1:3.8了。

“確實太少了一些……”

“全國範圍內,除了銀行,就沒有單位有咱們有錢!”鄭宇成有些不爽謝凱。

上百億資金,居然還說沒錢。

“宋延進那邊還有多少資金?”謝凱問道。

如果404手中只有150億左右的可用資金,把其他專案未來數年需要動用的資金拋開,他們可以動用的,絕對不會超過50億。

要知道,謝凱在美國股災的時候,做多做空一倒騰,直接撈了20億美元,404這麼龐大的單位,坦克賣了上千輛,導彈賣了幾千枚,還有軍艦戰機什麼的,才這麼點錢……

“那邊不到5億美元,其中有大部分都是在日本的房產等。”汪貴林說道,“短時間那個錢沒法調動。”

“我們可以呼叫多少資金?”

“沈部長說沒說要多少啊?這事兒,又不是只有咱們得好處,工業部怎麼也得出點血不是?”白彥軍也是有些不滿工業部不出錢的行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僅不出錢,還從他們手中分經費。

“沒說。他只說了,如果咱們確定了可以調多少錢,再去找他。根據我琢磨,這個數額不會小,要不然他老人家也不會一直拒絕咱們。”謝凱一臉憂愁地說道。

“咱們能擠出多少?”

“如果把航母的預研停了,萬噸級大驅預研工作也停了,取消隱形戰機預研專案等,我們能出80億。”楊倩把隨身攜帶的一個巴掌大的小算盤擺在會議桌上,當著眾人就噼裡啪啦地算了起來,隨後說道。

“不行!這些沒法取消……”謝凱居然是第一個跳起來反對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